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統計學的方法

統計學的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統計學的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統計學的方法

統計學的方法范文第1篇

【關鍵詞】教學方法;存在問題;統計

一、統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統計學的重視不夠

一提到統計,很多學生會想到統計局、大量統計數據和統計報表等,覺得枯燥無味,并且認為統計學在工作和生活實際中作用不大,因此重視程度也僅停留在獲得學習內容的表面上,使教師難以在學生不夠重視的情況下,把統計學的知識講清、講透。另外,統計學的知識涉及范圍廣,知識面比較廣,而中專學生的基礎薄弱,統計課程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其中的知識點很豐富,而學生在沒有接觸經濟、金融學、高中數學的相關課程的前提下進行學習,會感到迷茫,無從下手。

2.課程內容的規范性不強

目前使用的統計學專用教材,在教學內容上,多是以統計工作過程為主線,先后介紹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指標、時間數列、指數、相關與回歸、抽樣推斷等內容,不同的教材側重點也不相同。不同的教師在教學內容上側重點也不相同,有的教師重視數理統計方法,在抽樣推斷上花大量的時間,而有的教師又側重于傳統統計方法,統計學所涉及的基本知識點很多,重要部分需要精講,教師不同的處理方法有時會造成重點知識的落實不到位。

3.教學方法的單一

教學方法是教學質量種中至關重要的環節,但從目前來看,統計學的教學方式仍然是以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學生接受知識比較被動,教學方法的多元化應用還不夠,而且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也比較缺乏。這種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上重視理論傳授,輕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忽視知識在實踐中的應用。在這種傳統的統計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學會書本中的理論知識,但不利于學生的統計實際應用能力地的提高,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在教學中必須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更新教學理念了。

二、統計學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探索

1.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增強自身素質

統計學相關教學理論是優秀教師必須要熟練掌握和運用的。教師本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端正學習態度,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習相關的經濟學知識,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多瀏覽一些相關書籍、報紙、雜志、網頁,多關注金融社會經濟動態,有目的的地把教材中理論知識融入到對經濟現象的分析中加深對教材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自身的專業素養和分析能力。

2.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課堂教學

教師在授課之前可結合教材相關內容查找一些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案例,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對案例進行分析,結合老師的講解,使學生變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地閱讀、思考、分析、判斷;教師通過對案例的歸納、整理,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掌握具體的統計分析方法。這樣的課堂模式實際上是統計實踐過程的一種模擬,既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能夠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專業技能,教會了學生如何在實踐中探究學習方法。

3.改變教師角色,活躍課堂氣氛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更好地搞好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等新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理論部分內容,教師的講授會令學生覺得很枯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穿插一些學生熟知的內容或者結合我國的實際來講解,這樣可以轉變課堂沉悶的氣氛,使課堂活躍起來,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下氛圍里學習,可以加深學生對所講述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加強教學效果。

4.將課堂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

枯燥的課堂知識必須和社會實踐結合,這樣才有生命力。在教學中,應適當結合課程內容安排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比如可以組織學生對相關專業的課題做市場調查,比如中專生的就業問題、網絡應用的利與弊、學生厭學現象等學生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具體的抽樣調查,從調查對象的確定、問卷的發放、回收與審核,數據輸入與資料整理,估計與分析到調查報告的編寫,調查或體會的形成等全部過程,都有由學生獨立完成。這樣,在整個社會實踐過程中,學生通過親力親為參與了統計調查、統計整理和統計分析的整個過程,鞏固了基礎知識的同時又學會了理論的應用。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明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結合學生狀況,靈活設計課堂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和貫徹課程內容對學生能力和學生個性發展的要求,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導地位,引導學生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信息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建立起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高選.體育教學風格的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4(01)

[2]陳婷,鄭慶全.關于課程改革中確立新型師生關系的思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03)

統計學的方法范文第2篇

關鍵詞:統計學興趣;趣味性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活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2)10-021-02

《統計學》作為財經專業中職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專業課程,是一門適用性很強的科學,是對客觀實際進行調查、分析和研究,找出事物的發展規律,并在此基礎上做出預測或決策的學科。這門課程涉及的內容既有概念和原理也有一些數據的計算,不僅要掌握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懂實際操作,重在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而大部分中職生基礎太薄弱,理解能力不強,學習目標不明確,缺乏學習興趣,所以學習起來比較枯燥。如何提高學生學習《統計學》的興趣呢?下面談幾點提高學習興趣的方法:

一、教學中突出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1、創設趣味性的情景,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學生的學習興趣之一是對書本知識發生興趣,所以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將統計問題融于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中,以此激發學生求知欲及探求新知識的積極性,促使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例如,在講解抽樣調查中重復抽樣和不重復抽樣的概念及兩種方式下的抽樣誤差時,可事先將該班所有學生的統計成績分別做成簽,并放入一個盒子里。上課時教師先請一名學生從盒子里抽取一個簽,并登記分數后,再放入盒中進行下次抽取,如此進行10次,抽取10個簽,即10名同學的成績。然后再請一名同學從盒中抽取一個簽,登記分數后不放回盒中,再進行下次抽取,如此進行10次,抽取10名同學的成績。教師提問:兩名同學都抽取了10名同學的成績,但抽取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樣,由該問題引入重復抽樣和不重復抽樣的概念。接下來教師分別讓同學們計算所有同學的平均成績;第一名同學抽取的10名同學的平均成績;第二名同學抽取的10名同學的平均成績。并通過結果分析如用10名同學的平均成績估計全班學生的平均成績,哪個誤差大,哪個誤差小。從而得出重復抽樣方式下的抽樣誤差大于不重復抽樣方式下的抽樣誤差。這比傳統的教師講述兩者的概念及兩種方式下的誤差大小更容易理解,學生更感興趣。

2、運用趣味性的事例,提高學生的理解力

在講解《統計學》中的概念性問題時,如果不舉一些事例,學生不僅感覺枯燥無味而且難以理解,教師舉出一些有趣的事例講解,既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抽樣調查的用途時教師可舉出:通過品嘗一勺湯來推斷一鍋湯的味道;通過抽取少量的血液來檢驗我們的身體健康情況;通過調查市場上食品色素含量來檢驗食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等等,這些都需采用抽樣調查。通過這些有趣的例子讓學生能夠體會到抽樣調查在生活中運用較廣,并能快速的記住它的用途,增強學習興趣。

3、使用趣味性的語言,提高學生的領悟力

作為一個教師,課堂語言僅具規范性和形象性也是不夠的,中職學生每天一堂接一堂45分鐘的課,一輪又一輪的不斷被“轟炸”,學生也是會乏味和走神的,好動并好奇才是學生的天性,枯燥的教學語言只可能成為一種難耐的“煎熬”。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利用具有趣味性的課堂語言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切忌平鋪直敘,平淡無奇,采用生動、有趣的課堂語言,才能使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也變得生動有趣起來,使學生能從原以為可能無趣的課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樂趣。

二、案例導入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統計學》教學過程中使用案例教學法,首先,要做好預備工作,精心選擇適當的案例。其次,要組織好案例教學的課堂教學。它是以學生為教學的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和引導者,引導所有學生積極參與在討論中。學生會積極思考,相互啟發、討論,他們會覺得這一學習過程很有趣,會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這一過程中,對抽象的理論知識能有更直觀、透徹的理解。在《統計學》授課中正確運用案例教學法,能得到比較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講解標志變異指標的作用時,可列舉案例:

現請比較兩個企業的供貨均衡性,并說明理由。同學之間相互討論,然后讓學生們各自說出自己的方法、理由。最后師生共同總結歸納出供貨均衡的企業,也就是供貨的差異大小來評判,得出甲企業的供貨情況較均衡,也就得出標志變異指標可衡量社會經濟現象的均衡性這一作用。

統計學的方法范文第3篇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各行各業得到了顯著發展,數據統計學方法也變得日趨多樣,數據挖掘是建立在數據庫與人工智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高新技術,其功能是從眾多的數據當中挖掘到最有價值的信息,進而實現對數據資源的高效利用。聚類分析能夠被當成一種數據分析工具,能真實反映出數據分布情況,本文主要對統計學在數據挖掘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從而表現統計學在數據挖掘應用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統計學方法;數據挖掘;應用分析

數據挖掘就是指從眾多實際應用數據中獲取批量大、有噪聲、且隨機性強的數據,將潛在的信息與數據提取出來,就是從數據中挖掘有價值的知識,而大多數原始數據具有一定的結構化特征,比如,關系數據庫中的數據;也可以通過文本、圖形、圖像等半結構化發掘有用知識,這些知識可以是數學的也可以是非數學形式的;數據挖掘能以歸納形式存在,能夠被廣泛應用到信息查詢、信息管理、信息決策控制中,方便數據的維護與管理。由此可見,數據挖掘是一門交叉性強的學科,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意義,下面將對統計方法在數據挖掘中的具體應用進行分析。

