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水晶筆筒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壁后注漿
1 礦井基本概況
中馬村礦是前蘇聯援建我國156項工程之一,由列寧格勒煤礦設計院設計,始建于1955年9月,1970年7月投產,生產規模50萬噸/年。投產后長期達不到設計生產能力,以后由于礦山建設工作的加強,產量逐年上升。2011年礦井核定生產能力為115萬噸/年。中馬村礦開拓方式為立井單水平上下山開拓,中馬村礦副井井深302.2m,井筒直徑6m,井筒支護方式為預制混凝土磚砌,壁后用水泥注漿,厚0.5m,井筒四周大面積滲水,總水量54m3/h,淋水水源主要為第四系砂礫巖孔隙水和基巖風化裂隙帶以及煤層頂板砂巖裂隙水。因井筒地質、水文地質賦存條件特殊,該礦先后三次對副井井筒進行了壁后注漿,但都未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排水量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罐籠的安全提升。
2 注漿施工工藝
針對上述問題,通過分析水源渠道,然后開始向井壁施工鉆孔進行壁后注漿。我們把兩根吸料管分別插入波雷因A、B料桶中,由于壓力的作用使原料經過活塞進入輸送管,就使得原料深入裂隙并快速擴散達到設計注漿半徑,進而有效的達到堵水、加固的目的。注漿工藝流程:波雷因進入注漿泵輸漿管進入孔口管注漿。
■
3 注漿實驗
3.1 水源分析 井筒從20m處以下開始出現少量的滲水,這時候井口65-120m之間的滲水量較大,出水位置在磚砌接縫處,水源為第四系砂礫巖孔隙水和基巖風化裂隙帶以及煤層頂板砂巖裂隙水,水源復雜。對于分散滲水的地段,我們需要采用頂水鑿孔、塑膠泥糊壁、集中倒水、分片包圍的原則鑿孔。對比較明顯的滲水區采用風動鑿巖機破壁、塑膠泥埋管、糊壁的方式預埋注漿孔口管進行注漿。
3.2 鉆孔布置 根據井壁滲漏水區,鉆孔主要布置在以下三個區域:第四系砂礫巖孔隙、基巖風化裂隙帶、煤層頂板砂巖裂隙帶水。并且根據這三個范圍井壁的出水情況設置注漿孔,(其中受電纜管線等遮擋部分,布置了水平斜孔進行彌補),鉆孔均勻布置,上下層間鉆孔呈三花狀交叉布置,對大的出水點另外單獨加密補孔。
3.3 造孔深度、孔徑、注漿管選擇 井筒為預制混凝土磚砌結構,壁厚0.5m。孔深設計以穿透井壁50-200mm為準,穿透井壁孔徑為φ32mm,下入φ32mm注漿管。注漿管采用φ32×3.5mm無縫鋼管,長600mm, 一端與直通相連接,另一端200mm-300mm段加工成馬牙扣。
3.4 注漿設備、造孔步驟、注漿管安裝 注漿系統中主要注漿設備有:注漿泵、輸漿管路等,注漿泵采用的是2TG-30/210型注漿泵,一個注漿站兩臺注漿泵,一臺正常運行,一臺檢修備用。輸漿管路采用的是壓力30MPa、φ25mm高壓膠管。打孔選用YT-28型風動鑿巖機,用φ32mm鑄齒釬頭鉆進。鉆進700mm,安裝φ32×3.50mm注漿管,安裝時,在注漿管馬牙扣部位纏上生麻后,絲扣外口部位墊上木板砸入孔內。
3.5 工作量及注漿效果檢驗 本次工程三個階段共施工鉆孔753個,累計進尺600余米,注漿30600kg。具體施工情況如下:第四系砂礫巖孔隙(20m-60m),造孔285個,注漿液(波雷因)11050kg;基巖風化裂隙帶(65m-120m),造孔305個,注漿液(波雷因)11500kg;煤層頂板砂巖裂隙帶(120m以下)造孔163個,注漿液(波雷因)8050kg。
重新測定注漿后,井筒的涌水量為5.0m3/h,這樣注漿效果才能達到設計所預計的效果。
4 關鍵技術及創新點
注漿過程中,會出現跑漿、竄漿、壓力上不去等情況是壁后注漿施工的幾大難題,本次注漿創新性地采用以下技術手段克服這幾大難題,保證了注漿施工的成功。
①跑漿。出現跑漿情況,需要在裂縫中嵌塞入棉絲、棉紗、道釘等物或用塑膠泥糊壁,并進行間揭式注漿,但間歇實踐不能太長,不能超過凝膠的時間。②竄漿。發生竄漿時,及時關閉竄漿孔的孔口閥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增加注入量。③注漿不上壓。若長時間壓力上不去,且上排孔又未竄漿,也無漿液流失,一般為漿液超范圍擴散或機械管路故障,調濃漿液,縮短膠凝時間,加大注漿量。
5 推廣與經濟效益
該項工程總費用60萬元,注漿堵水后相對以前取得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效益,同時也給以后的作業環境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在一定程度上還能縮短井筒維護周期,提高井筒服務年限。
參考文獻:
[1]劉永根.干河礦回風立井壁后注漿堵水[J].江西煤炭科技,2006(04).
