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

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

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范文第1篇

關鍵詞:水產品 養殖技術 無公害

中圖分類號:S9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336(2013)18-0047-02

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各界的重視。消費者追求新鮮,鮮美,營養豐富,經濟實惠的水產品,同時對于他們的安全和質量指標也是非常關心的。要想確保水產品的質量,就將這種綠色無公害水產品生產進行全面的推進。

1 無公害水產品質量要求

第一,養殖基地的要求必須過關并且要經過相關部門的認證,對于水產基地而言最重要的是大氣,土壤,水質量,這些必須符合農產品的安全和質量的規定,對于水產品的產地的環境必須要遵循國家標準和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水質USDA標準的相關的認證,同時養殖人員必須要遵循的綠色水產品生產技術操作的規程對水產品進行養殖,放養過程從種子到飼料,肥料,魚藥,所有的投入品的使用都要嚴格把關,對于水產品的收獲,儲存以及質量控制,包裝等各個方面都必須滿足上市所需要的有關標準或規范的要求;最后,水產品還必須要經過政府機關指定的檢驗機構進行取樣抽檢,完全符合要求的產品經過認證后才可進入到市場當中。

2 綠色無公害水產品養殖技術

2.1 高品質的種子生產和引進健康

水產苗種的生產和水產養殖技術的引進以滿足漁業法以及水產苗種管理的辦法對于水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的要求。這些技術主要包括優良的親本培育技術,標準化的良種繁育方法和養殖品種的養殖方法等。

2.1.1 優良的親本培育技術

選擇來自于安全、非疫區的水產原的親本作為培育的主體,保證良種場的清潔衛生,這樣一來親本的遺傳的質量就會有很大的梯高,產品質量就會符合的標準,在養殖親本的過程中選擇優質的飼料,確保營養全面,在不同的池塘對不同的親本進行飼養和管理,親本繁殖后將種苗迅速圈養,對種苗建立親魚管理文件,從而能夠為來年的培育提供參考資料。

2.1.2 良種繁育技術規范

選擇符合水產品的生產條件的設施及藥物進行飼喂苗種研制的技術的操作的相關的要求。飼養過程中參考養殖業傳統的栽培技術的規范(SC/T 1008年至1994年)執行標準在池塘中對魚苗進行培育。對于催產素的使用應該掌握最佳的時機,而且也要按照相關的規定使用催產藥物,催產素的藥物劑量使用要適合;魚苗孵化的過程非常重要,保持孵化池的水溫,確保好水質安全,對于魚苗的投喂要充足,開口餌料的選取要適合,與此同時根據無公害食品漁業藥物使用準則(NY 5071-2002)的要求對魚苗的養殖和疾病預防控制劑進行使用。

2.1.3 主要養殖品種的養殖技術

水產原,良種養殖的相關標準對水產苗種進行養殖,采取合理的程序,專業技術人員必須對養殖質量進行檢查,符合要求才可投入生產和培育,應當加強對水產苗種產地檢驗檢疫的要求,水產品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市場銷售或用于相應的生產。

2.1.4 進口種子技術

只有在城市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以及水產養殖備案后才能夠將從國外引進的水產品進行飼養和銷售,通過市級考查委員會的調查后方可投入生產。對于引進的水產品的苗種要保證減少污染,對于生態環境沒有破壞等。在種苗引進之前,尋求有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對其進行檢查,進行質量檢疫,對于通過疫區引入的有感染的種苗要嚴格杜絕。在魚放養之前對種苗進行嚴格消毒,這樣就保證了池塘中部被不帶入細菌或寄生蟲。

2.2 運輸暫養加工技術

水產應該來自優質的新鮮水產生產基地,水產品污染的物理和化學指標嚴格遵守質量要求,在運輸過程中對產品進行保鮮,保活措施的處理,在運輸過程的儲存容器,貯存場要及時清掃、保持干凈?;畹漠a品的運輸和中繼水應符合水質標準,活的水產品運輸應該提前兩天喂食,魚應該進行合理的鍛煉,對于運輸的載體材料的選擇必須保證無毒無害。嚴格杜絕品的使用,保證在運輸過程中的產品無污染。對于運輸轉運的場所,選取的設備必須要安全,無污染和符合國家其他方面的規定。在暫養水體增加增氧設備在養殖區要及時的開啟。

