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區工青婦組織心得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發揮基層群眾組織優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順應歷史發展變化,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作出的重大戰略舉措,是我國處于體制轉軌、社會轉型這一歷史變革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是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的時代呼喚,是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執政社會基礎的必由之路。
工會、共青團、婦聯是黨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多年來,它們在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維護穩定、保護環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今天,面對更加廣闊的工作領域,面對嶄新的任務和要求,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潮中,工、青、婦又成為一支重要的社會力量,它將大有可為,也必然大有作為。
湖南社區的工、青、婦組織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引,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奮發有為、與時俱進的精神狀態,突出履行維護職能,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機制,著力于群眾工作者專業水平的提高,更好地發揮黨聯系廣大職工、青少年、婦女的橋梁紐帶作用,在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的進程中,在構建湖南和諧社區的過程中發揮了應有的作用。
在工作實踐中,我們順應形勢,大膽革新,建立了以“一、二、三、四”為主旋律的工、青、婦工作模式,使群眾性工作更深入地融合并服務于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與管理,為構建和諧社區提供切實的思想和組織保證。具體地說就是:
確立一個指導思想——以工、青、婦工作自身的改革與發展為依托,高起點地適應日益變化的形勢和環境,以構建和諧社區為中心,結合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全面推進社區群眾性工作向前邁進。
堅持兩個并舉——擴大社區工、青、婦工作覆蓋面與發揮社區群眾組織運行職能并舉,營造社區高品味文化特色與工、青、婦常規工作并舉。
依托三個力量——黨建力量、行政力量和工青婦工作的合力。
實施四個探索——建立健全維權保障機制,促進社會主義公平正義,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發揮穩衡作用;建立健全宣傳引導機制,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發揮凝聚作用;建立健全民主參與機制,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發揮疏通作用;建立健全矛盾預防和處理機制,維護社會穩定,在構建和諧社區中發揮協調作用。
在工作實踐中,我們得益于對以下三條途徑的探索:
(一)依靠黨建引領,形成全面整合的工作模式,促進合諧的工作體系不斷完善。
我們圍繞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這一歷史性課題,牢牢把握由此帶來的新機遇,應對新挑戰,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以不斷提高基層群眾組織工作水平,來推動黨的建設與群眾組織建設雙向互動新格局的形成。
我們從尋找“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標”的調查研究入手,堅持并不斷完善由社會綜合黨委牽頭,以提供服務為紐帶,形成工、青、婦工作與社區整體工作資源共享、互利共贏,和諧推進社區建設的新局面。
首先,我們借助黨建力量,有效整合社區資源,提高工作水平。在社區黨建和社區建設試點期間建成的湖南社區黨員服務中心徐曉青律師事務所法律服務點和永樂文化活動基地為社區內廣大職工、青年和婦女提供了優質的法律援助服務和文化藝術服務。迄今為止,法律服務點接待人數已經超過500,為解決糾紛、維護弱勢群眾的合法利益提供了法律咨詢服務,同時它也成為湖南社區工、青、婦工作的法律顧問單位。永樂文化活動基地掛牌后,為社區范圍內的青少年和各類組織提供影視教育資源,不僅向社區青少年、困難職工、進城務工人員提供低價電影票,而且堅持每年暑期播放免費露天電影,為社區工、青、婦工作豐富了文化載體。
同時,我們借助社區人才優勢為工、青、婦工作拓寬了工作平臺,如上海技術質量監督局“365”質量監督投訴站、上海銀行淮海支行金融投資理財服務點、上海教育出版社青少年教育服務點等。這些基地或服務點的工作為掌握群眾各種心態、了解意見和呼聲創設了渠道,為化解大量微觀層面的利益摩擦提供了保障,為滿足多種需求提供了選擇。