關鍵詞:立井井筒;凍結法井壁結構設計;混凝土強度提高系數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2.235
1 引言
隨著西部地區煤炭開發的進行,其立井井筒與中東部地區立井井筒無論在井型方面還是穿過地層方面有很大的異同,該地區的煤礦生產能力較大,立井開拓方式的井筒設計凈直徑大,穿過的地層以白堊系、侏羅系等巖層為主,該地層成巖較晚,強度低,含水,遇水容易產生泥化[1],含水層中的水以孔隙水櫓鰨注漿時漿液難以擴散,注漿效果差,因此,當含水量大時不得不采用凍結法施工。目前,在該地區內立井井筒多采用凍結法施工,設計方法均沿用中東部地區傳統的計算方法,井壁結構多采用雙層鋼筋混凝土井壁,由于該地區的井筒直徑較大,凍結深度深,通過規范現有的計算方法,得到的井壁厚度達到2m多,厚度非常大,難以施工,而且存在“大體積混凝土”的問題。因此,在傳統的計算方法基礎上,結合該地區巖層的特點研究含水基巖凍結井壁結構計算是非常必要的。考慮該地區目前凍結立井井筒主要采用雙層鋼筋混凝土井壁結構形式,新型的單層凍結井壁是一種專利產品,本文僅討論雙層鋼筋混凝土井壁結形式的計算。
2 以往凍結表土段井壁結構計算方法
(1)表土段內、外層井壁整體所受徑向荷載標準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1)均勻荷載標準值應按《煤礦立井井筒及硐室設計規范》公式6.1.3.1計算;
2)不均勻荷載標準值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2)內、外層井壁分別承受的徑向荷載標準值應按下列方法計算:
1)內層井壁荷載標準值應按下式計算:
2)外層井壁承受的凍結壓力標準值宜按凍土(巖)試驗、實測等資料選取,也可按《煤礦立井井筒及硐室設計規范》表6.3.3選取。
(3)按照《煤礦立井井筒及硐室設計規范》附錄C中公式進行強度校核和配筋計算。
3 凍結基巖與凍結表土井壁受力狀態差異
(1) 外層井壁。
表土段井壁承受的永久壓力為土壓和水壓,表土段外層井壁除了承受施工階段的凍結壓力之外,在凍結解凍后還需和內層井壁共同承受永久壓力,因此外層井壁既是施工階段臨時支護,又是永久支護。
基巖段井壁承受的永久壓力為靜水壓力,井筒解凍后,因外層井壁采用短段掘砌,接茬處封水差,地層中的靜水壓力,均有內層井壁承受。因此,外層井壁僅承受施工階段的凍結壓力,作為一種臨時支護。其與表土段受力狀態有很大的差異。
(2)內層井壁。
在表土段,內層井壁除了承受靜水壓力之外還承受地層壓力,因地層的壓力存在不均勻性,需要對井壁結構進行不均勻壓力下的強度計算。
在基巖段,內層井壁承受的是靜水壓力,因水壓是均勻的,因此不需要進行不均勻壓力下的強度校核。
由以上分析可知,凍結基巖段井壁的受力狀態比表土段要有利,井壁結構的受力狀態和功能也不近相同。
4 基巖凍結井壁設計
(1)外層井壁計算。
外層井壁主要承受的是凍結壓力,是一種臨時支護。通過近年來的室內凍結實驗研究表明,凍結壓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巖土層的凍脹量。當凍脹量大,外壁承受的凍結壓力就大;反之凍脹量小,凍結壓力就小。在基巖凍結實驗中,很多巖石出現凍縮現象。因此,基巖凍結外層井壁設計時,應根據凍漲實驗確定凍結壓力,不能按照中東部地區土層凍結壓力經驗值選取。然后按照規范中公式6.2.9計算,并保證滿足厚壁圓筒理論公式條件,取二者較大者。
(2)內層井壁計算。
1)內層井壁按照承受靜水壓力計算,并進行均勻靜水壓力下的強度校核。