一、數據挖掘與統計學的關系

(一)數據挖掘的內涵

通常來說,數據挖掘的定義較為模糊,沒有明確界定,大部分對其的定義只是停留在其背景與觀點的內容上。通過對不同觀點的統一整理,人們最終將其描述為:從大量多樣化的信息中發現隱晦性、規律性等潛在信息,并對這些信息進行創造、加工的過程。數據挖掘作為一門重要的交叉學科,能夠將數據庫、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統計學等眾多的科學融入到一起,從而實現技術與理論的創新與發展[1]。其中,數據庫、人工智能與統計學是數據挖掘當中的三大支柱理論。數據挖掘的目的是從數據庫當中發掘各種隱含的知識與信息,此過程的方法非常多,有統計學知識、遺傳算法、粗集方法、決策法、模糊邏輯法等,還可以應用向鄰近的可視技術、模式識別技術等,在以上所有技術的支持上能夠使數據挖掘更為科學、有序。

(二)數據挖掘與統計學間的關系

通常來說,統計學的主要功能是對統計原理與統計方法進行研究的科學。具體來說就是指對數字資料進行的收集、整理、排序、分析、利用的過程,數字資料是各種信息的歸納與總結,可以將其作為特性原理的認知、推理方法[2]。而統計學則表示的是使用專業的統計學、概率理論原理等對各種屬性關系的統計與分析過程,通過分析成功找到屬性間的關聯與發展的規律。在此過程中,統計分析方法是數據挖掘最為重要的手段之一。

在數據挖掘這一課題被提出來之前,統計分析技術對于人們來說更熟悉,也是人們日常開展工作、尋找數據間規律最常使用的方法。但是不能簡單的將數據挖掘作為統計學的延伸與替代工具,而是要將兩者的區別認識到位,再結合兩者間的不同特點分析其應用特點[3]。大部分的統計學分析技術都是建立在數學理論與技巧上的,預測通常較為準確,效果能夠讓大部分人滿意。數據挖掘能夠充分借鑒并吸收統計學技術,在融入到自身特點以后成為一種數據挖掘技術。

統計學與數據挖掘存在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不斷對數據結構進行發掘。鑒于統計學與數據挖掘在目標上的一致性,致使很多研究學者與專家將數據挖掘作為了統計學的一個分支機構[4]。但是這種認知非常不正確,因為數據挖掘不僅體現在與統計學的關系上還體現在思想、工具與方法上,尤其是在計算機科學領域對數據挖掘起到的作用非常大。比如,通過借助數據庫技術與人工智能的學習,能夠關注到更多統計學與數據挖掘上的共通點,但是兩者存在的差異依然非常大。數據挖掘就是指對大量的數據信息不斷挖掘的過程,DM能夠對數據模式內的數據關系進行充分挖掘,并對觀測到的數據庫處理有著極高的關注度。

二、數據挖掘的主要過程

從數據本身出發探討數據挖掘過程,數據挖掘的過程分為信息的收集、數據集成、數據處理、數據變換、數據挖掘實施等過程。

首先,要將業務對象確定下來,明確不同業務定義,并認清數據挖掘的目的,這是做好數據挖掘最關鍵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雖然挖掘的結果不能被準確預測到,但卻需要對問題的可預見性進行探索[5]。其次,還要做好數據準備工作,包含數據清理、數據變換等工作,數據清理的實際意義是將噪聲與空缺值補全,針對這一問題,可以使用平滑技術,而空缺值的處理則是屬性中最常見的,可以將統計中最可能出現的值作為一個空缺值[6]。

信息收集指的是按照特定的數據分析對象,可以將分析中需要的特征信息抽象出來,并在此基礎上選擇出較為科學、適合的信息收集方法,將全部的信息全部錄入到特定的數據庫中。如果數據量較大,則可以選擇一個專門的管理數據的倉庫,實現對信息的有效保護與管理;數據集成就是指將來源不同、格式不同、性質不同、特點不同的數據集成到一起,進而為企業提供更為全面、系統的數據共享平臺;數據變換就是通過聚集、概化、規范化等方式對數據進行挖掘,對于一些實用數據,則可以通過分層與分離方式實現對數據的轉換;數據挖掘就是結合數據倉庫中的數據信息點,并選擇正確的分析方法實現對有價值數據的挖掘,事例推理、規則推理、遺傳算法等都是應用較多的方法[7]。

