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文理不分科

文理不分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文理不分科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文理不分科

文理不分科范文第1篇

根據相關規定,高中將不再分文理科,高考總成績改由兩部分組成,一是語數外,其中外語有兩次考試機會,取其中高分者;二是高中每門“學完即考”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

這是恢復高考以來最為全面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對國家的人才選拔必將具有極大的影響,也直接關聯到無數個體的人生發展。接下來,這樣的高考改革注定要經受民意考驗與現實檢驗。

這些年來,高考長期遭受炮轟,一個重要標靶就在于高二后分文理科。事實上,文理分科到底對不對,到底好不好,長期以來社會各界莫衷一是,爭得難解難分。原因很簡單,人是個體,有各自的興趣愛好,體現在文理學科上,自然也會有不同偏好。不難想象,盡管現在國家從制度層面對文理分科說不,但絕對不意味著爭議就此結束。

那么,到底應該如何理性看待高考不再文理分科呢?我認為,必須站在國家層面,以更大的公共理性看待文理分科,而不應該孤立地認為,不分文理科是簡單的“一刀切”,是不尊重個性,不呵護每個人的自由選擇權。

教育專家朱永新曾指出,文理分科是導致人才培養水平下降的一個很重要原因,也導致了我國科學精神和人文情懷的分離。事實上,在現實語境下,文理分科帶來的學生在高中階段重理輕文,也極大地賦予高中應試教育的工具化、功利化功能,最終導致大面積的人文精神缺失。從某種意義講,理工科盡管解決了很多人的“做事”能力,但是,由于沒能通過人文教育來補齊“做人”的短板,最終還是讓無數理科生為之付出巨大代價。

從國家制度層面結束文理分科,很容易找到其正當性所在。只有科學與人文共同進步,一個國家的才能獲得健康發展的良性驅動。現代社會需要知識化、技能化的人才,同樣需要人文情懷,這樣的人才就不會只囿于小我,掉進目前教育功利化的泥潭。也就是說,一個不僅要懂得接受科學,更應該學會與思想家對話。當然,必須承認,這樣的公共語境,不可能完全滿足每一個人的訴求,不可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每個個體的價值。但是,置于公共視角和人的長遠發展,在中學階段不分文理科,讓學生同時感受人文和科學的共同熏陶,是提高民族的整體精神素養和知識水平的必須。

文理不分科范文第2篇

【關鍵詞】 不合理用藥;消化內科

【中圖分類號】R99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183(2013)11-0048-02

消化內科是醫院的一個重要科室,其用藥量也是比較大的,對于其用藥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研究具有臨床意義。根據消化內科使用藥物的不同種類和劑量來看,每天都需要接收大量的患者,因此工作非常的忙碌,忙中出錯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這對于醫院的聲譽來說是一種影響,而且對于服用藥物的患者身體健康也會產生影響,所有,需要對藥物的安全使用進行研究分析。此次研究根據我院2008年至2012年消化內科的患者治療資料進行研究分析,總結用藥情況,現進行如下報道。

1 一般資料

2008年至2012年,我院消化內科共有2000例患者接收治療,其中男性1050例,女性950例。

2 方法

對該2000名病人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統計分析,歸納用藥中不合理現象,針對常見不合理用藥的問題,總結相應的應對措施,提出避免不合理用藥現象的意見。

3 結果

3.1 統計不合理用藥結果:該2000名病人的臨床資料中顯示共306人存在用藥不合理問題,其中2008年共92人(30.06%);2009年共79人(25.82%);2010年共57人(18.63%);2011年共49人(16.01%);2012年共29人(9.48%)。統計消化內科中不合理用藥情況,主要分為以下幾種:(1)用藥劑量過多;(2)用藥重復;(3)用藥不配伍;(4)連續用藥使藥物副作用增加。具體情況如下:

用藥劑量過多者共計146人(占47.71%):2008年54人,2009年44人,2010年26人,2011年17人,2012年5人;

用藥重復者共計93人(占30.39%):2008年30人,2009年25人,2010年13人,2011年14人,2012年11人;

用藥不匹配者共計43人(占14.05%):2008年6人,2009年7人,2010年13人,2011年10人,2012年7人;

