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外向型經濟運行情況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外向型經濟基本情況
一季度,全市完成進出口總值17.5億美元,同比增長27.6%。其中:進口7.9億美元,增長24.5%;出口9.6億美元,增長30.3%,分別高于全省和全國出口平均增幅8.9個和5個百分點。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6個,合同外資額9.37億美元,同比增長14.8倍;實際使用外資1.71億美元,同比增長133%。10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實現工業增加值705746萬元,同比增長23%;完成財政收入76362萬元,同比增長21%;實現出口創匯12884萬美元,同比增長23%;實際利用外資2995.1萬美元,同比下降12%;固定資產投資507738.6萬元,同比增長6%。
二、外向型經濟運行特點
(一)外貿出口
1、加工貿易出口大幅增長。一季度,一般貿易出口7.71億美元,增長33.6%;加工貿易出口1.15億美元,增長65.2%;其它貿易出口7379萬美元。
2、內資企業仍是我市出口的主力軍,外資企業出口增勢較好。一季度,內資企業出口7.37億美元,占全市出口總額的76.8%,增長23.6%;外資企業出口2.23億美元,增長58.2%。
3、出口市場日益多元化,對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出口增長較快。一季度,出口亞洲5.71億美元,增長27.8%,占全市的59.5%;出口非洲7567萬美元,增長63.7%;出口歐洲1.71億美元,增長33.6%;出口南美洲5556萬美元,增長58.6%;出口北美洲6475萬美元,下降10.2%,其中對美國出口5763萬美元,增長0.9%;出口大洋洲2110萬美元,增長1.5倍。
4、重點企業出口拉動作用明顯。一季度,省農資公司、重汽集團、玫德公司和中電山東公司四家企業出口2.56億美元,增加出口1.08億美元,拉動全市出口增長近15個百分點。
(二)利用外資
1、從利用外資的產業分布看,盡管合同外資中工業項目占絕對主導地位,但實際外資中所占比重仍然很少。在16個新批項目中,第二產業項目9個,合同金額79803萬美元,占合同外資的84.9%,全部為制造業項目;第三產業項目7個,合同金額14196萬美元,占合同外資的15.1%。實際外資中,第一產業30萬美元,占0.18%;第二產業887萬美元,占5.18%;第三產業16190萬美元,占94.64%,其中房地產業2698萬美元,科學研究技術服務業9423萬美元。
2、從利用外資方式看,獨資企業占絕對主導地位。合同外資中,獨資企業92851萬美元,占98.78%。實際外資中,獨資企業16500萬美元,占96.43%。
3、從外資來源國別或地區看,亞洲始終是我市主要外資來源地,拉美地區成為我市新的外資來源地。合同外資中,亞洲91647萬美元,占總額的97.5%,其中香港90927萬美元;拉美洲974萬美元,占0.48%;投資性公司投資501萬美元,占0.53%;北美洲477萬美元,占0.51%。實際外資中,亞洲15531萬美元,占90.79%,其中香港15033萬美元;拉美洲1100萬美元,占6.43%;北美洲285萬美元,占1.67%。
4,從各板塊利用外資情況來看,縣(市)區仍是承接外資的主要載體。一季度,縣(市)區新批項目9個,占全市的56.3%;合同外資86462萬美元,占全市的91.98%;實際外資15823.2萬美元,占全市的92.5%。
三、外向型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外貿出口受國家宏觀政策和國際環境的影響較大。2007年起國家為改善外貿結構,連續下調紡織品和部分鋼材產品的出口退稅率,并禁止鋼鐵企業從事加工貿易;新的《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外貿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人民幣匯率持續走高,各種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等一系列原因造成企業利潤縮水,出口難度加大。加上去年同期我市相關企業趕在政策出臺前突擊出口,新政策實施后,滯后效應在今年開始顯現。一季度,我市外貿出口增速同比放緩18.2個百分點,其中一般貿易增速同比放緩4.1個百分點。此外,今年國際鐵礦石價格上漲65%,國際海運價格增長明顯,對我市鋼材出口產生一定影響,僅一季度,濟鋼出口1.2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5200萬美元,同比下降28.9%。
2、盡管目前我市的外資增長幅度較大,但主要依賴于個別大項目的支撐,同時外資結構不盡合理。一季度,重汽香港上市募集資金的返程投資分別占我市合同外資和實際外資的80.2%和70.8%,如果剔除重汽因素,我市一季度實際外資將會同比下降31.8%。一季度,我市工業項目僅到位887萬美元,占實際外資的5.18%。而且從目前在談項目來看,外商擬投資的房地產項目所占項目比重與投資額較大,國家鼓勵類工業項目尤其是對外資有拉動作用的大項目太少,工業項目在實際外資中所占比例太低,外資結構不盡合理,不利于我市外資持續健康發展。此外,各縣(市)區外資發展不平衡,部分縣(市)區實際利用外資同比下降幅度較大,達不到時間進度的要求。
3、開發區項目承載能力亟待提高,在外向型經濟中的龍頭帶動作用不明顯。一季度,10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13%,各開發區項目承接能力仍未得到有效改善,許多開發區合同外資與實際利用外資均為零,未能起到招商引資的載體作用。此外,個別開發區符合規劃的土地資源比較緊張,致使已確定投資意向的項目無法開工,項目落地難。受煤炭、鋼鐵等原材料價格上漲因素的影響,許多開發區企業出現大幅度虧損,開發區企業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太少。
四、對策建議
1、繼續抓好外貿出口工作。圍繞國家出口政策調整、人民幣匯率變化、國外限制進口的特保措施等新情況、新問題,趨利避害,建議企業積極與金融機構合作進行遠期結售匯等金融手段鎖定匯率風險,指導全市對外貿易平穩增長。積極做好出口品牌建設,爭取有更多企業、產品列入重點出口品牌,同時大力促進高新技術產品、軟件產品的出口,提高出口產品質量,改善出口產品結構,轉變貿易增長方式。積極推動和引導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分散市場風險。
2、努力促進新批項目的資金到位,爭取項目升級。對去年所批項目的未到位資金狠抓落實,以確保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抓好招商活動,上半年著重突出對香港、歐美等的境外招商,做好項目的包裝策劃工作,著重開展國家鼓勵的高技術類、節能減排類為主的工業大項目為主的招商。抓住“外資銀行齊魯行”在我市成功主辦的機遇,強化對境外金融機構的招商,盡快在引進外資銀行方面實現突破。抓好對恒隆廣場、香格里拉酒店等重大項目的協調服務工作,促使項目盡快升級。切實轉變利用外資結構。創新利用外資方式,積極鼓勵我市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海外上市融資,鼓勵企業通過資產并購等方式引進海外戰略投資者。各縣(市)區對待招商工作要齊抓共管,落實到人,上半年爭取要改變各縣(市)區利用外資的不平衡。
3、集中規劃園區土地使用,切實加強載體建設。市政府已經出臺了《*市加快園區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明確了對園區發展給予政策、資金方面的支持。各縣(市)區要在統一規劃現有土地使用的基礎上,本著集中布局、集約利用的原則,優先安排園區企業的項目用地。要結合自身實際,協調所在縣(市)區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各縣(市)區政府協調理順好各部門關系,精簡行政審批手續,對項目落地搞好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