2)從理論分析來看,凍結井筒內層井壁是一個深埋于地下的厚壁圓筒結構物,在水壓力作用下,內壁中的混凝土由外緣的三軸受壓逐漸轉變為內緣的二向受壓,井壁結構中的混凝土處于多軸受壓應力狀態下,不同于一般地面結構的鋼筋混凝土梁、柱受力狀態,因此,在井壁結構設計計算時應該考慮混凝土的多軸受壓強度。對于內層井壁,從內緣開始向外,徑向應力逐漸增大,達到外緣時,等于水壓,且皆為壓應力,即從內緣向外,井壁結構中混凝土皆處于三向受壓應力狀態[2]。根據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可知,當混凝土處于二軸或三軸受壓應力狀態,混凝土抗壓強度應考慮提高系數,且在三軸受壓下提高系數更大。
5 工程實例
以內蒙紅慶河礦井主、副井為例,控制截面深度分別為垂深645.39m、649.31m,混凝土強度等級最高為C70,優化前后內壁計算結果對比見表1
6 結束語
基巖凍結井壁與表土凍結井壁,其井壁結構受力狀態有較大差異,因此選用傳統計算方法是不合理的。根據凍土(巖)實驗及現行規范,結合井壁實際受力狀態,通過混凝土提高系數的方法,能夠有效減薄井壁厚度,減少礦井投資。建議進一步結合西部地層基巖成巖晚,強度低,遇水容易泥化等特點,開展有關新的井壁結構形式,井壁結構計算方法。
參考文獻 :
[1]姚直書等.西部地區深基巖凍結井筒井壁結構設計與優化[J].煤炭學報,2010,35(01):760-764.
關鍵詞 水稻;靖西大香糯;栽培密度;產量;經濟性狀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19-0018-01
靖西大香糯是中國十大珍米之一。宋代時靖西就開始種植,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歷史,種植歷史悠久。靖西大香糯的獨特之處是顆粒大、米質潔白、濃郁芳香,蒸煮過程香飄四溢,被譽為“一家煮飯十家香,十家煮飯香滿莊”的美稱。種植規模由20世紀90年代初期種植幾千畝發展到2011年3 333.33 hm2以上,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已成為靖西縣特色支柱產業之一。為了探索靖西大香糯合理種植密度,提高單產,增加種植農戶的經濟收入,促進靖西大香糯特色產業的發展,2011年開展了靖西大香糯(茂糯)品種不同栽培密度與產量比較試驗,為今后大面積推廣提供科學依據[1-3]。現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概況
試驗地點設在靖西縣新靖鎮誠良村福良屯一農戶的中稻田進行,試驗田塊肥力中等。試驗品種為靖西大香糯(茂糯)育秧方式采用常規水秧育秧方式。播種時間為2011年5月15日,6月16日移栽。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4個處理,分別為:14.10萬蔸/hm2(行株距26 cm×26 cm);16.50萬蔸/hm2(行株距26 cm×23 cm);18.45萬蔸/hm2(行株距23 cm×23 cm);21.45萬蔸/hm2(行株距20 cm×23 cm)。3次重復,共12個小區,隨機排列[4-6]。每小區面積為30 m2,設保護行。
1.3 栽培管理
1.3.1 秧田期。基肥施農家肥7 500 kg/hm2,起針期(5月20日)追施腐熟農家肥3 000 kg/hm2,5月23日噴施1次多效唑;三葉期(5月28日)追施俄羅斯雙馬牌復合肥(16-16-16)225 kg/hm2;6月9日施送嫁肥,即施俄羅斯雙馬牌復合肥37.5 kg/hm2。