連續用藥使藥物副作用增加者共計24人(占7.84%):2008年2人,2009年3人,2010年6人,2011年7人,2012年6人。

4 討論

消化內科的日接受患者數量比較大,因此每天都要使用很多的藥物,種類多樣化,劑量大,根據臨床醫師的自身經驗限制或者是藥理知識缺失的情況來看,不一定每一個醫師都能夠對所有的藥物進行全面、科學的操控,因此在對患者進行藥物選擇的時候,就會在依據自身專業理論的基礎上,再結合以前其他醫師的用藥經驗進行開處方,這樣就容易出現不合理的用藥情況。根據這類問題,需要進行對策的尋找,來解決這樣的情況,讓藥物使用的安全性更高。

本研究表明,消化內科常見的不合理用藥情況可分為四種,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使用藥劑過量,占47.71%,其次是用藥重復,占30.39%,然后是用藥不配伍與用藥時間過長,分別占14.05%和7.84%,下面分析上述四種問題,并提出改善意見:

(1)用藥劑量過多。可以分為過量藥劑以及長期抗生素使用。這些都是不合理用藥的主要表現。像是奧美拉唑每晚最多只能使用一次,抗生素也不能長期使用,最多不超過2周。

(2)用藥重復。一些藥物的名字雖然存在較大差異,但是化學成分還是差不多的,這樣藥物的作用也就大同小異,因此在開處方的時候,就要避免這樣的情況,以免藥物重復,引發不良反應。

(3)用藥不配伍。消化內科一般都是使用小劑量藥物聯用。因此需要注意藥物彼此的影響,不要出現藥物不配伍的情況,導致副作用產生。

(4)用藥時間過長。長期使用某一種藥物會導致患者體內的毒素積累或者是耐藥性增加。

(5)意見分析:安全用藥,需要醫護人員自身的專業技能過硬,同時積極的開展學習活動,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分享相互的經驗,將用藥知識豐富起來;而且,醫護人員的個人職業道德和服務意識要加強,要能夠對患者負責,這樣才能夠督促自己努力的去學習和前進。在發現藥物使用不合理的情況后,要積極的糾正,敢于承認錯誤,承擔責任,不要因為害怕責任,而將患者的生命拋在腦后。

參考文獻

[1] 王秀琴,李南屏,徐春靜,沈維勤. 藥物配伍與合理用藥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2,74(02):78-79.

[2] 張磊,常剛.消化內科臨床藥學服務案例分析[J]. 中國藥業,2010,19(23):50-51.

[3] 陶勇,梁穎,彭元香,等.沙灣醫院門診消化系統不合理用藥分析[J]. 中外醫療, 2010,29(16):95-95.

文理不分科范文第3篇

關鍵詞:科技論文;表格設計;編輯加工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12-0116-02

科技論文中大量使用表格進行內容表述,因為表格可以使所表述的內容條理清楚、邏輯分明[1]。在表格的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問題,對此人們進行了很多這方面的研究,但諸如表題表述籠統、欄目空缺、表身數據排列邏輯性不強、表格橫讀豎讀混亂等表格不具自明性等的問題仍然存在,為此筆者試圖通過2個實例分析指出如何避免這些問題。

一、實例1

圖1為取自文獻[2]中的表格。該表格存在表題表述籠統、欄目空缺、表身數據缺乏對比性、缺20年的含水率數據、表中數據與文中的表述未對應。

1.表題給出的信息籠統,不對照原文便不知所云。原文作者設計了2種方案,一種是所造裂縫為不均勻縫的開發方案,一種是所造裂縫為均勻縫的開發方案。對不均勻縫的開發方案又細分為4種。因此是對5種方案的開發指標模擬結果進行對比。

2.欄目空缺。為什么會出現欄目空缺呢?圖1所示表格不是傳統的縱讀法的三線表,它是一個橫讀的三線表。如果采用橫讀的方式,那么缺失的欄目就可用“方案編號”來表示這一行的數據所代表的屬性或特征了。但人們仍然按習慣采用豎讀方式去讀,那么圖1表格第1列是各個量和單位的集合,沒有共性,所以提煉不出具體的欄目名稱,因此有些期刊就索性將其空在那里了。

3.圖1表格中的數據是按開采時間來集中數據的,而給出的表格實際上是要進行不同開發時間段的開發指標對比的,也即要進行累產油量和含水率這兩個開發指標的對比,由此得出哪個方案開發效果好。但圖1給出的表格沒有按這種邏輯關系來排列數據,導致表身數據缺乏對比性。

