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繳納養老保險的申請

繳納養老保險的申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繳納養老保險的申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繳納養老保險的申請

繳納養老保險的申請范文第1篇

一、本市范圍內城鎮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簡稱繳費單位),應當按照*市人大常委會批準的《*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有關規定,及時辦理養老保險登記手續,并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

二、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本市養老保險費征繳的綜合管理和監督檢查工作。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負責養老保險費的征繳工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監察機構負責對養老保險費的繳納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依照本規定的授權實施行政處罰。

三、繳費單位應當接受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監察機構依法進行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供用人情況、工資表、財務報表等資料,不得拒絕、隱瞞和謊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監察機構應當為繳費單位保守商業秘密。

四、繳費單位未按照規定辦理養老保險登記手續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監察機構應當責令其限期辦理養老保險登記手續,追繳其應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并可加收滯納金,對繳費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有關責任人可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五、繳費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監察機構應當責令其限期補繳,加收滯納金,并可對繳費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有關責任人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在責令限期繳納的期限內,繳費單位有轉移、隱匿資金、財產行為或者超過責令期限仍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的監察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六、繳費單位因經營狀況等原因,確實不能按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應當提供財務報表和其他證明材料,并由繳費單位和對其財產有處置權的機構提出繳費計劃,以繳費單位經評估和有關權證管理部門備案的財產權證,至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緩繳。有關權證管理部門應當及時辦理。經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批準后,繳費單位可以緩期繳納。緩繳期最長為一年。

緩繳期間,繳費單位不得轉移已備案的財產。

緩繳期滿,繳費單位仍未按繳費計劃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或者在緩繳期間轉移已備案財產的,市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可以作出決定,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七、繳費單位對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及其監察機構的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復議條例》的規定,在十五日內申請復議。繳費單位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復議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訟。

繳費單位對具體行政行為逾期不申請復議,不提訟,又不履行的,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及其監察機構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八、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及其監察機構采取具體行政行為不當,或者因泄漏商業秘密造成繳費單位財產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賠償費用不得在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

繳納養老保險的申請范文第2篇

[案情簡介]

鄧某于1994年9月被A小學招為學生食堂炊事員(農民工身份),雙方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20__年8月A小學和B小學欲合并,鄧某經A小學校長推薦到B小學任學生食堂炊事員,雙方也未訂立書面勞動合同。之后,A小學和B小學因故未能合并,但鄧某被B小學繼續留任學生食堂炊事員。20__年4月B小學因鄧某患乙肝病而被辭退離崗。鄧某在A小學和B小學工作期間,二小學均未給鄧某辦理參加社會保險手續和繳納社會保險費,終止事實勞動關系時,也未給鄧某支付經濟補償金。20__年7月鄧某向局主張勞動保障權益,局未受理。鄧某于20__年8月14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申請請求依法裁決由A小學和B小學給付經濟補償金,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裁決結果]

本案在審理中,三方當事人就申請人的仲裁請求是否超過仲裁時效各執己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為申請人追討養老保險費不受時效限制,A小學和B小學都應當承擔申請人養老保險費補繳義務。此案經調解三方當事人達成了一致調解協議。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原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__]14號)、《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

[評析]

1、本案例爭議的焦點是,勞動者向用人單位追討欠繳養老保險費有沒有時效限制。

2、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審理后認為,A小學和B小學屬國有事業單位,申請人所從事炊事員工作崗位為工勤崗位,三方當事人間產生的糾紛屬勞動爭議。申請人自1994年9月起至20__年7月止,與A小學構成了事實勞動關系,20__年8月雙方間事實勞動關系終止;20__年8月至20__年4月,申請人與B小學形成了事實勞動關系。

申請人與A小學終止事實勞動關系后,沒有依據《勞動法》第八十二條關于“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六十日內向勞動爭議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的規定,鄧某要求由A小學支付解除勞動關系經濟補償金的請求已超過仲裁時效。申請人20__年4月被B小學辭退離崗,B小學沒有給申請人簽發解除事實勞動關系通知書,申請人提出請求之日應為爭議發生之日,申請人要求B小學支付20__年8月至20__年4月間經濟補償金的請求沒有超過仲裁時效。

繳納養老保險的申請范文第3篇

問:保定鄭艾麗

――我準備向政府申請國家賠償費用,請問該如何申請?

