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北方的園林景觀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環境管理;園林施工;法律保證;預測與決策
中圖分類號: K92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環境管理是貫穿于園林施工全階段的重要內容,自上世紀70年代起國內外已有大批專家學者從事相關研究[1-3]。Brennan M A[1]等人認為園林綠化施工過程需要結合周邊的建筑考慮生物群落的搭配,從整體上保證環境管理的實現和后續工作進行。國內也有很多研究與之結論相近,強調城市居住區域在進行園林施工過程中必須整體設計規劃環境,以規劃、景觀和建筑完善環境[2],特別是古典園林對于現代建筑及城市景觀的作用尤為明顯[3]。
環境管理基本理論及原則
2.1 環境管理基本理論
城市園林施工過程中對于環境的管理首先是考慮人的需要,滿足人的大腦對于客觀需求所發出的個體缺乏上某種事物形成的主觀狀態,這又包括個人需求和群體需求。首先,園林施工中環境管理必須保證人的生理需求,這也是人類最為原始且最為基本的需求,保證環境給予人類較大的行為動力,方便人們衣、食、住、行以及新鮮空氣等的索取。其次,環境中不允許出現對人生存存在威脅的因素,所有的園林元素保證對環境的安全控制,并實現穩定的、干凈的且清潔的環境狀態。再次,便于人們社交上的需要,環境要適宜人們日常交流,這就要求空氣質量、溫濕度控制和場地上的滿足。另外,環境必須保證對人的尊重,以人的需要為核心,同時照顧人對于環境的動機,以園林激勵模式實現環境的公平價值。最后,滿足人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實現環境促進社會提升的價值。
2.2 環境管理基本原則
2.2.1 雙贏總體原則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雙贏的原則已經皮鞭存在于社會、經濟乃至于環境關系之中,逐漸同環境文化融合成新的觀念,也就是雙贏觀念,成為環境管理和環境保護總體的原則。一方面,在進行環境保護和生態環境建設的園林施工過程中,需要保證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雙贏,也就是要堅持科學發展觀,基于綜合追求生態經濟效益發展而發展社會經濟目標。這就要求對經濟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保證國民經濟平穩、健康且持續協調發展。另一方面,環境管理工作必須實現大到多地區、多區域,小到多部門間的雙贏。
2.2.2 全過程實時控制原則
全過程實時控制實現了全面的持續性貫徹原則以及預防控制原則方面的環境保護策略。隨著園林施工、工業化發展和環境保護操作實踐的進行,大量末端治理產生的危害越來越明顯。全過程實時控制就是以改正末端治理等不科學流程為基礎,把握污染源頭以預防園林施工過程中造成環境問題的原則,這一原則對于推行清潔施工意義重大。從空間控制的范圍而言,需要從污染源的擴展控制拓寬到整個相域和所有活動區域的控制。從時間控制的范圍而言,要全面考慮當代人以及后代人的利益,對于可能危害到后代人的當代人不當園林施工行為堅決禁止或加以限制。
2.2.3 全民參與原則
環境管理中實現全民參與就是在園林施工過程中及施工完成后強調全民權益,公民利用自己參與環境利益決策的權利,并對其提供多種途徑和方法的原則。我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法律、法規以及規章制度中都明確規定了全民參與的保障措施。要求賦予全民環境知情權、環境監督權和環境保護參與權,提供公民及社會組織園林施工中對于環境管理的信息,讓公民有被動環境信息權利,同時公民擁有主動參與環境管理的權益。
環境管理控制手段
3.1 法律保證的環境管理手段
以法律形式強制執行環境管理的執行,是對人們社會關系行為標準實行調整最為有效的手段,保證了人們遵循環境管理的實施。針對環境管理制定法律法規具體化、定型化和條文化,保證建設方針政策執行,國家機器以法律強制性來保障。一方面,國家及地方部門制定環境管理法律,對園林施工權限、義務和操作明晰化,以規范化文件強化城市環境管理活動。另一方面,執行環境管理法律法規,要求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以及全民參與到法律規范規定的園林活動操作之中,維護城市的環境秩序。近年來環境管理法律體系得到逐步完善,相應的環境執法力度也有所提升,這些都推動著城市環境管理事業的進步。
