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體育鍛煉必要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自覺參與體育鍛煉,科學的發展體能,既需要對體育運動有明確的認識,更需要付出實際行動,體育鍛煉是促進健康最積極有效的手段,在體育鍛煉中那些真真切切的體驗和通過奮力拼搏得到的快樂,會使你感悟到健康的價值。
“自覺參與”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之一,只有自覺參與體育鍛煉,你才能發自內心的感受到你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從被動的接受,變為積極、主動、富有創造性的學習體驗體育對健康的多元價值。高中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要達成引導學生自覺、有規律地參與體育鍛煉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可以滲透到實踐課中來進行教學;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布置課外作業等形式來促進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鍛煉。要想讓學生自覺參與到體育鍛煉中,除了讓他們理解自覺參與的意義以外,重要的是讓他們將這種認識轉化為行動,在轉化過程中需要有一些具體的措施和行為。但是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環境中,需要采取的措施和行為并不一致,教科書中也難以提供完全統一、適用的方法和措施,但探究園地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去自覺參與,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參與體育鍛煉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長期堅持,因此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組成學習小組,相互促進,共同鍛煉提高的方式來達成運動參與的目標。
“體育鍛煉重在參與”。該知識點的教學一方面應使學生明了經常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必要性;另一方面還應使學生理解,重在參與還是一種重要的體育精神,這種體育精神并不是說取勝不重要,而是說參加和取勝都重要,但兩者比較而言,參加比取勝更重要。這種體育精神實際上是倡導一種自強不息、奮勇拼搏的精神,它可以遷移到人們生活的其他領域,有利于培養學生積極拼搏、奮斗不息的進取精神。
在中職體育教育中,開展健康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是全面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內容,有著重要的地位及作用。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中職教育中開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對如何開展健康教育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
健康教育;中職體育;必要性;措施
一、分析中職體育教學中滲透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職體育教學中開展健康教育,需要在開展體育教學過程中,通過開設健康體育課程,在結合中職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基礎上,結合學校體育教育資源,科學合理的設立健康教育課程的內容等,實施健康多元化教育策略,體現體育的多功能教育特點,克服傳統教學中以競技為主要教育內容的體育教學方法,將體育教學和健康教育有機的結合起來,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養成科學、積極向上的體育價值觀。不過,從當前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學現狀來看,健康教育經常處于被忽視的地位,再加上部分學校缺乏必要的開展健康體育課程的相關基礎設施和場所等,因此在很多中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健康教育開展狀態不是很好。
二、中職體育教學健康教育開展策略
1.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發揮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盡管教師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但是不能忽視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才能真正從根本上使得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實現自我身體鍛煉的目的。而且教師和學生的雙邊互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師生之間的良好關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得校所開設的健康教育課程被學生所接受和熱愛,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安排恰當的運動項目,鍛煉學生的運動技能,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實施個性化體育教學,真正培養學生的健康教育理念,有效實施健康教育課程。
2.做好健康教育內容設計,堅持循序漸進原則
在中職體育教學中,開展健康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制定長期的發展計劃。在開設健康教育課程基礎上,就如何開展健康教育進行科學的設計,制定科學的學習內容,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不斷提供學生的運動技能和綜合知識水平,開展科學的與學生專業設置相適應的體育項目,使得學生能夠實現全面學習,促進終身體育理念的養成。在日常體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良好體育健康鍛煉意識的培養。因為在目前中職生課堂學習中主要是被動的參與體育鍛煉,使得學生在體育鍛煉方面都是被動參與,在課外時間學生很少有意識的積極參與課外體育鍛煉,因此還需要加強意識培養和習慣養成,在結合學生所學專業或者職業特點基礎上開展體育訓練,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讓學生認識到體育課程學習對于今后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例如幼教專業,可以在課堂學習中設計多種有趣的游戲活動,加強學生鍛煉,增強身體體制,同時還能夠使得他們保持天真樂觀、活潑爛漫的性格特點,為今后工作開展打下良好基礎。
3.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在體育教育中,不僅要引導學生積極開展體育鍛煉,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健康的生活習慣,從而更好的發揮健康教育的作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中職體育教師要從自身做起,為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導作用,如教師要帶領學生積極開展各項體育活動,帶領學生養成做早操、早上跑步、每周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要通過教師的以身作則來帶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通過日常工作及生活交流,對學生開展陽光體育理念教育,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堅持健康第一的生活理念,在開展正常專業學習的同時,能夠養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實施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培養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就是要為社會培養一批身心健康、德才兼備的現代化人才,因此在實施中職教育中除了開展專業教育外,還需要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對于中職體育教學來說,也開著體育教學中,還需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挖掘和利用現有的教學內容,不斷豐富和完善教學手段,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例如在開展競走運動教學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關注競走速度的同時,還要主動引導學生堅持堅持實事求的原則,做到腳踏實地,確保所有技術動作都有效掌握,落實到位,避免將競走運動發展為花架子,并在枯燥的鍛煉中鍛煉自己的意志,養成堅忍不拔、堅持不懈、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奮斗精神,通過競走運動對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從而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步發展,引導學生學會進行自我調節,實現健康教育的目的。
總之,為了更好的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有必要增加體育健康教育,堅持以科學健康觀為指導,有效整合健康服務、教育和環境之間的關系,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支持,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作者:胡萍 單位:貴州省財政學校
參考文獻:
[1]李星佳.體育教學質量提高的途徑探究[J].知音勵志,2016(20).
