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有關樂趣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積累素材
提高中學生寫作水平從積累素材開始,我們必須高度重視中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對素材的積累,只有中學生們在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資源,才能使他們寫出生動的作品。因此,我們要把學生的目光引向學校生活、社會生活、自然生活,指導學生養成積累素材的好習慣。中學生們細心地觀察生活,才能從生活中積累到財富,積累寫作文的素材。首先指引中學生們仔細觀察自己身邊周圍的生活環境,例如,引導中學生細心查看自己生活中的事物,觀察在學校中的生活特點,觀察在家庭中的生活習慣,將它們作比較分析不同點;觀察學校中老師有什么樣的特點,同學有哪方面的愛好;大自然中花花草草的狀態變化,山川田野的風光,一年四季的變換特點等等,都可以作為中學生觀察、寫作的對象。
教師還應該積極的指引中學生廣泛的進行課外閱讀。例如,定時挑選幾篇典型的文章供中學生閱讀,閱讀完提醒中學生寫觀后感,讓每一位中學生都養成閱讀課外讀物的良好習慣。因為只有廣泛的進行課外閱讀活動,才能從不同的文章中學習到不同的知識內容,而且,在他們閱讀的同時,會閃現出創作的靈感,并且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提供素材,讓中學生們逐漸的開始接受甚至喜歡上寫作文。
五彩繽紛的生活中其實包含著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創作素材。因此在寫作教育中,應該積極地指引中學生深入社會體會生活,把全身心都投入到生活中,去體驗生活,感悟人生,吸取來自各個方面的素材,發現生活里最真實、最善良、最美好的事物,發現事物的內在美,取其精華部分,作為創作的來源,增加中學生創作的樂趣。中學生把自己對于生活的感悟通過寫作的方式記錄下來,這樣中學生們就會感覺到寫作也是一種樂趣。必須正確地引導中學生,依據自己的生活經歷真實的寫作,而不要給他們灌輸胡亂編造寫作的思想觀念。因為如果是自己親身經歷過的,自己親身感悟到的,提起相關問題總會有說不完的話,寫作起來自然也就容易些,甚至會有一氣呵成的。
二、激發興趣,自由寫作
激發中學生寫作的興趣,與教師在課堂上制造的氛圍很有關系。只有教師在課堂上創造一個和諧愉快的良好學習空間,才能激發中學生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使中學生無憂無慮的大膽發言、想象。比如,在指引中學生寫作動物的時候,運用現代化多媒體、現代化科學技術放些優美的音樂和畫面,這樣課堂的氣氛活躍起來,中學生們的激情也被調動了起來。
盡量布置給中學生自由發揮的命題。具體命題的布置可以遵循以下幾方面(1)開放命題。中學生可以依據自己不同的生活感悟、依據不同的創作靈感自由的書寫文章;(2)書寫表達手法不限。不管是記敘文還是說明文,或者是描寫、抒情的文章,中學生都可以自由的發揮創作,只要文章語句通順,表達的是自己的真實情感,文章生動形象就可以;(3)字數不限。不必苛求中學生書寫的字數;(4)開拓中學生自由發揮的能力,指引中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并積極大膽的進行創作。例如可以畫出幾組圖片,供中學生們自由的發揮想象,讓他們敘述圖片里是什么,圖片里發生了什么故事。可以書寫幾句話,把句子里的某些詞語空出來,讓中學生們自由的填充,激發中學生的表達能力。指引中學生按自己的意愿創作文章,挖掘他們真實的內心世界、真實的內心情感,使他們快樂的進行寫作文章。
三、批講結合
中學生們寫出的作文,教師應該及時的給予評論糾正,班級里的每一位中學生的作文都應該做出分析評講。批閱文章、書寫評語應該積極的給予中學生鼓勵,誘導中學生更好的創作,結合中學生的思想、觀察中學生的內心情感世界,評論不僅要表達出老師對于該學生的真實情感,最重要的是要讓中學生們明白老師真正的意愿。一個成功的評論,會指引中學生們下一次積極大膽的獨立創作,會提升中學生書寫文章的興趣愛好。因此,教師在批講作文的時候,要注意多給予肯定,少給些消極的評論,盡量與中學生同行,不能過多的批評修改,評論的同時,也是教師與中學生進行良好互動的環節。可以在課堂上把中學生分為幾種,相互討論交流,指引中學生們哪里寫作的好,哪里創作的不好,不好又應該如何修改;也可以在課堂上給中學生們讀一些與該命題有關的優秀文章供學生們欣賞,或者閱讀該班級內寫作較好的文章,與同學們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共同探討書寫的技巧,共同擴展知識面,讓中學生們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同時還可以教會中學生如何正確的修改作文。
