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關鍵詞: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1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7-0052-1

1 地理位置及概況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寧武縣境內,屬呂梁山脈,是蘆芽山國家級自然區所在地。在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主要的保護動物是珍禽褐馬雞。是著名的三晉母親河—汾河發源地。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寧武縣東寨鎮,成立于1993年,位于山西西北部,由蘆芽山自然保護區、高橋洼、馬家莊、秋千溝、大石洞林場、懷道林場、閻家村林場的部分區域組成,森林總面積4.423萬hm2,有林地面積站百分之五十,區域面積65.16萬畝。

2 資源狀況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總面積4.423萬hm2,有林地面積2.27萬hm2南北長42公里,東西寬22公里,林木總蓄積量為管涔林區的40%,園內動植物資源豐富,云杉和華北落葉松集中,素有“云杉之家”和“華北落葉松故鄉”之美譽。野生的152種,其中獸類36種,鳥類116種,棲息著褐馬雞、金錢豹、梅花鹿、金雕等國家一類保護動物。林蘑、蕨菜等綠色食用資源也極為豐富。公園內高山聳峙,峰巒奇拔,山脈綿延,橫亙千里,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有旅游景點50多處。

3 主要樹種及森林病蟲害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的主要樹種為云杉和華北落葉松。大部分為針葉純林,面積大而集中連片,為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甚至暴發提供了有利的條件。近年來在林局的領導下,林場在森林病蟲害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制定防治方案,果斷采取措施,控制森林病蟲害,有效的防治了落葉松鞘蛾、云杉小蠹和油松紅脂大小蠹的發生,防止森林病蟲害大面積發生和蔓延。但是森林病蟲害防治要以“預防為主、科學防控、依法治理、促進健康”的防治方針,針對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的資源現狀和汾河源頭的生態及區位重要性等因素,森林病蟲害防治要以無公害防治為主。

4 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主要特點

對于森林病蟲害防治,不少人熱衷于單一的化學藥劑防治,雖一時有效,但卻產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例如使病蟲害產生抗藥性;污染環境,使汾河源頭水質變差,殺傷天敵等,使動物植物的種類和數量減少,嚴重的破壞了生態環境和生態系統的平衡,現在林產中的殘毒問題也值得注意,如珍稀林蘑、名貴中藥材、優質蕨菜等綠色食用資源被污染。因此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病蟲害防治提倡大面積推廣“無公害防治”。

所謂“無公害防治”,是以森林培育技術措施為基礎,以生物控制為核心,以經營管理為保證,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培育健康森林與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提高森林自控能力和持續控災效果的管理科學。其主要特點是投資少、成本低、可減少環境污染、不傷害天敵、經濟安全、對病蟲有長期的抑制作用。

抓好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不僅能間接有效的保護森林資源,而且能促進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可持續發展,極大的保護林區群眾的利益,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綠色食品生產和林下資源的開發、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一個山川秀美的、鳥語花香的國家級公園。

5 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措施

5.1 確定防治、控制和檢驗對象

5.2 進行防治區劃

依據病蟲鼠等有害生物種類與分布,危害程度,防治方式等因素,進行防治區劃(劃分為防治區、控制區,安全區等)。

5.3 加強森林經營水平,提高林木抗病抗蟲能力

(1)堅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良種壯苗”的科學造林原則。按總體規劃和造林地的立地條件設計林種和樹種,逐步擴大人工混交林,實現多林種、多樹種的優良林分結構。造林種苗必須經過專業部門的檢疫。

(2)禁止調運和使用帶有危險性病蟲害的林木種子或林木苗木進行育苗或者造林。

(3)對于幼林齡和中齡林要應及時進行撫育,優先安排撫育密度過大影響林木生長發育、結構不良、影響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發揮、病蟲及各種外力危害使森林生態系統功能明顯下降的林分;林分改造清除已經感染病蟲害的林木。

(4)對于疏林地、灌木林地、無立木林地、宜林地、實施封禁,保護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長,并輔以人工促進手段形成有林地,改變健康狀況,改善林分衛生狀況,提高林分質量。改變針葉純林為針闊混交林,改善森林的生態環境,增強林木抗御有害生物的能力。

