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病理學筆記

病理學筆記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病理學筆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病理學筆記

病理學筆記范文第1篇

病例介紹:男性,55歲,主因頭昏頭痛3小時、嘔吐伴右側肢體活動障礙1小時入院。既往有“高血壓”病史,無心臟病史。入院查體:體溫37.2℃,血壓192/105 mmHg,脈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神智清楚,對答切題。雙瞳孔等大等圓。雙肺呼吸音清晰,未聞及干濕性音。心界不大,心音強,心率80次/分,節律齊,各瓣膜聽診區未聞及病理性雜音。右側肢體肌力為Ⅱ級,左側肢體肌力為Ⅴ級。右側巴彬斯基征(+),左側巴彬斯基征(-)。立即行頭顱CT檢查發現:左側基底節區出血,出血量約為50ml。體表心電圖未發現異常。入院后給予控制顱內壓、營養腦細胞等對癥支持治療。同時給予心電監護監測患者生命體征,1周后病情逐漸穩定。復查頭顱CT發現出血部位血腫有部分吸收。但此后第四天上午11時患者出現心悸、心前區疼痛,伴有惡心嘔吐。查血壓179/98 mmHg,心率88次/分。急查心電圖示:Ⅱ、Ⅲ、AVF出現異常Q波,Ⅱ、Ⅲ、AVF的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急查心肌壞死標記物和心肌酶譜示:心肌肌鈣蛋白T為0.28 ?滋g/L,CK-MB為0.87 ng/ml,CK為1 337 U/L,LDH為926 U/L,AST為193 U/L。臨床診斷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采取激化液、營養心肌細胞等對癥支持治療。6天后復查心肌壞死標記物和心肌酶譜指標均下降,10天后恢復正常。心電圖與前圖相比Ⅱ、Ⅲ、AVF的ST段有所有所下降,T波較前直立,心率為70次/分。患者逐漸好轉。

討論:心臟活動受到交感、副交感神經的雙重支配,而支配心臟活動的高級自主神經中樞位于下丘腦、腦干及邊緣系統。急性腦血管病導致腦內血流循環障礙,腦對心臟的控制與調節會發生紊亂,則很容易出現繼發性心臟損害。急性腦血管病時,機體處于應激狀態,體內兒茶酚胺、腎上腺素水平升高,可進一步引起冠狀動脈痙攣,造成心臟缺血。急性腦血管病變累及下丘腦、腦干及邊緣系統所引起自主神經的急劇變化而誘發的類似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稱為腦心綜合征[1]。這種腦心綜合征的臨床癥狀往往有時被腦出血時昏迷癥狀所掩蓋,易造成誤診和誤治。因此,腦出血患者應進行心電血壓監測。

參考文獻:

[1] 趙步長,伍海勤,崔長棕,等.腦心同治―心腦血管疾病防治進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76.

收稿日期:2007-11-28

病理學筆記范文第2篇

關鍵詞:腎腫瘤;病理分類;影像學檢查

隨著當前診斷技術的不斷提升,腎臟疾病的診斷率明顯上升。在進行診斷的過程中,根據病變影像學檢查對患者的腫瘤大小、位置、性質進行分析已經成為一種常見診斷手段[1]。影像學檢查不僅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診斷效果,還為醫師提供了可靠的臨床資料,對患者的治療具有非常好的促進效果。本文就腎腫瘤病理分類進行分析,對患者的影像學檢查進行對比研究,觀察診斷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02年1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腎腫瘤患者300例,對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其中男性患者212例,女性患者88例,男女比例約為2.4:1。患者年齡3~83歲,平均年齡(54±1.7)歲。選取患者中左側腎癌155例,右側腎癌145例,患者左右腎癌比例達到1.07:1。選取患者中血尿185例、疼痛221例、腫塊174例、三種癥狀均包含58例、無癥狀患者27例。選取患者中出現發熱25例、消瘦38例、乏力41例、高血壓21例、貧血22例。

1.2 影像學檢查

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根據患者臨床病例特征對295例患者進行B超檢查,對300例患者進行CT檢查,19例患者進行腎盂造影檢查。