根據飲用水標準(GB 5749-1985)的規定選擇水產品加工用水,未經批準的食品添加劑在加工過程中要杜絕,對于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也要根據衛生標準(GB 2760-1996)要求選取,國家明令禁止色素,防腐劑,改良劑等在加工過程中要禁止。包裝材料的選擇要嚴格,選取經國家批準的食品原料進行包裝。選擇清潔的材料進行包裝。

2.3 質量控制監測檢測技術

對于養殖區的環境條件要選擇有資質的監督檢驗機構進行認證后方可投入使用,養殖和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守關于水產品質量安全和衛生的規范,對于投入的漁用品的控制等要嚴格根據國家標準進行選取,對質量進行監控測試,以確保測試程序的科學有效性,對于測試數據要保持公平,嚴肅以及權威性。

2.4 水產養殖生產記錄管理

單位和個人在水產養殖生產過程中應當填寫相關的水產養殖的數據,將品種,種源,種子檢疫,苗種放養和增長,飼料來源,飼養條件,水,泥沙,水質檢測,同時對于投入品的采購,儲存,使用和生產記錄等記錄好。另外,水產養殖用藥記錄還要填寫,記錄對于發生的疾病的預防措施,以及是產品的疾病的主要癥狀,藥物名稱,藥物來源,用量和其他內容進行記錄。選擇專人對水產養殖生產的記錄,嚴格養殖用藥的投入,保存相關記錄、文件的保存應當保存到水產品銷售后的2年方可銷毀。

綜上,由于日益增加的養殖量,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水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食品市場準入制度在中國也正在逐步推行。,綠色,無公害水產品越來越多的受到城市和農村居民的青睞,對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條件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要積極推進無公害生態養殖,對水產品進行無公害認證,以加強和提高在市場上的水產品的競爭能力,加快標準化生產。

參考文獻

[1]李亞琴.實施無公害水產品養殖推進漁業健康快速發展[J].中國水產,2011.

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范文第2篇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2013年縣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和“十二、五”環境保護規劃目標,嚴格落實水產養殖污染整治措施,繼續推進發展水產標準化和無公害健康養殖,不斷提高健康養殖技術水平,改善漁業生態環境質量,確保完成2013年度水產養殖減排指標,促進全縣水產經濟又快又好發展。

二、減排措施

(一)提高思想認識,優化產業結構

加強水產養殖業污染防治,做好漁業水域污染減排工作,對促進全縣污染減排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要嚴格執行國家和省級部門、縣定的產業政策和污染物排放標準,從源頭上控制好污染物總量的增加;要認真研究分析全縣水產業的實際和水產業的現狀及縣轄內的水質情況,做到資源的合理配置,推行資源綜合利用。

(二)加大減排宣傳,發展健康養殖

對在全縣境內進行水產養殖的漁業單位和個人,要加大水產養殖減排任務的宣傳力度,取締網箱養魚、肥水養魚,嚴禁向水庫內投放化肥、農家肥、禽畜糞便,嚴禁向水庫內排放污水、傾倒垃圾;嚴禁使用違禁藥品和違禁添加劑,調整養殖模式,推廣稻田養魚、藕魚混養,大力推行無公害、健康、生態養殖技術,推廣膨化浮性魚飼料,發展無餌化、清水養魚和發展濾食性魚類、增加濾食性魚類的增值放流數量,以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

(三)加強執法監管,加大執法力度

認真組織人員進行定期和不定期執法巡查,開展污染減排專項檢查的監察行動,嚴格執法行為,提高執法能力。以開展整治違規養殖行為手段,以保障人民健康為目標,對違反健康養殖的漁民予以處罰,對落后的生產養殖技術堅持予以取締。對污染物不能達標的水產養殖企業和基地實施限期治理、整改,治理、整改不到位的堅決叫停,直至達標。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為切實完成2013年水產養殖減排任務,縣水務局成立以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減排領導小組,分管水產的副局長主抓減排工作,局屬單位及全縣水產養殖企業為減排工作目標的第一責任人,辦公室設在水產漁政管理站,水產漁政管理站站長負責落實減排計劃,制定減排工作規劃,及時協調解決、督促、推進減排工作,做好上傳下達,加強協作配合。

