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委街道工委事跡材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幾年來,*街道工委以建設“六型”和諧社區為目標,以服務群眾為重點,通過加強班子建設,創新黨建工作機制,活化黨建工作載體,強化服務群眾意識,不斷加強和改進街道社區黨建工作,促進了全街各項事業的發展。*5年實現招商引資到位資金9582萬元,同比增長65%;全口徑稅收8400萬元,入區級財政稅收265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35%、65%。*1年以來,*街道工委先后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等國家和省級榮譽稱號32個。
創新理念建機制,構建社區黨建工作組織網絡
創新工作運行機制,建立基層黨組織設置新模式。為適應社區黨員增多、情況復雜的新形勢,*街道工委把30個駐街單位黨組織起來,每月召開一次例會,解決社區黨建方面存在的問題。5個社區建立了黨委。建立庭院黨支部128個,樓道黨小組631個,劃分了157個黨員責任區,新建“兩新”黨組織24個。實現了社區黨建工作全覆蓋,形成了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以社區黨員干部為主體,駐街單位黨組織和社區群眾廣泛參與的組織網絡體系。
創新干部隊伍建設機制,有效增強組織活力。在5個社區黨委書記、主任全部實現“一肩挑”的基礎上,為每個社區配備了一名專職黨務副書記。定期組織街道社區干部到大慶、長春等外地參觀學習。建立獎懲機制,激發工作動力。制定了《社區干部百分量化考核制度》,將社區所承擔職能和任務進行量化分解,細化為百分制,直接與獎懲機制掛鉤,使社區的各項工作有章可循,進一步規范了社區工作,提高了社區干部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能力和水平。
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全面提高黨員素質。樹立了上級黨組織為下級黨組織服務、基層組織為黨員服務、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為群眾服務的“三服務”理念。依托社區現有流動黨員管理站、社區黨員活動站、在職黨員服務站,采取發出《致黨員的一封公開信》、派出所查找戶籍底卡、上門貼條、與親屬朋友聯系等方式,使720名自管黨員實現全聯系。采取集中宣講、結對子、上門送學、幫助困難黨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等方式,加強對黨員的管理教育,黨員隊伍的素質明顯提高。
創新制度抓規范,構筑社區黨建管理網絡
強化領導帶動,發揮統帶作用。從*2年開始,街道黨工委建立了街道領導干部“幫包社區制度”,街道工委班子的5名成員和5個科室分成5組,以包黨建、包幫扶、包安全、包信訪、包環境為內容進行“五包”,每天輪流到社區值班,幫助解決問題。
強化特色品牌建設,發揮典型示范作用。以“五個好”為牽動,開展了特色樓道黨小組創建活動,先后涌現出綠色樓道、共產黨員樓道、科技樓道、助殘樓道等10個特色樓道。宣傳典型事跡,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使黨員趕有目標,學有榜樣。
強化陣地建設,夯實工作基礎。以改善老街區庭院陳舊、道路破損嚴重、環境臟亂差為重點,積極整合社會資源,采取自籌和社會共同出資的辦法,籌資近千萬元,建設了集政務服務、黨員教育、社區服務功能為一體的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立了5處“五位一體”的社區活動中心,都達到了省級示范社區建設標準。
創新載體搭平臺,構筑社區黨建服務網絡
*街工委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從群眾不滿意的事情改起,從群眾滿意的事情上做起,搭建載體平臺,為群眾辦了大量的好事實事。
多形式組織,確保黨員長期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把廣大黨員組織起來,建立黨員先鋒崗、黨員服務隊、黨員責任區,深入開展了黨員“十個一”、鄰居節、“居民十個要”、在職黨員服務超市、黨員求助門鈴等載體活動,建立黨員志愿者服務隊120個。成立了繪畫收藏、健身、手工編織、文化娛樂、花卉等5個協會,在社區庭院、廣場定期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倡導積極健康的社區文化,豐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問題1500多個。
多渠道幫扶,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圍繞社區群眾的難點問題,黨員和駐區單位與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162個。同時,深挖社區崗位資源,加大對流入社區下崗失業人員的培訓,增強他們適應市場經濟的能力。*5年培訓下崗失業人員1320余人次,幫助892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
多方式共建,打造生態環境良好、人際關系和諧的社區環境。*街道工委本著自有資源用實、共有資源用足的原則,多方籌措資金,修建、改造居民庭院86個,67個駐街共建單位的圖書室、體育館、運動場等場所全部面向社區居民開放,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活動空間。龍生房地產公司出資近20余萬元,為安吉社區居民建起了一座寬敞明亮的老年活動之家和環境優美的庭院,給社區居民提供了學習、休閑、娛樂、健身的好去處,受到居民群眾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