(5)及時清理火燒跡地,伐除受害嚴重的過火林木。林地清理,砍除和燒毀病樹和垂死樹,清除病株殘體,這是一種較可靠的對策。特別是在危害區采用此法抑制病原的擴散是切實可行的。伐除后必須燒毀和或進行處理,否則將成為新的感染源。

(6)采伐后的林木應當及時運出伐區并清理現場。

5.4 加強天敵保護,發揮生物控制作用

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關鍵詞:營林工作,森林病蟲害,生物技術,防治方法

0前言

森林病蟲害被認為是“不冒煙火災”,森林病蟲害對森林資源會帶來多么巨大的滅絕性損害。森林病蟲害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是難以估量。它的危害性和毀滅性遠遠超于其他森林災害,直接威脅森林系統的生態穩定性,破壞森林資源數量和質量,已經成為制約林業可持續發展和實現其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營林工作中,一定要加強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力度。

1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現狀

1、1現階段我國常發性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持續上升

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持續上升與我國人工造林面積的連年增加,特別是單一樹種純林的增加,有著必然的聯系。在過去一段較長的時間內,我國所造的人工林多為單一樹種、單一結構的純林,這樣的人工林其生態系統十分脆弱,一旦有害生物傳人發生,就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造成較大面積的流行發生,給森林資源帶來嚴重的損害。而且人類對原始天然林的大規模開發,造成了天然林長期超負荷采伐,致使現有天然林的數量和質量下降,森林的生態環境遭受了很大程度的破壞,森林生物多樣性、林分原始結構以及天然林特有的森林結構都不同程度地發生了衰退,這樣的森林資源條件勢必導致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與流行。

1、2在全球環境惡化的影響下,我國的森林病蟲害發生的程度嚴重

溫室效應不僅使全球沙漠化擴大和旱澇災害頻發,也為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提供了有利的環境。由于全球氣候異常,使林木生長條件發生極劇變化,暖冬現象使森林病蟲害越冬基數增大,為其病蟲害的大發生創造了適宜的環境。

1、3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各種森防法規、制度建設十分不完善,森防工作基礎設施差,致使森林病蟲害防治經嚴重緊缺。在實際工作中,人們對泥石流、火災等災害的預防工作都做得十分到位,各部門都能夠嚴肅認真對待,而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人們并沒有意識到森林病蟲害帶來的巨大損失,僅直接經濟損失就遠遠高于其它森林災害。

1、4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還不成熟

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還不成熟,使得一些森林病蟲害依然大范圍、大幅度發生?,F在人們已經避免營造人工純林,進一步擴大混交林的比例。在林木育種、造林、撫育過程中加大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給病蟲害的發生提供適宜環境。

1、5森林病蟲害檢疫工作力度不夠,致使森林病蟲害不能控制在較小范圍內發生。

現階段我國森林病蟲害防疫體系建設還不完善,無法實現全方位的有力監管,無法保證造林苗木的質量。更為嚴重的是有境外病蟲害由于檢疫力度不夠,隨著進口森林植物及其制品在我國境內迅速擴散,并且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重大的生態災害。

1、6長期使用化學農藥防治不能很好地多方面結合其他防治方法使用

當病蟲害暴發后,大量使用化學農藥,不僅殺傷大量天敵,長期發展下去使病蟲產生抗藥性,防治效果得不到保證,防治效率低,而且由于化學藥品在森林中的廣泛使用,勢必會造成森林生態環境惡化,加劇森林病蟲害的繼續發生。

2森林病蟲害的幾點防治對策

在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和“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

2、1培育健康森林,從根本上控制森林病蟲害的發生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要堅持從基礎做起,完善營林措施,把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貫穿于林業生產全過程。切實做到適地適樹、因地制宜,大力營造混交林,必須徹底解決現階段人工林樹種單一、抵御森林病蟲害能力低的問題。加大良種壯苗的培育力度,充分利用基因工程等先進的林木育種技術,確保造林苗木無病蟲害隱患。加強林木撫育管理,實行集約經營,做好水肥管理、松土除草、修枝撫育間伐等,不但可以增加林木的年成長量,還可以增強樹勢,提高樹木對森林病蟲害的抵抗能力,保證其健康成長,把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逐漸從有病治病、有蟲治蟲這種工作方法轉變為未病防病、無病保健上來,從治標轉為治本。