B超檢查顯示患者的呈現強回聲58例,呈中等偏強回聲80例,呈低回聲154例,患者檢查均顯示腎臟內占位性病變。B超檢查患者中腫瘤突向腎外272例、腫瘤腎實質腎外形無改變21例。B超檢查的準確率達到89.5%,誤診為腎錯構瘤27例、誤診為腎腎臟腫瘤4例。

對300例患者進行CT檢查,其中出現腫瘤低密度影90例、高密度影31例、高低密度混雜影47例、等密度影128例。對腫瘤患者進行CT檢查的過程中,平掃CT值為13.1~65.2Hu,注入造影劑對患者腫瘤強化表現進行分析。CT檢查的準確率達到95.5%,其中誤診為腎盂癌9例、誤診為神經母細胞瘤3例、誤診為腎錯構瘤2例、誤診為腎梗死2例。

對19例患者進行腎盂造影檢查,腫瘤處腎盂受壓或腎輪廓有改變患者8例,準確率達到42.1%。

1.3 手術結果

根據患者癥狀對239例患者進行手術,其中腎癌根治手術217例、姑息性腫瘤切除術22例。其余58例患者因晚期癌實施化療或放棄治療,3例患者心肌梗死死亡。

1.4 病理分型

在本次研究的過程中,患者病理分型包括:透明細胞癌178例、顆粒細胞和透明細胞混合癌60例、狀腎細胞癌15例、腎盂癌14例、神經母細胞瘤6例、腎肉瘤6例、腎母細胞瘤5例、未分化癌5例、顆粒細胞癌4例、梭形細胞癌3例、錯構瘤3例、腎梗死1例。

2 討論

腎腫瘤是一種常見的臨床泌尿系統腫瘤急癥,主要包括源自腎實質的腎細胞癌、腎母細胞瘤以及發生于腎盂腎盞的移行細胞狀腫瘤。腎腫瘤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一般多發于50~70歲人群,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具有非常嚴重的影響[2]。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根據患者病理分類和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分析,可以在很大程度提高對患者的診斷效果,從本質上確保患者早日康復。

在對腎腫瘤進行影響學檢查的過程中,初步完成診斷后CT掃描可以對空間及密度進行高分辨率觀察診斷,對患者腫瘤的大小、范圍、性質、組織密度等進行分析,實現對患者腫瘤的進一步診斷[3]。CT掃描通過對病變內的鈣化、脂肪及水分進行特異性檢查,有效降低了對患者的誤診率。在進行CT檢查的過程中,影像學主要表現為高密度影、低密度影、高低密度混雜影、等密度影,根據密度分區可以對患者腫瘤的液化壞死現象進行準確分析。CT檢查可以有效提高對腫瘤病例分類的分類效果,加大發現脂肪組織腎臟包塊及錯構瘤的機率。除此之外,B超檢查、腎盂造影也可以對腎腫瘤患者臨床病理進行有效分析。但是B超和腎盂造影的誤診率相對CT檢查較高。

在本次影像學檢查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根據患者不同臨床特征對患者分別進行影像學檢查。其中B超檢查準確率達到89.5%,誤診為腎錯構瘤27例、誤診為腎腎臟腫瘤4例;腎盂造影檢查的準確率達到42.1%;CT檢查的準確率達到95.5%,誤診為腎盂癌9例、神經母細胞瘤3例、腎錯構瘤2例、腎梗死2例。

研究結果證實,對患者進行影像學檢查,提高診斷準確性對患者病理分類及治療具有非常好的促進效果。在進行診斷的過程中,醫護人員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癥狀,選取合適診斷方法,確保從本質上加強診斷的準確性。B超檢查和CT檢查具有各自的影像學特點,醫護人員要對上述特點進行準確運用,從根本上加強影像學檢查的運用效果,確保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 李欣,胡曉麗,劉俊剛.小兒腎腫瘤病理與影像學診斷[J].放射學實踐,2011,26(7):124-125

