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落實技術戰略發展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區、縣人民政府,黃山風景區管委會,黃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貫徹《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技術標準發展戰略的意見》,大力增強技術標準創新能力,提高行業、產業、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促進我市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結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現代國際旅游城市”的目標,以我市支柱特色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突破口,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標準體系,在我市加快實施技術標準戰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努力提高標準總體水平和全社會的標準化意識,促進全市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一)強化工業標準化工作,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圍繞新型包裝材料、汽車零部件、農副產品深加工、精細化工四大支柱產業,鼓勵和引導重點企業在審查、管理以及項目建設、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時積極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內、行業先進標準,完善企業標準體系;支持和鼓勵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機構,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鼓勵企業將自主創新與技術相互融合,將自主知識產權融入標準之中,力爭將我市特色產業、重點產品相關標準提升為行業、國家或國際標準。推動企業自覺運用標準,提升我市優勢產品技術標準整體水平。
到全市爭取組建1個全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分委員會或工作組設立在黃山市,力爭參與制訂國家或行業標準2個,制定省級地方標準5項,技術操作規范10項;力爭全市規模以上企業主導產品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的采標率達到85%以上。
(二)強化標準化示范單位創建,推進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鼓勵重點企業和科技創新型企業逐步建設成為“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打造整體品牌形象。通過典型示范、輻射帶動,全面提升技術標準工作總體水平,不斷提升適應國內外市場競爭能力。
到全市60%以上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企業標準化體系建設,其中爭創AAA級以上“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5家;完成地方標準5項,技術操作規范20項。
(三)強化現代服務業標準化工作臺,推進產業規模與服務水平的提升
1.加快現代服務業標準體系建設。以創建“國家服務標準化示范城市”為契機,研究并構建具有我市旅游特色的服務標準體系。擴大服務標準的覆蓋面,增強服務標準化在我市旅游業發展中的作用和影響。支持我市優勢服務企業參與國家和國際標準化活動。
2.強化服務標準化的示范引導。在“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服務行業全面開展創建“旅游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試點活動,推動服務業優秀企業開展服務標準化建設,強化從業人員標準化意識,提升服務質量,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我市旅游服務業健康發展。
3.以實施服務標準帶動服務業品牌建設。通過服務標準實施、結合名牌戰略推進,形成一批具有我市特色且影響大、消費者認可的服務品牌,實現傳統服務行業向現代服務業轉變。
力爭有50家企業獲得服務類黃山知名品牌;創建省級服務標準化示范單位15家;通過“國家級旅游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驗收。
(四)強化現代農業標準化工作,推進農業標準化水平的提升
1.加快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推動農業生產和農產品流通領域的標準化進程,基本做到各示范區生產、加工、流通等主要環節的標準化管理,積極創建“農業標準化示范鄉鎮”。
2.完善農業標準體系。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完善企業標準體系,全面覆蓋我市主導農產品和優勢、特色農產品;大力推廣“公司+基地+標準+農戶”的經營模式,提升產業化水平,積極實施“良好農業規范”創建活動。
3.創建農產品品牌。建立和完善我市地理標志產品標準體系,積極推進特色農產品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申報和保護工作。利用農業標準化培育精品農業,加快培育一批影響大、效益好、輻射帶動力強的名牌農產品,形成品牌效益,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
4.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運用多種手段促進農村建設標準化。把標準化與農村規劃、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精神文明建設等各方面緊密結合起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把農村建設
納入規范、健康、有序自治的法制軌道。
到茶業、蠶桑業和蜜蜂養殖業等優勢主導農產品規模以上加工企業標準化生產達到85%以上;建立國家、省、市級農業標準化示范區20個;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生產基地100萬畝,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120個,國家農業良好規范企業(GAP)3家以上;培育標準化的農產品和農業投入品批發市場5家,標準化菜市場3家;全市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5家以上;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總量達4個以上。
(五)強化城市建設和管理標準化工作,推進城市現代化水平的提升
1.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化。強化我市城市綠化建設中規劃、養護、保養等基礎性標準的研制,建立和完善我市環衛標準體系;配合建設國際旅游城市建設,加大城市公共圖形標識標準的推廣實施力度,積極開展城區布局、城區改造,公用設施精細化、數字化建設等過程的標準化工作。
2.積極推進公共交通建設標準化。結合我市城市建設發展的需求,積極推進在道路改造、站點布局、交通裝備,交通方式等方面的標準化工作,確保城市交通建設安全、協調發展。
3.提升城市綜合管理標準化水平。以城市管理現代化為目標,運用多種手段推進城市綜合管理標準化。制定和完善城市綜合管理方面的標準,加大標準執行情況的監管力度,建立標準實施的評估機制,努力實現標準預期效果,提升城市管理效能。
三、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對標準化工作的領導
將實施技術標準戰略作為“質量興市”工作的重要內容,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有關單位要成立本部門本行業的標準戰略實施組織領導機構和技術機構,建立完善標準化工作機制,制定本地區本部門技術標準戰略實施方案,提出總體和分階段目標以及重點解決的問題和措施;質監和科技部門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技術標準發展戰略的實施。發改委、經委、旅游、商務、農業、環保等相關部門要積極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明確任務和責任,各司其職,具體負責本部門、本行業技術標準發展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工作。
(二)加強標準化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建立健全標準化人才引進、培訓、評價考核與激勵機制,加大對技術標準人才引進、培養的力度;特別要從龍頭企業中培養標準化工作專家和帶頭人,加大對基層培訓力度,逐層擴大培訓范圍;造就一批熟悉國際國內標準規則、業務強的復合型人才,建立技術標準人才庫,建立起一支技術標準研究、檢測、應用和咨詢服務等專業技術隊伍,為實施技術標準戰略提供人才資源保障。
(三)加大標準化專項資金投入
市政府安排技術標準戰略工作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科研機構和高新技術企業將自主知識產權形成的國際標準或國家標準項目;對企事業單位組建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修)訂的予以資助;對被確認為國家級、省級“標準化良好行為單位”(即標準化示范單位)的企業和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的承擔單位,市政府予以通報表揚。符合獎勵條件的單位,按照企業納稅級次劃分和稅收隸屬原則,由同級政府按照獎勵標準實施獎勵。鼓勵企事業單位設立必要的標準化專項經費,加大對標準化工作的投入。
具體獎勵條件及標準為:
1.主持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已實施)的單位,分別予以10萬元、8萬元、5萬元的獎勵。
2.主持起草省級地方標準(已實施)的單位,予以2萬元的獎勵。
3.被確認為AAAA級和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即國家級和省級標準化示范單位)單位,分別予以3萬元、2萬元的獎勵。
4.通過省級服務標準化試點項目驗收的單位,予以2萬元獎勵。
5.通過國家級、省級農業標準化示范項目驗收的單位,分別予以3萬元、2萬元獎勵。
6.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單位,予以5萬元獎勵。
7.主導產品采用國際標準或國外先進標準的單位,予以1萬元獎勵。
(四)擴大宣傳,增強標準化意識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媒體,加大對技術標準知識普及、標準研制、標準轉化以及企業自覺采用國際標準等方面的宣傳工作力度;組織利用好“科普、科技周”、“世界標準日”等活動,提高技術標準普及與宣傳的檔次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