4.圖2為經過整理的表格。通過整理,發現圖1表格還缺乏20a的含水率數據。由于數據沒有歸類,致使有些數據缺失了也未引起注意。

5.表中數據未與正文中的分析對應起來。例如文章中說“從表2中看出:中間縫長、兩端縫短的情況可以大大延緩見水時間,各階段產油量均大于均勻縫”,這句話表達的實際上是方案2的情況,其5、10、20a的累產油量均大于均勻縫方案的;但“大大延緩了見水時間”從表2中看不出來,沒有依據。并且圖1中的表2還缺乏20a時的含水率數據。

由以上分析看出,編輯人員在加工表格時,首先要分清這個表格是橫讀還是豎讀,欄目名稱設置是否合理,表題的表達對表格內容的理解是否起到幫助作用,表身數據排列是否符合邏輯。編輯人員自己首先要理解表格所反映的內容,如果不能理解,就要與作者溝通,引導作者修改表格,使修改后的表格真正具有自明性。圖2為修改后的表格形式。

二、實例2

圖3為取自文獻[3]的表格。該表格存在表頭欄目名稱與表題內容重復以及表格中數據中斷的問題。

1.根據卡線表與三線表的轉換規則[1],表頭欄目名稱“生長指數”可通過表題表達出來,刪除表格中的“生長指數”及表格線,同時對表題內容進行對應的修改。修改后的結果如圖4所示。

2.表格中除“中部構造帶”對應列的數據是完整的,其他兩列均有空白單元格。對于這種未填數據的單元格,需要在表格中給出“(未測)”“(未發現)”“(未統計)”“(不詳)”等說明,不能在單元格中留下空白[4]。因此在編輯加工表格的過程中,對未填數據的單元格,需與作者溝通,就具體情況在空白單元格中添加上相應的注釋(圖4表格中的*是需要與作者溝通后填上的內容)。

從以上實例分析可以看出,要將科技期刊論文中的表格加工到位,編輯人員首先要理解表格內容,如果不清楚,需要與作者溝通,以使加工出來的表格具有自明性。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科學技術期刊編輯教程[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

[2]柳明,張士誠,雷鑫.人工裂縫與水平井筒的夾角對開發效果的影響[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7(2):58-62.

[3]于水,胡望水,李濤,等.下剛果盆地重力滑脫伸展構造生長發育特征[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2,34(3):28-33.

文理不分科范文第4篇

(一)管理主客體間責任感淡化

公共部門中的工作人員相比較社會中其他組織中的成員更具有公共性、政治性,他們往往行使著公共權力,他們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可以說責任是一種職責,甚至是一種義務。只有盡到自己的責任,才會扮演好社會賦予的角色。在我國公共部門的人事管理中,公共人事管理者被賦予了一定的行政權力,他們必須利用這些權力去完成人事管理的任務并且要對相應的后果負責,這也體現了權力與責任的相對應性。然而在眾多的管理活動中,人對人進行的管理是最難的,在公共部門中,每項工作的順利完成都需要管理主體與客體的密切配合,團結一致,但是由于他們在這個組織中的角色不同,責任也就有差異。管理主體往往會將權力獨攬,操控大局,憑自己的喜好做決策,僅注重行使權力而忽視了管理客體的作用發揮,并沒有把管理客體在工作中的提升與發展納入到自己的責任體系,而管理客體在層級節制的機構中長期唯命是從,在工作中聽從上級安排,認為工作效果好壞都是管理主體的功勞與責任,所以二者之間的責任意識淡薄,失去了對彼此的責任感。

(二)管理主客體間的心理預期差異

在社會交往中,每一個人都會對自己行為相對方有一定的心理預期,如果達到了自己的心理預期會很滿足,但如果沒有達到這一期望就會影響雙方日后的交往。在我國公共部門的人事管理中,這樣的現象更加明顯,長期以來我國社會上的官本位意識濃厚,在現在的組織中仍有殘余,管理主體處于組織中的上層往往渴望得到下屬的尊重與擁護,希望下屬服從指揮,為了組織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然而管理客體也會對組織以及管理主體有一定的心理預期,最首要的是物質上的保障,并且會將報酬的高低與組織對其工作的認可相聯系。同時管理客體對組織有發展空間的預期,希望自己能夠得到上級的認可并在合適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從而得到提升,最終與管理主體形成一種合作關系,而不是命令與服從的關系。

(三)管理主客體間溝通不順暢

對于組織內部來說,平日里進行最多的是管理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上行溝通和下行溝通。地位的不同使人形成了所謂的上位心理與下位心理,處于領導地位的人因身在高處而具有了一種優越感,而處于被領導地位的成員會有一種自卑感。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也是這樣,管理客體往往由于懼怕管理主體的地位和權勢而表現失常,難以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導致溝通失效。同時由于組織內管理層次眾多、組織機構龐大,也會導致管理主體與客體間出現了溝通效率低、溝通信息失真等溝通不順暢的現象。