[2] 馬建輝,關有彥,鄭閃等.腎細胞癌病理分類的新進展腫瘤學雜志[J].2008.7(5):93-94

[3] 鄒萬忠.新認識的腎臟腫瘤的病理學特征及診斷[J].臨床與實驗病理雜志,20084(2):82-83

病理學筆記范文第3篇

關鍵詞:腦出血;鼻飼;并發癥;護理

腦出血術后昏迷患者由于不能由口進食, 因此,為腦出血昏迷患者實施胃腸內營養的重要性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臨床應用最多的是鼻胃管插管行胃腸內營養(Enteral Nutrition,EN),腦出血術后由于患者呈高代謝狀態,能量消耗急增,蛋白質的分解代謝水平高于常人,胃腸外營養不能滿足患者術后的能量高消耗,所以主張EN為主要營養方式,適用于流質飲食、勻漿飲食、混合奶的EN支持[1],此類患者病情嚴重,預后較差,因此,由EN引起的各種潛在的并發癥也應在臨床上引起重視.回顧分析我科自1999年1月~2001年12月共161例腦出血術后昏迷的患者,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男120例,女41例,年齡40~78歲,GCS計分

1.2方法 鼻飼混合奶71例,勻漿飲食10例,流質飲食80例。

1.3結果 60例腹瀉;30例嘔吐;52例低鈉血癥;13例高糖血癥;22例脫管;5例誤吸;6例堵管。

2并發癥的預防及護理

2.1胃腸道癥狀

2.1.1腹瀉及便秘 臨床上最常見的并發癥是腹瀉,發生率可達62%[2],通常發生于EN開始時,另外大量使用廣譜抗生素,使腸道菌群失調,并發腸道霉菌感染而引起腹瀉[3],使用一般止瀉藥往往無效,患者臨床表現為排大量多次水樣便,糞便檢查可發現大量菌絲。如果癥狀嚴重無法控制可暫停喂食。EN溶液污染后給患者鼻飼也可導致腹瀉,因此在配制過程中要注意食物及容器的衛生,現配現吃,避免食物變質,以免人為的引起腹瀉。發現患者腹瀉后應對腹瀉原因做出評估,及時發現病因及潛在的胃腸道疾病,護理措施上要保持床單位清潔干燥,加強皮膚的護理。

大部分鼻飼飲食的纖維含量偏少,長期食用可能引起患者便秘,可在飲食里加蜂蜜或麻油以潤腸通便。若病情許可,則應在各種流質內加入適度纖維成分,或輔以開塞露塞肛。

2.1.2惡心,嘔吐。常因鼻飼溶液輸注速度過快或者鼻飼超量有關,易與顱高壓導致的嘔吐相混淆,本組30例嘔吐患者,經減慢輸注速度,小量多次,液量遞增的方法后癥狀均緩解,方法為EN溶液溫度保持在10℃,一般1000 ml/d,逐步過渡到常量2000 ml~2000 ml,分4~6次平均注入。

2.1.3胃潴留 腦出血術后患者昏迷,胃腸蠕動減慢,營養液易潴留在胃內,在每次注入溶液前先回抽胃液,了解胃潴留情況,若殘留量>100 ml,需延長注入間隔時間,或行胃腸減壓引流,也可加服胃動力藥,如嗎丁啉,促進胃排空。

2.2代謝并發癥

2.2.1低鈉血癥 腦出血患者由于控制鈉鹽的攝入,長期的清淡飲食易導致低鈉血癥,在護理中應逐漸增加膳食配制鈉鹽的濃度與量,經常監測血清電解質變化,及時糾正電解質紊亂的發生。

2.2.2高糖血癥與低糖血癥 高糖血癥與大量鼻飼高滲糖飲食有關,由于家屬過分強調營養補充,使其配方中呈高糖成分。護理中應正確掌握血糖,尿糖測量方法,以免高血糖加重病情。高血壓患者常伴有血糖增高,因此注意監測血糖,避免各種影響因素,掌握胰島素靜脈滴入濃度,靜脈滴注速度

