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建筑公司理念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昨天,我們歡歌笑語,共話公司收獲的喜悅。今日,公司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全體員工展望一同美好未來,心潮澎湃,激動不已。一年來,我慶幸,能與公司共同成長,共同經歷風浪與輝煌。現在我從實際工作出發,就四海分公司2014年的工作向大家匯報如下:
一、生產經營情況
2014年我們四海分公司在上級各職能部門及總公司的正確領導下,緊緊依靠團隊力量,充分發揮四海建筑分公司部門的作用,團結干部員工一道攻堅克難、開拓創新、扎實工作,一年來,我們分公司員工一直認真貫徹和執行總公司下達的各項指標任務,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和勇于拼搏的精神圓滿完成了預定的產值和各項責任目標。2014年共完成工程項目*項;總產值*萬元,其中文留區域內工程*項;工程總產值*萬元,文留區域外工程*項;工程總產值*萬元,全年工程結算掛賬*項;工程總產值*萬元,本年度已竣工項目均達到安全生產無事故,已掛賬項目合同竣工率100%,合同履約率100%,全年安全生產事故為零。
二、安全管理情況
我們建筑企業是一個安全事故多發的生產崗位,特別是今年下半年在采油一廠高架計量站改造項目中,這些施工項目比較零星,分布面廣,安全管理比較困難,并且要求的施工工期比較緊張,但是我們分公司有效地控制了安全事故的發生,2014年我們四海分公司未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圓滿完成了公司下達的安全生產無事故的目標。這說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分公司安全生產理念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我就任分公司經理期間,將轉變安全作風建設作為落實安全生產責任的重點來抓,確保分公司各部門重視點集中在安全生產上,項目負責人將以身作則、身先士卒,發揮示范帶頭作用。同時,我采取嚴格監督考核方案,嚴格追究問責,強化事故預防、處理能力。對待各類安全事故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達到弄清事故情況,查明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責任,吸取事故教訓,整改存在問題,防范各類事故再次發生的目的。
三、質量管理與服務情況
在質量管理與服務方面,分公司一貫要求員工認真落實責任,加強質量監管,及時跟蹤服務,排除隱患。比方說,今年我們文留鎮擴增長拉內需的項目有衛生院病房樓、文留鎮文化站、文留鎮計劃生育服務站,這些項目我們在濮陽縣的同等項目中,我們的施工進度、質量安全管理、資料和竣工備案等,可以說在我們全縣都是第一流的。2014年,我們分公司在已完工程項目中,工程質量合格率100%的責任目標已完成。
四、2015年發展目標
2015年,我們分公司將牢固樹立以市場為導向、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堅持生產規模化、技術裝備現代化、隊伍專業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的“四化”發展方向,樹立高起點、高目標、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的“五高”標準,落實調整、改進、加強、提高,全面推進建筑分公司業務發展邁上新臺階。
時光倒流到1992年初夏。
第一次認識實習就是在__。暫且遠離鬧市的渲囂,我們全班人馬乘大巴直奔__而來。那天是個雨天。汽車駛進近__的西潼路上,不知誰驚呼一聲“快看!”,抬眼間,只見連綿相擁的蒼蒼秦嶺象位娉婷駐足的絕色佳人,攔腰被白玉帶般的薄霧輕攏,怡然而立,神色凝重。游云悠悠,草木沉寂,煙雨迷霧中,時空在一剎那凝固了。
__就位于這秦嶺山麓一個群山半掩,秀水襲人,而且兼 有“羅敷”文化的羅夫小鎮。
__依山而建,充分利用了當地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城鎮的經濟發展。然而作為火力發電廠,也給當地的土壤作物以嚴峻的考驗。
踩著農人們自山間走出來的路,爬到山腰開闊地帶,巍然聳立的百米煙囪,悠然吐霧的冷凝塔盡收眼底。夜深人靜,__的上空依然是一處不滅的燈火。