關鍵詞 體育作業 作業設計 作業內容 作業效果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0-0123-02
體育與健康課程和其他文字學科一樣,也應該留有適當的課外作業。如果一個學生單靠每周幾節體育課,其余時間不參加體育活動,他的身體素質是難以得到提高的。為了有效銜接課內與課外教學,培養學生自我鍛煉意識和習慣,更有效地完成體育教學任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現代社會體育理念的實施和貫徹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就體育作業設計,談談自己的心得。
一、設計體育作業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地區把教學質量的高低作為評價學校辦學能力的唯一標準,致使學校片面追求高質量,重視智育,輕視藝術教育,整天要求學生在教室讀書,寫作業。學生的課余活動時間被擠占,每天鍛煉一小時的時間得不到保證,身體素質的發展受到了嚴重影響。據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表明,我國學生的耐力、肺活量近十年趨于停滯,甚至有所下降,學生的近視率居高不下,而且是年級越高近視率越高,肥胖兒童和超體重兒童比例不斷增加。專家分析認為,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學生的學業負擔過重,體育鍛煉不夠,體力勞動減少,缺乏營養知識。可見布置適量的體育作業非常必要。
二、設計體育作業的意義
體育作業是由體育老師在一節體育課后留給學生在課外完成的體育作業,也就是體育鍛煉和體育活動。設計體育作業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自覺地參加各種體育鍛煉活動,增進身心健康,并可使課內與課外體育活動有機地統一起來。學生在體育課上所學的各種動作技術要求和方法在課外活動中得到復習和鞏固,進而熟練掌握,這對體育課的教學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其次,解決了學生在課余生活練什么、怎么練的難題,從而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培養了高尚的情操和頑強的意志。因而,體育作業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當既研究教材、學生,還要研究作業,做到有的放矢,并對作業進行跟蹤了解,追求實效。
三、設計體育作業的內容
體育作業的內容非常廣泛,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時,要有目的、有針對性地結合教學實際,精心選擇適量的體育作業。
首先,體育作業要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復習鞏固體育課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如我在一年級上完一節跳繩的新授課后,多數學生還不能掌握跳繩的方法,不會連續跳,因此,我就要求學生用課余時間練習,爭取在下次體育課時能連續跳。學生初學跳繩興趣還比較濃厚,教師又布置了練習跳繩的作業。學生通過復習,就會掌握跳繩的方法、技巧。在下次課檢查學生的作業時,效果就很明顯,很多學生都能連續跳。
其次,體育作業與自覺鍛煉身體相結合。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應該是每天一小時,在校由體育教師組織實施,但周末和節假日教師就可以以作業的形式,要求學生在家長的陪同或監督下完成一小時的鍛煉。假期中的作業要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掌握一樣或多樣體育運動,如滑旱冰、武術、游泳、跆拳道、球類運動等。學校通過各種活動來展示學生的課余生活。
四、設計體育作業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布置體育作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體育教師要科學安排,考慮到當地氣候特點、場地器材的實際情況,考慮學生完成作業的可行性。如滑雪、單雙杠的練習等就不適合。作業的內容練習次數和形式,這些都是可變的因素,既要防止運動量不足,達不到鍛煉的效果;又要防止運動過度,應事先教會學生如何把握好尺度。
其次,對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布置作業后不進行檢查和適當的評價,是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的,這也是體育作業能堅持下去的重要條件之一。對體育作業的完成情況,不能用固定的標準去衡量,學生的先天體質有差異,具體練習條件、家庭背景和個性心理發展都存在著差異,要注意區別對待,遵循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對學生完成體育作業情況進行積極的評價,使學生們有完成作業的成功感和認同感。
一、 學生體育鍛煉方式與體質健康的相關性