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范文第3篇

關鍵詞:淡水;養殖;無公害;病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 S942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ki.jlny.2016.07.039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食品衛生安全的認識逐漸深入,食品安全已經成為人們對食品的基本要求。無公害食品生產地、產品、加工等均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我國對無公害食品需求量巨大,無公害食品已經成為未來農業生產的主要發展方向。淡水養殖不同于海產品養殖,淡水養殖需要利用湖泊、水庫、江河等內陸水域進行水產動物飼養與繁殖,常見的淡水養殖產品包括魚類、蝦類、蟹類等,目前,我國淡水養殖面積居全球首位。淡水養殖具有一定局限性,內陸水域的流動性較差,導致水質更換速度慢,加大了淡水養殖的病害防治難度,本文結合實際調研分析無公害淡水養殖中的病害防控技術。

1 養殖水域設計與建造

在籌建淡水養殖場時需要提前對附近的水源進行勘測,保證水源達到養殖標準,一方面水源不能帶有有毒物質與病原體;另一方面水源的水質情況必須滿足產品的生存標準,保證水源可以不受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關于水產品水質的要求可以參照國家漁業水質標準(GB11607-89)。在涉及淡水養殖場時需要綜合考慮養殖場地的面積,為養殖場地設置完整的進、排水系統,每一個養殖池塘都具有獨立的進、出水口,引進水源之前先對水進行消毒,可以將水引入蓄水池暴曬數天,如果引入的是地下水源,則需要保證水溫與氧溶量達到相關標準。

2 病原體控制與消滅

內陸地區的水域流動性較差,需要對養殖場進行定期消毒,保證清理池塘的藥物可以殺滅病原體,除此之外,還要對池塘的水質進行改善,可以利用生石灰、漂白粉等改善池塘水質。另外在引進苗種之前必須對苗種進行檢疫,水產苗種的檢疫可以參照《水產苗種管理辦法》,一方面必須保證繁殖的親本來源于良種場;另一方面必須保證苗種生產條件與設施符合生產標準。同時必須加強養殖場的日常消毒工作,從苗種、餌料、場地、工具、水質等五個方面控制疾病傳播。

3 無公害漁藥的使用

無公害漁藥指的是漁藥中的成分對水產品與其他生物無毒副作用,且在環境中的滯留時間較短,不對環境造成破壞,無公害農藥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無公害農藥的使用主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防預為主,提前預防池塘中的病毒與害蟲,注重防治結合,盡量使用生態友好型的生物制劑,避免對水池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二是安全性原則,淡水養殖場必須保證要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漁藥中的成分不危害人類健康。

4 季節性疾病的防控

水產品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季節性,這些疾病受氣候的影響較大,養殖場應該提前做好預防工作。常見的預防措施包括外用藥物、餌料預防以及中草藥預防,外用藥物是在養殖場附近懸掛藥用竹簍,或者直接將藥物進行全池潑灑,這種方法適用于魚類魚鰭、體表的疾病防治,常用的藥物包括漂白粉、硫酸亞鐵與硫酸銅的合劑等,餌料預防主要針對魚類的腸炎疾病,常用的藥物包括大蒜素等,中草藥預防是我國所特有的養殖技術,流蘇子等藥物可以防治草魚細菌性皮膚病,地錦草可以防止甲魚溫病,烏劍梅可以防治白頭白嘴病。

5 提高水產品抗病力

除了外界的防治措施外,還需要加強水產品的自身抗病能力。一是科學放養,在放養前選擇合適的品種,在同一池塘盡量放養同一種類、同一規格的苗種,避免混養造成的疾病感染,北方地區可以實行冬放;二是科學投餌,在使用餌料前需要對池塘的養殖情況進行調查,保證天氣、水溫、水質等外界環境符合投餌要求,同時提倡綠色飼料,根據實際情況添加多酶制劑、天然礦物質等;三是調節水質,隨著水產品的體積增大,池塘中的水產品單位空間更小,每隔15天向池塘中灌注10厘米左右的新鮮水源。