二
炎炎七月,乘坐擁擠不堪的行李車,拿著一紙派遣證再次踏上這陌生而熟悉的土地,時值1995年夏。
說陌生其實并不陌生,只是不肯承認這宿命的況味。當初靠近它時,只是心無旁騖偶然停下腳步的路人。而今,我必須要成為它的一員,心中不免惴惴不安。
忘不了第一次拿著新發的運行規程,上面散發著的古怪味道同我慌亂而略顯歡喜的心情交織,復雜而離奇。跟師傅來到值班室,聽著各種設備隆隆作響的的吵雜聲,看著室外錯蹤復雜的管道,原本剛踏上工作崗位的豪情瞬間分崩離析成一堆瓦礫。一波又一波涌來的睡意即將掩沒我時,下班了。
一身疲憊的我,昏頭昏腦地領教了自己憧憬已久的工作。
時間象蝸牛般慢慢爬行。走在比面粉還細的厚厚煤粉層“鋪就”的鍋爐房內,汗,無聲的滑落。穿著履行檢查時被蹭的烏七八糟的工作服,纖塵滿面時,我最怕此刻遇見父母和朋友。一點可憐的虛榮心的不堪再承受任何“凄慘的同情”。
三
春風又一次撫過漫山荒蕪,山便有了些淡淡綠意。
上下班的林蔭道的條幅在一夜之間改變了內容,無比鮮明地打著“創無泄漏工廠”。聽取了高層制定的周密而詳盡的布署后,被動員的職工熱情也是空前絕后。
從運行到檢修,從部門到科室,統統行動起來投入到這場火熱的“創無泄漏”工作中去。
運行人員勤調整,精操作,嚴格執行“兩票三制”。檢修人員揮汗如雨,加班加點,吃住現場。時常見他們一口白牙,一雙黑眼珠,好笑中見可愛。
這場“創無泄漏”風暴可謂為“短、平、快”。
兩年下來,不論生產現場還是區域,基本上杜絕了“六漏”。走在干凈明亮的生產現場,窗外的陽光也顯得格外嫵媚,心底泛起隱隱的歌聲,還有觸手可及的希望。
四
身為上班一族,在經歷了一段無比逍遙的日子后,每天六小時工作日外則讓人輕松得找不著北。百無聊賴中,感覺如同拿沖鋒陷陣當飯吃的士兵,一下子面對和平時期競有些不知所措,心里愈加懷念緊張而充實的校園生活。
閑坐時,適逢上屆校友談論繼續深造事宜,聽罷心中一動。才知長時間的迷茫和虛空是因為喪失了前進的路標。
一切很快準備就緒,只等沖刺來年的成人高考。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也為了適應來日的激烈競爭。
風兒鼓起了帆,耳畔仿佛響起了催人奮進的號角聲, 挑燈夜讀,吃著開水泡面,辛苦并快樂著。
高考在即,按照當年的慣例,稍事休整后,我信心百倍,走向考場…..
五
“無泄漏工廠”成為過去式后,__人又相繼向“達標企業”、“一流企業”進軍。多少個被汗水浸透的的日夜后,兩塊金黃璀璨的標志牌被廠領導歡天喜地捧了回來。懸掛在醒目精致的玻璃櫥內,赫然成為一段時期的歷史見證。
然而一塊塊光榮的碑石終不敵生產設備的日益老化,記憶最深的當屬古老的文丘里除塵器,動輒“晴天飛雪”,大片的灰塵酷似飄雪,遇上雨天,廠區內外則一片泥濘。
20__年隨著一聲巨響,第一臺被定向爆破的老式除塵器提早結束了使命,伴隨著濃濃的煙塵轟然倒塌,暫新的電除塵設備拔地而起。四年后,__的上空不再“濃云”蔽日,而是輕煙裊裊,__人終于迎來了有史以來明凈的藍天,祥和的白云,和燦爛的星河。
六
獨處時曾不斷的問自己,人的一生,是否是不斷蛻變的一生。而后才豐潤多彩。
雖然對未來已做了充分的冥想,但當新的生命降臨,生活格局的改變仍讓人猝不及防。日子一下瑣碎了許多,私己的空間變得被人長驅直入,狹促而擁擠。
語言經過情緒的演譯堅硬了質地,似乎要橫掃一切。陀螺旋轉的久了,不免失去節律,唇齒之間的摩擦日益加劇,空氣里時常隱約著浮躁的味道,冬天也來得比往年早了一些。
夜,顯得漫長而冷徹肌骨,抱緊雙臂只能告誡自己布谷鳥翩躚而至時,春日一定不遠了。窗外,不知誰堅定而從容的重復著那首《你一定要過得比我幸?!返母柚{。
七
20__年,對于多年以國企工人自居,優越慣了的__人來說,有些尷尬的意味。
先是“三改”的推行和實施,讓人惶惶。接下來有關企業將宣告破產以及員工飯碗不保的傳聞,無異于石破驚天。
事實上,由于近年來煤炭價格飛漲,而電價受制于國家政策,火電企業受到了嚴重的沖擊。__這個百萬大廠自然是難逃此劫。
20__年9月隨著新的領導班子的成立,煤電差價大戰也呈愈演愈烈之勢,公司的燃煤問題頻頻告急。
__的掌舵人危難時刻,力挽狂瀾,為企業的興衰四處奔走,出面周旋于各大煤礦,同時領導中層干部、公司員工開展增收節支降耗工作。
20__年底,生產用煤得以緩解,公司的經營狀況也有所改觀。
八
轉眼已到而立之年,漸漸學會不再簡單的用好或者壞來區分和評判一個人或某件事,不因喪失了做人的原則,而且嘗試著用理性來詮釋生活。
習慣了外人看來顛倒無序的作息。看書、上班、健身、相夫教女,與三兩知己聊天,心境日漸平和。行走于大山之間,聆聽山泉歡笑,青山低語,飛鳥放歌,常想,人于自然,無疑是渺小的,走過了的,就都權且藏在心底,留給自己獨自咀嚼,生活總得繼續。