3.2 行政干預的環境管理手段
環境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執行主體是政府各個部門,其發揮著國家及政府管理環境的重要作用。在國家法律監管下,各級環境行政管理部門通過自身行政權限執行的環境管理手段,這一形式極為行政干預的環境管理手段。其中主要的行政手段包括環境政策的頒布及執行、環境標準的制定及實施和對于部分環境管理事務執行必要措施。通過行政干預可以實現權威化、強制化、具體化且規范化的環境管理。
3.3 經濟導向的環境管理手段
通過經濟導向手段執行環境管理指的是按照國家環境經濟法規和經濟政策,遵循價值規律以限制性或者是鼓勵性措施,調整園林施工中各個方面經濟上的利益關系,促使施工建設過程中推動并促使相關企業污染的防治、逐漸消除污染,全面實現環境管理作用。最主要的經濟導向手段包括三個方面,即:宏觀調控、市場激勵以及微觀調整等經濟手段。園林施工創造的商品主要針對環境,這些環境商品大部分使用都是免費的,不能體現其價值,通過商品價值間接調整才能予以補救。園林綠化中制定環境管理經濟導向可以實現一勞永逸的綠化執行效果,宏觀上調整并規范環境管理的價值,將公共物品支持力度以經濟標準規范下來,市場刺激方面明細化企業對環境的義務,控制排污,微觀上通過排污費用等經濟制裁方法加以控制。
3.4 宣傳教育的環境管理手段
環境管理戰略性的措施即在于全民宣傳教育,其為環境管理成敗的關鍵,必須強化大眾對環境管理的意識,做到全社會管理環境人人有責。弘揚環境道德和環境標準規范,大力倡導涉及環境各項活動的道德態度及行為規范,以一定程度環境上的道德理想和信念及行為約束教育和影響社會輿論。環境道德基本原則包括正義原則、平等權利原則、節約原則和責任義務原則,讓每個人認清身上所要承擔的生態責任。首先,從高校引入專業人才參加到環境管理工作中,并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建設者;其次,提供良好的基礎教育環境,環境管理教育從小學、中學至非專業高等教育抓起;另外,擴大全民環境教育,結合世界環境日及相關生態活動,發揮廣大群眾的學習積極性。
3.5 科技支持的環境管理手段
環境管理必須遵循科學理念,合理執行,園林施工工作者及其他環境工作者要以實現環境保護為目標,綜合采用環境工程、環境預測、環境評估、環境監測和環境決策技術手段,不斷強化環境管理的科學水平。一方面做到宏觀的管理手段,通過環境預測、環境評價以及環境決策等技術,管理工作者實現宏觀的控制效果。另一方面是對特定環境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環境標準,通過監測技術、整治技術和遙感成像技術等以規范化各類建設行為和經濟生產行為。
環境管理綜合方法應用
4.1 以環境評價帶動環境管理的方法
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標準對環境質量的優劣進行評析,用數據預測環境質量發展的趨勢,繼而評判人類活動影響環境的效應,科學管理環境可以起到對環境管理很好的帶動作用。這種方法的重點在于深入剖析環境特性,對關系到的工程性質、能源情況以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綜合定性分析。
4.2 以環境預測推動環境管理的方法
選用較為成熟、通用且簡便的方法進行環境影響預測,通過數學模式方法、物理模型方法、專業判斷方法以及類比調查方法可以很好地保證環境管理的決策。
5. 結語
綜上所述,施工過程中及施工后的環境管理意義深遠,要想做好這項工作就必須綜合利用好法律保證、行政干預、經濟導向、宣傳教育以及科技支持等手段,運用環境評價和環境預測等方法全面實現園林施工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環境效益。
參考文獻:
[1] Brennan M A, Luloff A E. Building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in forested regions[J].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2005,18(9):779-782.
