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流動資產包括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流動資產 控制 環境 原則 方法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使用的資產,主要包括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待攤費用等。流動資產是資產中變現能力較強的一部分,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企業流動資產的內部控制對保證企業正常有效運轉具有重要意義。
1.流動資產控制的環境
這個環境是流動資產控制并依賴的,包括了內部和外部所有因素在內的一個總稱。企業的內部組成要素需要控制環境給予提供,這其中不但包括企業的紀律和整體的架構,還包括企業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并且還有對企業員工的意識、思想的引領在內,這些都是內部因素組成的基礎。小到企業員工、大到企業的管理層都應以誠信為本;把壓力轉變為動力,不可好高騖遠急于求成,那樣反而會弄巧成拙;在財務分工上要做到嚴格管理,未雨綢繆避免資產和財務成為犯罪的誘因;加強董事會的管理職能,提升企業內部的審核制度,高層管理應做到透明、客觀,并且監督要做到位;給予員工一個寬松、向上的工作環境,指引并提供其形成正確的道德風尚準則以及判斷是非的能力;形成一個有效的企業組織結構,完善這個結構的框架需要組織活動有執行、控制和監督的能力,才能將規定的計劃順利完成;主管人員的溝通及組織能力,對責任的擔當,以及判斷對錯與否的經驗都極其重要。組織結構與企業的相互作用、相互平衡,協同努力才能實現共同的目標。
2.流動資產控制的局限
內部控制是企業的一種內在機制,起到自我制約與自我進行調節的作用。對企業來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企業沒有成熟與健全的內部控制,對現代化社會大生產活動的開展就很難進行,那么,毒藥現代化的生產與經驗活動就更無從談起了。健全成熟的內部控制機制,是企業經營活動的有效性、功能性的保證,是國家法律發揮實施的根本,對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財產物資的完整有效及財務收支合法保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都不能做到盡善盡美,同樣,內部控制也具有其局限性,投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2.1良好的內部控制制度,需要高素質的工作人員予以執行。尤其是企業負責人的決策在這里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企業內部形式內部控制的人員行為不規范,,,那么在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也不能發揮出良好的效應。內部控制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元素。
2.2內部控制的一項重要規定就是將不相容職務進行分離。如果企業內部的工作人員相互作弊,那么與之相關聯的內部控制就會無法得到有效的實施,在實際的工作與實踐中,如果處于不相容職務的相關工作人員相互作弊、勾結,那么就失去了這個基本前提,就失去了相互制約的基本保證,內部控制的作用也就很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2.3如果企業內部行使控制職能的人員素質不適應崗位要求,也會影響內部控制功能的正常發揮。
3.流動資金控制建立原則
流動資產控制作為一種重要的內部控制制度,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就是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的原則,根據財政部印發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規定,單位建立內部控制制度主要要遵循以下原則:
3.1相互牽制原則。流動資產流動性強,相互牽制尤其重要。
3.2合法性原則。我國正在建立社會主義法制國家,企業在建立、維護和修訂內部流動資產控制制度時,要以國家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為依據。
3.3成本效益原則。如果一項控制制度所花費的成本大于其本身能帶來的效益,其實行意義就不大,因此,在設計、建立流動資產控制制度時,要考慮成本效益,精選控制點,努力降低控制的各種耗費,減少過繁的手續和程序,提高效率,節省費用。
3.4具有廣泛約束性。廣泛約束性是指流動資產控制制度對單位內部每一位成員都有效,都必須無條件地被遵守,任何人都無權游離之外。
3.5動態信息反饋原則。任何一項制度都不可能一成不變,企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與時俱進,不斷修訂、完善流動資產控制制度,始終保持其適應力和活力。
4.流動資產控制的方法
流動資產控制的方法是指實施流動資產控制所采取的手段、措施及程序,它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控制方法:
4.1不相容職務互相分離的方法 對于不相容的職務之間,如果不實行互相進行分離的舉措,及其容易產生與互相串通的行為的發生。不相容職務相互進行分離的方法,是明確職務間的各自權限,要求單位要嚴格按照不相容職務嚴格進行分離的規定,合理安排各自工作崗位的工作,形成相互制約與平衡的機制。
4.2授權批準控制 流動資產授權批準是指單位在辦理流動資產相關業務時,必須通過規定程序的授權批準。授權批準控制一般有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一般授權是對辦理常規性的流動資產經濟業務的授權,特別授權是處理非常規交易事項的授權。流動資產控制要求明確一般授權和特別授權的權限和責任,并明確每筆流動資產的授權批準程序,同時要求按有關規定的權責和程序執行。
4.3預算控制預算控制的內部控制的重要原則與措施,流動資產的預算控制要求建立流動資產的標準,在明確流動資產預算項目的前提下對預算的偏差進行嚴格的分析與控制,加強預算編制、執行、分析、考核等多方面的管理措施,對偏差進行嚴格的改正,對流動資產預算的執行起到重要的作用。
4.4財產保全控制 財產保全控制要求未經授權的人員對財產的接觸,并采取定期盤存、財產實時記錄、賬實核對、財產保險等手段,保護財產的安全性。
總之,流動資產的控制是資產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它在企業內部控制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喬占斌,《企業貨幣資金管理的漏洞》,《財會月刊》,2002年第1期
關鍵詞:事業單位;固定資產
中圖分類號:F40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9-0-01