既然,看不看花,花依舊綻放零落,不若順應花期,莫辜負了花心。霧里看花,憑欄遠眺,莫如走近聞花香,莫等“無可奈何花落去”空嘆息。
九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風霜雪雨博激流,歷經苦難癡心不改,我想這正是__人的寫照。
【關鍵詞】:節能理念;設計應用;建筑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極大改善。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人們也逐步認識到環境問題給自己的生活帶來的不便之處。同時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崛起,我國的環境問題也受到了極大挑戰。因此,這就要求我們的建筑企業要利用新科技,把節能理念融入到日常設計中,促進建筑節能的可持續發展,為企業自身的發展創造出一片新天地。
1節能理念在建筑規劃設計的應用現狀
1.1節能建筑打造優質生存環境
為了發展經濟和節約成本,一些工廠絲毫沒有環保理念,將工廠的廢水,廢氣隨意排放,這種做法加劇了環境污染的進程。由于各地隨意排放的二氧化碳濃度標準已經遠遠超過了大自然的自我調節范圍,這種現象將會引起溫室效應和海平面融化的問題,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巨大的威脅。為了控制全球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濃度,低碳理念應運而生,并且隨著我國居民經濟水平的提高,他們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物質上的享受,同時也越來越注重精神層次的享受,這就為節能建筑的設計規劃帶來了新的發展空間,節能建筑能夠利用太陽能、風能等大自然的無污染能源,幫助人類打造一個適宜居住的貼近大自然的新環境。例如,2009年,美國建筑公司在美國的加州地區開發了60000m2的節能建筑住宅區,這個不被社會人士所看好的郊區住宅,在短短3個月內就被搶購一空,這種現象就充分體現了節能理念與建筑相結合的巨大吸引力。
1.2節能理念為新型建筑帶來發展新天地
在全球低碳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建筑節能理念應運而生,并成為建筑行業得以持續發展的目標。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國民消費不僅體現在物質享受,同時也更加傾向于精神享受,這就為節能理念的應用發展帶來了巨大的發展空間。例如,2014年,僅北京、上海、深圳三座一線城市,就實現了節能建筑面積17.6萬平方米,這就標志著我國逐漸進入了節能建筑新模式,因此,建筑企業必須要發展節能綠色建筑,適應生態環境的建筑新模式。
2節能理念在建筑規劃設計的應用策略
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和人文社會的飛速發展,節能理念新建筑已經進入了建筑行業,并且形成了自身的設計體系。無論是從室內的材料鋪設還是到室外的大面積節能應用,節能理念的環保建筑都能夠滲透其中。節能建筑的崛起必將給建筑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建筑企業要把握住節能理念的發展方向,學習西方先進節能理念,把節能環保應用到建筑設計中,為企業自身增添時代的新氣息。
2.1節能理念在建筑選址和周圍環境的應用
傳統的建筑選址一般以人類聚集地為主,特別是繁華的街道,尤為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隨著城市環境的大面積污染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居住地區正在向接近自然的農村搬遷。因此,建筑企業要把握住時代潮流,利用節能理念選擇合適的自然區進行建筑修建,同時也要考慮到周圍的建筑環境,把節能理念應用其中,特別是利用好對太陽能和水能的應用。首先,建筑企業應當選址在接近大自然的自然無人區;其次,一定要有良好的節能環境,利用節能觀點完成對建筑物室溫、建筑物空氣流通、資源循環利用的良性設計,建造出有企業特色的建筑物。例如,某建筑公司,在2013年的郊區改造中,利用節能理念,充分利用風能和潮汐能,實現了小區的能源利用化,既幫助業主節約了生活資源,又吸引了消費者購買,實現了企業與消費者雙贏的良好格局。