1.3.2 本田期。基肥施農家肥12 t/hm2;插秧后7 d(6月23日)追施史丹利復合肥(16-16-16)450 kg/hm2;9月7日和9月18日各噴施1次磷酸二氫鉀作葉面肥,用量為6 kg/hm2。實行常規方法進行灌溉。重點防治葉瘟和穗頸瘟,其次為稻縱卷葉蟲和鉆心蟲,即在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苗期和孕穗期各噴施三環唑、杜邦康款、啶蟲脒防治稻瘟病、稻縱卷葉螟等。除插植密度不同外其他田間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均一致。
1.4 觀測內容與方法
按照水稻苗情觀測方法,定點、定株、定時每5 d觀察1次,秧田觀察記載葉齡和分蘗,移秧后各處理定10蔸觀察葉齡和分蘗動態。成熟期取樣考種,并調查有效穗數、成穗率。收獲時分小區收割脫粒稱重,取樣濕谷折干得干谷產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苗情生長動態
5月15日播種,6月16日移栽,8月5日幼穗分化,高峰苗數出現在7月23日,9月11日始穗,10月16日成熟收獲,全生育期154 d(表1)。
2.2 產量
從表2可以看出,產量由高到低的密度依次為:18.45萬蔸/hm2>21.45萬蔸/hm2>16.50萬蔸/hm2>14.10萬蔸/hm2,產量分別為5 336.00、4 935.80、4 675.67、4 362.18 kg/hm2。
經方分析表明,各處理之間產量的差異均達顯著水平;其中栽植18.45萬蔸/hm2與栽植21.45萬、16.50萬、14.10萬蔸/hm2達極顯著水平(表3)。
2.3 經濟性狀調查
經濟性狀考查結果表明,隨著插栽密度的增加其有效穗
數也隨之增加,反之,成穗率、穗粒數、結實率隨之減少(表4)。
3 結論與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靖西大香糯栽插適宜密度為18.45萬蔸/hm2(規格為23 cm×23 cm)產量最高;其次是栽插密度為21.45萬蔸/hm2(規格為20 cm×20 cm);栽插密度14.10萬蔸/hm2產量最低。栽插密度過少或過多都不利產量的提高,原因是插栽密度過稀,有效穗數不足,產量不高;栽插密度過密,田間蔭蔽,通風透光性比較差,總穗數雖多,但穗粒數少,結實率低,不利于奪取高產。靖西大香糯(茂糯)栽培適當增加栽插密度有利提早夠苗,有較多的有效穗數,在常規栽培管理措施條件下,栽插密度在18.45萬蔸/hm2左右(規格23 cm×23 cm),有利于高產,其適應性、豐產性較好,適合推廣。
4 參考文獻
[1] 劉文祥,青先國,艾治勇.不同密度和栽插苗數對水稻冠層和產量的影響[J].華北農學報,2013,28(2):114-121.
[2] 朱傳進.不同拋秧密度對甬優9號產量及產量構成因子的影響初探[J].福建農業科技,2013(3):13-14.
[3] 華鶴良,柏銀傳,陳宗祥,等.種植密度和施氮模式對揚農稻1號水稻產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3,41(2):73-74.
[4] 王秀琴,賈紅梅,董平,等.水稻不同插秧密度試驗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2,53(12):4,8.
