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改進職工教育培訓 深化職工素質激勵機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職工教育是培養實用人才的主要陣地,是優化職工隊伍結構的基本手段,是提高勞動者素質的最有效途徑。如今,國內外知名企業都已把優先投資發展職工教育作為發展決策的戰略方向,他們從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領悟到,企業職工教育培訓的投入產出系數最大,如三菱、IBM、海爾等企業都把建立職業培訓基地作為自己強大的發展后盾。有一句話叫“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這有很深的道理。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從落實到創建學習型企業,加快職業教育和培訓事業的發展入手,來提高職工隊伍政治思想、技術的整體素質,深化職工素質工程建設,構筑人力資源的核心競爭力,以此來提高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一、重要性與必要性的認識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財、物、時間、信息等各種資源,但是,只有人才資源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而開發人力資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教育和培訓。企業職工教育和培訓是企業開發人力資源,提高企業效益的最直接、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是企業轉換經營機制的助推器,是企業在知識經濟競爭中制勝的“法寶”。通過培訓既可以防止工人技能的退化,又可以豐富工人的專業知識,增強業務能力,有利于使工人的潛能得以充分發揮,從而提高工作效率,推動企業發展。同時,培訓有助于企業形成一種積極的企業文化,從而有利于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進而促進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可以說人才資源的培訓與發展是現代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1、是履行工會基本職責的需要。工會的基本職責是維護,而維護職工的權益,不僅要體現在政治上、經濟上,也必須體現在職工技術技能的提高和科技的掌握上。加強對企業職工職業技能的教育培訓工作力度,提高企業職工的綜合素質,增強企業全體職工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適應能力,最終促使企業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不斷做好、做強、做大,提高企業職工的生活水平,就是對職工權益的最大維護。2、是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調動職工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的需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推向前進離不開工人階級這支主力軍作用。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是企業發展,社會穩定的重要保證。加強企業職工教育培訓是企業職工進行知識補充、更新、拓寬和提高的最主要方式。當前工會實施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工程,也迫切需要加強對職工的教育培訓。加強職工的教育培訓工作,實施群眾經濟技術創新工程,提高員工知識技能和創造力,培養人才,這是增強企業凝聚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的重要一環,這對團結和動員廣大職工把力量凝聚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和任務上來,最大限度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有著重要的意義。3、是提高企業職工自身綜合素質的需要。綜觀職工隊伍的現狀可以看出,我們相當一部分職工素質無法適應日益嚴峻的競爭要求,也給當前企業和工會工作帶來了沉重的壓力。提高職工的素質最好的途徑就是學習。對于在職職工來說,加強教育培訓,特別是后續教育是學習知識、提高素質的主要途徑。廣大職工必須將繼續教育培訓作為發展和充實自己的機會,去學習和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不斷提高多方面綜合素質,才能適應新的環境,迎接全球化的挑戰,實現更高的發展目標。二、傳統的職工教育模式中不足之處分析1、從職工教育培訓指導思想看,很多企業往往把教育培訓僅僅作為崗位技術培訓,只重視一次性上崗培訓、應對檢查的持證上崗培訓、為達到某種學歷要求的學歷教育等,缺少把職工教育培訓作為開發人力資源、培養各類人才的基礎、造就高素質勞動者主渠道的觀念,更缺少把職工教育培訓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職工的全面發展緊密聯系起來的基本意識。2、從職工教育培訓指導方針看,傳統教育培訓注重技術操作顯能的提高,忽視職工發展潛能的發掘和職工學習精神、學習能力的培養;注重教育培訓次數、人數的數量指標,忽視質量、效果等質量指標;注重學歷證書的取得,忽視學習效果的檢驗;注重一般應知應會內容的培訓,忽視結合影響企事業單位發展的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問題為內容的教育培訓;注重單一型人才培養,忽視復合型人才培養;注重“要你學”,忽視實現“我要學”的思考與研究。