2、2切實加強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為科學防治森林病蟲害提供決策信息

建立完備的預測預報系統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關鍵措施。只有全面、及時、準確地預測預報森林病蟲害的基礎信息,才能及時高效地開展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因此在森防工作中必須堅持把病蟲害的調查監測工作放在首位,對所負責的全部森林資源進行全面、及時、準確的調查監測,準確掌握森林病蟲害動態,力求做到及時發現、及時除治。各級部門要加大預測預報儀器設備等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手段的提高和規范制度的健全,盡可能做到儀器設備現代化、技術先進、管理科學規范,務必定期監測情況,提高監測結果的準確率,使監測和測報能力能夠適應防治工作的需要,真正實現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及早發現,及時除治,做到治早、治小、治少。

2、3加強植物檢疫工作力度,確保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成果

由于經濟往來的加多,現階段一些外來的重大病蟲害傳人導致本地區大面積、大規模爆發森林病蟲害的可能性在不斷增加。因此必須做好植物檢疫工作,提高檢疫技術水平,杜絕或減少森林病蟲害的外來侵入。認真抓好種苗產地檢疫檢驗,經檢疫合格后方可用于造林。國外引進種子、苗木及繁殖材料要進行隔離試種,發現危險病蟲及時處理或銷毀。堅決杜絕類似美國白蛾在我國大范圍爆發的現象再次出現。積極宣傳《植物檢疫條例》等法規和森林植物檢疫工作重要性,不斷增強人們的法制觀念和對檢疫工作的支持力度,為更好地開展森林植物檢疫工作提供良好的平臺。

2、4加大科技森防,努力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

各級部門應當圍繞當前防治工作中的難點和重點,尋求多方合作,集中力量解決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技術難題,切實提高森防工作的技術水平,選用先進的森防手段,摒棄落后的防治方法。

2、5在確保防治效果的同時,重點推廣應用生物防治技術

森林病蟲害防治是人與自然災害做斗爭、保障林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千百年來,人們在防治各種森林病蟲害的生產實踐中,探索出大量好的經驗和辦法,如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綜合防治和森林植物檢疫等,在一定的時間內有效地促進了我國林業生產的健康發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必須以維持森林生態平衡的為出發點,在防治方式上,應大力推廣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實現可持續控制森林病蟲害的重要手段,可以保護天敵,維護生態平衡,實現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長遠利益與短期利益的一種平衡。

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關鍵詞]森林 病蟲害防治 研究

中圖分類號:X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6-0390-01

前言: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是以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為指導的系統工程,其不僅以保護森林資源、保護農業資源為目標,更維護著我國這片廣袤土地上的國土生態安全。依靠先進的科學技術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政府行為推動,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宣傳,倡導集體和群眾群防群治,積極參加到這項工作中來,最大限度的遏制和防控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和擴散蔓延。隨著近年來森林建設的力度逐漸加大,各地的森林建設如火如荼,但森林系統中的病蟲害也變得越來越多,病蟲害對森林的發展有十分嚴重的影響。同時,保護森林資源,促進森林健康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既是當代林業發展的時代重任,也是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終極目標。本文就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進行深入研究。

1 森林病蟲害防治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森林病蟲害面積不斷擴大

我國經濟林種植數量加大,與野生森林相比,樹木種類較少,對病蟲害的抵抗能力弱。小部分樹木生病后很快就會傳播至整片森林,經過不斷的用藥害蟲對藥物抵抗能力增強,傳統的方法很難進行根治。蟲害感染面積隨之擴大,給噴灑藥物工作帶來了很多難題。環境污染使越來越多的動物滅絕,生物鏈失去平衡,害蟲天敵減少,導致對樹木災難性的啃食。在多種因素干擾下,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工造林面積的增加,尤其是單一樹種純林的增加,以及連續出現暖冬、旱災等自然災害,使害蟲過冬時死亡率比較低,導致我國森林病蟲害防治發生面積進一步擴大。從2009年的17129萬畝擴大到2010年的17285萬畝。增加156萬畝。

1.2 森林病蟲種類進一步增多

近幾年,我國的病害蟲種類增加速度較快,目前,已發現8 000多種,其中對森林造成嚴重危害的也有200多種。再加之有些頑固性病害蟲的特有的遺傳特征,其抗藥性和抗逆性在防治過程中不斷增強,就現有的國內技術而言,其引起的森林蟲害根本無法根治。