關鍵詞:新型不銹鋼浮體;塑料浮體;技術經濟性對比
隨著土地利用形勢的日益緊張,光伏發電轉移到水上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水上漂浮電站即將被光伏行業推向一個發展的新高峰。據有關資料統計,水面光伏電站總裝機量2017年約為1GW以上。當前的浮體制造業如何能滿足供給需求,采用用何種材質浮體是行業內關心的一個問題。
全國的光伏電站用浮體產能到底有多大?國內存在的浮體型式有哪些?根據相關資料搜集,目前市場上存在的浮體主要有集成式浮體與塑料一體化浮體兩種型式。我們從它的生產工藝來作分析,其中集成式浮體主要有兩種型式:一種是市面上存在的塑料浮體與鍍鋅支架結合的浮體產品,還有一種存在的是協鑫電力設計研究有限公司最新研發的不銹鋼浮筒與鍍鋅鋼支架結合的浮體產品;另一種則為一體化浮體,主要是吹塑工藝制成(如圖):
集成式浮體
傳統塑料浮筒+鍍鋅鋼支架浮體
新型不銹鋼浮筒+支架浮體
一體化浮體
傳統塑料浮筒+鍍鋅鋼支架與一體化浮體基礎都為塑料浮體,可以看做同一大類,新型不銹鋼浮筒則歸為另一類別。下面我們主要從性能、產能、環保、經濟性四個方面對塑料浮體與新型不銹鋼浮體進行對比分析。
1.性能:新型不銹鋼浮體+支架的水上光伏電站,此方案設計的基本理念是以不銹鋼浮桶為浮體,分散排布,通過鋼管網格狀連接固定成穩定的整體,解決常規方案密鋪帶來的浮體承重嚴重過剩問題。同時,通過增大浮體間支架的間距,增加了水體的透光及透風率,且不銹鋼浮筒不易被腐蝕,使用壽命滿足運營周期,還可以二次回收利用;塑料浮筒的配方主要是由高密度聚乙烯原料,首先讓我們來梳理一下塑料產品的使用壽命到底有多長?從第一個塑料產品賽璐珞誕生算起,塑料工業迄今已有近150年的歷史,吹塑技術發展于二戰期間,在上世紀50年代后期得到廣泛應用,常用的塑料制品主要為注塑、吹塑、擠塑等工藝。據現有的資料統計,塑料制品使用壽命約在5年以下的約占65%(此類產品大多是生活日用品),使用壽命約在10年以下約占20%(此類產品多為工業注塑品),使用壽命能達到25年以上的約占15%(此類產品多為室內PVC、PE、PPR管),至于吹塑制品能在室外使用25年的到目前為止無相關文獻記載;且它們之間連接拼接而成,對水下環境造成很大面積的遮擋,透光性較差,存在拼接點多、整體穩定性差、易被大風掀起、使用壽命短等缺陷。
2.產能:新型不銹鋼浮體在市場上有較成型的生產模具,能有效促成大規模的生產,且生產工藝簡單,出貨速度快,周期短,能夠滿足電站快速建設需求;而塑料浮筒主要是吹塑工藝制成,每臺吹塑機配備一套模具生產,三班24小時的生產量約在250-300個浮體,每塊電池組件需要兩浮體(托板浮體和走道),也就是說每一臺吹塑機全天滿負荷生產也只能滿足約130塊電池組件的安裝需求。每1MW約3700塊電池組件,以此計算1臺大型吹塑機滿負荷生產一個月也只能滿足1MW電站的安裝需求,如果是1GW約370萬塊電池組件740萬個浮體則需要約95臺大型吹塑機不分晝夜全年滿負荷生產才能滿足需求。
3.環保:對水面漂浮式光伏電站來說,影響電站品質及安全的關鍵因素,在于電站浮筒的質量及使用壽命。新型不銹鋼浮體產品不易老化、可回收,不會對水質造成污染;而目前的塑料加工行業水深莫測,質量參差不齊、受殘酷的市場競爭和利益的驅動,有些廠商甚至用再生塑料以次充好,目前中國已成為塑料垃圾的最大進口國,也是最大的再生塑料生產國,這些塑料垃圾的來源有醫用塑料垃圾、生活廢棄塑料、化學容器等,其中含有重金屬、化學有毒元素及放射性元素。這些塑料垃圾已經對我國的環境及人民健康造成危害,如果這些垃圾塑料產品在水面漂浮式光伏電站中得到大面積的使用,對我國水域污染的嚴重性是不可想象的,大面積的水質惡化后,再來還原水質的代價將是無法估量的,海量的塑料垃圾對環境的恢復將是一大難題,這種發展模式與光伏發電這個清潔環保的主題方向是背道而馳的,它將又是一個災難性污染源。