星期六,我正準備去上課外輔導班,外婆突然叫住我,說:“電腦很神奇吧!你爸爸、媽媽,還有你,在有困難時都會向電腦請教。”
一說到電腦,我可來勁了。我繪聲繪色地告訴外婆:“電腦的作用可多了,可以上網聊天、通電話、看視頻、查資料……”
“啊!有那么多用處?”外婆又驚訝又好奇。
“外婆,您喜歡畫畫,還能在電腦上畫呢!”我說得更帶勁了。
“電腦真有那么神奇,那我也來學學上網!”外婆說。
“那好啊,我教你。”我自告奮勇地要當外婆的電腦老師。
“行了,行了,去上課吧,待會別遲到了。”外婆催促我。
上完輔導班,回到家里,喊了幾聲外婆沒人應。我突然聽到從書房傳來的笑聲。你猜怎么著,外婆正在上網看笑話呢!
我跑到外婆身邊,說:“您在看笑話啊!是媽媽幫您開的電腦吧?”
“對呀!你媽聽說我要學上網,教我教得真帶勁呢!原來網上什么新鮮事都有。”外婆樂呵呵地說。
“那當然,以后我教您更多的上網知識,如果您想跟別家奶奶聊天,還可以通過視頻看到對方呢!”
“可我不知道怎么打字。”外婆有點氣餒。
我連忙給外婆鼓勁:“我來告訴您,您可以用拼音打字法……打多了就會熟練的。”
就這樣,外婆在我和媽媽的指導下認真地學起了電腦。自從外婆學會上網之后,每天都會抽出一點時間,坐到電腦前看看新聞,聽聽音樂,有時還玩玩游戲。我為外婆感到高興,也挺佩服外婆那股主動學習新知識的勁兒。
(指導老師 彭慧琴)
評委點評:
兩篇文章都和學習有關。《奶奶學英語》著重寫了小作者如何教奶奶學英語,《外婆上網》則突出“上網”這一新事物給外婆帶來的積極影響。“奶奶”和“外婆”積極主動、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充滿感染人的力量。
學習是充滿樂趣的,教別人學習更是快樂的事情。小作者們用發現的眼光,從生活中的新鮮事里感受到了生活和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生活;開放
一、農村初中學生作文現狀
(一)缺乏寫作興趣
興趣是人積極探索某種事物或從事某項活動的意識傾向,是學生活動最直接最活躍的推動力。而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農村初中學生對作文有畏懼心理,普遍興致不高。
(二)缺乏作素材
農村初中學生在作文中碰到的最大的困難是缺乏習作素材。寫作言之無物是造成學生作文抄襲、虛假現象的主要原因。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們知道,學生害怕寫作文,說明心里感覺沒東西可寫,其實也就是缺乏材料。
(三)寫作訓練形式單一
教師給學生的習作題目大多是全命題作文,雖然全命題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學生明確了習作的方向,但是同時也局限了學生的思維,經常采用這樣單一的訓練形式,扼殺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四)批改意義喪失
對于老師的作文批改,學生沒有認真思考、修改。許多學生在作文本發到自己的手時,只輕描淡寫地看了一眼分數,甚至對老師的評語看都不會看一眼。所以教師的辛勤勞動收獲不大,喪失了批改的意義。
(五)教師指導不得法
傳統的作文教學課堂普遍存在重教法,輕學法的傾向。教師只注意研究作文如何出題,如何批改,如何講評等,對學生不懂如何觀察生活,不會捕捉生活中可以作為寫作素材的人和事,對作文存在害怕心理,缺乏寫作方法等問題,關注研究較少。
二、創新農村中學作文教學新途徑
為改變農村初中學生作文難的這種現狀,充分張揚學生個性,在真實的體驗中作文,力爭作文教學的內容來自學生的生活,每次寫作追求“語言的自然生成”。每篇習作是一個鮮活的思想,每篇習作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每篇習作能躍動著個性的靈光。我們努力做到:
(一)思想開放
教師打破傳統作文教學模式的桎梏,掙脫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把作文教學的著眼點放在現實生活中來。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弘揚真善美,抨擊假惡丑。以培養學生習作興趣,培養學生習作自信心為主,從習作命題、選材、習作方式、方法及評改、評價入手,摸索出一套高效作文教學的模式。
