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描寫昆蟲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注重典型課例的講解,讓學生認識細節描寫的優勢
其實在我們的教材中,有許多文章都有細節描寫的精彩片斷。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認識、關注、理解什么是細節描寫,更深刻地明白細節描寫的好處。我決定從課文入手,在平常的教學中時時灌輸“細節描寫”的概念,引導學生找到了這樣一些細節描寫較精彩的文章:《變色龍》《灰椋鳥》《安塞腰鼓》《愛如茉莉》《大江保衛戰》《金蟬脫殼》《最后的姿勢》《船長》《和他的大黑騾子》……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反復地朗讀,合理的想象,學生對細節描寫的好處和技巧就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我還指導學生將這些文章中的精彩細節進行分類,如:場面描寫比較突出的課文有《灰椋鳥》《安塞腰鼓》《大江保衛戰》,事物外形描寫比較突出的文章是《燕子》《荷花》;人物動作描寫比較突出的課文是《安塞腰鼓》《花瓣飄香》《林沖棒打洪教頭》;人物外貌描寫突出的課文有《秦兵馬俑》《雪兒》;人物語言描寫和人物心理活動描寫比較突出的課文是《和他的大黑騾子》《船長》。同時,還幫助學生分析了這些細節描寫所包含的寫作技巧,有《灰椋鳥》和《秦兵馬俑》中的聯想、《燕子》和《荷花》中的比喻、《變色龍》一文中的夸張、《愛如茉莉》一課中的對比、《安塞腰鼓》一課的排比……讓學生明白了,這樣一些修辭手法的運用就是進行細節描寫的金鑰匙。
二、通過課內閱讀摘錄精彩片斷,練習仿寫,模仿寫作技巧
在明確了細節描寫的一定技巧之后,我先指導學生將課內文章中細節描寫的片段摘抄在《細節描寫采集本》上,然后寫一寫自己對這一片段的體會,再應用相同的手法仿寫一段話。例如《只揀兒童多處行》一課中的“他們抬頭看看花,又看看我們。我拉住一個額前披著短發的女孩子,笑問:‘你說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她忸怩地笑著說:‘好看。’我又笑問:‘怎么好法?’當她說不出來低頭玩著紐扣的時候,一個在她后面的男孩子笑著說:‘就是開得旺嘛!’于是他們就像過了一關似的,笑著推著跑出門外去了。”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充分顯露孩子們的天真無邪、童真童趣。講課后,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身邊某一個人說話時的神態、動作等方面寫一段話。就有孩子寫出了這樣精彩的語句:“調皮大王走到門旁,貓著腰,挨著門邊,扶著門框,探出頭,向四周賊眉鼠眼地瞅了瞅。突然,他轉過身,快速跑到講臺前,大聲叫道:‘陸老師來啦!陸老師來啦!’頓時,教室里的同學緊張起來,連散亂放在桌上的書也顧不得收齊,還真有一種老鼠見貓的氣勢。”《裝滿昆蟲的衣袋》中的“他把這個小寶貝放進蝸牛殼里,包上樹葉,裝進自己的衣袋,打算回家后再好好欣賞。這一天,他還撿了好多的貝殼和彩色的石子,把兩個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刻畫了法布爾癡迷昆蟲的樣子。講課后,我要求學生留意生活中的人物的一些舉動選擇有意思的寫下來,突出表現人物某方面的特點。課后,我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人物的不同情況下的眼神,積累下來,運用于作文之中。
三、向課外延伸,通過觀察生活細節,拓展作文思路增加積累,由仿到創
《昆蟲記》的讀后感怎么寫?《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布爾。法布爾從小就喜歡觀察植物和昆蟲,而且從小就立志要成為一名著名的昆蟲學家,所以他一生都在朝著這個目標奮斗。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帶來《昆蟲記》初中生讀后感600字作文2021五篇,但愿對你有借鑒作用!
