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商局加大金融支農力度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工商所、郵儲銀行各部、支行:
為認真貫徹黨的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深化訂單農業,創新服務機制,加強農村信用建設,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加大對我縣“三農”的信貸投入,解決農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資金困難,大力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推進農民持續增收,促進我縣農村改革發展,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為此縣工商局、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縣支行結合自身服務職能,對開展服務新農村建設,加大金融支農力度提出以下意見:
一、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落實優惠扶持政策。對農村出現的從事生產經營和服務活動,定期不定期開展上門服務,在政策上進行引導,及時提供工商法律法規幫助,采取多種形式調動農村群眾自發興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積極性,鼓勵和支持涉農企業和農村經紀人、種植養殖大戶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拓寬農民專業合作社出資渠道,在不改變土地集體所有性質、不改變土地用途、不損害農民土地承包權益的前提下,本著依法自愿有償和進退自由的原則,允許農民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出資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拓寬業務范圍,積極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自辦農產品加工企業,積極探索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資金互助、信用合作。積極引導農村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從事食品加工業以及其它農副產品加工業,形成支持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個體私營企業群體;引導農村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和健康養殖業;引導農村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帶動專業村、專業鄉的發展,促進農村經濟主體多元化發展。
二、引導農業企業創牌,培育發展自主品牌。支持和鼓勵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申請注冊商標,加大農產品品牌推薦上報省、市著名商標的比例,積極鼓勵行業龍頭企業申報馳名商標。繼續推進“一社(企)一標”工作,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實現全縣的農業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都擁有自己注冊商標、使用自己的品牌。對品牌意識強、產業前景好、產品市場占有率大的農產品品牌排出名單,列出培育計劃,上下聯動,重點幫扶。對于我縣鄉、鎮等重點區域的龍井茶、云霧茶、無公害綠色高山蔬菜,以及鄉、鎮、鎮等重點區域的梨子、葡萄、柿子、紫蒔藥等瓜果予以大力扶持。
三、推進證明商標推廣應用,培育發展特色區域品牌。積極引導鄉、鎮等區域的云霧茶、無公害綠色高山蔬菜,以及鄉、鎮、鎮等區域的梨子、葡萄、柿子、紫蒔藥等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優勢明顯的農產品,申報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促進農產品品牌及證明商標各項扶持政策落實的同時,重點做好證明商標的推廣應用、完善管理辦法和質量標準管理體系、擴大使用范圍、提高使用效果,支持證明商標使用單位實施“雙商標”戰略,做大做強我縣特色區域產業,打造優勢產業品牌基地。
四、積極支持訂單農業發展,促進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相銜接。以訂單形式助力農業生產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手段,是現代商業在農業中的具體實踐,對農民穩定生產增加收入具有重要作用。進一步加強溝通聯系,充分重視新農村服務機構建設,在農業重點鄉鎮全面設立訂單農業服務指導站,堅持服務站“辦公場地設施、組織人員和工作制度”三落實,確保工作機構運行經常。同時將守合同重信用和訂單農業相結合,進一步優化我縣訂單農業發展環境,營造農戶誠信經營的良好風尚,切實提高“訂單農業”的簽約率和履約率。
五、重視支持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建設。繼續加大對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的宣傳和配合工作力度,不斷提高農民的信用觀念,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環境。以開展“守合同重信用”農戶和涉農企業評定活動,做好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的創建工作,提高金融支農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加大對信用農戶的授信,提高授信額度,擴大授信面,把農村經濟組織、專業合作社等也納入授信范圍。
六、推廣完善涉農合同示范文本,擴大文本使用范圍。要擴大涉農合同示范文本使用范圍,規范涉農合同格式條款,有重點地開展涉農合同幫扶活動。對已經使用的合同文本,結合平常掌握的問題,在征求涉農合同雙方意見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完善。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擴大土地流轉合同示范文本使用覆蓋面,健全政府部門協作機制,保障農民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拉長農業及其產品訂單的鏈條,指導農業合作機構與農產品加工、經營等企業規范訂單,將社會需求與農業生產通過規范的合同捆綁成統一體,促進農業生產經營機制的轉型。
七、大力培育農村經紀人,進一步激活農產品流通。把培育農村經紀人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按照“鼓勵、扶持、引導、規范”的思路,培育和發展農村經紀人隊伍,積極引導和促進農村經紀人實現經營資格合法化、人員隊伍組織化、經紀活動規范化。充分發揮農村經紀人在農民專業合作社中的帶頭作用,著力培育一批市場競爭力強的高素質農村經紀人,引導農村經紀人向品牌化、規模化、組織化發展。重點培育和發展茶葉、水果、蔬菜經紀人,依托大中城市批發市場為本地優勢農產品廣辟銷售渠道,切實解決農產品“銷售難”問題。
八、創新信貸模式,推進農民持續增收。積極開展農村信貸產品創新。根據“三農”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大力扶持從事農村種植、養殖、加工的大戶加快發展,加大對特色農業、高效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業的投入力度。根據農業產業化對資金的需求,在支持農業產業化、拉長產業鏈條中尋求新突破,共同培植農業產業集群,扶持農業產業經濟發展,有重點地支持農村產業結構調整。
九、探索農房抵押貸款、經商貸款、消費貸款等靈活便利、易于被農村消費者接受的新貸款種類,滿足農牧民基本生活及其子女上學貸款需求。積極調研,不斷創新支農產品,穩妥推進林權抵押貸款、農房抵押貸款等支農貸款新品種的推廣工作,增加信貸產品覆蓋深度與廣度。
十、改善服務,提高服務“三農”的便利度。增加信貸網點和基礎金融服務渠道,滿足農村地區對銀行產品多樣性和服務便利性等綜合需求。積極為農村經濟組織、種植(養殖)專業戶開戶創造便利條件,積極引導其使用各項結算服務。逐步增加ATM、POS設備的投放,繼續發揮郵政儲蓄銀行全國城鄉聯網的個人金融服務網絡優勢,加快網點轉型步伐,提升服務功能,滿足農村居民對信貸、理財、保險、基金等新業務的需求。
十一、發揮優勢,改善農村地區支付環境。宣傳普及非現金支付工具相關知識,加快支付結算工具及銀行卡業務的發展步伐,引導農民使用非現金支付工具,不斷擴大農村地區跨行支付清算系統的覆蓋范圍,充分利用人行現代化支付系統的跨行清算功能,提高農村地區個人跨行支付結算的效率。
十二、加強協作,建立完善代收資金渠道。郵政儲蓄銀行要積極與各部門協作,代為發放各項農業補貼資金、代收代付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金、代為收取農村水電費等,可以簡化環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便農民,積極履行普遍服務義務,努力成為溝通城鄉居民個人結算的主要渠道,成為我縣服務城鄉、支持三農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
各單位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核心,明確職責,密切合作,狠抓各項措施的落實,共同做好服務“三農“工作。各工商所要發揮服務職能,深化訂單農業,利用企業信用管理系統加快企業征信系統建設,探索開展涉農企業信用數據收集,搭建協調機制平。郵政儲蓄銀行要鞏固已形成的信用工程建設成果,建立完善金融支農長效機制,提高支持服務“三農”水平。要通過共同努力,進一步服務新農村建設,優化資金配置,改善金融服務,為實現我縣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目標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