1.3 管理機制不健全,造成工作推進難度大

監測預報工作薄弱,我國大部分林區還不能夠有效利用技術手段準確及時的掌握病情發作的規律并進行了預報和防治的指導[1]。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缺少協調,各個環節之間連接不順,在我國管理部門有農業、林業、防疫等部門,大家都有自己職責,造成管理不順暢,在加上造林、育苗、引種這些部門很少溝通和協調,造成預防和過程治理工作效率低下。檢疫檢驗工作不規范,一部分地區的檢疫工作跟不上,沒有建立檢驗檢疫檢測與檢查站,造成了控制危險性病蟲害傳播與治理效果差。經費短缺,具體表現在基層技術與基礎設施不足,缺少檢疫設備與儀器和必要的通訊工作,造成了整體的預防與治理能力較差。基層工作推進不力,由于缺少人員和經費,在加上基層對這方面工作的獎勵與懲罰機制不完善,造成基層工作素質較差的同時,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建設不完善。

2 森林病蟲害綜合治理對策

2.1 藥物生物結合防治,減少森林受病蟲害的面積

藥物防治是森林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的一種常見方法,常用的藥物防治手段都是采用1.2%苦參堿煙堿殺蟲煙劑進行了防治松毛蟲、舞毒蛾。該藥具有速效性好,對環境影響不明顯,施藥成本低。該煙劑一拉即可以自動燃燒,燃燒過程無明火,燃燒后無余火,比較安全,適合林區應用。而且對低齡幼蟲效果更好,煙點距離5米,6天對2-3齡幼蟲防效達96%。還可以在樹干上涂刷藥物,以提高樹木對相應病蟲害的預防能力。除了采用藥物防治手段進行病蟲害預防,還應該要加強生態防治,比如利用黑光燈、性引誘劑等誘殺松毛蟲、鞘蛾以及舞毒蛾成蟲等害蟲;根據生態系統中的法則,利用懸掛鳥巢箱的方法來招引燕雀、啄木鳥等食蟲益鳥捕食落葉松鞘蛾幼蟲、蛀干害蟲、松毛蟲幼蟲等,還要加強對益鳥的保護,從而加強對蟲害的防治。

2.2 進一步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科學技術含量

通過提高森防科技含量,改進森林病蟲害防治手段[2]。森防工作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在保護好現有林的基礎上,造林要堅持適地適樹,采用良種壯苗,營造混交林,實行工程造林和集約經營等林業措施,將預防治理森林病蟲害的工作與行業發展的全過程緊密結合,走林業發展和預防治理病蟲害同步進行的路線。同時,要把科研方向調整到解決防治工作中的重大和疑難技術問題上,走科研、試驗、推廣、防治一體化之路,充分做好現有科技成果和實用技術的組裝配套,將新技術和新成果作為全面提高防治水平的重點,快速轉化實用技術,及時根治森林病蟲,解決防治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增強森林自然抵御病蟲害的能力。

2.3 積極加強管理,提高工作的效率

要健全管理體制,理順不同機構的管理職能,使日常的工作中各司其職的同時能夠及時合作,信息交流。同時,對基層病蟲害防治機構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激勵和懲罰機制。在預防的治理上,科學的方法和技術監測病蟲的各種動態,正確推斷病蟲害的發生的趨勢。做好宣傳工作[3],使基層林業職工和林農做到對危險性病蟲害可以及時發現和干預,也要加強多林區周圍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使人人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做好森林方法工作,健全的森林系統對病蟲害的防御系統。完善法律法規、標準體系建設和工作責任制,提高外來有害生物的管理等相關防治技術和行業標準實際操作的可行性。

3.結語

森林具有很長的生長周期,通常需要幾十年,甚至百年之久,在森林漫長的生長發育期,林業有害生物的侵襲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積極創新,確保森林病蟲害得到可持續控制,推動我國林業持續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嬋.關于森林病蟲害防治問題的探討[J].科技致富向導,2015,02(10):1695-1696.