事業單位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指的是事業單位所擁有或控制的固定資產的原值,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原值與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在數額上是相等的。這種對應關系成立的前提是:事業單位固定緊緊反映其擁有所有權并能使用其凈資產增加的那部分固定資產的原值。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造成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原值與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數額不一致的原因大致可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以負債方式取得固定資產。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分期付款購進固定資產、用借款構建固定資產等,在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增加的同時增加了相同數額的負債,事業單位的凈資產并沒有增加。另一類是以形成債權方式處置固定資產。如融資租出固定資產、分期付款方式銷售或轉讓固定資產,在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減少的同時形成相同數額的債權,事業單位的凈資產并不因此而減少。對于因負債而形成的固定資產和債權方式處置固定資產時相關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的處理,應采用不同的辦法。
一、以負債方式取得固定資產
事業單位應根據債務償還的進度分期增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直到累計確認的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等于因負債所形成的固定資產的原值為止。
1.融資租入固定資產。融資租入固定資產時,應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支付租金時,應視資金來源借記“事業支出”或“經營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事業單位計提融資租入的固定資產折舊時,應當采用與自有的固定資產相一致的折舊政策。能夠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將會取租入固定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在租入的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內計提折舊;無法合理確定租賃期屆滿時能夠取得租入固定資產所有權的,應當在租賃期與租入的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兩者中較短的期間內計提折舊。
2.借款構建固定資產。取得借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介入款項”科目。對于利用長期借入款項所構建的固定資產,應根據債務清償進度確認相應的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
(1)分期付息、到期還本方式。所建固定資產辦理竣工決算前每期支付利息時,借記“在建工程”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時;同時,借記“事業支出”等科目,貸記”事業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辦理竣工決算時,應以在此之前記入“事業基金”科目中的利息的數額調增“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借記“事業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貸記“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竣工決算后支付的利息,應視其資金來源分別借記“事業支出”或“經營支出”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不再增記“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到期償還本金時,應視其資金來源借記“事業支出”或“經營支出”科目,貸記“非流動資產資金(固定資產)”科目,同時,借記“借入款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單位在購入固定資產的扣留質量保證金的時候,若取得固定資產全額發票(發票金額包括質量質量保證金),按構成資產成本的全部支出金額列支或減少修購基金,并將扣除的質量保證金確認為“其他應付款”或“長期應付款”;若取得的發票金額不包括質量保證金,按不包括質量保證金的支出金額列支或減少“非流動資產基金(修購基金)”,質保期滿支付質量保證金時再列支或減少“非流動資產基金(修購基金)”。
(2)到期一次還本利息的方式。應預計借款利息,并計入“借入款項”科目貸方。實際償還債務時,以辦理竣工決算前的利息和本金的合計數調增“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借記“事業支出”或“經營支出”科目(決算后的利息),借記“借入貸款”科目(借款本金和決算前利息合計數),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同時,借記“事業支出”或“經營支出”科目(借款本金和決算前利息合計數),貸記“非流動資產基金”科目。發生與固定資產有關的后續支出,分別按以下情況處理:為增加固定資產使用效能或延長其使用年限而發生的改建、擴建或修繕等后續支出,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完工交付使用時轉入“固定資產”科目。為了維護固定資產的正常使用而發生的日常修理等后續支出,應當計入當期支出但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
3.分期付款購進固定資產。事業單位采用分期付款方式購進的固定資產應按雙方約定,在實際付款時調增“非流動資產基金(固定資產)”。借記“事業支出”或“經營支出”科目,貸記“非流動資產資金(固定資產)”科目,同時,借記“應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二、以形成債權方式處置固定資產
事業單位應根據債權實際變現進度分期減記非流動資產基金,直至將與所處置固定資產相關的非流動資產基金減記零為止。
關鍵詞:營運能力 財務報表 資產周轉率
營運能力主要是指行業營運資產的效率和效益,營運資產的效率一般用資產周轉率來表示,營運資產的效益一般用產出額與資產占用額之間的比率來分析。評價行業的營運能力,為提高行業經濟效益起指導作用,行業營運能力的實質是以盡可能少的資產和時間,生產更多的產品,實現更高的利潤。行業的營運能力分析主要包括流動資產營運能力分析、固定資產營運能力分析、全部資產營運能力分析。
一、建材行業流動資產營運能力分析
流動資產是指行業準備在一年內或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轉化為貨幣或被銷售或被耗用的資產。行業的流動資產在全部資產中占有的比重較高,且周轉期短、形態易變,所以流動資產管理是行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下面從兩方面對建材行業流動資產的營運能力進行分析。