關鍵詞:北方地區:園林景觀設計;不足:改進措施
1.北方園林景觀設計遵循的原則
我國北方地區特定的氣候條件及四季分明的景觀,是創造地域特色的重要資源。北方地區園林景觀是基于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成的人工建筑及景觀形象。一些形式簡單,布局緊湊,既利于冬季的防寒,又可以阻擋春季風沙的城市地區設計形式,比較符合人們的生活模式。其中,封閉的人行系統就是北方城市特有的城市空間之一。
2.北方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樹種選擇
2.1合理使用城市園林綠化樹種
一是根據北方地區氣候等生態特點,適地適樹,樹種必須強調生態適應性,力保成活,正常生長,然后才是各種功能的發揮。二是根據不同綠地類型選擇配置相應的樹種。在道路和居住區綠地中充分考慮遮蔭樹,逐步控制并最終消滅樹木飛絮、落果等造成的污染,發揮樹木遮蔭、觀花、殺菌等功效,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接近自然的愿望。三是建立生態健全的植物結構:強調喬、灌、草合理搭配,注意植物配置的多樣性。以喬木為主,加強立體綠化,最大限度地增加綠量和綠視率,既滿足景觀的需要,更發揮其生態作用。四是保持城市園林綠化植物群落結構的穩定性,保持城市優美環境的穩定性。
2.2重視適合北方地區的鄉土樹種
(1)重視發展鄉土樹種。鄉土樹種的特點:一是適應本地的氣候條件,抗逆性強,不會因突發性的自然災害造成毀滅性損失;二是因適應而生長旺盛,對管理養護要求不高,因此鄉土樹種應當成為城市綠化中的骨干樹種。(2)積極開展引種馴化工作,在北方的城市園林綠化中,雪松等外來樹種已被列入重要的樹種行列;金葉女貞、紫葉小檗等彩色植物的引進,使設計師用樹木表現色塊藝術的愿望得以實現,所以引種馴化工作是不斷豐富北方城市園林綠化樹種的有效方法之一。(3)加強選種、育種工作,從常規選種育種人手,注重單株選優及芽變的選擇是當今世界培育新型植物品種的新實用技術。
2.3樹種要體現北方城市園林景觀的文化內涵
不同地方的氣候、風俗習慣、歷史沿革均不同,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用的樹種也要體現出地方特色。北方城市園林綠化樹種應以落葉樹為主,形成典型的北方城市園林特色。但由于北方冬季較長,常綠樹種植偏少,冬季景觀單調問題較為突出,因此,適當增加常綠樹種的比例相當重要。
3.現代北方園林景觀設計中青石的應用
3.1青石假山
在現代北方園林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形式的青石假山,有時會結合水景,如噴泉、瀑布進行造景。現代園林假山一種形式是用傳統的手法營造符合舊有審美習慣的傳統的假山石景;一種是用現代的方法堆疊現代人審美的假山。青石筑山手法的多樣化促進了現代園林假山石景的多樣化發展。
3.2孤置石景
孤賞石在古典園林中用于供石手法的比較多,把青石置于雕刻精美的石座上面,而現代園林中,常把山石直接置于草叢或泥土上面,有時配以草本花卉。孤賞青石常在園林中作入口的障景和對景,或置于視線集中的廊間、天井中間、漏窗后面、水邊、路口或園路轉折的地方。
3.3散點式石景
散置青石石景設計手法是指,用兩塊或兩塊以上的青石組景,散置于路旁、水邊、林下、山麓、臺階邊緣、建筑角隅等,配合其它園林要素造景,還可與特置山石結合造景。主要是欣賞石的群體美。古典園林散點式實景置石一般用立式的形式,而現代園林多用橫式。石與植物的結合也由石與木的結合發展到石與花的結合。
4.北方園林景觀設計中草種的選擇
在草坪建植中,選擇適宜的草種是成功建植草坪的基本保障。在北方地區,通常草坪選用2~3種冷季型草進行混播,一般為草地早熟禾、高羊茅混播。其中草地早熟禾在涼爽氣候下生長最好,而在熱或干旱條件下長勢減弱,葉片發黃,耐熱耐蔭能力較差,在良好的土壤條件下侵占性很強,恢復能力強,形成的草坪健壯;高羊茅性強健,既耐干旱又抗潮濕,在中度遮蔭和光照下生長都較好。
5.北方園林景觀設計中色彩的運用
1.1特色園林景觀設計的目的性