《昆蟲記》初中生讀后感600字作文1《昆蟲記》向我們描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蟬是怎樣脫殼的,又是怎樣唱歌的;屎殼郎是如何聰明的滾動糞球前進的;如星星般美麗的螢火蟲是怎樣不聲不響的殺死蝸牛的?這本書向我們講述了太多生物界的神奇與美好。
在讀完《昆蟲記》后,總是要來個總結。所以我們班就舉辦了一次“昆蟲記課件專題探究分享會”。
“今天下午活動課要舉行分享會”,這是我從語文課代表那里得知的消息。這時我突然反應過來,我還沒有把資料給我的組員呢,于是我趕緊把資料分配好,并下發。由于前兩次的經驗,我知道還要再找一個人在中間串場主持,這個任務我毅然交給了我的同桌,因為他是我認為最能勝任主持人的人了。
就這樣,我們組匆匆忙忙的將任務分配好,雖然我以為我們在第六組,應該還有很多時間準備,但沒想到我們是第一個上。
作為組長,因為要向大家介紹我們組的探究課題,所以我以最快的速度將課件在腦中過了一遍。“今天我們小組交探究學習的專題是《跟著法布爾學觀察》。分享正式開始,主持人,將話筒接過去。第一部分由盧紹蜻和張一凡,向大家介紹昆蟲記中所提到的昆蟲。有天生的攀巖家——蜣螂;不會迷失的精靈——蜜蜂;頑強的乞丐——螞蟻。第二部分由萬雨欣,黎玉杰和楊小瑩為大家分享法布爾的觀察秘訣,從書中我們可以知道法布爾觀察主要有四大部分觀察的態度,觀察的習慣,觀察的角度,觀察的方法。最后,通過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經驗,由我和藍圣濤一起來完成一個我們大家十分熟悉的探究實驗——觀察蚯蚓生活習性。通過實驗,我們可以得知蚯蚓喜歡陰暗潮濕處。
最后,面對這些可愛的小生物,我們應該懂得同他們和諧相處,共創美好未來。
今天我們小組第一次共同完成集體任務,雖然可能做得不夠充分。但我可以肯定的說,我們有足夠的凝聚力,有信心在下一次集體活動中做的更好。
《昆蟲記》初中生讀后感600字作文2暑假到了,大地一直在發燒,把我的暑假放松計劃燒得一干二凈,把我的暑假生活燒得枯燥無味,連我自己也燒得心煩氣躁,唯有讀書能讓我平靜下來。
《昆蟲記》把我帶到了大自然,這里綠意盎然,涼風陣陣襲來,拂過心湖,漾起圈圈漣漪,送來絲絲涼意;這里蟲鳴悅耳,蝶舞紛飛,仿佛是在開一個盛會;這里就是我心中的樂土。
《昆蟲記》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耗盡畢生心血完成的一部昆蟲學巨著。作者法布爾以散文式的文學,向我們講述了許許多多栩栩如生的昆蟲的景況,有關于昆蟲的進食、保護自己、、養育后代等等,都做了詳盡的描述。讓我們真實地領略到昆蟲世界、昆蟲的生活。
這個“昆蟲的史詩”的每一章每一節,都浸透了作者法布爾對生命和大自然的熱愛,也教會了我許多。
螢火蟲原來是食肉動物。他雖然外表弱小,可卻是獵取野味的獵人,而且在獲取獵取獵物的時候,手段是罕見的惡毒。而它的獵物通常是幾乎沒有櫻桃大的蝸牛。最有趣的是螢火蟲在吃獵物前,就像人類奇妙的外科手術那樣,先給獵物注射一針麻醉,使它失去知覺
而《昆蟲記》的作者被譽為“昆蟲世界的維吉爾”的法布爾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法布爾懷著對萬物生的尊重和敬畏之情,五十余年深入到奇妙的昆蟲世界中,用畢生的精力對昆蟲進行了大量的觀察和實驗,真實、細微、詳實地記錄了昆蟲的本能特征,用第一手資料將紛繁復雜的昆蟲世界真實而形象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五十余年,法布爾始終堅持不懈、不斷探索、追求真理,才能夠完成這部昆蟲學巨著------十卷本的《昆蟲記》。法布爾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贊頌,更值得我們學習。
這個“昆蟲的史詩”向世人展現了一個奇妙而復雜的昆蟲世界,這個“昆蟲的荷馬”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堅持不懈、不斷探究、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還有自己對生命和大自然的熱愛。
《昆蟲記》是我在這個暑假最大的收獲之一。我要學習法布爾身上的堅持不懈、不斷探究、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還要學習昆蟲身上的各種精神和優點……
