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機關信息工作改善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豐富全市政府系統信息報送內容,暢通報送渠道,創新報送形式,增強報送時效,提升報送質量,為各級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及時、準確、全面、高效的信息服務,根據國家、省、市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加強和改進政府系統信息工作提出意見如下:
大力拓寬信息收集渠道
(一)強化政府系統辦公室的信息報送主渠道地位。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政治意識和責任意識,嚴格遵守工作紀律和工作程序,準確把握市政府信息需求,積極主動地做好信息報送工作。
1確保信息報送數量。各區、縣(市)政府信息部門要堅持每日報送重大信息和社會輿情,每周至少上報10條信息;各部門、各單位及信息直報點每周至少上報5條信息;對突發事件信息要隨時上報。
2確保信息報送的時效性。要切實增強政府系統全體信息人員的時效意識和責任意識,努力做到第一時間收集、第一時間報送,杜絕報送滯后信息。
3確保信息報送真實準確。各區、縣(市)政府和有關部門報送信息要作必要的查證核實。對要素不全的信息要及時調查補充,對內容有疑的信息必須進行認真調查核實,堅決杜絕任何誤差和虛假信息。
(二)建立健全覆蓋廣泛、布局合理、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信息收集網絡。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加強信息直報點和社區信息觀察員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加速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信息收集報送網絡。要選擇部分媒體、學校、企業、醫院、社區和鄉鎮,建立信息員制度,將信息收集范圍向基層和一線延伸;要根據全市社區布局,選聘一批責任心強、有正義感、處事公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勞動模范、離退休干部、老黨員、社區干部等各界人士為社區信息觀察員,及時收集、報送市民街談巷議的關注點、熱議點信息。市政府辦公廳信息部門將選取20個基層單位作為新增信息直報點,選聘30名各界人士為市直屬社區信息觀察員,同時,積極協調已經建立社會管理服務中心(或同類信息服務平臺)的區縣(市),建立完善信息互通機制,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三)高度關注互聯網等新興媒體的信息動態。市政府辦公廳信息部門、市政府門戶網站及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信息部門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互聯網信息收集體系,及時準確掌握網民動向,收集報送影響經濟發展特別是社會穩定的苗頭性、傾向性、動態性信息。
1政府門戶網站要主動收集網站、論壇、社區、博客、微博上發表和傳播的有價值的動態信息,并及時主動向本級政府信息部門報送。
2各級公安機關指揮中心對網安部門收集、報送的互聯網重大敏感信息,包括危害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且易引發群體不滿情緒或過激行為的信息,應在第一時間報本級政府應急辦,同時報送本級政府信息部門。
3政府系統信息部門要與同級互聯網信息工作部門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商洽處置可能引發輿情危機的網絡信息。
4市政府門戶網站要充分利用“市長信箱”等載體,加強對群眾來信的綜合、提煉和分析,并及時向市政府辦公廳信息部門提供群眾訴求類信息。
進一步強化信息工作制度
(一)嚴格信息報送制度。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信息部門要按照“誰提供、誰審核,誰報送、誰負責”的原則,完善信息報送審查制度,規范信息報送程序。
嚴格執行信息報送審簽制度,報送信息需經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信息工作分管領導審核、簽發,必要時報主要領導審核、簽發。報送的信息需注明審簽人及報送人姓名、聯系方式。
報送的信息要主題鮮明,言簡意賅,用詞規范,要素齊全,邏輯嚴密,條理清楚。原則上綜合信息不超過1500字,單項工作信息不超過500字。
(二)強化信息考核制度。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信息部門要定期向信息報送單位反饋信息采用情況和領導批示情況,定期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改進工作。
1市政府辦公廳信息部門按照《2013年政務信息工作考評辦法》,在每月15日前統計上月考核分數及采用信息的條目,以《政訊·信息工作通訊》形式下發,并作為年終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
2按年度對信息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表彰。對因信息工作不力被通報批評的,取消其年度評優資格。
(三)嚴格責任追究制度。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主要領導是向市政府報送信息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辦公部門和信息機構負責人是具體責任人。對重要緊急信息,只向本級領導報告未向上級信息部門報告的視為漏報。對遲報、漏報、瞞報重要緊急信息的,予以通報批評并督促整改;對授意信息工作人員瞞報、謊報重要緊急信息,不配合甚至阻撓干擾上級政府調查核實信息,在重要信息處理過程中玩忽職守、失職瀆職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要依法依紀依規追究責任。
(四)完善信息調研制度。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要圍繞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影響改革發展穩定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社會熱點和工作難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開展專題調研;定期召開信息分析例會,找準問題,確定調研要點;定期梳理重大信息,確定調研選題,并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開展聯合調研,形成有情況、有問題、有分析、有建議的調研信息成果;扎實抓好專題調研,進一步完善信息專題和熱點問題約稿調研制度,每月至少要完成2篇調研類信息,并將其納入信息考核體系。
努力提高信息工作科學化管理水平
(一)全面加強對信息工作的組織領導。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主要領導要定期聽取信息部門的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樹立大信息觀念,積極倡導“人人都是信息員”,樹立全員抓信息意識;選配業務精、能力強、素質高的人員從事信息工作,確保工作力量與其承擔的職責相適應,提供必要的物力、財力等方面保障,如工作需要,應安排信息工作人員列席重要會議、參加主要領導調研活動。
(二)建立信息會商研判預警機制。建立健全重大社會輿情分析聯席會議制度,市政府辦公廳將根據工作需要采取多種形式組織相關部門及有關區縣(市)政府信息工作部門的負責同志,分析全市重大社會輿情態勢(特別是負面信息),并認真謀劃下一步工作方向和重點。
市政府辦公廳和有條件的區、縣(市)政府信息部門,要聘請一些知名專家、學者、社會各階層人士,組建輿情會商研判隊伍,評估出可能引發危害事件的信息;要通過跟蹤分析,掌握各類信息的發展走向、輿論熱點和媒體關注焦點,判斷出可能產生的突發事件及規模、級別和程度,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提出建議性處理意見,做到早研判、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
(三)強化信息鑒別和篩選。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信息部門要通過實時巡查的方式,隨時關注各種帶有傾向性的社會熱點事件、思想動態及敏感話題,對日常收集的源信息進行歸類分析,對零散信息進行分析提煉和匯總綜合,每周至少上報1期社會輿情專報。
(四)強化對突發事件的信息應對響應。要高度重視突發事件的報送,凡遇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災難事故、重大群體性事件、重大治安事件、涉及社會穩定的緊急情況等重大突發事件,事發地區、單位及相關管理部門要在第一時間向市政府信息部門和值班室報告,最遲不得晚于事發后1小時。按照減少審批環節、提高報送時效的要求,公安、消防、交警、安監、急救、疾控、公交、地鐵、環保、城建、防汛、供水、供電、供氣、供熱、通訊等部門和單位的指揮調度中心接到重大緊急情況報警時,在開展應急處置的同時,必須第一時間向市政府信息部門和值班室報告第一手情況及現場處置情況,并做好全面跟蹤續報,有條件的可提供相關圖片或聲像資料。市政府信息部門和值班室要及時協調網信辦、公安部門等,共同做好應急處置,并及時做好情況反饋。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分管信息工作領導手機要保證24小時處于開機狀態,確保通信暢通,如有特殊情況須指定臨時負責人,并及時通知上級信息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