為什么要進行特色園林景觀設計,并且融入到城市規劃中呢,除了以上幾點,還有就是特色園林景觀設計的目的性。何為特色景觀的目的性呢?園林景觀設計,就是通過景觀設計使環境具有美學欣賞的價值,日常使用的功能,現在更要強調的是可持續性發展。還有一點就是特色園林景觀設計的效益性。談到效益,在進行特色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要有一個意識,那就是要注重效益,不是經濟效益,而是生態效益。在很多時候,設計師們都把自己城市規劃色園林景觀的設計當作了一個普通任務,而忽略特色二字,也忽略效益二字。城市規劃色園林景觀的設計是一種藝術,藝術會帶給人美的享受,一種獨特的藝術會讓人深深的印在記憶當中。所以,將特色園林景觀設計的特色二字真正地做出來的時候,生態效益也就自然而然的達到。可以將城市的獨特文化,獨特生活特色充分地展現給大家,吸引住每一個到達這個城市的人們,讓自己城市的人民生活在一個有著濃郁的家鄉特色的環境中,這也應該是每一個園林設計師的夢想,與職責。
1.2城市園林景觀的具體的特色設計理念
特色設計理念主要表現為園林景觀設計的錯落性、效果的凹凸性。在城市中,現代化氣味很濃,生活節奏很快,人們總是在忙碌中度過。因此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要表現出一種雅致、錯落的景象,讓城市溫和一些,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緩解人們緊張情緒作用。而這種主要就是通過搭配各種植物與景觀產生。要追求特色,就需要在整體設計的基礎上加入獨特的地域色彩與一種文化的品味,還有就是當地植物景觀的適宜類型。例如,在河北唐山,新城就是最大的一個特征,所以在城市園林景觀的特色設計上也要有新的這一個地域特征的體現。可以看到古代的前輩們在園林景觀設計上做的就很棒,特別是在獨特性上,看北方的城池,再看南方的園林,沒有一個不讓人嘆為觀止,沒有一個不是體現出明顯的地域特征。因此,汲取過去的經驗,也是做好特色設計的一個重要方面。
2總結
關鍵詞:植物色彩;園林景觀;色彩配置;應用效果
園林景觀美主要通過引起視覺美來呈現,視覺美中最敏感的莫過于色彩,賞心悅目的植物,首先是其色彩動人。不同季節園林植物的色彩雖有不同但都很豐富,它們有不同葉色、花色、果色,可營造繽紛的色彩景觀,不同植物的季相色彩可以引起流動的色彩旋律,表現獨特的季相美。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提倡以植物色彩為主的方針。園林景觀觀賞效果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園林植物的配置。合理地配置園林植物,充分利用植物色彩,搞好園林植物的造景設計是園林景觀建設的關鍵。
1 色彩的配置方式
1.1以紅綠色搭配為主題
紅色和綠色作為一組對比色,對比色配色一定要注意這兩種色的面積大小。面積大小不能一樣大,否則易產生不雅致,這也能體現為什么是紅花要綠葉來配。
1.2以白色為主題,綠色為背景,另輔以其他色
利用一種色彩來組織植物景觀設計,對不同季節的園林來講,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其中以白色為主題尤為被人們喜愛。在烏蘭察布市的白泉山公園,白色園地一直是令游客覺得新奇、流連忘返的地方。在白色花園里,占據主角地位的色彩是綠、灰和白。深綠色的葉片是彰顯白色植物必須的背景,深綠背景令白色更引人注目,也把整個設計聯系在一起。在園林景觀中,春季,觀賞樹木中以開白花的梨花、海棠、玉蘭、百花紫荊等為主;夏季,較常見的為白色的槐樹花和梔子花;秋冬季,灌木中以月季、杜鵑、等白色品種為主。
1.3以白色和黃色為主題
白色讓人感覺純潔,黃色讓人感覺溫馨。尤其是在北方,擁有最美麗白色枝干的植物非樺樹莫屬。樺樹擁有白色略帶銀灰的主干,有的品種的樹皮還會像紙一樣剝裂,是一年四季都具有吸引力的植物。樺樹白色干皮和鮮亮的秋色葉正是這類主題的經典代表。翠柳黃中帶綠的新芽與黃色的水仙是凜冽春意的最早搭配,再加上白色的樺樹樹干,別有一番風味。
2 植物色彩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植物是園林景觀中最具有生命活力的構成要素,隨著季節的改變,其色彩形態、生長表現各異,從而引起風景園林的季相變化,北方園林景觀的四季變化尤為明顯。園林植物本身的顏色表現出色彩美的特征,正是由于植物色彩的豐富多變,才能創造出不同園林意境空間組合的園林景觀。植物色彩主要包括葉、花、果和干的色彩。