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關鍵詞】:森林病蟲害防治;問題;對策

【引言】

黑龍江林區是全國重要的林業生產基地,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和蓄積均居全國前列,而且多為天然林;樹木種類百余種,材質優良,利用價值高的30多種,如紅松、云杉、水曲柳等。松木河林場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森林覆蓋率65.8%,為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屬生態公益型林場,主要經濟項目為食用菌、堅果、苗木花卉、木耳和五味子等,病蟲害的發生會嚴重影響到松木河林場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以松木河林場為例,通過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研究病蟲害的防治對策。

1、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

1.1常發性病蟲害發生面積逐漸擴大,增加了防治難度

受氣候和環境變化影響,防治技術的限制,以及人造林面積的增加,特別是單純林面積的增加,常發性病蟲害的發生面積一直居高不下。另外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不重視,退耕還林政策等因素的影響,加大了防治難度。

1.2病蟲種類增多,加大了損失

很多地方的次要害蟲逐漸上升為主要害蟲,使造成重大危害的病蟲種類不斷增多。大量化學農藥的使用使很多病蟲發生變異或基因突變,產生不少新種類或耐藥性的病蟲,再加上很多外來品種的侵入,使當地的病蟲害種類增多,增加了防治難度。

1.3災害時有發生,損失嚴重

很多過去就威脅程度較重的病蟲害至今未得到較好地控制,例如天牛、鼢鼠等。有的地區甚至年年發生病蟲害,造成嚴重的損失。每年因病蟲害造成大量林木減產,生長速度下降,且淘汰率增高,給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造成嚴重的影響。另外很多病蟲害的潛在威脅依然很大,特別是在以前對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是通過化學藥物實現的情況下,之前得到控制的病蟲害很有可能再次復發,并擴大危害面積,給林木造成毀滅性打擊。

2、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2.1防治意識不足

眾多的林業企業只看重經濟效益,忽視生態效益,將工作重點放在森林資源的開發上,而忽了對森林資源的養護和管理,沒有足夠的病蟲害防治意識,導致森林病蟲害多發,且不能及時進行防治,最終造成巨大的經濟和生態損失。

2.2防治技術不足

當前林業部門和企業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方法主要還是采取的化學藥物防治,雖然在初期有較好的效果,但長久以來,林木對很多化學藥物產生了較高的耐藥性,而且大量化學農藥的使用還會造成農藥污染,影響生態效益。另外還出現了變異的耐藥的病蟲,為了較好地防治就需要效果更好的化學農藥,進而再次產生耐藥的病蟲,形成惡性循環。

2.3防治投入不足

當前企業對森林病蟲害的防治資金的投入較少,使病蟲害在高發年份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防治,延長了病蟲害的發生時間,加重了危害。而且由于缺乏資金,在進行病蟲害防治時不能應用有效病蟲害防治的措施和設備,也就不能及時控制病蟲害的蔓延趨勢,解決病蟲害對森林的影響。

2.4防治機制不足

我國林業部門的管理體系是縱向行政管理體系,對于政策的傳達有著良好的優勢,但是缺少橫向的不同林業部門之間的協調,導致在發生森林病蟲害時因為不能及時協調不同部門之間的配合工作,使病蟲害進一步蔓延,得不到良好的遏制。另外,實現病蟲害防治的先決因素首先是發現病蟲害,而當前對病蟲害的監測和預報工作效果較差,不能及時發現病蟲害的發生和預測發生范圍,從而不能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加大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上的損失。

3、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問題的解決對策

針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我們提出以下對策:

3.1提高病蟲害防治意識,加強宣傳

通過發放宣傳單、開辦森林病蟲害講座、病蟲害防治技術試驗等活動,加強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宣傳,提高林業企業和人員的病蟲害防治意識,尤其是對外來物種的防范意識,重視病蟲害的危害。同時也要宣傳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加強社會對森林病蟲害的認識, 從意識上為病蟲害防治工作打好基礎。

3.2完善病蟲害防治體制,加強管理

林啟企業和部門應建立健全完善的防治體制,特別是在病蟲害發生期間,加強不同單位之間的協調合作;設立獨立的病蟲害防治部門,落實責任,明確防治制度,遵守“誰經營,誰防治”的責任制度;加強監督體系的構建,制定嚴格的獎懲制度,督促企業和個人做好防治工作;加強森林的日常管理和養護工作,規范植物檢疫執法行為,嚴格把關林木的引進、檢疫、監管和復檢等工作,防止外來物種的侵入和危險性病蟲害的傳播。