3、從職工教育培訓內容看,表現為一是內容重復,年復一年的培訓,內容上基本沒有什么變化;二是側重于文化、技術、業務學習,缺少政治理論、思想道德教育;三是教育層次不分明,教育培訓對象籠統。4、從職工教育培訓機制看,一是激勵機制不健全不完善,特別是缺少長效激勵機制,難以調動職工參加教育培訓的積極性,形不成“我要學”的局面;二是領導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僅僅停留在有人管、有活動形式上,很少納入領導議事日程,沒有作為系統工程來對待,形不成黨政工團合理分工、齊抓共管的局面;三是在人才培養保障機制上缺少切實可行的規劃、或者有規劃但僅僅停留在會議上、文件中,沒有或很少落實在行動上。5、從職工教育培訓形式手段看,主要表現是形式手段陳舊單一。仍然局限一些常規的“請進來、送出去”,“辦班、講座”,“一人講、大家聽”、“灌注式”的模式,缺少現代“互動式”、“高科技”等形式方法和手段。6、從職工教育培訓經費管理方面看,一是不能按國家規定足額提取職工教育培訓經費;二是職工培訓經費投入少,落實不到位。有些企業把培訓工作當“擋箭牌”、“軟任務”來對待,可長可短,可有可無,培訓被削減。有的企業為降低成本,精簡機構,效益不好的話,培訓甚至被取消。7、從職工教育培訓發展方向看,對單位未來發展趨勢缺少戰略思考,缺少前瞻性職工教育培訓,使單位、個人和職工教育培訓本身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從上我們看到傳統的職工教育培訓中存在著片面性,已不能適應現階段深化職工素質工程的需要,企業職工教育的發展與現代化企業的內在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干部和職工在思想認識上,對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足夠認識,缺少學習的緊迫感、主動性。職工文化層次比例懸殊,職工對自身素質的提高重視程度不夠,自覺學習及接受培訓的意愿不強。基層單位重生產輕培訓,認為技術工人參加培訓會影響生產,派去參加培訓班的常常是一些“專職學習員”,絕大多數技術工人沒有學習機會。在培訓格局上,多形式、多層次、多渠道、多功能的職業教育和培訓格局尚未形成,從而抑制了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生機和活力。三、解決問題的對策1、努力創新思想觀念職工教育培訓工作作為知識、技術傳播的媒體,各級領導干部、工會干部和職工教育工作者,要按照科學發展觀對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要求,樹立起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是企業開發人力資源、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堅實基礎,是實現職工終身教育、全面發展的惟一途徑,是創新單位核心競爭力、實現單位“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源泉,是創建學習型組織的關鍵環節的高度來認識。從這一高度出發把職工教育培訓轉變為全員的繼續教育,把間斷性教育培訓轉為終身教育培訓,不斷創新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內容、方法、形式和機制,發揮教育培訓關鍵性作用。2、努力創新培訓內容(1)是職工教育培訓內容要從以崗位知識和技術為主轉為對職工綜合素質的培養。教育培訓內容應該包括: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使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樹立現代職業精神;提高職工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形成與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智力素質;提高職工的專業技能,以掌握現代操作技術并具有對技術的更新能力;提高職工的現代社會意識和現代心理素質,以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和現代社會發展對職工心理素質和社會意識的要求。(2)是教育培訓內容要按照職工隊伍的不同層次加以區分,使職工教育培訓富有針對性。對一線職工要以崗位技能、相關技能和適應時代、適應單位發展需要的知識為重點,在培養他們專業意識的同時,發揮出他們的潛在能力;對專業技術人員要以新理論、新技術、新信息、新知識、新方法的應用和提升為重點,使他們在知識更新中實現素質提升,形成對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和通過再創造實現單位發展的能力;對經營管理人員要以提高能力為主,突出單位發展戰略研究、市場分析、規劃管理、投資決策、風險規避、財務預算、市場法規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內容,使他們了解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產業結構調整方向、新技術對經營管理的影響、社會變革對單位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并且把這一切創造性地運用到經營管理實踐中去。(3)是要根據單位發展、個人發展過程的不同階段和需要解決的不同問題,確定不同的內容。3、努力創新操作體系為保證職工教育培訓的創新落到實處,需要構筑規范、科學、有效的實施操作體系。首先要形成有效的組織領導體系,建立健全明確的責任制度,形成黨委領導、行政保障、專業部門負責落實、黨政工團分工明確、齊抓共管的體系,統籌安排、運作和實施,分類指導的工作格局。其次要確立目標規劃體系,目標規劃要本著“著眼總量、著力質量、優化結構、提升技能”的原則,把教育培訓計劃與目標納入單位總體發展規劃中,實行目標管理、規范運作、有序進行和年度考核。