三、統計學方法中的聚類分析

在統計學聚類方法基礎上能夠構建出潛在的概率分布假設,可以使用試圖優化的方法構建數據與統計模型的擬合效果。基于統計學聚類方法當中,Cobweb方法是在1987年由Fisher提出的,能夠以分類樹作為層次聚類創建的方法,在分類樹上,每一個節點都能代表著一個概念,該方法就是對節點概率描述的過程。Cobweb方法還使用了啟發式估算方式,使用分類效用對分類樹的構建進行指導,從而實現對最高分類的劃分目的,能夠將不同分類對象全部歸類到一個類別中,并依據這些內容創建出一個新的類別。但是這種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局限性在于假設的屬性概率分布都是獨立的,并不能始終處于成立狀態中。

只有在掌握了Cobweb算法以后才能對概念聚類算法的特點進行探究。Cobweb算法能夠以分類樹方式創建層次聚類,可以將概率表現為p(Ai=Vii/Ck)條件概率,其中,Ai=Vij是一個類別下的,同屬于一個值對,Ck是概念類中的一種。在給出一個特定的對象以后,Cobweb能夠將全部對象整合到一個節點上,從而計算出分類效應,分數最高的效用就是對象所在的節點位置[8]。如果對象構建失去節點,則Cobweb能夠給出一個新的節點,并對其進行分類使用,這種節點計算方法起步較晚,能夠對現有的節點與計算相互對比,從而劃分出最高的分類指標,將全部對象統一到已有的分類中,從而構建出一個新的類別。

Classitci是Cobw eb方法的一種延伸與發展,能夠使用其完成聚類數據的處理,在該方法下,節點中的每一個存儲屬性都是處于連續分布狀態中,能夠將其作為分類效果修正的方法,并以度量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度量基礎上能夠實現連續性的積分,從而降低分散發生率,該方法是積分過程而不是對屬性的求和過程。

Auto Class方法也是一種應用較為普遍的聚類方法,該方法主要采用統計分析對結果類的數目進行估算,還可以通過模型搜索方式分析空間中各種分類的可能性,還能夠自動對模型數量與模型形態進行描述。在一定類別空間中,不同的類別內屬性存在關聯性,不同的類別間具有相互繼承性,在層次結構當中,共享模型參數是非常重要的。

還有一種使用較為普遍的模型是混合模型,混合模型在統計學聚類方法上使用也非常普遍。該方法最為基本的思想就是概率分布決定著每一種聚類狀態,并且模型中的每一個數據都是由多個概率在分布狀態下產生的。混合模型還能夠作為一種半參數密度評估方法,其能夠將參數估計與非參數估計的優點全部集中到一起,并將參數估計法與非參數估價法的諸多優點融合到一起,因為模型具有一定復雜性,為此,不能將其限制在概率密度函數表達形式上,這種復雜性決定了模型與求解存在關聯,與樣本集合的聯系非常少。通過以上的研究可以了解到,數據發掘中應用聚類方法非常有效,并且較為常見。比如,構建出Cobweb模型與混合模型,采用Clara與Clarans方法中的抽樣技術,將Denclue方法用在概率密度函數中。

結束語

統計學方法自產生開始已經有非常久遠的歷史,將嚴謹的數學邏輯作為基礎,將分類算法假定作為獨立條件,屬性值之前能夠相互保持獨立,對假定進行計算,當假定成立時,可以再與其他分類算法進行對比,這種分類算法準確性非常高。為此,其不僅能夠對連續值進行預測,還可以通過線性回歸方程對系數進行比較,從而歸納出結果。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參考文獻:

[1] 張愛菊.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瓦斯氣體紅外光譜定量分析方法的研究[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3,33(10):2646-2650.

[2] 許長福,李雄炎,譚鋒奇等.任務驅動數據挖掘方法的提出及在低阻油層識別中的應用[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2,42(1):39-46.

[3] 鄭曉峰,王曙.基于粗糙集與關聯規則的道路運輸管理信息數據挖掘方法[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2):132-138.