6 標準化的生產技術

淡水養殖場管理部門應該根據淡水養殖產品的特點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與標準化的操作流程,管理體系的內容包括日常維護、疾病預防、苗種引進、漁藥投放、飼料喂養等,通過建立全程管理體系嚴格監控水產品質量的每一個環節,同時對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進行定向控制,保證無公害水產品的安全生產。除此之外,淡水養殖場管理部門應該加強員工培訓,保證養殖場每一位員工都能掌握水產品疾病防治的相關技術,提高工作人員對水產品病害防治的意識,保證每一個環節具有標準化的參照資料,實現水產品生產標準化操作。

綜上所述,無公害淡水養殖的病害防治技術具有多維性,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嚴格控制,本文從養殖場的日常管理、水質凈化、苗種引進、漁藥使用等多個方面深入分析了水產品病害防治技術,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我國無公害淡水養殖技術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蔣高中.20世紀中國淡水養殖技術發展變遷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8.

[2]孔江紅,劉襄河.鰻鱺無公害健康養殖及主要病害防治技術[J].河北漁業,2009(10):32-35.

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漁業質量安全管理

隨著人口增長和經濟不協調發展導致自然環境狀況不斷惡化。水產品賴以生存的環境(主要是土壤和水質)一旦遭受污染,水產品質量安全將受到威脅。在漁業生產過程中,漁藥、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的大量使用導致水域環境惡化加劇,特別是一些養殖戶和加工企業受利益驅動,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藥物、添加劑等,加之我國水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滯后,對漁藥、飼料、添加劑等漁需物資監管缺位,無公害水產品市場準入機制尚未健全等諸多因素,致使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狀況堪憂。

1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1.1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工作進展情況

2003~2006年,全國認證產品3 156個,申報總產量已達240.43萬噸,占養殖總產量的7.09%;認定面積216.80萬公頃,占養殖總面積(2005年)的28.73%。 短短幾年時間,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工作從無到有,產品認證和產地認定穩步增長,但各地發展很不平衡,東部漁業大省產品認證占養殖總產量的30%,產地認定占養殖總面積的50%,浙江、江蘇、廣州、上海等省市產品認證占養殖總產量的50%,產地認定占養殖總面積的70%,而西部省份產品認證占養殖總產量的1%,個別省份產品認證還是空白,產地認定占養殖總面積的2%。從全國的形勢來看,產品認證和產地認定相對于養殖總產量和總面積來講,差距不小,發展潛力很大。

1.2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工作機構和檢測機構的布局

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工作不收費,屬公益性質,推行的是“標準化生產,投入品監管,關鍵點控制,安全性保障”制度,采取的是產地認定與產品認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推動。產地認定由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實施,主要解決產地環境和生產環節的質量安全控制問題,產品認證由農業部組織實施,主要解決產品安全和市場準入問題。農業部專門成立了“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漁業產品認證分中心”,負責無公害漁業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各項工作措施的督促落實。 除此之外,認證的其它相關支撐機構也不斷完善,備案公告的產地環境檢測機構191家,委托無公害漁業產品定點檢測機構72家,漁業產品注冊檢查員503人。

由于我國東部地區水源豐富,漁業較發達,大部分省市漁業產品的認證工作由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無公害漁業產品檢測任務也由無公害漁業產品檢測機構承擔,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支持力度很大(由于財政盈余,企業申請產品認證和產地認定,政府補貼50%~100%),從政府、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到檢測機構,工作關系順暢,工作力度大;中西部地區常年干旱缺水,漁業發展滯后,部分省市的漁業產品的認證工作由綜合性的農業認證管理機構負責,無公害漁業產品檢測任務也由無公害農產品檢測機構承擔,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支持力度很?。ㄓ捎谪斦щy,企業申請產品認證和產地認定,政府無力補貼),檢測機構因資金短缺、儀器設備不全、技術力量不強,無法正常開展工作,這就導致了認證工作滯后。目前認證的相關支撐機構布局很不合理,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工作機構和檢測機構初步設立,機構力量有待加強,工作質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1.3加強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加快產品認證步伐

