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速公路行政管理規章制度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第一節崗位責任范圍
一、主任職責
(一)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執行省局的指示決定及各項規章制度。
(二)了解和掌握本單位情況,根據上級的指示和意圖,結合實際,制定本單位的工作計劃,并領導職工貫徹執行。
(三)組織召開主任辦公會、事務會及事務擴大會。嚴格行政管理,組織實施機電和費收管理工作,推進管理科學化、系統化和現代化,保證各項目標任務的完成。
(四)制定完善所內的各項規章制度與辦法。
(五)教育和培養基層干部,不斷提高他們的組織、指揮能力和管理水平。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培養、考察、推薦干部。
(六)關心職工物質和文化生活,改善職工勞動條件,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做好安全穩定工作;組織職工全員培訓,提高職工隊伍素質。
(七)與黨支部共同抓好精神文明建設。
(八)接受黨組織和群眾監督,定期向黨委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工作。
二、副主任職責
(一)在主任的領導下,負責所轄區域內的機電、費收等管理工作。
(二)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主管機關的指示、決定。
(三)參與制定本單位的年度計劃、規章制度及實施辦法。
(四)負責對分管的部門進行業務檢查、指導和督辦。
(五)參與對分管部門人員進行培訓、技術指導和考核。
第二節,民主集中制制度
一、主任辦公會,事務會制度
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制度和領導制度,為了加強集體領導,實行民主集中制,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特作如下規定:
(一)建立和健全主任辦公會、事務會管理制度,堅持和完善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實行民主集中制原則
(二)主任辦公會由主任、副主任、紀檢員組成。凡屬方針政策性的大事、全局性的問題、干部的推薦、任免和獎懲等,都應由主任辦公會討論決定。
(三)事務會由主任、副主任、各辦公室主任、紀檢察員組成。凡屬傳達貫徹上級指示和重要會議精神,制定工作計劃,布置、匯報、總結工作,工程養護,財務費收等到重大問題以及日常工作中需提交事務會研究事項,都應由事務會討論決定;必要時可召開事務擴大會,原則上擴大化到副主任和財務人員。如工作需要可擴大到中心業務骨干。
(四)副主任(中心負責制人)、各辦公室負責人的工作分配由主任辦公會討論決定,采取當事人回避制原則。
(五)對集體的決定,任何個人無權改變,個人或少數不同意見允許保留,但必須無條件服從,并在行動上積極執行。
二、中心事務公開實施辦法
第一部份總則
(一)為了增強廣大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加強民主管理,推進勤政廉政建設,根據省局要求,推行中心事務公開制度,特制定本辦法。
(二)中心事務公開是使用適當的形式向職工和社會公開有關事項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制度。通過推行事務公開,對內把各項日常管理、內部事務、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和職工關心的其它問題向全中心職工公開,對外把執法的依據、條件、項目、標準、程序、結果向外界公開,使職工對單位工作和執法活動知情、參與和監督。
(三)實行事務公開是加強民主管理的需要,是自覺接受職工和社會監督的具體體現,是實現科學決策、科學管理的有效途徑,有利于勤政廉政建設,進一步推動依法治路,有利于加強內部管理,激發活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有利于密切干群關系,調動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推進中心兩個文明建設。
(四)事務公開應堅持的原則
1、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導,實踐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推動中心工作穩步開展。