2.1葉色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植物葉色是表現植物色彩的主要部位,大部分植物的葉子都是綠色的,但不同的葉片綠色深淺程度不同,可以分為淺綠、灰綠、藍綠和深綠等,多種綠色的搭配組合具有視覺趣味性。植物在不同的季節展現出不同的顏色,許多植物在春季展葉時呈現黃綠或嫩紅、嫩紫等嬌嫩的色彩,表現明媚的春光,鮮艷動人。如垂柳、懸鈴木、山麻桿等。秋色葉植物一直是園林中表現時序最主要的素材。秋葉呈紅色的很多,如楓香、五角楓。葉片上具有斑點或條紋,或葉緣呈現異色鑲邊的斑色葉植物。如金邊黃楊、金心黃楊、金邊瑞香、金邊女貞、銀邊吊蘭等,在微風吹拂下色彩變幻,極具意境之美。
2.2花色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植物的花色萬紫千紅,花色是景觀中最讓人心動的部分,植物因花而傲。花卉的顏色繁多,幾乎涵蓋各種顏色,包括各種冷暖色調。尤其是草本花卉花色多樣,艷麗動人,其中北方盛行的鳶尾屬植物花姿奇特、花色艷麗而豐富。同樣,樹木的花也不遜色于草本的花卉,同一花期的樹種配置在一起,可構成繁花似錦、璀璨奪目的景觀;多種觀花樹種,按不同花期配置、配置成樹叢,能夠獲得從春到冬開花連綿不斷的景色,視線當今人們四季常青,四時花開的希望。然而,將同一觀花樹種配置成群,又有壯麗的花海一樣的效果。
春季,園林景觀中以白色的海棠、粉色的紫玉蘭、黃色的迎春花、紫色的鳶尾組成的花海最為耀眼;夏季,是百花盛開的季節,以各色的杜鵑、白色的梔子花、各色的茉莉花為主;進入秋冬季,則以各色的、紅色的臘梅以及常青樹混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2.3果色、干色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果實的色彩同樣豐富多彩,其中以紅、黃、橙色觀賞價值最高。許多果實不僅有五彩繽紛的色彩,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同時還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石榴、山楂等紅色果實為主,銀杏、佛手、芒果等以黃色為主,桔、柚、柿以橙色為主。樹干色彩也極具觀賞價值,尤其是北方的冬季,落葉后的樹干在白雪的映襯下更具獨特魅力。通常樹干色彩為褐色,少量植物樹干呈現鮮明的色彩,易營造引人注目的亮麗風景。樹干為紅褐色的馬尾松、杉木,呈白色或灰色的白皮松,另外,白樺、核桃、毛白楊等也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
本文主要從彩色植物的概況分析角度出發,詳細闡述了彩色植物的分類,以及福建省園林景觀對彩色植物的應用概況,論述了彩色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分析,分析了彩色植物在園林景觀中存在問題,最后闡述了彩色植物在園林景觀中問題的解決措施,從而為彩色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彩色植物;園林景觀;景觀設計
隨著人們對植物顏色種類要求的不斷提升,要不斷地開發新的園林景觀設計方式,積極合理科學地進行彩色植物的應用,從而符合園林景觀的色彩,增加園林景觀的觀賞度,為城市增添一份新的色彩。
1彩色植物的概況分析
1.1彩色植物的概況
在城市園林景觀的建設設計中,彩色植物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促使園林景觀能夠獲得更加豐富的元素,同時也能對建設生態園林提供更多的幫助。其含義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種角度來分析,狹義的角度來說就是在春季和秋季的時候能夠生長的彩色的植物,而廣義的角度來說就是在生長的季節里,一直能夠以非綠色植物的形式穩定展現的植物。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會因為季節、環境的變化影響發生變化,但是要保障某些元素的穩定性,這樣可以稱之為彩色植物。