[4] 周復之.固定收益決策支持系統機理建模與數據挖掘的協同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0,29(12):38-45.

[5] 張繼福,張素蘭,蔣義勇等.基于約束概念格的天體光譜局部離群數據挖掘系統[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1,29(2):551-555.

[6] 張欣欣,繆弈洲,張月紅等.CrossRef文本和數據挖掘服務――《浙江大學學報(英文版)》的實踐[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594-599.

統計學的方法范文第4篇

文獻\[1\]從師資隊伍建設、教學管理、教學改革等方面介紹了概率統計的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文獻\[2\]探討了概率統計教學的最佳模式,提出了四因素教學法;文獻\[3\]深挖概念定理內涵,注重學科間的聯系,融入數學建模等教學方法.本文結合概率論與數理統計課程自身特點與綜合性大學背景下的新型人才培養目標,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探究,為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做好必要的準備.

1.引入概率統計歷史

在概率統計課程教學中,適當地引入一些有趣的歷史故事吸引學生,可以使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更加形象、生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續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有的大部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教材很少介紹其歷史發展,因而有必要在教學中引入概率統計歷史,介紹一些為概率統計建立、發展作出卓越貢獻的數學家的主要功績和專著,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數學素質.

在講授數學期望的概念時,引入概率論歷史上著名的分賭本問題:A和B二人賭博,各出注金c元,每局各人獲勝概率都是0.5,約定:誰先勝S局,即贏得全部注金2c元.現進行到A勝S1局,B勝S2局(S1和S2都小于S)時,賭博因故停止,問:此時注金2c元應如何分配給A和B,才算公平?這一問題的提出必然引起學生的廣泛討論,有的學生提出基于已賭局數分配注金,有的學生提出按兩人賭技應平均分配注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設想繼續賭博下去,可能出現的情況,從而自然地引出期望的概念,法國數學家帕斯卡(Pascal)最早提出了這種解決問題的方案.

在講授假設檢驗時,引入數理統計歷史上著名的女士飲茶問題:一個女士說通過品嘗奶茶,她能夠分辨出是將茶加入到奶中還是將奶加入到茶中,現給她10杯奶茶,她正確判斷出8杯的放置順序,問:她是否具有特殊味覺?在數理統計學發展史上還有許多典型故事:孟德爾的豌豆實驗、高爾頓的遺傳研究中父子的特征關系、紅樓夢作者的研究、企業者的經營決策等等.

通過這些具有歷史和現實意義的實例,可以使煩瑣枯燥的數學理論形象化,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應用概率統計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法國數學家保羅說:“在數學教學中,加入歷史是有百利而無一害,觀察那些新學說的創始者是怎樣比他的繼承者更詳細、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理論系統的弱點和不充分處是很有教育意義的.”

2.比較教學法

比較教學法是采用對照比較的方式將容易混淆或有聯系的概念、方法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系,通過比較揭示問題本質特征的一種教學方法.比較教學法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易混概念、相似概念,通過比較鞏固舊知識,掌握新知識.

在教學中,有許多概念容易引起混淆,如:互不相容事件與相互獨立事件,學生容易按字面的理解認為兩者含義相同.事實上,若A和B互不相容,令B=A-,有AB=AA-=,且00,說明A和B不是相互獨立;反過來,若A和B相互獨立,且P(A)>0,P(B)>0,有P(AB)=P(A)P(B)>0,則AB≠,說明A和B不是互不相容.

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也可以利用比較教學法.如:講授貝努利概型時可以利用古典概型中只有兩個試驗結果的隨機試驗加以比較;對于隨機變量這樣的抽象概念可以與中學數學中的普通變量進行比較,確定其函數關系及相應的定義域、值域等.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鞏固舊知識,掌握新知識,又能讓學生開拓思路,勇于探索創新.

3.探討式教學

探討式教學實質是一種以互相探討為基本特征的教學活動形式.“探”是按知識的發展過程,在教師不做具體提示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思考、嘗試.“討”是在學生自己經過“探”的過程后,互相討論、歸納總結,最終獲得系統的知識.探討式教學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轉變成以解決問題為中心、探討為基礎、學生為主體的師生互動探討的學習過程.

探討式教學是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嘗試多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運用自主研究、合作學習的方法解決問題,完成對新知識歸納總結的探討性實踐,最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由淺入深解決問題的深化過程,由特殊到一般的歸納總結過程,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并構建出自己的知識體系.