其次,我們借助行政力量,有效整合條線資源,提高工作效率。社區工、青、婦組織與社區民政、文教、司法等各行政管理部門緊密合作,按照構建和諧社區的要求,進行工作雙向互動。我們依托文教力量,以體育節、藝術節等形式多樣的文化生活豐富工、青、婦工作的內涵;依托人大代表的力量壯大工、青、婦志愿者隊伍,提高志愿者素質;依托司法綜治的力量,有效調節勞資糾紛、家庭矛盾;依托勞動救助的力量,擴大幫困解憂對象的范圍,加快就業培訓力度。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最后,我們形成工、青、婦合力,有效整合服務項目,提高工作威信。我們在工作中堅持工、青、婦協調運作、整體推進,以組織整合、項目整合的方式,切實增強和擴大工、青、婦組織在基層群眾中的凝聚力、影響力和滲透力。無論是通過聯合開展“醫療服務進樓宇”、“體育運動季季賽”等活動廣泛吸引駐區單位的高知人才,還是通過聯合開展“社區飲食文化節”、“你我網上行”等活動廣泛吸引社區各階層的居民,都是我們為實現“活動凝聚——社會凝聚——組織凝聚”三步走目標所進行的嘗試。實踐表明,工、青、婦形成合力,打破以往單打一的局限,能有效地樹立起在群眾心目中的威信,工作呈現良性循環的趨勢。
(二)依附實體創新,構建有效覆蓋的工作構架,追求和諧的社區氛圍不留間隙。
我們組建“湖南社區總工會”,提高工會工作的能級;我們建立“湖南社區家庭文明指導中心”、“湖南社區新經濟組織婦女聯誼會”,放大婦女工作品牌效應;我們組建社區青年聯合會,延伸共青團組織聚才、育才、薦才的工作手臂。我們通過加強群眾組織的實體化建設,力爭使工作對象得到全覆蓋,夯實黨和群眾的思想感情基礎,做到有影響、有作為、有聲音,努力達到使工作對象由單位人到社會人,由社會人再到組織人的工作目標,構筑全覆蓋的組織框架和工作框架。
社區總工會通過組建餐飲行業工會、廣告行業工會、市場業主工會、小區工會來兼顧各階層職工的利益維護,實現優勢和弱勢群眾工作的互補;婦聯以居委婦代會、兩新組織婦女聯合委員會、兩新組織婦女聯誼會、婦女兒童工作委為抓手,搭建服務型、聯誼型和志愿型相結合的組織網絡,通過社區家庭文明指導中心的社會運作,使之成為指導、聯系、服務婦女的有效載體;團工委通過“三站”(社區團建聯絡站、青少年社區活動站、青少年社區管理服務站)、“一中心”(青年中心)、“一平臺”(社區青少年信息網絡平臺)的建設實現新形勢下青少年工作載體的重構。我們通過群眾組織工作載體的實體化建設,不斷實現駐區單位和社區居民的“三個多一點”,即了解社區(指對社區黨建和社區管理工作的了解)多一點,參與社區(指對社區管理的民主參與和民主管理)多一點,服務社區(指服務社區公益事業,參與社區鄰里互助,服務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等各項事業)多一點。努力達到使工作對象由單位人到社會人、由社會人再到組織人的工作目標,構筑全覆蓋的組織框架和工作框架。
(三)依托隊伍改革,培育技精業勤的工作人員,推動和諧的工作主體與時俱進。
我們在推動工、青、婦工作改革的過程中,特別注重工作隊伍的建設,憑借堅持不懈的改革精神,努力實現社區群眾組織工作人員專業化、社會化的目標。
第一,我們面向社會舉賢納士。我們推行以社會招聘、民主推薦、公開選舉、差額票決、試用期等主要內容的專職干部選拔任用制度,初步形成了民主選人、公正用人的進入機制。
第二,我們注重考核,吐故納新。我們推行以民意測驗、民主評議、績效評估等為主要內容的干部考核制度,初步形成實事求是、優勝劣態的退出機制。
第三,我們注重積累,倡導競爭。我們做好專業工作者工作案例選編,以評選基層優秀黨群工作者為平臺,表揚優秀,鼓勵先進,形成“群眾工作者就是人才”的觀念,營造工、青、婦工作“令人向往、受人尊敬”的社會氛圍,初步形成留得住人、用得好人的激勵機制。
第四,我們注重培訓,提高能力。我們利用社區黨校,借用高校優秀教育資源,推行專業化素質工程,初步形成群眾組織干部培訓機制,提高工、青、婦工作者的思想作風水平、理論素養、服務意識和工作能力,使他們成為一支善于做基層群眾思想工作,善于引導、培育民間組織健康發展,善于宣傳主流意識、疏導民意的高素質隊伍。
按照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要求,湖南社區工、青、婦組織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練就一身組織、宣傳、教育、服務的本領,成為群眾擁護、信賴的組織;湖南社區工、青、婦組織立足發展,滿腔熱情地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將服務大局與服務群眾有機結合起來,將改革創新與融入社區協調發展結合起來,引導群眾創造新崗位、新業績、新生活,社區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養和健康素質均逐步得到提高;湖南社區工、青、婦組織心系群眾,旗幟鮮明地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以源頭參與為第一環節,以法制宣傳教育為基礎開展工作,依法維權的觀念深入人心,我們發揮好民主監督作用,依法、及時、合理地推動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湖南社區工、青、婦組織著眼實際,耐心細致地做好群眾思想工作,運用說服教育、示范引導和提供服務等途徑,幫助廣大社區群眾認清形勢、正視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使社區群眾自覺地與黨和政府同心同德,積極參與社區管理和建設,為構建和諧社區共同努力。
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這個時代為群眾組織實現自身發展、作出社會貢獻開辟了無比廣闊的空間。我們將緊密團結在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繼續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