2.2.3脫水 脫水可由腹瀉,尿糖或者攝水不足引起,護理中應逐漸增加飲食的濃度與量,并經常監測電解質變化及尿素氮的水平,嚴格記錄患者出入量。

2.3機械性并發癥

2.3.1誤吸 誤吸是比較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尤其是老年衰弱或昏迷患者易發生液體飲食返流,吸入氣道,誤吸常見的原因有:①一次灌注過多的營養液,特別是初始階段灌注液過多,過頻,易致誤吸的發生;②咽反射或吞咽反射消失,此時如插入導管到支氣管,可因營養液的注入發生致命危險,另外胃內容物返流致氣管也可發生;③鼻飼后立即翻身;④不當,平臥位,肥胖患者腹腔內容物致使膈肌上抬,胸腔壓力升高,以及昏迷后患者噴門括約肌松弛常可發生食物返流。護理中應抬高床頭30度,病情允許可行半臥位,注意鼻飼及輸注速度,鼻飼完畢維持30 min,密切監測胃潴留量,必要時暫停鼻飼2 h,胃管出口做好標記,吸痰時動作輕柔,減少刺激,鼻飼量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妥善安排鼻飼和其他護理時間.如果發生誤吸,患者出現呼吸困難等,應立即停止鼻飼,協助患者取右側臥位,放低頭部,抽吸出呼吸道內的胃內容物,防止進一步返流,造成嚴重后果.

2.3.2脫管,堵管 腦出血術后昏迷患者基礎護理多,一般脫管多是因為翻身,檢查時不慎脫落,或患者煩躁時自行拔出,護理中應選擇柔軟的,穩定性好的鼻胃管留置,并做到妥善固定好,必要時適當的進行約束,在每次鼻飼完畢應沖洗鼻飼管,避免堵管,長期鼻飼者,應定期予以更換。

3結論

綜上所述,有效的預防及護理,能夠有效降低腦出血昏迷患者鼻飼的并發癥發生率。但是,具體相關細則仍須進行更為深入的臨床分析,以不斷提升醫療及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黎介壽.臨床腸外及腸內營養支持[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3,20.

病理學筆記范文第4篇

關鍵詞 液基薄層細胞學 宮頸上皮內瘤變 宮頸活檢

宮頸病變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發病率有升高和年輕化的傾向[1]。通常從宮頸癌前病變發展到原位癌――浸潤癌的過程大約需要10年的時間[2],因此早期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對宮頸癌的預防和治療有重要意義。本文對318例TCT檢查異常的患者進行了細胞學診斷與陰道鏡下宮頸活組織檢查符合率的對比分析。現總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標本來源與處理:2009年8月~2011年11月收治TCT檢查結果異常者共318例,均為ASC-US及以上病變行宮頸活檢者。所有活檢標本由婦科醫師在陰道鏡下取得,經福爾馬林固定、石蠟包埋、常規制片、HE染色后進行病理診斷。

診斷標準:細胞學采用2001年的TBS診斷系統,分為良性反應性改變。非典型鱗狀細胞(ASC),包括未明確診斷意義的非典型鱗狀細胞(ASC-US)及非典型鱗狀細胞-不除外上皮內高度病變(ASC-H);鱗狀上皮內病變(SIL),包括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和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鱗狀細胞癌(SCC)。因腺上皮細胞病變的病例過少,本研究沒有將其列入統計。組織學診斷包括正常或炎癥;人瘤病毒(HPV)感染(指不伴CIN者,伴CIN者則列入相應的級別);CIN Ⅰ、CIN Ⅱ、CIN Ⅲ(包括原位癌)、鱗狀細胞癌。為統一細胞學和組織學的診斷術語,根據TBS標準LSIL(即CIN Ⅰ),HSIL包括CIN Ⅱ和CIN Ⅲ[3]。

統計學處理:以宮頸活檢病變最嚴重部位的診斷為金標準,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 果

223例ASC病例中(包括ASC-US及ASC-H)活檢組織學分別診斷為慢性炎癥85例(38.12%),HPV感染38例(17.04%),CIN Ⅰ50例(22.42%),CIN Ⅱ23例(10.31%),CIN Ⅲ24例(10.76%),SCC 3例(1.35%),病理陽性率為61.88%(138/223)。與宮頸活檢組織病理學相比,TCT的一致率分別為LSIL組(包括CIN Ⅰ及HPV感染)32.65%(16/49),HSIL組(包括CIN Ⅱ、CIN Ⅲ級)84.21%(32/38),SCC組100%(8/8)。TCT報告中LSIL有51.02%(25/49)診斷降低,有16.33%(8/49)診斷升高,HSIL有10.53%(4/38)診斷升高,有5.26%(2/38)診斷降低。HSIL組的組織學一致率高于LSIL組,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23.00,P<0.01)。見表1。