(二)內容開放
習作要從平時經歷的生活中尋找素材,讓學生把自己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有意義的內容用文字表達出來,寫出他的眼睛里的世界和躍動著的童心。
1.命題要求“寬”
習作以學生為主體作突破口,拓寬學生習作空間,倡導學生個性的發展,讓學生自由命題,開拓思路,體驗自由作文的樂趣。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認識事物、積累習作素材。在真實的生活體驗中,抓住學生的心理感受,引導他們樂于表達,增強他們表達的自信心和欲望,從而體驗到在生活中習作的樂趣。
2.選材要求“廣”
充分利用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這一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拓寬習作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豐富習作內容,提高寫作能力。
(1)開展讀書、讀報活動,并記好讀書筆記。充分利用好學校圖書館,認真上好讀書課。同時,廣泛閱讀課外讀物,養成每天記讀書筆記或摘抄的習慣,使學生在廣泛閱讀中學會積累,學會習作,并積極向各刊物投稿,鼓勵學生大膽奇思妙想,創作一些開放性、想象性習作。
(2)開展“談天說地”活動,為習作創設實踐空間。
(3)利用學校文學社團活動、廣播,及時向學生宣傳時事、新聞,開闊學生視野,將課堂習作引向室外、校外,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走近大自然,豐富習作內容,增強習作興趣。
(4)開展主題“手抄報”活動。拓展學生思維,豐富習作途徑。
3.形式求“活”
在習作體裁上不拘一格,可以寫人記事、寫景狀物,也可以發表某種意見,闡明某一觀點;還可以介紹、說明事物等。
4.批改要求“精”
尊重學生自己的意愿,肯定學生的點滴進步,講求實效,是鼓勵學生積極習作的有效途徑。
(1)習作完成后,采取“自評――自改――互評――互改”的修改方法。
(2)采取學生集體講評的方式,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相互交流、促進習作。
(3)教師采取靈活多樣的評價方式,肯定成績,幫學生樹立自信心。
(三)形式開放
1.作文教學形式開放
作文教學不再拘泥于每周兩節的作文課,把作文訓練延伸到課間、課外、校內、校外、家庭等活動中,延伸到社會,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采取課內作文、課外練筆,寫觀察日記、讀書筆記,召開演講會、讀書報告會,編輯小報等多種訓練形式,來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2.作文展示形式開放
大家聽說過小作文嗎?有些同學肯定問了:作文還分什么大與小呢!這個對于大家來說有些陌生吧?小作文是我們班的一個特色,在我們班的作文課上有兩種作文,一個是大作文,另一個則是小作文了。大作文和小作文的區別在于,大作文是語文書上要求寫的作文,而小作文則是我們班的語文老師為我們命題的作文。我們的大部分同學都愛小作文勝過的作文,我認為,這是十分正常的,想知道為什么嗎?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在我看來,小作文有許多好處,在此,請容我一一舉例。
1.我們可以學到一些課外的知識。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我們在一開始的時候學到了創新技法十二則:加一加,減一減,擴一擴,變一變,改一改,縮一縮,聯一聯,學一學,代一代,搬一搬,反一反,定一定。這十二則在寫作文的時候會用到。我們學到這么多寫作方法。這些一般在課本上是學不到的。
2.小作文可以使我們那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得到釋放。比如說當我們寫《假如我有一只哆啦A夢》時就會發揮我們的想象力,是作文寫得生動。平常我們也會寫一些想象作文,當做練習。當以后再寫類似的想象作文時,就不會犯難了。
3. 小作文課上,我們還寫過有關匯報比賽的作文。所以,我們有許多比賽,例如:摔蛋比賽,符號拼圖大賽,廣告比賽…… 我們站在不同的角度來寫這一場比賽,如觀眾,評委,主持人,選手等。現在我們對于寫這一類作文已經很在行了。
4.我們還練習了其他的一些作文,如"狗眼看世界",我們站在其他東西的角度來看人類,知道我們還有很多的地方做得還不對。我們予以改正。
2006年,我們一起開始!
