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計生委孕前優生檢測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各鎮人民政府,縣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
為強化出生缺陷干預,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和免費孕前優生檢測的意見》(浙政發[20*]82號)、《*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和免費孕前優生檢測推進出生缺陷一級預防工程的實施意見》(嘉政發[2009]26號)精神,結合*實際,現就我縣實施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和免費孕前優生檢測(以下簡稱“兩免”)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實施“兩免”措施的重要意義
降低出生缺陷發生,進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事關千家萬戶幸福、經濟社會發展和中華民族未來,是我縣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重視和關注民生問題的重要舉措。根據出生缺陷監測點統計,出生缺陷(出生時肉眼可見的結構畸形)發生率近幾年呈逐步上升的態勢,全省從2002年的10.1‰上升到20*年的20.87‰,我縣從2002年的13.62‰上升到20*年的27.95‰,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上出生數月或數年內逐漸顯現的缺陷,出生缺陷實際總發生率更高,出生缺陷中有許多病種存活率很高,但能夠治愈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出生人口素質正受到來自出生缺陷高發的嚴重威脅。實施“兩免”措施,提高群眾自覺參加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檢測的積極性,把出生缺陷預防工作做在懷孕之前,并對高危目標人群及早采取干預措施,是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的重要手段,對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體重要意義。
二、工作目標、任務和基本原則
(一)工作目標。到2012年,全縣育齡群眾生殖健康和優生科學知識基本得到普及,新婚和待孕夫婦自我防范出生缺陷發生風險和能力全面提高,出生缺陷預防的網絡體系和工作機制基本形成,出生缺陷發生率升高勢頭得到基本遏制,出生人口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主要目標:
1、全面提高育齡群眾預防出生缺陷的科學知識水平,已婚育齡夫婦生殖健康和優生知識普及率達90%以上;
2、不斷提高新婚、待孕夫婦預防出生缺陷發生的風險意識和行為能力,新婚和待孕夫婦優生咨詢指導率達80%以上;
3、大力推進科學婚檢和優生檢測,力爭婚前醫學檢查率達到80%,孕前優生檢測率80%以上;
4、對出生缺陷高危人群及時干預,病殘兒夫婦再生育二孩高危人群的優生指導和服務率達90%以上;
5、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預防的服務網絡和體系,出生缺陷預防的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
(二)主要任務。
1、全面實施免費婚前醫學檢查和免費孕前優生檢測。通過積極倡導,廣泛宣傳,優質服務,促使群眾自愿接受免費新婚醫學檢查和免費孕前優生檢測,逐步提高檢查率。對在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檢測中發現出生缺陷高風險的,及時提出預防、復查、治療或采取其他相應措施的醫學建議,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處置,做到早期發現,早期干預。
2、切實加強生殖健康教育和優生咨詢指導。對登記結婚的新婚夫婦、領取《一孩生育證明》和《再生育證》準備生育的夫婦,以預防出生缺陷發生為重點,進行遺傳優生、新婚避孕、孕期保健等健康教育和優生咨詢,指導已婚夫婦正確選擇懷孕時機,預防感染,謹慎用藥,合理營養,根據需要補充營養素,改變不良生活習慣等,提高群眾預防出生缺陷的知識水平和防范能力,盡可能避免致畸因素的干擾,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風險。
3、積極做好高危人群的重點指導和服務。對在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檢測中發現可能有異常情況的、35歲以上高齡初產婦、曾發生不明原因自然流產或死胎死產的夫婦、夫婦雙方有家族遺傳史、較長期接觸高危環境或有不當用藥史的夫婦、出生先天畸形兒的夫婦等高危人群,重點開展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加強孕前、孕期的全程指導和監測,積極推廣現有的適宜干預技術,進一步提高產科質量,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和病殘兒的出生。
(三)基本原則。