討 論

本研究中,有4例TCT診斷為ASC-US,而活檢為CIN Ⅲ;有7例TCT診斷為LSIL,而活檢為CIN Ⅲ。細胞學診斷過低,復閱涂片發現確有可診斷為更高級別的病變細胞,只是細胞量少,閱片不夠仔細,診斷人員可能認為證據不足而傾向保守,也有的確實沒發現可明確診斷的細胞,可能是未取到足夠的細胞而影響了細胞學觀察。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有4例TCT診斷為HSIL,而組織學診斷為慢性炎癥1例,CIN Ⅰ3例,經復閱涂片仍為HSIL,分析原因有可能是因為活檢取材未取到病變最嚴重處,也有可能是在制片過程中未切到病變最嚴重處。

ASC-US指細胞的異常較反應性改變明顯,但未達到鱗狀上皮內病變的程度,可以是增生活躍的良性改變或潛在的惡性病變。本組病例ASC-US中炎癥占48.63%,HPV感染占21.92%,CIN Ⅰ占22.60%,CIN Ⅱ占4.11%,CIN Ⅲ占2.74%,包括了從炎癥到CIN Ⅲ的各級病變,因此它是一種排除性診斷,是對存在病變危險的提示,而不是異常病變的明確診斷,它是TCT檢查中的難點且在陽性病例中占比例最大,它的準確性對提高TCT診斷報告的水平有重要意義。TBS診斷標準要求ASC-US與LSIL比值應控制在2以內,國內大樣本研究報道兩者比值應控制在1.5:1~1:1之間[4],本組中兩者比值偏高,且ASC-US中有6.85%(10/146)為CIN Ⅱ及以上病變,提示可能存在將SIL降低診斷為ASC-US。病理醫生應定期統計該比值,以提高ASC-US診斷的準確性。本研究發現在診斷為ASC-US的病例中有相當部分背景紅細胞及炎細胞較多從而影響了診斷,這提示婦科醫生在取樣時應盡量擦拭宮頸表面的黏液及出血,以減少ASC-US的診斷。

細胞學診斷畢竟是實驗室診斷,不是最終診斷,也存在假陽性及假陰性的問題。本組病例TCT檢查結果中4例ASC-US活檢為CIN Ⅲ級,占2.74%(4/146);7例LSIL活檢為CIN Ⅲ級,占14.29%(7/49),以上病例被TCT診斷過低,造成假陰性。有8例LSIL(16.33%,8/49)及4例HSIL(10.53%,4/38)被TCT診斷過高,造成假陽性。上述TCT診斷均通過宮頸活檢得到了糾正,使患者得到及時有效適當的治療。當然,不同病理醫生之間的診斷差異也客觀存在,所以當組織學結果與細胞學結果不一致時不能完全否定細胞學診斷,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處理,必要時重復細胞學檢查和活檢。

綜上所述,TCT與宮頸活檢組織學符合率高,尤其是對HSIL及以上病變的診斷,但也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和假陰性。ASC-US的診斷是TCT檢查中的難點,其準確性對提高TCT診斷報告水平有重要意義。對TCT檢查異常者應隨訪或陰道鏡下活檢,以便以組織學為對照積累經驗提高TCT診斷的準確率。

參考文獻

1 蘇韻華,許丹.宮頸癌及癌前病變多種篩查方法的研究進展[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9,9(25):529.

2 張艷.TCT法篩查1007例宮頸細胞學的臨床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8,23(15):2159.

病理學筆記范文第5篇

[關鍵詞] 糖尿病胃輕癱;莫沙必利;胃動素;胃泌素;復發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3)05-0081-03