3.3提高防治技術水平, 加強效率

加大對病蟲害防治技術的研究力度,創新防治技術,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推行生物防治(例如以蟲治蟲、以鳥治蟲等)和物理、機械防治(例如燈光誘捕器等)措施,減少投入成本的同時降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開發新型的靶向性強的生物農藥,在提高防治效率的同時降低耐藥性的發生。加強病蟲害監測和預報技術的應用,學習并引進他人的先進技術,提高監測和預報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類型的病蟲害要針對其特性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目的的提高防治效率。

3.4加大防治資金投入,加強建設

林業企業或部門應該加強對病蟲害防治的投入,積極引進先進的防治技術和設備,以及先進的病蟲害監測和預報設備;增加人力資源的投入,以良好的待遇吸引更多的專業人才從事防治工作;加強森林資源的建設,特別是對人工單純林,要增加植物種類,從本身的生態系統方面加強病蟲害的預防。

結語

森林是國家進行林業建設的重點資源,是影響生態平衡的主要林業產業。病蟲害是影響森林質量的重要災害之一,常對森林資源造成毀滅性打擊,不僅會影響森林資源的質量和林木的生長速度,還會影響林區的經濟和生態效益。我們需要加強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并結合實際情況,研究當前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和有效進行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措施。

【參考文獻】:

[1]李嘉慶.試論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4,34(12):59-60.

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1 森林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意義

全球氣候變暖,大范圍的生態環境發生改變,病蟲害的疫情也出現新的變化,發生病蟲害的面積增加,出現新類型蟲害,這些都加大了林業病蟲害防治難度。做好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僅是對國家森林資源的保護,也是對廣大人民自身利益的維護,這對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提升林業管理效率、促進林業發展、積極發揮林業對經濟、社會、生態促進作用、大力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穩步提高國家的綜合力量有重要意義。

2 制約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主要因素

2.1 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

雖然國家對新技術的研究投入很重視,但最新的技術成果在實際應用中范圍很小,沒有普及到最基層的林木工作者,研究和實際脫節。另外,長時間大面積的農藥使用也使病蟲產生抗藥性,這些農藥在消滅害蟲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污染,對其它物種造成傷害,產生的負影響較大。

2.2 林業部門內部之間缺乏協調,缺乏整體意識

各部門的連貫性較差,林業各部門只負責本部門的工作,缺乏溝通,預防機制較差,導致基層忽視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也加大工作難度。雖然國家對林業很重視,每年加大投入資金,但是效果甚微。

2.3 檢疫工作不到位

日常工作中,因預測、防控、檢疫、交通、通信等設施設備匱乏,致使檢疫工作不及時,工作人員又缺乏檢疫經驗,造成有害生物發生風險加大,整體防控病蟲害能力較低,一旦發生大規模疫情將造成巨大損失。

3 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對策

3.1 提高病蟲害預測能力

預測預報是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重點,要及時、全面地對可能出現的病蟲害疫情做出預測,防止出現大規模病蟲害。加大科研力度,改進預測預防手段,加大物資投入,盡可能對森林資源進行全面檢測。配備專門專業人員,定點、及時的對病蟲害進行監測,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強化森林病蟲害防控工作的時效性,有效保護我國森林資源。

3.2 加強新技術宣傳,培養基層高技術人才

隨著病蟲害的抗藥性增強,基因突變造成新類別的蟲害出現,以及森林物種減少使得森林自我恢復能力減弱,病蟲害防控在技術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培養更多的高技術人才到林業基層工作中,要不斷開發新技術,并及時推廣到實際應用中。減少化學制劑的使用,開發有針對性的生物防治新技術,在消滅蟲害的同時減少對其他物種的傷害。普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這不是一個部門可以完成的工作,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忻州市| 辛集市| 武鸣县| 静海县| 申扎县| 子洲县| 渭南市| 大足县| 延寿县| 宁陵县| 高密市| 四子王旗| 扎鲁特旗| 金秀| 泽州县| 安新县| 聂拉木县| 临桂县| 冀州市| 冕宁县| 平果县| 长宁区| 葵青区| 吉安市| 松桃| 长顺县| 南丰县| 曲松县| 南岸区| 石泉县| 武威市| 曲松县| 大足县| 乐都县| 克山县| 波密县| 吐鲁番市| 成安县| 永修县| 乌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