4.經濟性:新型不銹鋼浮體通過增大浮體間支架的間距,增加了水體的透光及透風率,且25年后的殘值回收價值遠高于塑料浮體,從而從另一個側面降低了工程造價與度電成本,目前浮體、支架和錨固系統總成本已經控制在1元/瓦以內,后期將控制在0.85元/W;塑料浮筒很有可能達不到25年,中途更換1-2次甚至更多次的浮筒,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不但更換浮筒麻煩程度非常大,并且成本費用單瓦造價將會高達6元以上。這必然是電站投資方不可能承受的損失。它會成倍的延長光伏電站的回收期,更可能億元投資全部打水漂。
5.結論:不銹鋼浮筒與塑料浮筒技術經濟對比分析總結如下表所示:
名稱
塑料浮筒(高密度聚乙烯)
不銹鋼浮筒
使用年限
塑料制品壽命4-12年
(很難達到25年使用年限)
不銹鋼壽命25年以上
質保期
5年
25年
產能
塑料浮筒采用吹塑工藝,產能有限,交貨周期長,品牌雜亂,無法滿足電站需求
不銹鋼浮體生產工藝簡單,出貨速度快,周期短,滿足電站快速建設需求
回收價值
老化后基本無回收價值
不銹鋼具有較高回收殘值
環境
易老化,無法回收,還會產生大量的工業垃圾,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后期對當地環境將是一大負擔
不銹鋼產品產品不易老化,可回收,不易對水質造成污染
功能
塑料浮筒不便安裝組串式逆變器、匯流箱、電纜橋架(另需加浮筒或引向陸地安裝)
不銹鋼浮筒支架支持安裝組串式逆變器、匯流箱、電纜橋架和電池組件的橫豎布置方式
穩定性
吹塑浮筒方塊式組合結構,重量輕、易搖晃、斷裂、易被大風卷起
不銹鋼浮體為鋼架網絡狀連接固定成穩定的整體,結構穩定,不易被大風卷起
周期成本
4-6元/W(如果更換2次以上成本約6元/W)
目前浮體、支架和錨固系統總成本已經控制在1元/瓦以內,后期將控制在0.85元/W
收益
對比地面電站可提高約6%的發電量
關鍵詞 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鼻內鏡 懸雍垂腭咽成型術
資料與方法
年7月~7年7月經多導睡眠監測根據杭州會議標準診斷為重度OSAHS患者例其中男例女6例;年齡1~5歲。睡眠時張口呼吸、晨起口干例鼾聲如雷5例夜尿多9例疲乏、頭昏1例均有白天嗜睡1例口唇及懸雍垂軟腭發紺。術前均行纖維喉鏡和Muller檢查顯示術前均以口咽平面狹窄為主軟腭過長、懸雍垂肥大、咽側索肥厚、舌根肥大、扁桃體肥大其中口咽平面狹窄16例7%鼻咽平面狹窄8例。術前均接受多導睡眠監測PSG、頭顱X線片檢查、口咽測量以判定手術方案。頭顱X線片主要測量上下頜骨的長短來決定頜骨的前徙或后徙。口咽測量是根據咽腔形態學測量標準測量受檢者自然張口發“a”音時用直角規測量咽腔大小。術前檢測血氧飽和度平均87%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平均為7次/分。
方法:均給予間斷吸氧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先用藥控制。患者仰臥位全身麻醉經口插管手術全過程在°鼻內鏡電動切割刀下進行。其中6例癥狀較嚴重患者術前行預防性氣管切開。手術切除范圍包括:雙側扁桃體、腭咽弓至舌根處松弛肥厚的咽側壁平后磨牙連線的軟腭部分、多余的脂肪組織及黏膜、部分肥大的懸雍垂。術后 天給予小劑量糖皮質激素以減輕咽腔水腫避免窒息口服安定減輕患者因疼痛所致的煩躁。
結 果
術后半年檢查咽腔前后徑及左右徑明顯擴大。軟硬腭及懸雍垂形態正常。其中1例軟腭創面可見瘢痕咽腔狹窄癥狀未能緩解繼用射頻刀切開軟腭雙側上緣松解瘢痕縫合創緣黏膜。術后周復查癥狀較前緩解。術后.5~1年睡眠監測儀檢測平均血氧飽和度為9%平均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為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