與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相關的標準78個,通用標準14個,養殖技術規范29個,產品標準35個。近年來,隨著水產品的生產、加工、流通、制作方式的不斷改變,保健水產品、強化水產品、新資源水產品、轉基因水產品等新技術帶來新產品層出不窮,而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制定工作相對滯后,許多標準雖幾經制(修)訂和完善,但遠遠不能滿足認證工作的要求。許多產品沒有養殖技術規范和質量標準,在現場檢查時只能參照與其生活習性相近的品種執行,產品的檢驗結果也只能依據相似品種的質量標準判定,個別產品因無標準可依,不能跨入無公害漁業產品行列,這些因素不但延緩了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步伐,而且給水產品的安全質量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考驗。

1.4提高產品認證申報材料質量,加強生產者的質量安全意識

隨著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工作的深入開展,認證程序、認證辦法和申報材料樣本進一步規范化、具體化,申報材料質量在逐步提高,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不少。由于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共存性,檢測機構出據的檢驗報告格式不規范,檢驗依據、檢驗方法以及結果判定所依據的質量標準不統一,認證工作機構對認證程序和認證辦法理解不透徹,上報的認證材料不完善,給認證審批機構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生產者的質量安全意識淡薄,對漁藥、飼料、添加劑等生產投入品沒有嚴格執行有關禁用、限用制度,生產日志不健全,水產種苗沒有進行檢疫檢驗,一旦出現水產品質量安全事故,無法追根溯源。

1.5政府加強領導,加大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力度

建立健全以省級為龍頭,市級為紐帶,縣級為基礎的防疫檢疫和質量監管的網絡體系,實行領導負責制和專人負責制,使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規范化、制度化。同時積極爭取計劃、財政部門對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投入,做好相關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工作,重視檢測儀器的添置與更新,專業檢測技術人員的配備等工作。

2理順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與漁業質量安全管理的關系

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本身就是行業質量安全管理的一部分,一方面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的成效是行業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顯現,行業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是認證的基礎,另一方面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是推進行業質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抓手。

政府和生產者兩個層面的共同管理才能保證水產品的食用安全?,F階段,政府層面的管理和引導起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只是從技術層面對生產企業在水產品生產全過程(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中保證水產品食用安全的能力進行評價。通過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發現行業質量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依靠各相關部門的通力合作,不斷完善整個行業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3加強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工作,推進推進品牌戰略措施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主要任務是,擴大總量規模,加快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步伐,加大標志推廣力度,形成“產地認定-產品認證-貼標上市”完整的工作鏈條,各級農業主管部門合力打造“無公害農產品”這一政府“公共安全品牌”。

4推進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工作的建議

4.1增加財政投資,加大監管力度

這幾年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水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檢驗檢測體系和認證體系建設加快,各級各類的水產品質量檢測機構陸續投入運轉,無公害漁業產品認證全面展開。漁藥管理體制逐步理順,水產品藥殘專項整治力度很大。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建設試點工作也已經開展。但水產品質量管理面臨的形勢比較嚴峻,政府應不斷增加財政投資,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構的人員培訓、設配置和更新,加大對生產、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以及檢測、認證等方面的執行機構監管力度。健全與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有關的法律、法規,加快水產品質量標準的制(修)訂工作。

4.2實施生產全過程的管理和控制措施

水產品生產者是水產品質量安全的責任主體,只有逐步在水產品及其投入品生產企業中建立規范的、科學的、運行有效的,從源頭管起的過程控制措施,并能不斷的自我完善,生產企業才具有質量保證能力。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機構應按照《水產養殖質量安全管理規定》、《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用水水質》、《獸藥管理條例》、《無公害食品漁藥使用準則》、《無公害食品水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限量》和《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的要求,對養殖過程的水產品質量安全實施監控,鼓勵水產養殖單位和個人發展健康養殖,減少病害發生,控制養殖用藥,積極推廣無公害水產品生產技術規范,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4.3推行產品可追溯性制度,加強從業人員培訓