1.2彩色植物的分類
在對彩色植物進行分類時,以兩種方式進行分類,首先是要依照其色素的分布來實施,具體可以分為五種類型的:第一種是單色葉類彩色植物,主要是指植物的葉片呈現出一種顏色;第二種是雙色葉類植物,主要是指植物葉片的上下顏色不一樣;第三種是花葉類,主要是指植物葉片的顏色是彩色的,但是這種彩色是以條紋的形式呈現的;第四種是彩脈類,主要指在植物的葉脈上呈現彩色;第五種是鑲邊類,這種植物的葉片邊緣的顏色是彩色的。其次是依照葉片色素的種類來進行分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第一是橙色類彩色植物,其主要包含三種顏色的彩色植物,分別是橙色、橙黃色以及橙紅色;第二是金色類的彩色植物,主要包括三種,分別是棕色、黃色以及金色;第三是藍色類彩色植物,主要包括以下三種,分別是藍綠、藍灰以及藍白;第四是紫色類彩色植物,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分別是棕紅、紅、紫以及紫紅色等;第五是多色類,只要是植物葉片的顏色超過兩種的都屬于多色類。
1.3福建省園林景觀對彩色植物的應用分析
以福建省的一些城市為例,相關資料顯示,福建省的彩色植物約有29科共26種,其中種植較多的是蘇木科和薔薇科植物,多以紅色和黃色為主要色調,以自然方式來進行植物的配置,從而表現出自然風貌。
2彩色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分析
2.1種植方式的分析
首先是叢植,也是彩色植物的常用種植方式,利用一定的數量通過不同的分布方式來提升園林的動態美,將常綠植物和彩葉植物進行混合種植,將彩色植物作為整體景觀的分界線,或者利用彩色植物來構建不同的圖案,用常綠植物來作為景觀的背景,利用彩色植物來進行點綴,從而提升園林景觀的美。其次是孤植,彩色植物具有高度的觀賞性,容易吸引人們去觀賞,因此常常通過孤植的方式來種植彩色植物,在綠色植物中利用孤植的方式來種植彩色植物,將彩色植物放在園林的路邊或者草坪的中央,作為景觀中點的方式來豐富園林景觀,能夠起到點綴的作用,通過色彩與數量的差距,來體現視覺效果,從而展現出園林的個性美和整體性的美。
2.2彩色植物在園林景觀應用中的問題
以福建為例:第一,在進行彩色植物的種植時,種類的發展比較亂,均勻性較差,尤其是在喬木以及藤本的彩色植物上的占比比較少;在彩色植物種類上比較單一,斑葉類占比重較大,一些雙色類和單色類的彩色植物較少,造成園林景觀整體的植物種類比較單調。第二,在彩色植物的色彩上比較單調,一般都是以黃色類和紅色類為主,其他類的顏色使用的較少,第三,福建的氣候及土壤條件,彩色植物種類一般都能夠適應,但是有的地區使用北方的植物則難以適應長勢較差。
3彩色植物在園林景觀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具體有:第一,要有效地對資源進行發掘,根據當地的實際環境和土壤條件來進行彩色植物的選種和培育,有效地進行引種實驗,測試植物的生長能力和表現情況。第二,積極地引用外來的彩色植物,從而豐富當地的植物種類。根據有關資料顯示,福建省當前引進的彩色植物有很多,例如日本的紫藤、美國的紅楓以及北美的茶條槭等。第三,在設計上要有效地開發新的造景手段,以當地人文特色為基礎,將彩色植物進行有效的利用,開發不同的園林景觀造景方式。
4結束語
科學地進行園林景觀設計非常重要,要充分合理地應用彩色植物,提升彩色植物的存活率,加強城市環境的美化。
參考文獻
[1]彭麗軍,張法亮,王琪,等.彩色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基于色彩調和理論的視角[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S2):91-92.
[2]林敏捷.彩色植物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J].福建熱作科技,2007,41(1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