適用文件:《國家賠償費用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五號

答:

文件規定:“賠償請求人申請支付國家賠償費用的,應當向賠償義務機關提出書面申請,并提交與申請有關的生效判決書、復議決定書、賠償決定書或者調解書以及賠償請求人的身份證明。

賠償請求人書寫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委托他人代書;也可以口頭申請,由賠償義務機關如實記錄,交賠償請求人核對或者向賠償請求人宣讀,并由賠償請求人簽字確認。

申請材料真實、有效、完整的,賠償義務機關收到申請材料即為受理。賠償義務機關受理申請的,應當書面通知賠償請求人。

申請材料不完整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或者在3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賠償請求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賠償請求人按照賠償義務機關的要求提交補正材料的,賠償義務機關收到補正材料即為受理。未告知需要補正材料的,賠償義務機關收到申請材料即為受理。

申請材料虛假、無效,賠償義務機關決定不予受理的,應當書面通知賠償請求人并說明理由。”

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職工還能享受工傷待遇嗎

問:葫蘆島蘇洪濤

――我最近因工作原因受傷,但咨詢后得知單位并沒給我們繳納工傷保險。請問我還能享受工傷待遇嗎?

適用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五號

答:

可以。文件規定:“職工所在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工傷保險費,發生工傷事故的,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用人單位不支付的,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

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傷保險待遇應當由用人單位償還。用人單位不償還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追償。”

養老保險跨省轉移金額如何計算

問:大連李乃明

――我父親快要退休了,他想把養老保險轉移回山東去。不知道其中的資金是如何計算的?

適用文件:《關于印發遼寧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辦法的通知》

遼人社發〔2010〕13號

答:

文件規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參保人員跨省轄市流動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要一并轉移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資金和統籌資金。轉移資金額統一按以下方法計算:個人基本養老保險賬戶資金本息(不含2001年7月1日后個人繳納記入個人賬戶部分資金)據實計算轉移;統籌基金為1996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本人各年度實際繳費基數的12%與2010年7月1日后本人各年度實際繳費基數乘以對應期單位繳費比例的總和(實際就業參保不足一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資金)。

應轉移的資金,從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列支,應轉出的資金由于特殊原因不能隨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一并轉移的,轉出地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應做出有充分依據的書面說明,年底前由轉入地與轉出地社會養老保險經辦機構統一結算。

參保人員跨省轄市按規定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及按規定應轉移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和統籌基金后,其流動前后的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合并計算,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

2010年遼寧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是多少

問:沈陽丁云芳

――我們企業要給職工確定養老保險的基數,想問一下遼寧省2010年全省在崗職工的平均工資是多少?

適用文件:遼寧省人社廳《關于公布2010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等有關問題的通知》

遼人社〔2011〕158號

答:

文件規定:“2010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35057元,月平均工資為2921.42元。

2010年全省職工平均工資為30814元,月平均工資為2567.84元。

2010年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2001年6月30日前累計存儲總額)的年記賬利率為2.省略

對工傷農民工不能解除勞動合同

個案急呈:

葉某于2006年3月17日被某煤炭公司招為職工。2011年8月20日,葉某在工作中負傷,被鑒定為傷殘四級。2011年年末,單位通知葉某,要與其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給予經濟補償。葉某不同意,認為本人已經工傷,單位不能再解除合同。但單位認為申請人是農民工,應當退出工作崗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最后單位不顧葉某的反對還是向其下達了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無奈之下,葉某向當地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了勞動仲裁,要求裁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行為無效,恢復雙方勞動關系。

申訴人:

農民工咋啦?我跟正式工干的活一樣,甚至比他們干的還多。現在看我受傷了,干不了活兒了,典型的卸磨殺驢。我請求法律還我一個公道。

被訴人:

我們愿意付給葉某一次性的經濟補償,但他已經不能在原崗位工作了,也不是我們單位的正式職工,保留勞動關系有什么意義嗎?法律是公平的,我們也需要討一個說法。不是說弱勢群體就一定有理,企業是有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的。

仲裁庭:

支持申請人的仲裁請求。

繳納養老保險的申請范文第4篇

1.一般參保群體

需要符合下列條件:(1)具有區城鎮戶籍;(2)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3)未參加其他社會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

年12月1日前年滿60周歲、未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城鎮居民不需繳費,從年12月1日起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但其符合參保條件的子女應當參保繳費。

2.特殊參保群體

(1)繳費困難群體:①經殘聯部門確認的1-2級重度殘疾人;②經民政部門確認的上年度城鎮居民低保戶;③經計生部門確認的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手術并發癥的計生對象。

(2)經區農林水局和市國土資源局分局等有關部門確認的被征地人員。

二、參保程序

(一)參保登記

3.符合《暫行規定》的參保條件的城鎮居民攜帶戶口簿、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由本人向戶籍所在地居委會提出申請,如實填寫《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附件1),以下簡稱《參保表》)和《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家庭情況調查表》(附件2),以下簡稱《調查表》)。若本人無法填寫,可由親屬或社區協辦員代填,但須本人簽字、簽章或留指紋確認。

4.繳費困難群體另需提供經有關主管部門確認后的相關證明材料;被征地人員應提供經農林水、國土部門確認后的《區被征地人員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障申請表》。

5.社區協辦員將符合參保條件的人員以家庭戶為單位整理齊全的相關材料,在《參保表》和《調查表》上簽字、加蓋居委會公章,并負責匯總《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繳費困難群體確認匯總表》(附件3)和《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被征地人員確認匯總表》(附件4),并上報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以下簡稱“街道事務所”)。

6.街道事務所負責審核參保人員的相關材料,及時將參保登記信息錄入新農保信息系統,在相關材料上加蓋公章一并上報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

(二)參保變更

7.參保變更登記的主要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公民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居住地址、聯系電話、戶籍所在地址及繳費檔次等。以上內容發生變更時,參保人員應及時攜帶相關證件及材料到居委會申請變更,填寫《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變更登記表》(附件5),社區協辦員應在3個工作日內將相關材料及《變更表》上報街道事務所。參保居民本人也可到街道事務所直接辦理變更登記手續。街道事務所經審核,將需要變更的信息及時錄入新農保信息系統,并在5個工作日內將相關材料上報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復核。

(三)參保注銷

8.參保人員出現出國(境)定居、跨區轉移或死亡等情況的,應終止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關系,并進行注銷登記。

9.參保人員(或指定受益人、法定繼承人)應持相關證件、材料到居委會提出注銷登記申請,填寫《區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注銷登記表》(附件6),以下簡稱《注銷表》)。社區協辦員應在3個工作日內將相關材料及《注銷表》上報街道事務所。街道事務所初審無誤后,將注銷登記信息錄入農保信息系統,并在5個工作日內將相關材料上報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復核。

辦理注銷登記時應提供的材料有:

(1)本人的有效身份證明;

(2)出國(境)定居的,應提供出國(境)定居證明;

(3)跨區轉出的,應提供戶籍關系轉移證明;

(4)參保人員死亡的,應提供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或民政部門出具的火化證明,或公安部門出具的戶籍注銷證明,以及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的有效身份證明,能夠確定其繼承權的法律文書、公證文書等;人員失蹤宣告死亡的,應提供司法部門出具的宣告死亡證明。

(四)參保轉移

10.參保人員在繳費期間跨區轉移的,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將其養老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儲存額一次性轉入新參保地,由新參保地為其辦理參保繳費手續。參保人員轉移到尚未建立養老保險制度的,其養老保險關系暫不轉移,個人賬戶做封存處理,儲存額按有關規定繼續計息。

參保人員須持戶籍關系轉移證明、居民身份證原件等有關材料,到轉入地社區提出申請,填寫《參保表》和《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關系轉入申請表》(附件11),以下簡稱《轉入表》)。社區協辦員負責將有關材料上報街道事務所審核。轉入地街道事務所將參保、轉移信息及時錄入農保信息系統,及時將相關材料上報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向轉出地農保機構寄送《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關系轉入接收函》(附件12)。參保人員戶口在本區內遷移的,只轉移保險關系。