身體素質既是人類長期生存的基本素質之一,也是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因素。中小學生只有保持良好的身體素質和健康的體魄才能在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更好地實現自己的理想,才能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實現個人價值。因此,讓學生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是未來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是一個值得我們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群體面臨的健康問題也更加嚴重,我國的疾病發生率以每年10%左右的幅度上升,這嚴重影響了個人在社會發展中價值的實現。中小學校是培養專業型智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有人做過研究,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學生健康狀況優于偶爾參加鍛煉的學生。因為中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發育期,體育鍛煉既能改善學生的生理功能、人體神經系統的功能、人體心血管系統的功能、人體呼吸系統的功能和人體運動系統的功能,還能更好地促進消化吸收、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增強人體均衡和靈活性、增強人的體質和健康水平,從而達到人體更健美,精力更旺盛。因此,通過教育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引導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這是目前學校采用的最普遍的方式。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學生健康問題,也是帶動體育教育事業發展的有效因素。文化知識的積累與豐富并不能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還應該依賴于學生健康素質的提高。人文主義理念的發展要求人在社會實踐中積極實現個人價值,培養學生身體健康水平有助于實現學生的個人價值。積極參與社會改造實踐是人實現自我價值的主要途徑,只有在實踐活動中才能接觸到更多的事物,才能讓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得到提高。中小學生身體素質增強之后,其可以更好地從事社會實踐活動。中小學校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這對于中小學生個人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Taylor對體育鍛煉的心理效應經過長期研究并且得出結論:體育鍛煉可增加或提高學業成績、自信心、情緒穩定性、獨立性、心理控制源內控傾向、良好心境、知覺能力、身體意象和身體能力感。Berber研究發現,有規律地從事中等強度的活動(每次活動20分鐘到六十分鐘)有助于改善情緒。
McDonald&Hodgdon對有氧健身鍛煉與特質人格關系進行了全面的研究,結果發現有氧健身運動在人格與評價上有積極的效果,它對于學生形成一種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建立健康、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是非常有利的。
二、 學生安全教育、自身防范意識和學校完善安全措施的必要性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員孫云曉指出,導致悲劇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學生缺乏安全防衛知識,自我保護能力不強。其實80%的意外傷害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對中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和培養自身防范意識非常緊迫。
為了更好地開展中小學安全教育工作,1997年教育部有關部門組織編寫了《中小學安全須知》、《中小學安全常識》等書籍及掛圖,在全國范圍內對中小學進行了普及教育和宣傳。但這些書籍主要是針對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用電安全、防火、防盜等,涉及體育運動安全的知識很少。
許多學校為了減少“麻煩”,故意取消了一些危險系數較大、難度較高的運動項目。有的學校和教師為了避免體育鍛煉中事故的發生,在體育課中采取一些消極預防辦法,如降低教材難度、刪除有挑戰的教材等。其實這些做法對學生的健康、發展是十分不利的,同時也嚴重阻礙了學校體育教學活動健康有序地發展。因此,體育教師在學校體育教學中不應該回避問題,而應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和自身防范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安全,才能為社會培養更多全面發展的人才。
1.學生定期體檢是了解學生健康狀況的必要手段。
2.患有各種疾病的學生或剛病愈的學生應遵醫囑服藥和休息,不宜參加運動或劇烈地運動。