人物?少男少女的人生讀本
荊棘鳥?無畏穿行:特別推薦的非凡之作。
新人物?雕刻時光:從閱讀出發,開拓作文新視野。
發現作文的新內涵,促進思考和寫作。
或從一卷書、一張碟、一種心情開始,帶你走進一個新世界。
敘事?成長少年的心靈之歌
品?有味無痕:記錄你燈下的思緒,如水的心事,透明的喜悅,明媚的憂傷。
覓?成長履跡:校園里的青春,在路上的璀璨。
你的輕舞飛揚,你的繽紛年華,
一幕幕關于成長的鏡頭。啊,美麗最少年。
涉?真情之旅:用文字表達真情實感,用心靈體味世間冷暖,親情,友情,對異性朦朧的感覺……有如陽光,照暖你的后背。當然,也不能忽視人與人之間的冷漠、隔閡……
構?虛幻空間:有關幻想、有關童話、有關不可觸摸的想像。
網絡原創:采摘新作文網站語言的芬芳。
賞?無邊景致:路在腳下,世界在心中。
請記住,行走是與讀書并行的另一種思考方式。
也可以是發現事物的內涵、美的元素。
城市印象:紙上游走,風情建筑,人文地理。如此,作文才靈魂飽滿。
蘊?幽默寫意:享受樂趣、輕松和作為生命之本的快樂。
聆?紛紛詩雨:雨岸曉風,詩情聽雨。那一紙絢爛,是否有詩意叢生的你?
現代詩經: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我們沒有理由拒絕,用詩歌解釋青春。
絮?戀戀韶華:小說連載。一個故事,半個傳說,青蔥歲月里的時光鮮榨機。
這里的天空有另一個成長的你。
論語?現代世界的詩化哲學
觀?世態百相:對世態的反觀和世俗的反抗。
思?第三條岸:對成長的思索,對人生的總結,通過思考獲得理想的啟蒙。一種思索,一種總結,一種收獲。
擊?少年意氣: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這是一個批評的欄目。以你年輕的十足銳氣,揮斥方遒。
評?書香碟影:讀書、聽歌、看碟。重溫美好時刻,講述溫柔觸動,再一次享受,再一次愉悅。
尋?古韻風吟:我們應該做思想的游走者,將停滯轉化為流動。穿越時空,在虛幻與現實、歷史與未之間,吟唱文人墨客的瀟灑。
匯?哲思睿語:屬于你自己的名言警句。說吧,隨心所欲!
閱讀?智慧花園的印象報告
蕩漾?歌典的美麗:經典歌詞,動情對白,讓作文閃現靈性,動起來。
目擊?新讀圖時代:圖與文的結合,從一種全新的審美角度解說、分析。
漫步?描寫的河流:從一個與作文相關的主題描寫切入,提供給你全面的閱讀套餐。
回眸?文化大觀園:深入傳統作家和文學著作,重新認識和發現。
互動?紙張上面的青春地圖
編輯部:每期一個故事,關于編輯。
任你郵:學生來信,并有編輯回復。
精華帖:關于雜志和某些熱點問題的精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