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有資產管理調研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我區國有資產管理現狀及存在的弊端
我區目前的國有資產大致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行政事業單位用財政撥款及自身資金所形成的公共資產,主要以房屋、土地、交通工具為主;第二類:由各經濟主管部門所管的尚未改制的國有企業,如經貿委所屬工業企業,商業局所屬商業企業等;第三類:已改制完成的企業,轉入各營運中心的剩余資產。擁有第一類資產多的行政事業單位,憑借門面租金等非轉經的收入作為改善本單位資金條件的一項來源,而不擁有這些資產的單位則缺少這一部分資金來源,這類資產成為各行政事業單位貧富不均的一大動因。對于第二類資產,我區各大系統目前都把企業改制,職工買斷身份作為頭等大事,現有資產的變現成為完成這一工作的主要資金來源,而其中土地、房屋的變現又占了很大的比重,由于種種原因,各企業所處的地段不同,職工人數各異,商業企業普遍人少地理位置好,而工業企業則恰好相反,這勢必造成各企業職工經濟補償標準各異,資金來源各異的局面。對于第三類資產,企業改制結束后剩余資產分別歸入三個營運中心,乃至一些主管部門,基本形成“利益均沾、各管一塊”的局面,資產分散,資金分散的現象客觀存在,很不利于統一管理。
二、我區目前國有資產存量的基本情況:
我局近期對非公益性的行政單位、國有工業、商業、糧食企業的資產存量情況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其結果是:
1、非公益性行政單位的資產存量:經調查、核實有土地、房屋的行政單位20戶,這20戶共有房屋、建筑物39849.54m2,其中:已辦證的26706.8m2,未辦證的有13142.74m2;土地41195.49m2,其中:已辦證38552.39m2,未辦證2643.1m2。但一部分單位原始資料不完整或找不到,從中可以看出,管理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有的變現比較困難,特別是未辦證的。
2、尚未改制的國有企業的資產存量:我區尚未改制工業企業有鋼廠、罐頭廠、內衣廠、皮件廠、線材廠和力車廠6戶,共有資產17565萬元,負債22455萬元,凈資產-4890萬元。據企業主管部門預測,預計資產變現收益18229萬元,預計改制費用27220萬元,預計改制費用缺口達8991萬元。商業企業未改制有百貨公司、副食品公司、飲食服務公司、蔬菜水產公司、食品公司、石油公司6戶,共有資產6800萬元,負債5083萬元,凈資產1717萬元,據企業主管部門預測,預計資產變現收益3575萬元,預計改制費用1561萬元,預計改制費用結余2014萬元。糧食企業未改制有收儲公司、一米廠、經營公司、糧食車隊4戶,共有資產7423萬元,負債7843萬元,凈資產-420萬元。據企業主管部門預測,預計資產變現收益1232萬元,預計改制費用953萬元,預計改制費用結余279萬元。
3、完成改制的國有企業資產存量:完成改制工業企業的剩余資產,共有門面34間,面積1364m2,其中:已辦證376m2,未辦證988m2;廠房6棟,面積2981m2,其中:已辦證222m2,未辦證2759m2;住宅2套,面積715m2,其中:已辦證63m2,未辦證652m2;寫字樓3棟,面積4426m2,全部有產權證;土地面積45288m2,全部已辦證。已完成改制糧食企業的剩余資產,房屋4棟,面積2527m2,全部辦證;土地面積3948.68m2。已完成改制商業企業的剩余資產,房屋14棟,面積14165.82m2,已全部辦證;土地面積29366m2,全部辦證。這些資產變現扣除相應成本后可作為國有資產經營收益處理。
三、對我區國有資產管理的建議
1、對于第一類資產,開展清產核資,對區屬行政機關、事業單位進行徹底的清查,核定資產,準確掌握行政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資產(資金)存量情況。提出可用作非轉經的資產數量及可用以變現的行政單位的土地、房屋情況。并對行政機關、事業單位的清產核資工作定期開展,以便能掌握動態信息。
2、企業改制、職工買斷身份是一種大趨勢,特別是資產、資金的管理及調劑使用給政府造成很大的壓力。因此,對尚未改制的企業,要創造條件使企業盡快改制。對企業資產的處置必須按規定進行。在資產拍賣前,通過評估、備案等一系列管理手段,掌握擬拍賣資產的情況。拍賣成功后其資金必須納入財政設立的專戶,改制企業提出用款計劃,經批準后,統一從此專戶中撥款。這樣便可實現資產處置的有效監管和資金的統籌安排。
3、對于第三類資金的管理和運作,目前我區采用的是由多個營運中心分管的局面,顯然不利于政府的統一管理。建議應將多個營運中心的人員、資產合并,成立一個機構進行統一的管理。這個機構應擔負起資產的運作、保值增值的責任。所有系統改制以后的剩余資產在這個機構登記造冊,并在市場上進行出租、出售,或正常生產經營,以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因此,我們認為,可以參照目前全國通用的作法,成立區國資專門監管機構來行使原經濟主管部門所行使的職能,以加強我區的國有資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