《昆蟲記》初中生讀后感600字作文3暑假里我閱讀了很多好書,讓我品味甚久的就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的《昆蟲記》。
昆蟲記,當然是一本記錄昆蟲的書。法布爾喜歡昆蟲,他用一生的時間來了解、觀察昆蟲,書中介紹了昆蟲從出生到死亡的生活及繁衍,還涉及昆蟲的本能。證明了地球不僅僅只有哺乳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昆蟲也是生物鏈上不可缺少的一環。法布爾對昆蟲界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是“昆蟲世界的維吉爾”,魯迅先生更是把《昆蟲記》奉為“講昆蟲生活”的楷模。
說起這本書,三年級語文書里就有篇《蜜蜂》節選此書。這也是《蜜蜂、貓和紅螞蟻的尋家之旅》。《貓》講述主人收養了一只流浪貓,后來生了幾只小貓。一只被送人后又跑回家;主人搬家后,其中一只因想念故地,幾次跑回老家。從故事中了解貓走的都是最短路線,這讓我明白貓也有蜜蜂尋路的那種本能。
螞蟻和蜜蜂最相似。來看看《紅螞蟻》吧。紅螞蟻是個“強盜”,因為它們既不會撫育兒女,也不會出去尋食,它們生存的策略就是掠奪黑螞蟻的兒女,把它們變成自己的奴隸。紅螞蟻列隊出征,搶黑螞蟻的兒女,滿載而歸,作者將幾只紅螞蟻放到別處,它們就找不到家了,從而證明紅螞蟻是憑借記憶力找到回家的路,跟貓與蜜蜂完全不同。這里主要研究昆蟲的辨認能力。
看完這本書,使我懂得了看問題不能光聽別人如何講,一定要自己去觀察、思索、實踐、探究,從而尋找正確的答案,且觀察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要一分為二的去研究和思考問題。
《昆蟲記》是一本非常神奇的書,它似乎有著魔法,而法布爾就是那位魔術師。讓我對這些神奇的魔術百看不厭。
《昆蟲記》初中生讀后感600字作文4在我們生活的大自然中,隨處可見的昆蟲多種多樣,它們每天在我們的生活中來來往往,但卻很少有人去觀察它們,去研究它們。有這樣一個人,他用他的一生去觀察它們,研究它們,了解各種各樣的昆蟲。他是誰?他就是法布爾,可以說,昆蟲是他最好的朋友!
《昆蟲記》是一本描寫昆蟲生活習性的書,就是法國著名的昆蟲家法布爾的傳世巨作。在法布爾的筆下,這些微不足道的小昆蟲也表現出它們獨有的一面:聰明的幼蟬為自己打造舒適的家;狡猾的螳螂捕食時裝作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其實它的內心是想打對方措手不及;隧蜂的守門人充當著大門板和守門人的角色,同類來了就讓開,異類來了就趕跑它;哦!對了,這里還有一個偉大的媽媽“圣甲蟲”它盡心為自己的子女打造和諧舒適的住所——梨形糞球,它們還時時為了這些糞球打起架來呢!
整本書讀下來,仿佛我又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昆蟲的世界真的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圣甲蟲原來是以糞便為食;不知道隧蜂是一個守門的高手;更不知道蟬在來到這個美麗的世界之前要經歷那么多復雜的過程,現在我知道了。
往往動物的思維比人的思維還要高明,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赤條蜂在給自己的卵留食物時,先是把那些食物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直接將它們殺死,這真是一個好辦法,能給它們的幼蟲做一個免費的保鮮。怎么樣?它們是不是特別聰明!
我很佩服法布爾,他能將我們生活中常常忽略的小昆蟲,觀察得那么仔細,而我,則是一個缺少觀察能力的人,總感覺觀察一件事情特別麻煩,也許是沒有足夠的耐心,因此,每當我寫作文時,費了大半天的腦筋,還是想不出題材。不過,我現在總算明白了:在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觀察事物的慧眼,應該多多觀察我們周圍的事物,這樣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
瞧!小小的昆蟲也能啟發人思考出大大的道理!
辛勤的蜜蜂,威武的螳螂,歌唱的蟈蟈等等,它們就像親密的泵一樣,給你們講述著它們平凡的生活中不平凡的事,它們也有著像人類一樣的生活:快樂、悲傷、酸、甜、苦、辣。這就是奇妙,有趣的昆蟲王國!