11.參保人員達到待遇領取年齡,需要跨區遷移的,不再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由原戶口所在地區繼續發放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三、養老保險費收繳

12.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費實行按年度一次性繳納,參保人員應于當年10月底前將當年的養老保險費存入銀行存折。參保人員在城居保制度實施當年應繳納本年度的養老保險費;對于達到領取待遇年齡的參保人員,到齡當年也可以繳納本年度的養老保險費。

13.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定期生成扣款明細信息,并將扣款明細信息傳遞至指定合作銀行。合作銀行根據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提供的扣款明細信息從參保人員的銀行卡上足額劃扣養老保險費(不足額不扣款)。合作銀行在扣款后的3個工作日內將扣款結果信息、資金到賬憑證等反饋給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

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在5個工作日內將合作銀行反饋的扣款結果信息導入新農保信息系統,核對扣款明細信息與實際到賬金額是否一致,核對無誤后將扣款金額記入個人賬戶,打印《個人繳費匯總表》,并從次月起開始計息。

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應及時提醒街道事務所將未繳納養老保險費的人員名單反饋給社區協辦員,社區協辦員負責對參保人員進行繳費提醒。至繳費截止日,仍未繳納養老保險費的,按中斷繳費處理。

14.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實行按年繳費。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參保人員,允許其在年滿60周歲辦理養老金領取手續時一次性補繳不足15年的部分。補繳養老保險費的參保人員,應及時到社區辦理補繳手續,填寫《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補繳申請表》(附件7,以下簡稱《補繳表》),由社區協辦員按規定時限將《補繳表》上報街道事務所,待審核通過后,通知補繳人將需補繳的保險費存入銀行存折。

街道事務所應對參保人員的補繳資格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后,將補繳信息錄入農保信息系統,按規定時限將有關材料上報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心復核無誤后,應在當月月末生成補繳扣款明細清單,傳遞至指定合作銀行。

四、個人賬戶管理

15.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應為每位參保人員建立個人賬戶。個人賬戶用于記錄個人繳費、政府補貼、其他補助及利息。

參保人員個人繳費額到賬后,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將個人繳費額和地方財政對參保人員的繳費補貼同時記入個人賬戶,并打印《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地方財政補貼匯總表》。參保人員可到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打印《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明細表》以及查詢相關信息。

16.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不得提前支取。參保人員在繳費期間出國(境)定居的,跨區轉移或死亡的、可以終止其養老保險關系,個人帳戶的全部儲存額,除政府補貼外,可申請一次性退還;參保人員在領取養老金期間死亡的,其個人帳戶的資金余額,除政府補貼外,一次性退還。

五、待遇支付

17.街道事務所按月通過農保信息系統查詢生成下月本街道符合條件領取養老金人員名單,并打印《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通知表》(附件8),交社區協辦員通知參保人員辦理領取養老金手續。

18.符合條件的參保人員攜帶戶口簿、本人居民身份證原件等材料到所在居委會辦理待遇領取手續,被征地人員另需提供相關證明材料。社區協辦員負責審核并填制《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享受養老金公示表》(附件9),在社區公示欄公示7日后填寫《區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領取養老金申報表》(附件10),在每月10日前將相關材料一并上報街道勞動保障所。

19.街道事務所應審核參保人員的年齡、本人及其子女參保繳費情況,并將符合待遇領取資格人員的相關材料上報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從參保人員辦理待遇領取手續的次月起發放養老金,在每月15日前委托合作銀行社會化發放養老金至個人銀行卡。

20.參保人員在被判處拘役及其以上刑罰或勞動教養期間,達到本暫行規定領取養老金條件的,社區經辦人員和街道事務所應及時提請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暫緩辦理領取養老金手續。領取養老金的人員,在被判處拘役及其以上刑罰或勞動教養期間,其養老金停發。拘役、服刑或勞動教養期滿后,由本人提供相關材料并提出申請,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應在1個月內審核,如符合發放條件,養老金應于次月起恢復發放,不補發,不補調。

21.待遇領取人員自死亡次月起停止發放養老金,其指定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應在其死亡后30日內持相關證明材料,通過社區協辦員和街道事務所向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申請辦理養老保險關系注銷登記和除政府補貼外的個人賬戶資金余額的一次性領取手續。經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其個人賬戶的本息余額經依法辦理相關手續后退還給其法定繼承人或指定受益人。

