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房管局發展商業特色街區建設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商業特色街區是城市的標志和象征,它濃縮城市歷史、彰顯城市特色、展示城市物產、反映城市形象,集中體現城市生活品質。為將我市商業特色街區進一步創建成為“生活品質之城”的“示范街區”,有效推進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建設國際旅游休閑中心和長三角現代服務業中心,現就進一步推進我市商業特色街區建設與管理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理清思路,明確商業特色街區建設總體要求
(一)總體思路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建“生活品質之城示范街區”為目標,按照“市統一領導、區全面負責、街日常管理”的要求,進一步推動商業特色街區上規模、上檔次、創特色、創品牌,全面提升商業特色街區的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環境生活品質,促進城市品牌與行業品牌、街區品牌的有機互動,把商業特色街區建設成為生活與創業、文化與經濟、歷史與現代、傳統與時尚、商貿與旅游高度融合的城市“會客廳”,體現“休閑、文化、創業”三位一體特色的城市“金名片”,實施旅游國際化戰略的“新載體”,展示“東方休閑之都、品質生活之城”的“金櫥窗”。
(二)基本原則
1、科學規劃,協調推進。用生活品質發展理念統領商業特色街區規劃,將商業特色街區的建設和發展置于*打造“生活品質之城”的整體規劃中,明確各條街區的定位、特色、業態、規模和發展目標,通過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強度投入、高效能管理,推進商業特色街區健康、有序、協調發展。
2、注重細節,強化特色。既要根據街區的文化積淀、環境優勢、商業業態等資源,打造不同特色的商業街區;又要根據人的生活需求,注重細節設計,把握商業特色街區的建設尺度,通過配備合理的設施,不斷完善休閑、旅游、休憩、娛樂、購物的功能,打造個性鮮明、充滿活力、內涵豐富、環境優美、景觀靚麗的商業特色街區。
3、市區合力,共建共享。按照“市統一領導、區全面負責、街日常管理”的要求,充分調動市、區兩級政府的積極性,做大、做優、做靚現有商業特色街區;發掘、培育、扶持有基礎、有潛力的商業特色街區;整合街區資源,通過黨政、專家、行業(企業)、媒體四界聯動,形成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示范街區”的新格局。
4、宣傳引導,示范帶動。加強商業特色街區宣傳力度,結合旅游資源的市場推介,進一步提升商業特色街區在全省、全國乃至國際上的知名度與美譽度;選擇一批有代表性的品牌街區、企業、特色商家作為“生活品質”的示范點、國際旅游的體驗區,推進現代服務業發展。
二、制定綱要,明確商業特色街區發展目標
按照提升現有商業特色街區品位,培育新型商業特色街區要求,以《*市區商業網點發展導向性規劃綱要》為指導,盡快制訂《*市區商業特色街區建設5年發展綱要》,按照“提升老街區、培育新街區、創建名街區”要求,提出我市商業特色街區建設的規劃目標。
——提升現有商業特色街區:以“國際名品、時尚生活”為主題,提升湖濱旅游商貿特色街區;以“市井風情、民俗生活”為主題,提升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以“悠然南山、藝術生活”為主題,提升南山路藝術休閑特色街區;以“天堂絲綢、品質生活”為主題,提升絲綢特色街區(*中國絲綢城);以“武林衣秀、精致生活”為主題,提升武林路時尚女裝街區;以“四季霓裳、美麗生活”為主題,提升四季青服裝特色街區;以“藍圖大道、數字生活”為主題,提升文三路電子信息街區;以“運河人家、美味生活”為主題,提升信義坊商業步行街;以“十里梅塢、休閑生活”為主題,提升梅家塢茶文化村。
——培育一批新型商業特色街區。堅持生活品質發展理念,按照*商業特色街區“休閑、文化、創業”高度融合的要求,重點扶持中山路歷史文化商業街、慶春路金融商務街、百井坊巷商貿街區、秋濤路家居特色街、石祥路汽車貿易街區、小河直街傳統民居街區、曙光路都市休閑街、北山路歷史文化街等8條商業特色街區。鼓勵各區、縣(市)按照商業特色街區的發展要求,打造一批區、縣(市)一級的具有區域物產特色、人文特色、產業特色的商業特色街區。