3.教育學生不要在強光下鍛煉,謹防中暑。
4.飯后不宜立即參加劇烈運動。
5.鍛煉時間不要過長,一次鍛煉時間以20~30分鐘為宜,以免出汗過多,體溫上升過高。
6.鍛煉后不要大量飲水,因為夏季鍛煉出汗后,大量飲水會給血液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特別是心臟增加負擔。
7.鍛煉后最好不要立即洗冷水澡,因為過冷刺激會使毛孔突然關閉,造成身體內臟器官紊亂。
8.鍛煉后忌大量吃冷飲,因為大量的冷飲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甚至急性胃炎。
9.體育教師要對中小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例如防止游泳溺亡的安全教育、高處墜地摔傷教育以及防火教育等。
10.體育教師要給中小學生講解運動前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因為在激烈運動前如果不活動全身,就很容易造成拉傷或扭傷。
11.體育教師還應教育學生防止二次損傷的發生。
12.讓學生了解一些帶有探險性質或體驗探險性質的戶外運動的基本知識和技術。
學生體質健康和體育鍛煉的安全問題不僅是教育界需要關注的話題,也是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和研究的內容。國家應從政策上進行調整,要求各地教育部門重視體育鍛煉的安全問題。如:國家頒布相關文件推行健康政策,要求中小學在教育期間確保學生的安全;教育部門定期展開教育考核工作,對學生的體育鍛煉規范實施全面考核,對學校的教育工作給予科學指導,讓中小學校的體育教學水平得到提升。
學校、教師、家長等在努力采取措施改善學生體質健康的同時,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體育鍛煉方案,讓學生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展開各項體育活動。各級中小學校在教學改革工作中既要關注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也要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此外,還要讓學生能更好地接觸體育知識,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并且針對體育鍛煉中存在的安全風險采取防范措施,從安全角度為學生考慮安排教學工作,向中小學生廣泛宣傳“安全鍛煉”的重要性,制定合理有效的體育教育計劃,為學生創造優越的體育學習條件。教師要根據自身的工作經驗實施教學改革,在完善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注重體育鍛煉安全措施的改善。如:針對各類體育項目的教學,教師可為學生制定相匹配的安全加護,讓中小學生不僅接觸到專業的體育鍛煉,也能在鍛煉中保護好自身的安全。
總之,在進行體育運動、學生安全教育、自身防范意識和完善安全措施的安全教育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讓學生掌握一定的人體生理方面的知識,講授時要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通俗易懂,生動活潑,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其次,要不斷完善安全措施,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進行體育運動安全教育作為一項長期工作來抓。
三、 體育鍛煉和體育運動的科學性
體育教學是融知識、技術、技能為一體的雙邊活動。我們既要發揮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又要培養學生創造性地完成體育訓練任務的能力。學生在體育教學與訓練中,傷害事故的隱患是客觀存在的,作為一名體育教師,除了必須具有高度的組織能力和教學責任感之外,還要不斷增強教學安全意識、采取可行的保護安全措施、安慰和鼓勵學生,使學生逐漸了解到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但不科學的體育運動反而會對身體造成損害,因此體育鍛煉要注意它的科學性。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學生身體狀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運動計劃,確保鍛煉安全。其次,我們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生理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運動項目,開始鍛煉時要注意強度,最好是由弱到強,運動量要適度,做好準備活動和運動后的調整和放松。建議學生衣服寬松,內衣吸汗,鞋底松軟;運動場地要平整,無障礙;場地器材要確保安全、無故障;做任何活動都要遵守比賽或游戲的規則,等等。
體育鍛煉活動中經常會出現各種安全問題,它不僅給教育部門、學校、學生、家長和老師造成了很大損失,還直接影響了體育鍛煉活動的長期進行,體育運動鍛煉中的安全問題值得我們體育教學工作者繼續研究和探索。
參考文獻
[1] 陳子平.從社會健康調查看我國學生體質下降問題.健康教育導報,2009(15).