4.現代教育技術手段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包括利用多媒體課件、數學和統計軟件、電子資源等輔助教學,通過對教學過程和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和評價,以實現教學現代化的理論與實踐.運用先進的現代化教育技術輔助教學,不僅能使煩瑣枯燥的數學公式、符號能輕松地在多媒體課件上展現,大大地節約了教師板書時間,也能將許多函數圖形、數據分析、實際應用通過多媒體課件形象化、視覺化.

傳統的教學思想是“重理論、輕應用”“重概率、輕統計”,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的日新月異,許多專業的統計軟件SAS、SPSS、R等在模擬數據、分析處理數據中應用廣泛.現代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加大,指導學生掌握一種統計軟件(如SPSS),無論是從改善學生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角度,還是從未來就業的角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原保全,王勇.概率統計課程建設與教學改革\[J\].工科數學,1999,15(3):117-119.

\[2\]劉國慶,王勇.改革課堂教學方法探索概率統計教學的最佳模式\[J\].大學數學,2003,19(3):27-29.

統計學的方法范文第5篇

工程造價控制是在確保項目功能以及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合理地確定和控制工程造價,降低工程成本。目前大多數建設項目的造價控制,主要還是集中在項目的施工階段。但是,對于建設工程來說,項目設計才是項目實施的宏觀概念所在。本文結合筆者工作實踐中的經驗,利用統計學的方法,對與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項目 統計學 設計階段 造價控制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正文: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初步設計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可能性為75%~95%;在擴大初步設計階段,影響工程投資的可能性為35%~75%;在施工圖設計階段,影響工程投資的可能性為5%~35%。很顯然,項目投資控制的關鍵在于施工前的設計階段。

按照價值分析(Value Analysis)原理,價值工程的所在,是在于以項目的功能性分析為核心,提高項目的價值為目的,作為一門技術理論學科,價值工程學原本是用于工業領域,以促進老產品的改進和新產品的開發為核心內容,但是筆者認為,通過價值工程學的思想,以及統計學方法相結合,能夠在于項目的造價控制過程中,產生巨大的作用。

一、基本概念

建筑項目中間任何的功能最終都是針對人類主體的一定需求,最終都是為了人類主體的生存與發展服務,因而最終將體現為相應的使用價值。因此,所謂的“功能”實際上就是使用價值的產出量。

作為項目設計而言,絢麗的外表以及華而不實的使用空間,并不是設計的初衷所在,建筑必須要體現其功能性,在完成功能性的同時,選擇合適的建筑形態、合適的建筑材料以及立體感的規劃表現形式,才是建筑設計平衡的要點所在,也就是在價值工程學中所說的價值。通過高額的施工成本而滿足最低功能的建筑項目,完全不符合現實的建筑理念,價值工程把“價值”定義為:“對象所具有的功能與獲得該功能的全部費用之比”。

通過對于建筑功能的分析比較,在盡可能的情況下,獲得對于價值的輸出,從而定義項目的規劃與設計方案。

統計學的原理,在于通過對與事物的客觀分析以及規劃,從而獲取事物的客觀規律以及預測未來的發展方向,并且在發展過程中,持續監督修正,以獲取預想當中的控制效果。通過對與統計學方法的運用,能夠良好的達到項目在規劃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的目的。

二、實施步驟及方法實踐

1、運用綜合評價法來分析項目對象。

選擇的具體原則是:確定評價指標體系,這是綜合評價的基礎和依據。要注意指標體系的全面性和系統性。研究對與項目而言最重要的部分以及次重要的部分,并設計其權重,同時根據各個指標對與總體影響的程度,需要對不同指標進行區分,設計關鍵性指標。

2、通過橫向比較法收集有關信息。

收集的信息資料,包括該項目周邊的環境數據,同類型項目的資料,以及各種同類型項目所采用的材料體系和制作工藝,包括同類型項目在后期完成之后所獲取效益及評價,最后進行系統的整理,去粗取精,尋找設計分析的依據。

3、通過平衡分析法對與項目進行功能性分析。

這里的功能分析,與之前提到的項目評價指標自由所不同,這里的功能分析是對項目本身的實用性設計而言,對項目的規劃、結構或是對項目的一個細目,系統地分析它們的功能,計算它們的價值,以便進一步確定價值設計得的方向、重點和目標。之所以需要使用平衡分析法,是因為功能方面相互之間的制約以及具體的成本因素,所以主要注意以下幾的步驟