2、按照省局推行事務公開的工作要求,把推行事務公開與建立健全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結合起來,總結做法和經驗,延伸發展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3、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先易后難,逐步發民,有計劃分層次實施。
4、嚴格遵守國家政策和上級規定的保密原則,確保安全性。
第二部分事務公開的內容
(五)事務公開分成四個方面:
1、本單位生產經營、內部管理和改革發展問題
2、涉及職工切身利益方面的問題
3、行政執法方面的問題
4、勤政廉政建設方面問題
(六)事務公開內容分為三大部份,既固定性公開、經常性公開和臨時性公開內容。
(七)固定性公開內容包括項目:
1、對內固定公開內容:中心年度工作目標、工作計劃、工作思路和年內計劃為職工辦實事等;
2、對外固定公開內容:監控上包括人員基本情況、求助電話、收費依據、收費標準、承諾服務項目、服務牌號、監督舉報電話等。
(八)經常性公開內容包括以下項目:
1、領導班子和領導干廉潔自律:包括貫徹民主集中制情況,貫徹“八項規定”《廉政準則》情況,重大事項請示報告情況,中層干部聘任前考核情況,研究用人、工程、職工關注問題等事項的會議情況,領導對內對外接待情況,工作考勤、考核情況、學習考察情況、電話費開支情況、用車情況以及職工民主評議領導干部情況等。
2、辦公室(含人勞、機務)工作;包括為職工辦實事的落實情況,重大采購活動情況,派車用車情況,資產管理情況,水電費、電話費、食堂伙食費、接待費等情況,人員考勤、考核、獎懲和培訓情況,人員定崗和調整情況,工資津貼總額控制、執行發放情況,安全和產管理情況,單機(車)成本核算情況,車輛修理情況,車輛設備管理及保值情況,交通事故、機械責任事故處理情況等,服務區管理情況,綜合治理、安全保衛情況等。
3、財務工作:包括財務收支基本情況等。
(九)臨時性公開內容包括:臨時發生的重大事項,上級要求公開的事項,以及涉及單位、職工利益可以公開的事項。
(十)其它需公開的內容,由事務公開領導小組確定。
第三部分事務公開的形式和程序
(十一)事務公開的途徑和形式:
1、職工(工會會員)大會(或代表大會),是事務公開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形式。按規定每年召開一次職工(工會會員)大會(或代表大會),單位的重大事項都要在職大會(職代會)上公開,接受職工的監督,保證職工參與決策的權利得到落實。
2、定期召開全體或部分職工參加的會議,所情,通報單位重要事項。
3、不定期召開各類通報會、分析會、聯席會、辦公會等,通報有關情況。
4、建立固定的公開欄,公布單位重要情況。
5、通過內部簡報、墻報、信息等形式經常性公布單位的重要情況及職工關心的問題。
7、建立多渠道、多形式的經常性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
(十二)公開的時間根據實際情況和職工要求酌情確定,采取定期、不定期的公開,以及階段性、年度性的公開。凡按月公開的內容,必須在每月10日左右公布。
第四部分事務公開的組織領導
(十三)實行事務公開,建立支部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各方齊抓共管、職工全員參與的工作體制和運行機制。
(十四)事務公開成立領導小組。負責制定、修改、完善實行所務公開的實施辦法,研究解決實施中的問題,指導協調有關部門密切配合,通力協作,認真搞好事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由黨政、工會、紀檢、監察以及有關部門負責人擔任。
第五部分事務公開的監督執行
(十五)事務公開監督小組,在黨政直接領導下,對事務公開的履行情況行使監督執行職能。監督小組成員由紀檢、監察、工會、財務部門有關人員和1—2名職工代表組成。
(十六)監督小組對事務公開工作進行監督的內容是:
1、主動性:是否主動積極地進行公開;
2、及時性:是否及時公開;
3、真實性:公開的內容是否實事求是;
4、完整性:公開內容是否完整;
5、規范性:是否按必須程序公開。
(十七)監督小組實施監督的形式:
1、查詢:可以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就有關問題進行查詢;
2、評議考核:根據考核標準,對責任部門和責任人進行評議考核,并將考核結果書面告知責任部門或責任人;
3、提出建議:對執行好的責任部門或責任人可提出表揚的建議,對執行差的責任部門或責任人可建議通報批評,扣除責任人的獎金、直至給予紀律處分;
4、通過設立事務公開意見箱、舉報電話等形式,及時收集、反饋職工的意見和建議。
第六部分附則
本實施辦法從二oo四年一月一十六日起實行。中心事務會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