二、管理主客體關系分裂的成因分析

由于我國傳統封建統治的歷史悠久,“官本位”思想意識一直伴隨著封建社會的演進而發展,即使到了近代時期,封建專制制度和封建土地所有制被廢除,同時消滅了許多封建思想和落后文化,但“官本位”思想意識作為一種根深蒂固的歷史文化被遺留下來,在當今的中國社會仍存在,是我國當前公共部門的人事管理中不可忽視的影響因素。

(一)“官本位”意識的產物

官本位是一種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它是一種以官價值至上、官真理至上、官利益至上為主要內容的政治文化。官本位意識是傳統封建官僚制度在觀念意識上的反映,這種思想意識嚴重違背了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在公共部門人事管理的過程中,無論這種意識受到管理主體還是管理客體的推崇,都會影響到二者之間的互動關系。公共部門的人事管理中,受到官本位意識的影響,容易形成一種自上而下的單向隸屬關系。

(二)傳統人事管理責任的缺失

管理源于責任,管理的本質就在于在管理實踐中通過責任的履行來實現組織目標,滿足組織中人的發展訴求。所謂人事管理,指對組織中的人、組織中的事及其相互關系的管理。當然在眾多關系中最重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因為人是多樣的,具有差異的,并且由于公共人事管理具有法制性和權威性的特征,公共人事管理的基本責任也具有不同的內涵和特征。傳統人事管理基本責任出現缺失的最根本原因是在管理活動中對組織中的人,尤其是作為管理客體的地位沒有正視。傳統管理模式下,將追求效率作為導向,圍繞效率的提高來進行以事為中心的人事管理。對管理客體工作效果的評價往往依據效率的實現程度,可以說在這種工作中,人單純被物化為提高組織效率的工具,人被視為被動的管理對象,進而推動組織決策的執行和組織資源的充分利用。在這樣的用人思想指導下,公共人事管理的工作僅僅履行其第一方面的基本責任,也就是為組織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將促進人的發展這一重要責任忽視,伴隨著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必然導致管理主體與管理客體之間關系的分裂。

(三)傳統官僚體制的影響

官僚制理論來源于西方,同時也是最早在西方被廣泛運用的,我國古代的官僚體制雖然歷史悠久,但同西方理性官僚制依然存在著顯著區別。可以說我們國家的官僚體制是在不斷地探索和摸索中進行的,并且要考慮到我們國家的具體國情,所以我國傳統的官僚體制固有的局限性和非理性化問題逐漸暴露出來。經過了這么多年的發展,傳統的官僚體制給人事管理帶來了以下幾個問題:(1)公共組織部門之間橫向溝通困難,管理主體與客體間上下級溝通不順暢。(2)規章制度繁多,限制了管理客體的主觀能動性、創造自主性的發揮。(3)組織中的權威往往來源于嚴格的等級制度,組織成員尤其是管理客體參與度較低,組織中民主氛圍薄弱,管理客體的工作缺乏主動性,管理主體容易產生。(4)推崇理性與非人格化容易使組織忽視成員感情,缺乏人情味,管理客體心理需求難以滿足。在傳統官僚體制下,人事管理主客體關系非常冷淡,在當今時期,應該做好改善工作。

(四)管理情境改變的推動

文理不分科范文第5篇

【關鍵詞】消化內科;不合理;用藥;問題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949(2013)12-218-02

國內報道指出,我國臨床治療常出現不合理用藥情況,輕者延誤患者的治療,重者甚至導致患者毒副作用明顯增加,損害患者的身體健康。相關數據顯示,我國藥物治療不合理用藥發生率約為10%~30%,維生素、激素以及抗生素等使用不合理現象最為常見,且醫療輸液量相對于其他國家要多得多,遠遠高于國際平均輸液治療水平。消化疾病是臨床常見病,多采用藥物保守治療方式,但由于此類疾病藥物種類較多,且治療時間長,藥物使用量較大,容易發生不合理用藥情況,對患者的治療產生不利影響。不合理用藥現象不僅會對患者的治療造成影響,還會影響醫院的聲譽。因此,在采用藥物治療過程中,醫生應警惕不合理用藥情況發生,注意藥物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患者的治療提供重要保障。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50例笑話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的用藥資料進行回顧和總結,分析消化內科常見不合理用藥現象,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50例消化內科患者,其中,男92例,女58例,最小年齡17歲,最大年齡72歲,平均年齡(36.5±4.7)歲。胃炎74例,消化性潰瘍61例,胃癌4例,炎癥性腸病11例。所有患者均按照醫生囑咐按時按量服藥,治療期間未食用影響藥效食物。