2.2利用新型節能材料進行建筑構型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傳統的建筑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為了適應人們的需要,也為了滿足家節能減排的戰略,節能建筑的理念應運而生,并且節能建筑也滿足了現代人的需求。建筑企業利用最新科技完成對建筑材料的改進,實現材料的節能化,這就是對節能理念的最大應用。例如,近幾年,建筑行業廣泛使用碳纖維替代傳統的建筑塑料,在滿足社會環保理念的同時,也為企業節約了建筑成本,實現了建筑的節能構型,使得企業可以與時俱進,跟得上時代的步伐。
結語
節能建筑理念的誕生,標志了人類社會進入了環保低碳的科技時代,是社會發展,人類思想變遷的最真實寫照。因此,企業就必須把握住時代潮流,嚴格把握節能理念,把節能觀點應用到建筑設計的每一個環節中去,以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同時也幫助公司完成自身的社會轉型。總之,建筑企業在面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化的沖擊時,就必須要有所創新,利用好節能理念,創造出低成本,高品質的節能建筑材料,幫助企業應對將要面臨的一切挑戰。
【參考文獻】:
[1],鄭學玲.淺談建筑節能與建筑規劃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18).
[2]耿前欣.試論建筑節能與建筑規劃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8).
1.1理念認識存在誤區
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凸顯,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度也越來越多,加之政府的宣傳與教育,低碳理念、可持續發展早已被人們所熟知,但是普通公民,甚至是一些建筑行業的從業者,對低碳建筑的認識都或多或少存在偏差,大多數人都認為發展低碳建筑就代表著回歸“木屋瓦舍:,不能夠建造高樓大廈,這種錯誤的理解阻礙了低碳建筑的發展,也將低碳建筑的發展方向定位為“復古”,沒有意識到技術創新是低碳建筑發展過程中的巨大推動力。還有一些人錯誤地將低碳建筑與節能建筑等同起來,這兩者之間有本質上的差別,低碳建筑致力于實現實質性減排,這個減排量必須能夠實際測量,而節能建筑的減排量只是個模擬值預測值,在實際中可能會排放更多廢物或者消耗更多的能源。
1.2技術支持有待改進
技術創新是低碳建筑發展最根本的推動力,只有不斷實現技術上的突破,才能夠不斷降低生產成本,保證低碳建筑產業發展的可能性。但是目前,我國低碳建筑的發展缺乏足夠的技術支持,主要表現兩個方面:一是前期研發資金和人力不足,收益前景不確定,缺乏企業的支持;二是高校及專業研究機構偏重理論,沒有明確技術應用的低成本、市場化的導向,忽視了如何將技術創新轉變為現實生產。
1.3配套制度出臺滯后
我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我國節能減排工作目標的落實,低碳產業、低碳建筑的發展更多的依賴于國家制度。建筑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承擔著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保持經濟增長的重要任務,但是我國對建筑業的調控是有所保留的,近些年,政府開始大力調控房地產,但主要針對的是房價,尚未建立起低碳建筑的鼓勵和保護制度。
2.促進低碳建筑發展的有效措施
2.1深入普及低碳理念,發揮各方積極作用
為了使社會公眾更為透徹地理解低碳以及低碳建筑的理念,政府要加強宣傳和教育,培養公眾的低碳生活意識,使公眾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覺進行環境保護,減少能源消耗。政府要鼓勵專業化、商業化的能源服務公司參與到低碳建筑管理中來,使建筑企業和專業化的能源服務公司進行合作,實現雙贏,同時起到更好的環保效果。政府還要鼓勵社會資金向低碳建筑行業流動,鼓勵低碳建筑的發展,促進建筑產業的轉型與升級。
2.2積極開發新技術并合理采用