(1).根據綜合評價法得來的項目價值分析,明確對與項目的要求;(2).明確分析對象應具備的功能;(3).進行功能分類,并進一步把功能明確化和具體化;(4).確定功能系統,繪制功能系統圖,把功能之間的關系確定下來;(5).進行功能評價,以便確定設計的重點、順序和目標(或者說成本控制的期待值)等。

4、通過縱向分析法確定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以及可能在相同功能前提下的實施方案,包括新技術的使用、新材料的實踐等。

5、提出設計設想,擬訂初步設計方案。

6、通過動態分析法建立評價體系持續跟蹤

項目設計完成之后,并不是說設計的造價控制完成,需要有一個持續跟蹤得過程,這其間,我們必須要制定評價方案和分析方法,通過這些方法獲取的信息值,對于項目規劃設計進行。常用的評價統計學方法有:優缺點列舉法、打分評價法、成本分析法、綜合選擇法等。

7、在項目付諸實施工程中,使用統計匯總法來收集相應的數據,評價設計活動的優缺點,并作為日后的分析依據及指標修正。

三、初步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

此外,在對于設計方案有了明確的思路之后,在實際設計階段,仍然要通過一些有效的手段進行對于造價成本的控制。

1 、推行限額設計

此階段的限額設計,是按照批準的投資估算控制初步設計。同時各專業設計部門,在保證達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資限額控制設計,嚴格控制不合理的追加變更,保證總投資額不被突破。限額設計從初步設計概算做起。投資估算一經批準,即為控制建設項目投資的最高限額。因此,在這個階段自上而下的參與者都需要有經濟意識,合理規劃技術需求與工程費用,把技術與經濟結合起來,用價值工程原理進行設計。

2、認真編制設計概算

初步設計概算是初步設計文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建設工程預期造價所進行的優化、計算、核定。經批準的設計總概算,是確定建設項目總造價、施工圖預算以及考核設計經濟合理性的依據。因此,要實現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提高投資效益,設計概算的工作至關重要。

3、設計變更被嚴格控制

在建設項目施工過程中,因為設計變更而使竣工結算超出預算的情況極為常見。所以在設計過程中,在施工圖紙蓋章前,應進行詳細論證、反復會審,反復推敲可能會出現修改的關鍵環節,嚴格審定設計方案,提高設計質量,盡量減少設計變更帶來的造價變化。同時,建設單位在設計過程及施工過程中,不能隨意改變建設項目的標準和規模。對于必要的變更,要履行一定的程序,不能先施工、后變更,對于不合理的變更要嚴格控制。

4、認真編制施工圖預算

施工圖預算對設計來說是控制投資的依據,是進一步優化設計、確定最終設計方案的依據。對項目而言是修正建設投資的依據,是確定招標標底的參考依據,也是撥付和結算工程價款參考依據。

四、結語

在建設工程實踐中,造價控制的重點通常在建設項目的施工階段,而建設項目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往往被忽視,這樣的控制屬于被動控制。另外,施工圖紙一旦正式出圖,建筑物的結構類型、選材標準就不會發生大的變化,整個工程的投資總額隨之也會確定下來。因此,我們要變被動為主動,把造價控制的重點放在設計階段。

參考文獻:

[1]尹貽林.工程造價計價與控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2]彭尚銀,王繼才.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3]全國造價工程師考試培訓教材編寫委員會工程造價的計價與控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3

[4]周述發,李清和.建筑工程造價管理(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1

[5]朱勝躍,論設計監理在工程建設中的重要性0,建筑,2002.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屏山县| 息烽县| 铁岭县| 横山县| 茌平县| 永善县| 奉化市| 右玉县| 潢川县| 刚察县| 青阳县| 格尔木市| 东明县| 三穗县| 枣阳市| 仁寿县| 波密县| 武强县| 沈阳市| 明光市| 汝阳县| 郁南县| 蓬溪县| 东乌| 山东| 大城县| 新巴尔虎左旗| 福泉市| 安仁县| 徐闻县| 钟祥市| 北京市| 临湘市| 沂源县| 光泽县| 汪清县| 定兴县| 东乡族自治县| 肃宁县| 安陆市| 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