《昆蟲記》初中生讀后感600字作文5寒假,我又讀了一次《昆蟲記》,又有了新的感觸,這本書讓我感到了生命的偉大。
這本書的作者法布爾用理論家的想法來探究昆蟲;用美術家的看法來親近昆蟲;用文學家的感受來描寫昆蟲。這本書用十章向我們原原本本展示了昆蟲的一生:從卵進化為小蟲子起,從第一次放聲歌唱時,每一刻都觀察得那么細致,那么一絲不茍。因為這本書向我們全方面展示了昆蟲的一生,所以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偉大。
一只小小的昆蟲,要在如此繁華的自然界里立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可是他們做到了,在這個喧囂的世界里,它們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向上天展示了自己生命力的頑強,這讓我感受到了昆蟲那非比尋常的毅力。
在這本書中,有與達爾文進化論相反的概念。他很有把握地說:“優勝劣汰在理論上是宏偉的,可是在事實面前,卻是一個裝著空氣的氣球。”一只只微不足道的昆蟲在優勝劣汰下并沒有屈服,而是用自己的稀薄之力對抗它,這不禁讓我感嘆,更讓我對人類以外所有的生命產生了敬畏之情。
在對昆蟲的生命力的產生敬佩之情時,我也不禁感嘆起法布爾的求真精神,他不會把觀察到的一例現象就當成事物的結果。在觀察前,他就會做足功課,觀察多次后,他還會探究后續事實。只有這時候,才會十分有保留的提出看法。他的求真精神也同樣讓人敬佩。
這本書的作者通過仔細觀察,多次實驗,細致描寫了各種昆蟲的生活習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奇妙的昆蟲世界。作者寫得生動有趣,讀者讀得興趣盎然。
昆蟲世界非常奇妙!在我沒讀這本書之前,我不知道管蟲會穿“衣服”,不知道松蛾蟲會預測天氣,也不知道小蜘蛛會用絲線飛到各個地方。現在我全知道了。有些動物的思維方式比人還高,例如赤條蜂給卵留食物時,是把毛毛蟲弄得不能動,失去知覺,而不是殺死毛毛蟲,這樣,就可以給食物“免費”保鮮。又如舍腰鋒給卵捕蜘蛛時,是只捕小的,這樣每只就可以使小蟲只要一頓就可吃完,每頓就可吃到新鮮的,怎么樣?聰明吧!
作者寫出這些都是因為他仔細觀察,而我,則是一個不太會觀察生活的人,因此,老師叫我寫作文時候,我總想不到題材。不過有一次例外,一次去上課的路上,我發現了一隊螞蟻正在搬食物,經過觀察我發現,螞蟻是先把食物切成小塊,然后頂在頭上,搬回窩里,然后原路回,再搬。這次我雖然仔細觀察了,但這是對我感興趣的事。現在我明白了:不能只對我們感興趣的事仔細觀察,應該對周圍的所有的事仔細觀察,才能做到無處不文章。瞧,小小的昆蟲也蘊含著大學問呢!
點睛手法之一:適時聯想,讓內容更加豐富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也就是在寫作的過程中,思路要開闊,思維要活躍,不能僅僅局限于眼前所寫,要能超越時間和空間,適時展開聯想與想象,或相關、或相似、或相反……以此來豐富文章的內容,增強文章的可讀性。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清看到月光下舒然展放的荷葉,聯想到了“亭亭的的裙”;看到滿塘羞澀裊娜的荷花,聯想到了“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和“剛出浴的美人”;聞到荷花散發出的若有若無的香味,聯想到了“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看到月光下的荷塘美景,聯想到了采蓮的事情,又從江南采蓮的舊俗,聯想到了南朝梁元帝的《采蓮賦》和南北朝民歌《西洲曲》。通過這一系列的聯想,朱自清眼前月光下的荷塘就像一幅美妙的圖畫一樣呈現在讀者的面前,而且畫面充滿了質感,古詩文和民謠的恰當引用,也增強了文章的文化底蘊。
點睛手法之二:立體刻畫,讓人物更加豐滿
作家劉鴻伏在《父親》一文中是這樣描寫父親和兒子臨別時的場景的:臨上公共汽車的時候,父親忽然站住,用顫抖的手解開外衣鈕扣,從貼肉的襯衣里撕開密密縫住的小口袋,那里藏著五十元錢。父親抽出三十元,說:“崽,家里窮,這點錢你拿著,莫餓壞肚子。”其中“站”“解”“撕”“抽”一連串的動作和一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話語,把生活的艱辛、父親對第一次走出大山的兒子的擔憂和那種濃得化不開的父愛刻畫得淋漓盡致。很多時候,我們發現,學生在記敘文中描寫人物的時候,大多只是以旁觀者的口吻進行概述性的介紹,而缺少典型的細節刻畫,因而寫出的人物單薄而失真。所以我們要善于運用肖像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等多種描法,對人物進行多角度的立體刻畫,以此來交代人物身份,表現人物心理狀態和性格特征。