我國應當充分認識到技術創新對低碳建筑的強大推動作用,積極吸取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鼓勵自主研發。政府可以鼓勵個人和社會團體進行新材料、新技術的研發,為其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并指導建材和建造企業進行應用。技術創新對低碳建筑的發展十分重要,但并不是全部,因此,建筑企業還要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盡量多地利用自然條件和較為簡單的技術進行建筑設計與改造,達到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
2.3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機制并提供相應發展條件
不斷制定與完善低碳建筑的鼓勵和保護制度是保證低碳建筑發展的根本,因此,我國要加強在設計、招投標、建造、使用、拆除過程中的全方位建筑節能減排的監管,并制定統一的監管標準,這一標準可以在德國DGNB建筑全壽命周期碳排放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以適應我國的國情,也有助于和國際接軌。為了更好地促進和推廣低碳建筑的發展,我國要完善并建立起低碳建筑的市場體系,還要善于運用信息技術,建立自己的數據庫系統,對不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能耗量進行統計與分析,并實現標識和追蹤,從而為企業選擇最佳的建造方案以及實現政府監管提供有效的依據。
3.我國低碳建筑的發展前景預測
3.1出現低碳示范建筑
在推廣低碳建筑的初期,建立一些低碳示范項目,例如碳的辦公場所和低碳的公用建筑等,可以強化公眾的低碳節能意識。政府可以和房地產企業進行合作,結合政府在政策、市場上的優勢和企業在資金、技術上的優勢,推出一些列受到市場認可的低碳建筑產品,利于建筑的利益相關者更好地接受新的建筑法規和新的建筑設計理念。
3.2從規劃設計開始注入低碳理念
低碳建筑能夠真正實現低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建筑師的規劃設計,因此從低碳建筑項目提交建議書直到規劃選址,整個過程都要貫穿低碳節能的理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降低建筑物的碳排放量。因此在未來,低碳建筑的設計會更多的考慮建筑的環境屬性,對建筑材料進行高效率的利用和多層次開發,提高對建筑空間的利用率,還可能出現立體綠化網絡體系和屋面的節能設計。
3.3推廣節能公司模式
張偉民先生,偉民集團董事長。現任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中國室內裝飾協會、中國人民建筑裝飾協會常務理事、協會專家、中國酒店投資人聯盟創會會員,澳門建筑裝飾協會會長、珠海市建筑業協會副會長、珠海市建筑業協會裝飾分會會長。偉民集團旗下有張偉民建筑商、偉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偉民(港澳)設計裝飾工程、澳門凱斯頓(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珠海經濟特區偉民(港澳)設計裝飾公司、偉民建筑裝飾設計研究院、珠海偉民材料貿易公司、中山偉民家具工藝廠、云浮偉民石材工藝廠、珠海市歐洲工業園有限公司等。
市場的外資企業家之一。他靈活運用“古今結合、洋為中用”之設計理念,緊貼時展脈搏,準確把握澳門、內地、東南亞建筑裝飾市場的發展契機,在承攬星級酒店、大型商場、娛樂場、高端寫字樓及其它公共建筑等裝飾、設計施工項目中獨佔鰲頭、聞名業內,高標準、高要求、高品質地完成了一批大型建筑裝飾工程,成為澳門中資機構和威尼斯人度假酒店的優質承建商。
三十三年,他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憑借著對工作不懈的熱情、超常的專注、超前的理念、過硬的技術和優良的服務,帶領企業上下求索,在充滿激烈競爭的殘酷市場中,成功地將當年在澳門開設的家具廠及設計裝飾公司,打造成今天集建筑裝飾、設計施工、建材貿易、家具廠,云石廠、酒店管理等多元化經營為一體的集團企業——偉民集團,並一直在業界保持領先地位。
近年,在保持現有優勢的同時,集團正向國際酒店管理方向全面拓展,旗下“澳門凱斯頓(國際)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向國內提供現代化的酒店管理、緊握市場脈搏、以酒店專業的網絡營銷平臺和港澳的現代管理模式,在資深的國際管理團隊統領下,偉民集團創建了自成的管理體系,將酒店從投資開發,營銷策劃、設計施工、市場銷售的一條龍配套管理的態勢,創造和拓寬了酒店管理行業的市場空間,成為中國建筑裝飾行業多元化、產業化發展的一面標桿!