1、建材行業流動資產周轉率分析
流動資產周轉率是指行業一定時期的營業收入與流動資產平均占用額的比率,該指標用于衡量流動資產的運用效率。流動資產周轉率越高,表明流動資產利用效果越好;反之,表明企業流動資產利用效果越差。表2.1顯示了建材行業2007年――2009年的流動資產周轉情況
表2.1:建材行業2007年――2009年流動資產周轉率的計算 單位:元
上表的計算結果表明,建材行業2007年至2009年的流動資產周轉次數分別為2.00,1.78,1.67,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很明顯,建材行業的流動資產的利用效果在逐年變差。進一步分析,將流動資產周轉率分解為流動資產墊支周轉率和成本收入率,從表2.2可以看出流動資產周轉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流動資產墊支周轉率的下降,從07年的1.61下降到09年的1.31。所以要提高建材行業流動資產周轉率就要加快流動資產墊支周轉率。
表2.2:建材行業2007年――2009年流動資產周轉率的計算 單位:元
2、建材行業營業周期的分析
營業周期是指從取得存貨開始到銷售存貨并收回現金的這段時間,是存貨周轉天數和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總和。該指標表明需要多長的時間能將期末存貨全部變為現金。營業周期越短,說明資金周轉速度越快,反之則越慢。
表2.4:建材行業2007年――2009年營業周期的計算單位:天
如表2.4所示,建材行業的營業周期逐漸下降,說明資金的周轉速度變快了,是一種好的現象,其中降低營業周期中貢獻較大的是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的下降,可能是建材行業采取了現金銷售的手段。
二、建材行業固定資產營運能力分析
固定資產營運能力分析包括固定資產更新率分析和固定資產利用效益分析。
1、建材行業固定資產更新率分析
為滿足行業發展的需要,整個行業的固定資產會不斷發生變化,行業固定資產總體新舊程度在一定意義上反映行業的實際生產能力和潛力,而固定資產更新率就是反應這個方面的指標,固定資產更新率反映一年中新的固定資產增長率。表2.4反映了2007年――2009年固定資產更新的情況,結果中只有07年是負增長的,08年固定資產更新率最高,高達67.92%,可能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09年雖然也增長了,但增幅較小。
表2.4:建材行業2007年――2009年固定資產更新率的計算 單位:元
1、建材行業固定資產利用效益分析
固定資產利用效益指固定資產與利潤總額之間的關系。由于利潤變動直接受到營業收入的影響,故可結合固定資產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增長率來分析固定資產利用效益。
表2.6是建材行業近三年固定資產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增長率的對比情況,結果顯示,只有08年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較高,因為營業收入增長率高于固定資產增長率,而其余兩年都是營業收入增長率低于固定資產增長率,說明這兩年固定資產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表2.6:建材行業2007年――2009年固定資產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增長率單位:元
三、建材行業總資產營運能力分析
在分析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營運能力的基礎上,對總資產營運能力的分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總資產營運能力的指標是總資產周轉率,是行業一定時期的營業收入與總資產平均占用額的比率,它表明行業的總資產在一定時期周轉的次數。該指標越高,說明總資產的運用效率越高,行業的償債能力增強;反之,則說明總資產的運用效率較低,最終影響行業的獲利能力。表2.7是2007年――2009年建材行業總資產報酬率的變化情況,總的來說,是呈逐年下降的趨勢,說明資產的使用效率在降低。
表2.7:建材行業2007年――2009年總資產率的計算 單位:元
總之,從管理者的角度出發,影響總資產營運能力的影響因素主要有:各項資產的利用程度、銷售收入的多少。因此,要提高總資產營運能力,管理者應做到以下三點:第一,合理安排各項資產的比例。防止流動資產或固定資產出現閑置。第二,提高各項資產的利用程度。有效利用各項資產,尤其是應收賬款、存貨和固定資產的利用效率。第三,擴大銷售收入規模。在總資產規模一定的情況下,盡可能擴大銷售收入。
參考文獻:
[1] 熊楚熊. 財務報表分析原論[ M ] . 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關鍵詞:零營運;流動;資金管理;收益;風險;途徑
abstract: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use “zero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to be possible to bring a greater income for the enterprise the viewpoint. “zero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through the reduction in current assets' investment, causes the working capital to account for the enterprise total turnover the proportion tends is smallest,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enterprise the more fundings invested to the income high fixed asset or the long-term investment; through floats a loan the current liabilities to meet the working capital need massively, reduces enterprise's fund cost. from this, increased enterprise's income from two aspects. moreover,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d has realized this management efficient path, enabled it to have the feasibility. finally, the author unifies our country actual situation, proposed our country implements several questions which “zero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should pay attention.