1.五禽戲的介紹
五禽戲是東漢名醫華佗依據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形體為代表,依據前人的引導術,結合中醫理論和長期的醫學實踐創編的健身氣功。五禽戲是世界上最早的醫療體操,具有強身健體、輔助治療疾病等效果。從健身的角度看,五禽戲每一種動作都有不同的健身效果。虎戲能旺盛精力,拉伸脊柱關節,鹿戲,強肝益腎,平疏肝火,熊戲安神壯體,增強脾胃功能,猿戲能使人耳聰目明,腦健身輕。鶴戲能舒暢經絡,活血易筋。實踐證明,五禽戲對于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免疫力有明顯的作用,對運動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都有一定療效。
2.中職學校體育開展現狀
2.1體育課程開展現狀。中職校體育課基本上還是沿用高中的教學模式,以田徑、三大球為主,并附帶練習一些基本的身體素質。這些的課程從小學沿用到現在,學生的積極性不夠,主動性不強,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有時體育課就做做準備活動,開始放羊,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的練習項目,由于體育設施的限制,很難滿足學生多項的選擇要求,加之現在學生不喜歡鍛煉,可想而知體育課鍛煉的效果就不是很理想。
2.2課外體育鍛煉情況。國家實施陽光體育工程,要求在校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因此學校積極開展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增加學生的鍛煉時間,但由于課外體育鍛煉基本上以學生自己鍛煉為主,并不強制要求學生,男生喜歡鍛煉的較多,而女生不太喜歡劇烈的運動,干脆就在運動場玩手機,這樣就有背我們鍛煉理念的初衷,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3.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學生的特點
3.1中職校會計專業學生身體素質狀況。按照教育部門的要求每所學校每年對學生的體質健康進行測試,其測試項目是立定跳遠、50米跑,實心球、800/1000米等項目,這些項目基本上測試學生的所有身體素質,是對學生身體素質的一個綜合測試,從近年來我校學生體質測試達標情況看,隨著年級高,達標率低這樣一個趨勢,說明學生身體素質在不斷下降,同時說明體育課程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3.2會計專業學生的職業特點。通過對我校會計專業老師的訪談得知,會計專業要求學生長時間伏案操作,長久面對數字或鍵盤屏幕,對身體頸部、腰部、眼睛等部位容易造成勞損,損傷較大。因此對于軀干脊柱關節就非常重要。在體育鍛煉中應該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制定一些有效的鍛煉方法,為學生的職業發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4.在職校中會計專業中開展五禽戲的必要性
4.1五禽戲的健身價值符合會計專業學生鍛煉的要求。五禽戲活動范圍全面,運動幅度較大,各種動作涉及身體的大部分肌肉群,脊柱及大小關節,如頭部俯仰,手臂上舉,脊柱的拉伸,聳肩、側屈、擺臂等,運動十分全面充分。
虎戲的左右跨步下蹲,熊戲的推攀,腰骶髖部的運動,猿戲的四肢動作,鹿戲的提肩動作,鶴戲的左右伸腳和獨立步,這些動作可以改善脊椎骨肩關節及其他關節的軟組織血液循環,疏通經絡,軟堅散結,有助于保持骨骼、關節的正常結構,預防關節僵硬,減少骨質疏松和骨刺的形成。
五禽戲中的呼吸調息,吐納陳新,對于呼吸心肺機能起到有效的鍛煉效果。納入新鮮空氣,調理身心,同時心情舒暢,起到神清氣爽的作用。五禽戲中有一些眨眼的動作,不論眨眼,轉動,遠眺、近看,對于改善視力都有一定的好處,遠近交替,可以使眼內外肌收張有馳,對于保護視力,預防視力有很好的作用。
五禽戲這一系列的健身功效很夠很好的切合會計專業學生對于專業方面的身體素質的要求,五禽戲的持之以恒的鍛煉對于會計專業學生來說具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4.2不受場地、器材等外界因素的影響。五禽戲屬于大眾普通項目簡單易學而且健身效果明顯,不受場地、空間、時間的限制,學生可以在訓練、學習、娛樂之余進行簡單的五禽戲練習。五禽戲屬于靜態無競爭項目,對鍛煉人群無限制,個人和集體練習形式均可,練習者可以獨自或一起享用伸展的樂趣。再次,五禽戲對身體素質沒有要求,不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各年齡段的男女生均可練習,五禽戲簡單易學易練,鍛煉時間可根據個人習慣自由支配練習。由于會計專業大部分為女生,大部分女學生喜歡輕柔緩和的運動方式,這點上五禽戲也非常契合。會計專業學生在學習之余進行簡單的五禽戲練習既放松身心又達到鍛煉的目的,對于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有很好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