創業伊始:以信任叩開市場
張偉民先生,生於珠海,長在香港,學成澳門,三地文化的熏陶,三地生活的經歷,為他創業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大學肆業之後,張偉民先生任職於珠海政府部門,工作不久,就返回澳門定居並進入裝飾行業,同時為完成學業宿愿,利用業餘時間重返校園,進入澳門東亞大學(今為澳門大學)修讀商業管理與裝飾設計課程。那時,他已立志獨立創業,面對當時澳門相對陌生的環境,茫茫商海,如何打開業務市場呢?他想到了主動出擊,大膽走出去的辦法:“認識的人多了,自然就會有生意。”
與人溝通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種,張偉民先生選擇了最簡單、最直接,也最具勇氣和挑戰的方式——“敲門”。眾所周知,臨海的澳門時常有颱風過境,每當颱風來襲之時,風雨肆虐,門窗玻璃損毀的事就時有發生。“每次颱風過後,我就背著工具箱走到街上,查看哪家的窗戶玻璃打破了,查到一戶就上樓去敲門,主動要求提供維修安裝服務?!边@個在狂風過後主動上門為街坊服務的人,就是青年時的張偉民先生。
然而,由於人們的防備心理,並不是每家人都愿意開門接受他的幫助,但他並未就此放棄。颱風過後,他依然一家家地過去敲門,用自己真誠的態度打動了附近的居民,憑借其精湛的技術、合理的價格、體貼的服務,很多街坊都記住了他,留下了他的聯絡方式,小到家具修理,大到房屋整體裝修,都愿意找這位熱心的青年人幫忙。就這樣他做成了一筆筆生意,慢慢創造了自己的良好口碑。
這個從颱風中走過來的人,更懂得如何在危機中抓住機遇。1979年,張偉民先生在澳門成立了“偉民室內裝飾設計公司”,時任澳門行政局局長巴路士先生主持剪綵,澳門賢達何賢先生、馬萬祺先生、崔德祺先生等澳門名流都送來花籃表示祝賀。從此,偉民集團踏上了迅速發展的征途。
設計理念:古為今用 洋為中用
澳門這個在特殊歷史條件下誕生的古老小鎮,保留了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最完整和最集中的東西方文化混合共存的建筑群體,既有南歐的大陸風情,亦有中國傳統的明、清徽派江南民俗建筑,現已列入世界建筑文化遺產,名揚海內外。
受到這種中西方建筑氛圍的環境影響,張偉民先生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發展,慢慢領會和挖掘出“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藝術精髓。時下,張偉民先生在澳門開設的家具工廠,由於其在中西式家具設計上的獨具匠心,其產品一直深受歐美經銷商的青睞,尤其是中國明清的仿舊仿古家具,大量出口歐美。“當時的澳門仍處於殖民地時代,必須通過接觸西方文化,才能接受時代賦予的使命,將中葡文化巧妙地互通互融,融合得好即成功,否則就是失敗?!蓖ㄟ^不斷地學習和經驗積累,張偉民先生對唐宋、明清中國古代建筑及家具研究得非常透徹,既理解中式家具獨有的文化韻味,又滲透西方宮廷家具的內涵,在設計不同作品時糅合中西方文化的精華,從而成功體現了“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設計理念。以偉民集團的LOGO為例:其外形像一只頂天立地的“鼎”,而“W”“M”兩個字母,取自偉民首字母的大寫,下面一行較細的字體,為“W”“M”的古英文寫法。綜合而言,該LOGO結合了古今中外之元素,其奧妙之處無不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這種“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理念,也一直體現於偉民集團的設計當中。在1983年和1987年的兩次澳門工業設計競賽中,偉民公司與眾多外國公司同臺競賽,脫穎而出,分別獲得了一等獎和特等獎。在承攬威尼斯娛樂大堂天花的設計施工時更將這個理念發揮得登峰造極,令中外設計師嘆為觀止。
騰飛發展:求新求變 能攻能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