key word: zero transport business; f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the fund; income; risk; way
前言
以零營運資金為目標,對企業的營運資金實行“零營運資金管理”的方法,已成為90年代以來企業財務管理中一項卓有成效的方法。在我國隨著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企業經營管理的加強,企業理財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因此,“零營運資金管理”的方法,對我國企業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 營運資金的管理問題
營運資金,從會計的角度看,是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會計上不強調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關系,而只是用它們的差額來反映一個企業的償債能力。在這種情況下,不利于財務人員對營運資金的管理和認識;從財務角度看營運資金應該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關系的總和,在這里“總和”不是數額的加總,而是關系的反映,這有利于財務人員意識到,對營運資金的管理要注意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這兩個方面的問題。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內可超過一年的營業周期內實現變現或運用的資產,流動資產具有占用時間短、周轉快、易變現等特點。企業擁有較多的流動資產,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財務風險。流動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主要包括以下項目: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和存貨。
流動負債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償還的債務。流動負債又稱短期融資,具有成本低、償還期短的特點,必須認真進行管理,否則,將使企業承受較大的風險。流動負債主要包括以下項目: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稅金及未交利潤等。
為了有效地管理企業的營運資金,必須研究營運資金的特點,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管理。營運資金一般具有以下特點:
1 周轉時間短。根據這一特點,說明營運資金可以通過短期籌資方式加以解決。
2數量具有波動性。流動資產或流動負債容易受內外條件的影響,數量的波動往往很大。
3非現金形態的營運資金如存貨、應收賬款、短期有價證券容易變現,這一點對企業應付臨時性的資金需求有重要意義。
4 來源具有多樣性。營運資金的需求問題既可通過長期籌資方式解決,也可通過短期籌資方式解決。僅短期籌資就有:銀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資、商業信用、票據貼現等多種方式。
財務上的營運資金管理著重于投資,即企業在流動資產上的投資額。因而,要了解“零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要首先了解營運資金的重要性。
營運資金管理是對企業流動資產及流動負債的管理。一個企業要維持正常的運轉就必須要擁有適量的營運資金,因此,營運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據調查,公司財務經理有60%的時間都用于營運資金管理。要搞好營運資金管理,必須解決好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兩個方面的問題,換句話說,就是下面兩個問題:
第一,企業應該怎樣來進行流動資產的融資,即資金籌措的管理。包括銀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業信用的管理。
可見,營運資金管理的核心內容就是對資金運用和資金籌措的管理。
第二,企業應該投資多少在流動資產上,即資金運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現金管理、應收賬款管理和存貨管理。
二 “零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零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從營運資金管理的著重點出發,在滿足企業對流動資產基本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地降低企業在流動資產上的投資額,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負債進行流動資產的融資。“零營運資金管理”是一種極限式的管理,它并不是要求營運資金真的為零,而是在滿足一定條件下,盡量使營運資金趨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營運資金管理”屬于營運資金管理決策方法中的風險性決策方法,這種方法的顯著特點是:能使企業處于較高的盈利水平,但同時企業承受的風險也大,即所謂的高盈利、高風險。具體表現為:
1 豐富的收益。一般而言,流動資產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資產,短期投資的盈利低于長期投資。如工業企業運用勞動資料(廠房、機器設備等)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生產一定數量的產品,通過銷售轉化為應收賬款或現金,最終可為企業帶來利潤。因此,通常將固定資產稱為盈利性資產。與此相比,流動資產雖然也是生產經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除有價證券外,現金、應收賬款、存貨等流動資產只是為企業再生產活動正常提供必要的條件,它們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盈利性。又因為短期負債對債權人來說償還的日期短、風險小,所以要求的利率就低,而債權人的利率就是債務人的成本,因此,短期負債的資金成本小于長期負債的資金成本。
把企業在貨幣資金、短期有價證券、應收賬款和存貨等流動資產上的投資盡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減少基本無報酬的貨幣資金和報酬較低的短期有價證券,將這些資金用于報酬較高的長期投資,以增加企業的收益;同時減少存貨可使成本下降;減少應收賬款可降低應收賬款費用以及壞賬損失。大量地利用短期負債可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而且短期負債的彈性大、辦理速度快,能及時彌補企業流動資產的短缺。顯然,由于降低了企業在流動資產上的投資,就可以使企業減少流動資金占用,加速資金周轉,降低費用,從而可以增加企業盈利。
2 潛在的風險。從風險性分析,固定資產投資的風險大于流動資產。由流動資產比固定資產更易于變現,其潛在虧損的可能性或風險就小于固定資產。當然,固定資產也可通過在市場上出售將其變為現金,但固定資產為企業的主要生產手段,如將其出售,則企業將不復存在。因此,除了不需用固定資產出售轉讓外,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固定資產未到迫不得已時(如面臨破產)是不會出售的。所以,企業固定資產的變現能力較低。企業在一定時期持有的流動資產越多,承擔的風險相對越小;反之,企業持有的流動資產越少,所承擔的風險也就越大。另外,大量地利用短期負債,同樣也可能導致風險的增加。一般來說,短期籌資的風險要比長期籌資要大。這是因為:第一,短期資金的到期日近,可能產生不能按時清償的風險。例如,企業進行一項為期三年的投資,而只有在第三年才能會有現金流入,這時企業如果利用短期籌資,在第一、第二年里,企業就會面臨很大的風險,因為企業的投資項目還沒有為企業帶來收益。但如果企業采用為期五年的長期籌資的話,企業就會從容地利用該投資項目產生的收益來償還負債了。第二,短期負債在利息成本方面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如果采用長期籌資來融通資金,企業能明確地知道整個資金使用期間的利?
根據上面的觀點,“零營運資金管理”原理的應用將使用權企業面臨較大的風險。首先,企業有延期風險,即企業在到期日不能償還債務的風險。如果企業需要延期,但會由于一些無法預料的因素而不能延期,如當短期負債到期時,企業的經營善變壞,以至債權人不肯延期;或在延期時,正好趕上國家經濟不景氣,市場上資金私有制,而無法繼續延期;其次,短期負債利率的具有很大的波動性,企業無法預測資金成本,也就無法控制利息成本;再次,企業為了減少應收賬款,變信用銷售為現金銷售,可能會喪失客戶,從而影響銷售的增長。
盡管存在著高風險,但“零營運資金管理”仍不失為一種管理資金的有效方法。“零營運資金管理”在具體操作上,以零營運資金為目標,著重衡量營運資金的運用效果,通過營運資金與總營業額比值的高低來判斷一個企業在營運資金管理方面的業績和水準。由于“零營運資金管理”的基本出發點是盡可能地降低在流動資產上的投資額,因而營運資金在總營業額中所占的比重越少越好。這就是“零營運資金管理”的含義所在。“零營運資金管理”強調的是資金的使用效益。如果資金過多地滯留在流動資金形態上,就會使企業的整個盈利降低。簡而言之,“零營運資金管理”就是將營運資金視為投入資金成本,要以最小的流動資產投入獲取最大的銷售收入。
三 實現“零營運資金管理”的有效途徑
資產等于流動資產加非流動資產,資產是指由企業過去的交易或事項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作為資產,是企業的權利。資產按照流動性可以劃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
流動資產是指可以在1年內或者超過1年的1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銀行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款項、待攤費用、存貨等。長期投資是指除短期投資以外的投資,包括持有時間準備超過1年(不含1年)的各種股權性質的投資、不能變現或不準備變現的債券、其他債權投資和其他長期投資。固定資產是指企業使用期限超過1年的房屋、建筑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或者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其他資產是指除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以外的資產,如固定資產、修理、改建支出等形成的長期待攤費用。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