再次是建立資金保障體系,要探索多層次、多渠道、多方位的資金保障,滿足職工教育培訓長期的資金投入和物質保證。四是建立職工教育培訓評價體系,通過考試、詢問、查看成績、技術比武、意見反饋等建立評價系統,為激勵機制的實行提供依據。4、努力創新形式方法努力改變職工教育培訓形式手段陳舊單一的狀況,要根據教育培訓內容、職工喜好程度、單位物質條件和現代科技環境確定多種方式方法。除了傳統培訓形式方法外,還應開發辯論式、崗位間換位學習、崗位技術比武、舉辦技術論壇、結合技術攻關項目開展培訓等“互動式”方式方法以及探索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互聯網遠程教育,融面授、函授、自學于一體的教育培訓形式和方法。5、努力創新激勵機制職工教育培訓是一種與個人知識水平、技術能力、崗位業績相聯系的能力開發和培養工作。因此要通過評價系統,給予職工精神獎勵和物質激勵。通過與職工的薪酬、考核晉級、崗位競聘相聯系,建立起與評先評優相統一的多種激勵方式,使之成為拉動和激勵職工投入教育培訓的物質牽引力和精神動力,形成長效激勵機制。使職工牢固樹立起競爭意識,自覺主動提高思想覺悟、學習技術業務,把“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另外,由于職工教育培訓提高了職工素質,促進了單位經濟效益的提高,因此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提高全體職工福利待遇,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職工,不但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也是對職工的普遍激勵。通過激勵,引導職工成為學習型人才,使單位成為學習型組織,保持和發展職工教育培訓的生命力。四、****集團的一些主要做法1、堅持以人為本,實施人才資源戰略****集團堅持“內培外引”的原則,呼喚名牌員工,名牌管理者,名牌項目經理,實施人才資源戰略,專門制訂了“人才發展規劃”。著眼于自我培養人才,充分發揮現有人才作用,并不斷進行培訓和再教育,為他們提供良好的舞臺。提倡實力聚人,品牌聚人,榮譽聚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不斷提升職工的聰明才智和主觀能動性,同時適時向外聘任引進人才。鼓勵和支持各類管理技術人員積極參與各種學習、培訓和各種職稱、執業資格的評定和考試取證,公司根據工作需要給予聘任,并從經濟上給予適當補貼,促使各種管理和技術人員的學歷、知識、執業和管理等綜合素質不斷提高。集團公司的職工培訓管理工作經過較長時間的實踐和摸索,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從而進一步理順了對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管理,保證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正常開展。2、實施立體式教育培訓,提高職工隊伍素質針對建筑行業人員流動性大,且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集團公司不惜人力、物力、財力,對管理層、項目經理、一線工人進行分層次的立體式教育培訓,滿足職工對知識的渴求,提升職工的知識層次。目前,集團公司已擁有中高級職稱人才470多名,持證項目經理200余名,其中一級100多名。在實施“共產黨員示范工程”中,公司緊緊抓住黨員隊伍這支先進力量,弘揚黨員的人格力量,通過傳、幫、帶等多種形式,在員工中廣泛開展“學技術、精業務、講道德、提素質”活動,有力地提升了工地的創優質量和文明程度,使員工們充分感受到黨員的影響力和凝聚力。為改善民工隊伍的文化知識結構,公司還在建立了民工學校,僅在杭州區域的規模工地上就興辦了9所民工分校(教學點),共有3000多民工參加學習,通過課堂的系統教育,提高民工的文明素質和技能水平。近幾年來,集團公司在杭州承建工程20多億元,工地多達40多個,累計民工近萬人,從未發生過一起民工鬧事和斗毆事件。員工隊伍文明素質的不斷提高,也為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創造成了有利條件。3、創建學習型班組,打造學習型企業“學習力是競爭力的本質,學習力是管理力的提升”,集團公司領導始終把“創建學習型班組,打造學習型企業”作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力措施,領導班子以身作則,全面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形成了“處處有學習、人人愛學習、個個求進步”的學習氛圍。在創建學習型班組中,注重提高員工的學習知識能力、運用知識能力、變革創新能力、自主管理能力、群體超越能力。使多數班組成員從一味追求學歷發展向更高層次的崗位技能轉變,擁有更快、更強、更有效的學習能力,并把這種學習能力及時轉化為創新能力。初步探索出一條企業班組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個人學習和團隊學習相結合的新路子,從而提升了班組的學習、創造、競爭、合作和抗挫折的能力。我們從職工教育培訓實踐中體會到,只有不斷創新職工教育培訓機制,深化職工素質工程,持續創建學習型組織,職工的教育培訓工作才有生機和活力,才能為企業造就出一支能力強、技術精、素質高,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職工隊伍。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企業才能夠得到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今后,我們將繼續探索,努力實踐,促進“**”事業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