六、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

22.社區協辦員每月底應收集本社區當月新增死亡人員信息,填寫《區城鎮居民死亡人員基本信息匯總表》(附件13)上報街道事務所,街道事務所應于次月5日前將匯總上報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

23.區居民養老經辦機構按年度對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人員進行資格認證。每年第四季度向享受待遇領取人員發放資格認證通知,規定認證時間和方式,要求提供的相關證明資料。沒有通過資格認證的,農保經辦機構暫停發放其養老金,待其補辦有關手續后,從停發之日起補發并續發養老保險待遇。

繳納養老保險的申請范文第5篇

自愿放棄社保承諾書一

本人 ,性別 ,年齡 ,曾于年 月至 年 月在賓陽縣 鎮擔任(民辦或代課) 教師。根據桂政辦發〔2019〕16號文件精神,本人符合購買養老保險條件,但由于個人原因,本人自愿放棄參加養老保險,由此產生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自行承擔。本人現承諾:

一、 放棄參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一切法律責任由本人承擔;

二、本人保證以后不以訴訟或其它非訴訟方式就參加養老保險問題政府和單位提出任何權利主張;

三、 本人承諾以上內容是本人真實意愿,本人有能力承擔相應 法律后果。

承 諾 人:

身份證號碼:

身份證住址:

日 期: 年 月 日

自愿放棄社保承諾書二

甲方(以下簡稱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以下簡稱乙方):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證號: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系甲方員工,經乙方自愿申請不愿意在甲方參加統一的基本社會保險。經甲、乙雙方共同協商達成如下一致協議:

一、由于乙方申請自愿不在甲方參加基本社會保險,甲方將每月 另行支付人民幣_______元作為乙方基本社會保險福利補助,該費用不屬于乙方的任何工資收入。

二、乙方領到甲方支付的基本社會保險福利補助后,乙方應將該 費用用于自行購買社會保險,甲方不再承擔為乙方參加統一的基本社會保險相關的經濟、法律責任和義務。

三、本協議簽訂后,如乙方需重新要求甲方為其辦理基本社會保險事宜,從乙方遞交購買基本社會保險申請次月起,甲方再為其辦 理基本社會保險。同時本協議第一條將自動作廢;另外,乙方提出申請之前由此造成的相關費用均由乙方自行承擔。

四、本協議是基于乙方申請而簽訂,今后凡因履行本協議引起的任何經濟、法律責任(包括行政部門對甲方的處罰)均由乙方承擔。

五、本協議一式貳份,自甲、乙雙方簽字或蓋章后生效。

甲 方:_______________ 乙 方: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月___日 _______年_____月____日

自愿放棄社保承諾書三

公司:

本人 ,性別 ,身份證號碼 ,于 年月入職貴公司。本人入職時,貴公司已向我告知應按照法律規定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用,并一直要求給本人繳納社會保險。

經本人慎重考慮,本人不愿意購買社會保險,故請貴公司不要為我辦理社會保險(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等),即本人放棄貴公司為本人繳納社會保險的權利。

本人就此作出如下承諾:

一、 本人自愿放棄參加社會保險,由此產生的一切后果,由本人自行承擔;

二、本人保證以后不以訴訟或其它非訴訟方式就參加社會保險問題向政府和單位提出任何權利主張;

三、 本人承諾以上內容是本人真實意愿,本人有能力承擔相應法律后果。

承諾人(簽字): 身份證號碼:

公司審批人(簽字):

公司蓋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凌源市| 洪湖市| 东光县| 和林格尔县| 东阿县| 乳山市| 临朐县| 寿宁县| 高淳县| 三河市| 元谋县| 高安市| 庆元县| 双流县| 宝丰县| 克山县| 望都县| 弥勒县| 茌平县| 东至县| 霍州市| 达孜县| 珠海市| 林口县| 中西区| 平顺县| 洛扎县| 民权县| 和林格尔县| 施甸县| 高安市| 贞丰县| 合山市| 桦川县| 汉寿县| 化德县| 诸城市| 开阳县| 永济市| 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