——科學規范,依法服務。出生缺陷一級干預是一項科學性很強的工作。要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原則,科學規范檢查項目和檢查程序,切實保證質量,促進“兩免”工作依法有效地推進。
——政府引導,群眾自愿。實施“兩免”是由政府提供的一項基本公共服務。要廣泛深入地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積極引導和動員新婚男女青年自愿進行婚前醫學檢查,引導和動員待孕婦女在懷孕前自愿參加孕前優生檢測。
——部門配合,合力推進。“兩免”措施的實施涉及到多個部門,需要加強協作。各有關部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落實責任,加強協調,通力合作,共同推進“兩免”措施的順利實施。
三、“兩免”對象和檢查項目
(一)“兩免”對象。常住人口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享受“兩免”政策:
1、準備在我縣辦理登記結婚的男女青年進行婚前醫學檢查的;
2、在我縣領取《一孩生育證明》和《再生育證》的待孕或孕三個月內的婦女進行孕前優生檢測的;
3、在本縣領取《專業人員類居住證》的新居民待孕夫婦。
(二)檢查項目設置。“兩免”檢查項目的設置,既要符合有關法規的規范要求,又要增強與出生缺陷預防的關聯度。根據省人民政府確定的“兩免”檢查項目和經費結算指導價的目錄,結合我縣實際,確定“兩免”檢查項目和經費結算標準(具體見附頁)。
四、組織實施
“兩免”工作以縣為單位組織實施。縣人口和計劃生育部門作為組織實施牽頭單位,負責“兩免”實施的協調和督查工作。縣財政部門負責“兩免”經費使用的管理和監督。衛生等其它相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做好相應工作。
婚前醫學檢查由衛生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由衛生行政部門批準許可的縣級醫療保健機構承擔檢查任務。民政、人口和計劃生育等部門積極配合做好婚前醫學檢查的宣傳工作。
孕前優生檢測由人口計生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在發放《一孩生育證明》和《再生育證》時動員待孕婦女自愿進行檢測,檢測任務原則上由縣計劃生育宣傳技術服務機構承擔。已經由醫療保健機構開展孕前優生檢測工作的,可由該機構繼續承擔檢測任務。
各鎮政府要積極配合做好實施“兩免”的宣傳發動和組織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切實加強領導。縣鎮兩級政府要把實施“兩免”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縣政府成立由分管縣長任組長,縣人口計生、衛生、財政、民政等相關部門參加的“兩免”工作領導小組,各鎮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負責抓好“兩免”的指導協調和組織實施工作,落實各項保障措施,扎實推進“兩免”工作。
(二)重視出生缺陷預防網絡和隊伍建設。建立健全以計劃生育服務機構和醫療保健機構為依托的出生缺陷預防網絡體系。推進計劃生育服務機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發揮醫療保健網絡作用,構建出生缺陷預防服務平臺,建立健全出生缺陷預防體系和工作機制。在已完成縣計劃生育指導站服務用房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配備開展生殖保健和優生檢測的技術設備,提高裝備水平。加強對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和衛生技術人員的專業培訓與考核,切實提高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
(三)建立服務平臺。在縣級層面建立融宣傳咨詢、婚姻登記、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檢測等內涵的服務平臺,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方便基層和群眾。
(四)落實“兩免”經費。縣級財政建立專項資金,為開展“兩免”的宣傳品制作和人員培訓等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實行財政“兩免”政策,即:符合條件的新婚夫婦保健咨詢指導和婚檢,懷孕前婦女保健咨詢指導和優生檢查,實行政府埋單,向群眾免費。所需經費除省補助外,由縣級財政預算安排,按實際檢查人數撥付,并專款專用。財政、人口計生、衛生等部門要加強“兩免”專項經費使用和管理。
(五)建立相關工作機制。
1、建立信息互通機制。縣人口計生、衛生和民政等部門建立數據交換平臺,定期交換婚前醫學檢查、新婚登記、孕前優生檢測、圍產期保健、新生兒篩查、病殘兒鑒定等數據。
2、建立跟蹤檔案機制。對婚前醫學檢查或孕前優生檢測中發現異常的,統一通報給衛生部門,由衛生部門負責建立后繼治療檔案;經治療基本痊愈者,由衛生部門通報給人口計生部門,由人口計生部門負責跟蹤隨訪。
3、建立考核評估機制。縣人口計生部門建立全縣實施“兩免”工作的考核評估機制,根據工作目標要求,定期開展績效評價。縣成立“兩免”項目專家組,負責項目實施的技術咨詢與指導。承擔“兩免”任務的醫療保健機構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要建立“兩免”工作報表制度,接受省市有關部門對“兩免”工作的檢查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