糖尿病胃輕癱是糖尿病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以厭食、早飽、腹脹、惡心和嘔吐等胃腸動力障礙相關性癥狀為表現特征[1]。糖尿病胃輕癱的作用機制目前尚不明確,近年來研究發現其發病與胃腸激素的分泌紊亂密切相關[2]。莫沙必利是一種強效選擇性5-羥色胺受體激動劑,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療效確切、副作用少[3],但有關莫沙必利對糖尿病胃輕癱患者血漿胃腸激素的影響國內外鮮有報道。本研究觀察了莫沙必利對糖尿病胃輕癱患者血漿胃腸激素的影響及療效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1年1~12月在我院就診的糖尿病胃輕癱患者70例,納入標準:①均符合2007年中國2型糖尿病診治指南的相關標準[4];②具有胃輕癱的典型臨床表現;③鋇餐檢查發現吞鋇4 h后胃內仍有鋇條殘留。排除標準:①經各種檢查排除腸道及肝膽胰系統等器質性疾病;②無明顯電解質紊亂、高滲性昏迷和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糖尿病并發癥。采用隨機數字表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35例。觀察組中男18例,女17例;年齡51~86歲,平均(69.7±6.9)歲;病程1~10年,平均(4.8±1.6)年。對照組中男19例,女16例;年齡52~88歲,平均(69.4±7.1)歲;病程1~9年,平均(4.6±1.9)年。兩組患者的性別構成、年齡分布和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胰島素注射或降糖藥口服治療控制血糖。對照組在此基礎上予嗎丁啉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規格:10 mg×42片,批號100827)10 mg,每日3次,連用2周,觀察組在此基礎上予莫利片(江西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5 mg×24片,批號101005)5 mg口服,每日3次,連用2周;觀察并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和治療12周后血漿胃動素(MTL)和胃泌素(GAS)水平變化,觀察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并隨訪治療后半年和1年內的發生率。

1.3觀察指標

1.3.1血漿胃腸激素水平的檢測 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漿MTL和GAS水平,試劑盒購買自中國人民東亞生化技術研究所。

1.3.2療效及復發評定標準[5,6] 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胃排空時間已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較前明顯好轉,胃排空時間較前明顯縮短。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和胃排空時間無明顯變化或較前加重。除無效外均認為總有效。復發是指治療后患者隨訪期間再次出現胃輕癱的典型的臨床癥狀或胃排空時間延長超過半小時。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結果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漿MTL和GAS水平變化

兩組患者治療前血漿MTL和GAS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治療2周后,兩組患者血漿MTL和GAS水平較治療前明顯上升(對照組治療前后t=2.41、2.35, P均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2周后,觀察組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40,P < 0.01)。見表2。

2.3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安全性比較

觀察組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4例,其中稀便3例,腹痛1例;對照組治療期間出現不良反應2例,其中稀便1例,腹痛1例,癥狀均較輕,未予治療癥狀均逐漸消失,均無明顯嚴重的藥物不良反應。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8,P > 0.05)。

2.4 兩組患者治療后隨訪半年和1年內的復發率比較

治療結束后對治療有效者(觀察組32例和對照組21例)隨訪半年和1年,觀察組的復發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5.01、5.58,P < 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胃輕癱的病因與發病機制較復雜,尚不完全明確,大多數學者認為是多種因素綜合引起胃動力障礙——感覺異常疾病[7],目前研究認為作用機制可能與血糖升高使胃排空下降、長期高血糖引起的自主神經病變、胃腸道激素分泌異常、迷走神經功能紊亂致食管肌肉收縮和食管排空緩慢、糖尿病微血管病變與胃排空功能延時有密切關系[1,8]。胃腸激素水平及功能的紊亂在糖尿病胃輕癱的發病機制中起主要作用。MTL是由22個氨基酸組成的多肽類胃腸道激素,主要由十二指腸和空腸黏膜合成及分泌,通過增加細胞內鈣離子的水平,促進胃腸蠕動,促進胃腸道的排空,加快胃腸內容物的運行速度,與消化道動力障礙疾病密切相關[9]。胃泌素主要由胃壁中的G細胞合成與分泌,可促進胃腸道的分泌和運動功能,并能改善胃腸道黏膜的營養與血供;促進胃腸道黏膜細胞的分裂生長,與消化道動力障礙疾病關系密切[10]。顯然通過調節胃腸道激素MTL和GAS水平,可促進胃腸道運動,有利于糖尿病胃輕癱的治療。