1.2分析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口服治療方式,在治療期間,嚴密觀察患者的用藥情況和治療反應,對患者出現的不合理用藥現象進行分析,找出患者不合理用藥的原因,探討消化內科合理用藥方法。

2結果

在本研究中,150例患者共有23例出現不合理用藥現象,占總數15.3%,其中,3例聯用藥物導致毒副作用增加,5例聯合用藥不合理,10例藥量過大,5例重復用藥,消化內科不合理用藥現象主要可概括為以上四種。

3討論

消化疾病是臨床常見疾病,發病率較高,而消化內科作為醫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用藥安全性及可靠性對醫院整體治療水平產生直接影響,對患者的治療效果影響更大。消化內科收治的患者較多,疾病類型也各不相同,用藥種類繁多,數量較大,一旦出現錯誤,將會影響患者用藥安全性,導致不合理用藥現象發生,嚴重影響患者治療,對醫院的形象和信譽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消化內科醫生在選擇患者的治療藥物時,應重視用藥合理性,盡量避免不合理用藥現象發生。

在消化內科治療藥物選擇過程中,存在較多影響因素,如不正當競爭、醫生用藥水平、患者治療配合度等因素,導致不合理用藥現象發生,不僅增加了患者的治療時間和治療費用,延誤患者治療,且容易形成健康隱患,引發用藥不良反應和毒副作用,甚至危機患者生命[1]。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以為人員的專業水平也逐漸提高,臨床用藥不合理情況也得到了改善,但也由于醫療行業的發展,導致治療藥物種類越來越多,在同類型疾病治療中,雖然治療藥物制藥成分相似,但藥物名稱與廠家卻各不相同。醫生在為患者選擇治療藥物時,由于對藥物了解不足,或用藥水平較低,導致藥物聯用、重復用藥以及藥量過大等問題出現,對患者的治療產生不利影響,甚至損害患者身體健康。

醫生在選擇藥物時,不僅要了解患者的病癥表現,還應根據藥物藥理和發病機制,以合理、有效、安全、經濟為原則,為患者選擇合理的治療藥物,并指導患者正確用藥方式,以免出現藥物過量或錯服藥物等情況,確保藥物治療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及有效性,并考慮藥物使用的經濟性,降低患者的經濟負擔,提高患者用藥依從性,從而確保藥物治療效果[2]。因此,合理用藥應符合適量、經濟、有效及安全四個基本條件。若患者出現不合理用藥情況時,應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如不良反應、毒副作用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對癥治療,降低不合理用藥損害。醫院應用新藥物時,應由藥師向醫生傳達用藥適應癥、藥物性質以及藥理作用等藥物知識,使醫生全面掌握新藥物使用方法,包括藥物成分、藥物療效以及藥物不良反應等,提高醫生的用藥水平,以免出現重復用藥、藥用量過大等情況[3]。在本研究中,150例消化內科患者共有23例出現用藥不合理情況,發生率為15.3%,主要有四種不合理現象,分別為聯用藥物導致毒副作用增加、聯合用藥不合理、藥量過大以及重復用藥,應重視消化內科用藥不合理問題,及時找出原因,并提出對策,降低不合理用藥現象發生率。

綜上所述,醫生應加強學習,全面了解藥物相關知識,在為患者進行治療時,應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治療藥物,給予正確的用藥指導,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藥現象發生。

參考文獻

[1]錢曉宏,劉琳娜,張琰.消化內科常見不合理用藥問題分析[J].醫藥導報,2011,10(02):124-125.

相關期刊更多

文理導航·中旬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文理導航·上旬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內蒙古社會科學聯合會

文理導航·下旬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潼关县| 滨州市| 祥云县| 镇远县| 宜城市| 定西市| 本溪| 南通市| 江西省| 邹平县| 满城县| 托克逊县| 航空| 疏附县| 昌图县| 丰台区| 萨迦县| 香格里拉县| 黔西| 班戈县| 汕头市| 天长市| 综艺| 崇明县| 鄂温| 云浮市| 岳西县| 桃园市| 大竹县| 孝感市| 普兰县| 红河县| 临清市| 平度市| 普洱| 赤峰市| 革吉县| 康保县| 进贤县| 远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