點睛手法之三:借助景物,讓情感更加含蓄
“一切景語皆情語。”人物的活動離不開環境,記敘文中恰到好處地描寫景物,可以使人物和事件更加生動、更具有真實感,可以更好地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務。可反觀我們學生所寫的記敘文,里面很少有景物描寫,即使有也只是一筆帶過,很少花筆墨通過景物描寫展現人物活動的場景和內心的情感狀態。很多時候,自己所要抒發的情感都是在文中直白地喊出來的。《我與地壇》這篇文章我們并不陌生,史鐵生雖身體殘疾,但是并沒有一味消極地想到死亡,而是以平靜的心態豁達地面對未來,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于它的歡樂和情趣,因而他在文章中這樣寫道:“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會兒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史鐵生通過園中的蜂兒、螞蟻、瓢蟲、蟬等小昆蟲向人們展現出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無言地述說著生命的美麗,多么富有魅力。
所以我們要善于運用多種手法,或比喻,或擬人,或鋪陳……在記敘文中增加景物描寫,以此來表達內心的真情實感。
“我愛鄉村,愛鄉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這是一種情感的宣泄。
“紅紅的朝陽升起來了,一聲雞啼啄破了黎明,剎時鄉村沐浴在七彩云霞中,鳥兒們在籬笆上唱起了情歌,歌聲婉轉,流淌著多情的音符。我從散發著谷物香醇的夢里醒來,繞著青青的籬笆看了又看,像在讀一首詩,像在欣賞一幅畫,像在聽一曲古典的鄉情鄉韻。每一片葉子都是清新的,每一個花朵都飄散著清香;就連晶瑩的露珠,一旦親近上青青的籬笆,也會很久不舍得離去,自高處滑落,落在低處的葉面上,又跌落在籬笆下青青的草叢里,被幾只早起的螞蟻匆匆搶了去,分享著自然母親賜予的芳醇。”情感的抒發要委婉得多,真實得多,可感得多。
【習作要求】自畫像
開篇抓住外貌特點進行介紹,比喻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具體描寫自己的愛好,細節描寫非常生動,將對書的喜愛之情展現出來。
將文字圖書比喻成動物小說,生動形象,充滿童真童趣。
略寫缺點,并表達改正的決心。
創創姐姐“點贊”:
結構上,開篇概括介紹姓名、年齡和外貌;中間部分介紹特長、愛好,有詳有略,生動有趣;最后,以簡潔的筆墨收尾。語言上,文筆風趣幽默,字里行間透出可愛,不難看出小作者有著深厚的語言功底。
大家好!我叫韋奕洲,今年八歲。我長著一雙圓圓的眼睛,長長的睫毛,小小的嘴巴,最有特色的還數我的頭發,它們一根根地豎起來,整個頭看起來就像一個太陽。
我最擅長彈鋼琴,彈《爸爸去哪兒》尤其拿手。我的節奏感很好,該快就快,該慢就慢,老師常常表揚我。我也是一個樂理小博士,知道很多的樂理知識。此外,我還會畫畫。有一次,我還給自己畫了一幅自畫像呢!
我有很多愛好,比如寫作文、看書、幫媽媽做家務等。其中,我最愛看書,甚至連上廁所時,我都要帶著一本書,所以大家送我一個外號“小書迷”。我家的書可多啦,簡直跟天上的星星和沙漠里的沙子一樣多,有《十萬個為什么》《昆蟲歷險記》《三國演義》《笑貓日記》……有的書是看到別人有,我感興趣了,就吵著讓媽媽買;有的書是我自己從書店淘來的;還有的書是媽媽在網上給我買的。每當媽媽開車路過書店時,我常會大喊停車,然后沖進去看書、買書。我最喜歡《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兒童百問百答》和我自己買的《我的第一本歷史探險漫畫書?尋寶記系列》。可是老媽常把我的寶貝漫畫書收起來,還教訓我說:“不許看那么多畫多字少的漫畫書,要多看文字多的故事書!”唉,真沒勁,老媽就喜歡我看上面全是小蝌蚪、小螞蟻的書!這時,我就會跟媽媽抗議:“媽媽,我又看完一本‘動物小說’了!”
因為我喜歡看書,所以腦袋瓜里裝著許多知識,自然而然就能把作文寫好了。因此,我經常得到唐老師的“真棒”和小笑臉作為獎勵哦!我有好幾篇作文還在《創新作文》上發表了呢!
我的性子非常急,做什么都很快,像去趕集一樣,唯獨寫作業的時候特別拖拉,這是我的缺點。有時候,我看書太入迷,忘了做作業,爸爸媽媽三催四請,我才去做。今后我一定要改掉這個壞毛病,先完成作業再看書。
這就是我,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