莫沙必利是一種臨床常用選擇性5-羥色胺受體的激動劑,通過刺激胃腸道組織中5-羥色胺受體,促進腸間神經叢大量合成并釋放乙酰膽堿,從而促進胃腸道的運動,治療胃腸動力障礙疾病的療效確切,且莫沙必利與心腦組織中的多巴胺-受體無親和力,心血管和錐體外系的副作用較輕[3,11,12]。何繼東等[13]研究發現莫沙必利治療糖尿病胃輕癱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安全性較好,是一種治療糖尿病胃輕癱安全有效的藥物。張彤彥等[14]研究發現莫利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療效肯定,可迅速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作用機制可能與西利可改善糖尿病胃輕癱患者胃運動功能、促進胃動素的合成與分泌密切相關。本研究結果發現治療2周后,觀察組患者血漿MTL和GAS水平上升程度較對照組更顯著,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治療期間無嚴重藥物不良反應。表現莫沙必利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療效確切,安全性較好,作用機制與促進體內胃腸道激素MTL和GAS釋放密切相關。同時研究還發現觀察組治療結束后隨訪半年和1年,其復發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表明西沙必利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能明顯降低復發率,具有預防復發的作用。

總之,莫沙必利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療效確切,安全性較好,能明顯降低復發率,具有治療和預防糖尿病胃輕癱復發的作用。其作用機制與促進體內胃腸道激素MTL和GAS釋放、調節血漿胃腸激素的水平及功能紊亂密切相關,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Nicolas,Intagliata BA,Kenneth L. Koch. Gastroparesis in Type-Diabetes Mellitus: Prevalence,Etiology,Diagnosis,and Treatment Nicolas Intagliata,BA,and Kenneth L[J]. Current Gastroenterology Reports,2007,9(4):270-279.

[2] 張全義,高宏凱,張新國. 糖尿病胃輕癱的發病機制及治療新進展[J]. 醫學研究雜志,2008,37(11):23-25.

[3] 郝建平,沈宇. 莫沙必利治療糖尿病胃輕癱30例觀察[J]. 遼寧實用糖尿病雜志,2003, 11(1):38- 39.

[4]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 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7年版)[J]. 中華醫學雜志,2008,88(18):1227-1245.

[5] 羊祝奇,葉炳華,周正斌,等. 莫利治療糖尿病胃輕癱58 例療效觀察[J]. 基層醫學論壇,2009,13(7):213-214.

[6] Henry P, Parkman T, William L, et al. American Gastroenterological Association technical review o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gastroparesis[J]. Gastroenterology,2004,127(5):1592-1622.

[7] James AN,Ryan JP,Crowell MD, et a1. Regional gastric contractility alterations in a diabetic gastroparesis mouse model-eftects of cholinergic and serotoninergic stimulation[J].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2004,287(3):612-619.

[8] Borg J,Melander O,Johansson L,et al. Gastroparesis is associated with oxytocin deficiency, oesophageal dysmotility with hyper CCKemia,and autonomic neuropathy with hypergas trinemia[J]. BMC Gast roent erol,2009,9(2):17-19.

[9] 王青青,張愛珍,徐端珩,等. 2型糖尿病胃輕癱與胃腸激素的相關性[J]. 中華內分泌雜志,2004,20(4):324-325.

[10] Camilleri M. The stomach in diabetes:from villain to ally[J].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09,7(3):285-287.

[11] 詹奇,洪勁松,李中萬. 莫利聯合嗎丁啉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臨床觀察[J]. 現代醫院,2006,6(12):26-27.

[12] 呂德權. 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分析[J]. 中國醫藥導報,2007,4(5):8,143.

[13] 何繼東,王一平,歐陽曉波. 莫沙必利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薈萃分析[J]. 胃腸病學,2011,16(2):94-98.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海县| 河南省| 尼木县| 黄陵县| 凉城县| 萍乡市| 独山县| 蓝田县| 乐东| 虞城县| 江安县| 柞水县| 松潘县| 京山县| 内乡县| 河南省| 邵东县| 衡阳市| 林甸县| 冀州市| 香港| 苗栗县| 天镇县| 民勤县| 瑞丽市| 罗平县| 新野县| 乐东| 双峰县| 苏尼特右旗| 崇阳县| 安溪县| 邢台市| 眉山市| 长兴县| 巨鹿县| 罗山县| 玛纳斯县| 云龙县| 泗洪县| 苗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