——創建若干條全國著名商業街區和國際知名街區。在鞏固現有國家級商業步行街區榮譽稱號的基礎上,全力將湖濱旅游商貿特色街區創建為“中國著名商業街”;努力將武林路時尚女裝街區、南山路藝術休閑特色街區和中山路歷史文化商業街,創建成為“中國特色商業街”。同時,要按照旅游國際化戰略要求,通過五年的全力打造、全面提升、全球推介,在現有商業特色街區中,打響若干個具有國際知名度、影響力的*商業特色街區。
三、調整業態,強化商業特色街區產業特色
做優、做精、做靚商業特色街區,關鍵是突出街區特色。根據街區的產業特色定位,逐步調整商業特色街區的業態布局。樹立現代經營理念,引進國際名品,強化時尚特色和流行文化,配置適合現代人購物、休閑、經營的服務設施,提升綜合型商業特色街區的人氣和商氣。根據各自的商業特色、產業特色、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進一步彰顯專業型商業特色街區的獨特性和差異性。強化商業特色街區產業集聚功能,在街區招商以及店鋪的拍賣、招租中,設置準入門檻,優先引進符合街區產業特色的企業進入。對于符合街區產業定位、街區特色的企業和經營戶,可以享受一定的優惠政策。
四、注重細節,營造商業特色街區休閑環境
營造“休閑、文化、創業”的商業特色街區環境,必須注重細節設計。根據城市特色和街區產業特色,開辟若干個街心露天草坪或休閑場所,配備一批有特色的沿街座椅、直飲水、電話亭、公交站臺等人性化設施,以體現街區對市民、游客的人文關懷。街道立面、店面、招牌等設計,應吸收*特色產業的文化元素和形象符號,使街面景觀成為展示特色產業最直觀的鮮活廣告。強化商業街區休閑購物功能,增設人性化的商業步行街區。完善商業特色街區及其周邊區域的交通功能,增加停車、換乘設施,提升商業特色街區交通環境。按照“一街一模式”思路,妥善解決街區人行與車行、行車與停車矛盾,優化交通組織。由各區政府會同區公安交警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具體組織方案,報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批準實施;蕭山、余杭區由區直主管部門會同區公安交警、建設等部門,提出具體方案,報區政府批準實施。
五、彰顯個性,凸現商業特色街區文化氛圍
提升商業特色街區品位,必須注重街區特色文化保護與建設。努力保護一批體現*傳統風貌的歷史建筑,挖掘一批能展示*傳統文化的歷史碎片,設置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街頭雕塑、設施小品,舉辦一些具有*民俗傳統的商業文化活動。鼓勵街區商家舉辦一些弘揚文化、烘托商氣、集聚人氣的文化、商業、旅游活動;適度放開與街區商業業態相符合的街面常態性設攤、街面促銷活動;規范街區流動商販、流動藝人的商業藝術活動。對街區日常設攤經營、小型商業促銷和文化演藝活動,由街區管委會提出具體方案,報區政府批準實施,同時報市城管執法、公安交警等部門備案;蕭山、余杭區由街區提出具體方案,報區政府批準實施。在黃金周、西博會、茶博會等節慶活動期間,開展大型階段性商業、文化活動,按照《*市大型活動安全管理條例》規定的程序報批。市、區各職能部門應從發展街區經濟、繁榮街區文化的角度出發,積極予以支持。
六、打造品牌,推出商業特色街區旅游產品
打造“東方休閑之都、品質生活之城”旅游品牌,必須促進街區商業與旅游業的融合。注重商業街區與旅游業結合,完善街區旅游服務設施,探索旅游購物的商業模式,鼓勵旅行社與商業特色街區進行合作,建立商旅互動的商業運作機制。對能大量吸引外來游客的街區特色旅游項目,可在市財政相關專項資金中給予適當補助。對商業特色街區品牌創建活動,列入我市旅游促銷、對外宣傳推介計劃。對具有“休閑、文化、創業”特色的商業特色街區,授予“*生活品質展示點”銘牌,以擴大商業特色街區的影響力。選擇若干個特色街區(區塊),設計推出若干條*“生活品質體驗之旅”特色線路,形成商業特色街區黃金旅游產品。選擇條件成熟的商業特色街區與國外商業特色街區結為“姐妹街區”,開展東西方商業、文化交流活動,實現傳統與時尚、本土與國際的對接和融合,擴大我市商業特色街區國際知名度和美譽度,推進商業特色街區的旅游國際化。
七、統一規劃,推進商業特色街區規范建設