無公害水產養殖技術范文第5篇

一、總體情況

據統計,上半年我市魚苗總產達到2.154億尾,魚類苗種達到3930噸;苗種投放魚類達到1.39億尾,重量5390噸;2012年我市大力發展特色養殖,主要體現在:連片池塘精養達到4.4898萬畝,大水面養殖8.66萬畝,圍攔網養蟹7.86萬畝,鮰魚網箱2550平方米。漁業總體生產環境良好。

二、主要工作

(一)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

今年我們繼續圍繞水產業結構調整,共引進繁育推廣以優質鯽魚、泥鰍、秋浦花鱖等為主導品種的名優水產良種,對推進我市水產良種化進程,促進漁農增收,提高水產品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重點推廣了池塘健康養殖技術、河蟹生態養殖技術、水產養殖病害防治技術等水產先進適用技術,有效促進了水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和養殖生產者技術水平的提高。

(二)加強科技培訓,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重點抓好陽光工程新型漁民技能培訓,培訓以專業合作社、漁場、養殖大戶為主。培訓內容:池塘80:20養殖、池塘生態無公害養殖、魚用顆粒餌料的應用、小體積網箱養魚、魚病防治等,真正把實用技術送到漁民手中,提高漁業單位面積產出量,先后共舉辦技術培訓班3期共培訓500人次,印發技術資料4000余份。

(三)加大執法力度,維護漁業生產安全。

1、加強漁政執法力度

主要采取“水上抓、岸上堵、市場管”的綜合治理辦法,通過廣泛宣傳,夜間定點布控,增加夜間巡查次數,加強舉報信息收集等措施,提高出擊能力和打擊效率,堅決打擊漁業違法行為,保護漁業資源,保護漁民合法權益,維護漁業生產秩序。

2、實施春季禁漁制度

一是搞好宣傳,宣傳春季禁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派人沿河“死看硬守”,確保禁漁工作取得實效;三是對違法行為堅決打擊,發現一起處理一起。

3、抓好漁業安全生產工作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嚴查“三違”(違法生產、違法作業、違法載客)、“三超”(超員、超抗風作業、超載)漁船。認真開展漁業船舶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加強漁業船舶安全生產工作,消除漁業船舶安全事故隱患,杜絕漁業船舶安全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三、存在問題

1、漁業執法經費緊張,直接制約了執法工作的機動靈活性和工作的有效開展;

2、水體污染偶爾發生,而污染之后不能給予漁民很好的補償,嚴重影響了漁民的養殖積極性;

3、漁業產業化水平低,沒有漁業生產龍頭,沒有產業化經營主體,基本以農民家庭和個人合伙承包經營為主,不能起到一定帶動作用;水產品加工空白,漁業產值低,綜合實力不強。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1、繼續做好水產養殖病害防治工作,積極深入養殖第一線,為漁業服務、漁民服務,最大程度的降低養殖損失;

2、推廣生態養殖、無公害養殖水產品,抓品牌生產,抓示范點建設;

3、加強科技培訓,提高漁業科技含量,繼續抓好陽光工程培訓及養殖技術人員到養殖場、養殖戶的分散指導工作;

4、強化漁政管理,增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電、炸、毒魚事件,確保漁業生產秩序穩定,為漁業生產保駕護航;

相關期刊更多

煙臺果樹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煙臺市農業農村局

熱帶農業科技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云南省農墾局

可再生能源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遼寧省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县| 蓝田县| 昌宁县| 宁都县| 湘阴县| 锦州市| 丹东市| 黄冈市| 资兴市| 桂阳县| 井研县| 阿图什市| 健康| 上杭县| 广西| 基隆市| 静安区| 民县| 潢川县| 鄯善县| 长武县| 昌图县| 江陵县| 德清县| 阿坝县| 灵台县| 塔河县| 筠连县| 新营市| 栖霞市| 苏尼特左旗| 化州市| 页游| 浮山县| 邻水| 平阳县| 湘西| 新干县| 建始县| 元江| 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