推進商業特色街區發展,必須注重街區規劃與建設。重點抓好現有市級商業特色街區,尤其是其核心區塊(段)的建設管理,推進各街區新項目的建設。加快新一輪商業特色街區規劃與建設步伐,對新建商業特色街區及現有街區內的新建、改建項目,應與商業特色街區的規劃定位、總體環境相協調,與規劃和法規相符合。凡與街區規劃相符合的新建、改建項目,按照正常程序報批;凡需要調整規劃的新建、改建項目,須提交市商業特色街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討論。各區政府要有計劃、分層次地推進區級歷史文化特色街、商貿服務特色街、旅游休閑特色街的規劃建設。加快新城區和縣(市)商業特色街區的發展,推動新城區和縣(市)商業特色街區建設,形成大*有層次的商業特色街經濟。加快亮燈工程建設,提升商業特色街區形象。凡烘托購物氛圍、美化街區環境的非營利性路燈、過街燈、公益廣告燈等一律納入街區規劃,接入城市路燈網,所需電費由政府財政承擔;對無法接入城市路燈網的,其電費、日常亮燈設施維護費由所屬區財政承擔。
八、強化管理,共建共享商業特色街區品質生活
創建“生活品質之城示范街區”,必須形成街區管理合力,加大管理力度。加強戶外廣告管理,優化商業特色街區街容街貌。凡在市級商業特色街區范圍內設置店招、店牌、戶外廣告位(牌),應符合該街區的街容街貌和業態要求,并經街區管理機構同意,按規定向有關部門提出申請。戶外廣告設置和拍賣程序,按市政府有關規定執行,拍賣收入由市戶外廣告聯席會議辦公室會同市財政按規定返還商業特色街區管理機構,用于彌補商業特色街區的日常管理經費(蕭山、余杭區可參照執行)。加強商業特色街區的誠信建設,營造良好街區消費環境。發揮街區管委會和商家協會作用,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街創建活動。建立商品準入制度,在商戶中倡導“誠信消費,明白消費”消費預賠金活動,以保障消費者權益;開展“誠信經營戶”評選活動,舉辦誠信經營法規培訓班、建立經營戶信用檔案,提高街區從業人員誠信經營素質,提升街區的商業誠信度。強化政府部門城市管理的合力,各區城管執法、工商、公安交警、商貿等部門和相關街道應派專人駐街管理。凡在商業特色街區區劃內的企業和單位須服從街區管理機構的日常管理。所在街道、社區應協助、配合商業特色街區管理機構做好工作。不但要發揮行業協會、商會、同業公會等中介組織的作用,還應鼓勵商業特色街區中的企業和經營戶組建自治組織,實現街區的自我約束、自我規范、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探索搭建街區管委會、行業協會與街區商家自治組織的互動平臺,共同推進街區的建設與發展。動員街區沿街商家、街區游客和周邊社區居民參與商業特色街區建設與管理,形成廣大市民、游客、商家共建共享商業特色街區品質生活的格局。
九、加強領導,建立商業特色街區考核機制
推進商業特色街區建設管理,重在加強領導、強化考核。調整市商業特色街規劃建設領導小組,增補市經委、市文廣新聞出版局和蕭山、余杭、*高新開發區(濱江)政府以及*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為成員單位。各區政府和*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相應建立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已建和新建的商業特色街區一般都應建立健全日常綜合管理機構,作為區政府(管委會)的派出機構,并落實日常工作經費和辦公場所。建立市級商業特色街區目標管理責任制,促進商業特色街區的健康發展。明確各類特色街區的標準,對達到標準的分別由市、區政府統一命名為市、區級特色街區,并授予牌匾;未經政府命名的不得擅自掛牌。由市商業特色街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市級商業特色街區工作目標的確定及考核。市財政每年從現代服務業發展專項(商貿流通業)資金中安排一定金額,用于商業特色街區建設管理工作目標考核獎勵、優秀活動項目補助和整體宣傳等。對獲得“中國著名商業街”、“中國特色商業街”等國家級榮譽的區縣(市)和街區管委會給予表彰獎勵。開展市優秀商業特色街區評選活動,對獲得“生活品質之城”示范街區、優秀街區給予表彰獎勵。同時,對連續兩年達不到考核工作目標的商業特色街區,摘除市政府命名的特色街區牌子,不再享受市政府對商業特色街區的扶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