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礦物學分析

礦物學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礦物學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礦物學分析

礦物學分析范文第1篇

注重基礎,強化實踐

1.抓基礎,建框架

根據修訂的教學大綱,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既要反映出結晶學與礦物學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發展方向,又要便于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的學習和掌握。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基本理論與基本原理的講授,使學生建立該門課程的知識框架。在重點講授結晶學中幾何結晶學內容及晶體結構學和晶體化學的基礎上,對礦物的內部成分、結構與礦物宏觀形態、物理性質、礦物的形成、穩定及演化規律等總論部分及各論部分進行詳細的講授。在課堂上,關鍵講授礦物大類特征,重點介紹結晶學與礦物物性特征之間的聯系,便于學生在系統全面地了解結晶學及礦物學基本知識的基礎上,重點掌握和理解不同礦物的鑒別特征及相似礦物的區別之處。

2.抓實驗,重能力

結晶學與礦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實驗課教學培養學生對靈活運用結晶學理論知識解釋和鑒定常見礦物的能力。因此加強實踐實習課教學,注重實驗效果非常必要。結晶學與礦物學的學習目的之一是能夠通過肉眼觀察礦物形態、物理性質,從而達到對礦物的鑒定。因此學生對于礦物學鑒定的技巧掌握非常重要。

實驗課上大部分時間應留給學生自己觀察,教師僅講授5~10分鐘的實驗目的、內容及要求,以引起學生對實驗課的重視。之后以小組為單位(5~6人),進行觀察和描述實習標本與模型,共同討論。將結構模型分析和礦物標本觀察相結合的教學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下課前5~10分鐘以小組為單位介紹本次實驗課的主要收獲。最后在學期末,進行一次未知名礦物鑒定測驗。經過從觀察驗證到理論分析再到綜合鑒定這樣一個教學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獨立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了團隊精神。

擴充內容,提高興趣

“結晶學與礦物學”是地質類學生在“普通地質學”學習之后接觸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對于該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將會直接影響到后續“巖石學”課程的學習,然而多年的教學實踐及學生反饋的信息表明:學生對結晶學的學習興趣十足,但是到了礦物學部分,尤其是礦物學各論部分興趣大減。原因一方面是礦物學種類多(自然界3000多種礦物),另一方面是各論內容相對枯燥,主要為描述性內容,涉及礦物的化學組成、晶體結構、物理性質、成因產狀、鑒定特征、用途等諸多方面。

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礦物學各論部分教學中每講到一種礦物,就及時擴充珠寶和材料學方面的內容。如自然元素大類中,補充自然金、金剛石等寶石學知識;氧化物及氫氧化物大類中,補充紅寶石、藍寶石、水晶及歐泊的相關知識;在島狀硅酸鹽亞類中介紹橄欖石、石榴子石;在環狀硅酸鹽亞類中介紹祖母綠、碧璽等相關內容;在鏈狀硅酸鹽亞類中介紹軟玉和翡翠的知識;在層狀硅酸鹽亞類中介紹蛇紋石石棉的隔熱保溫和防火,蛭石絕熱、隔音及陽離子交換等材料學方面的知識。實踐表明,在礦物學各論的學習中,學生對礦物實用性的學習興趣很大。因此適當增強礦物應用方面的內容,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結合科研,促進創新

結合科研實際,講授礦物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在講課中筆者把科研項目中涉及礦物的相關內容作為教學實例,介紹給學生。如在講解鋯石、石榴子石、紅柱石等島狀硅酸鹽亞類礦物時,將課題研究中如何通過鋯石、石榴子石、紅柱石等重礦物分析來解決沉積物源的內容介紹給大家。又如在粘土礦物的講解中,將碎屑巖中粘土種類、含量的變化影響巖石孔隙結構,從而影響流體在其中的賦存等內容介紹給大家,使得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礦物學的重要性及實用性。

同時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參與教師的課題,或者利用假期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機會,結合專業特色,搜集家鄉的礦產資源資料,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同時也強化了專業思想。

可視化的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具有生動、形象、直觀,信息量大的特點,使得其在現代教學中廣為應用,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敖Y晶學與礦物學”課程教學以往都是秉承老教師的傳統,借助于模型、幻燈、掛圖等進行教學。然而自2000年以來,一方面學校加大對實驗室多媒體設備的投入,另一方面授課教師開始逐步實行多媒體教學,逐步完善了電子教學日歷、電子講稿、多媒體課件、電子試題庫等,為精品課程的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針對實驗室礦物標本有限且完好的標本少見,尤其是能夠達到寶石級的標本更是難見的現狀,有意識地收集國內外特點鮮明的礦物標本圖片,并將其應用在多媒體教學中,使學生在欣賞多姿多彩的礦物世界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習興趣,強化了礦物學知識。

礦物學分析范文第2篇

中圖分類號:R33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4208(2012)06-0061-03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以下簡稱《獻血法》),結合山東省實際,2000年8月25日,山東省公布施行了《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第二十條對無償獻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親屬的用血優惠政策做出了規定:“無償獻血者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內免費享受五倍無償獻血量的醫療用血,五年后免費享受與無償獻血量等量的醫療用血,或者其配偶和直系親屬自獻血三十日起免費享受與無償獻血量等量的醫療用血。”筆者就《辦法》實施以來全省無償獻血用血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

2001-2011年全省采供血機構統計信息;山東省用血返還相關地方法規;山東省血液中心及各市中心血站無償獻血和用血返還情況調查表。

2 結果

2.1山東省各市用血返還政策調查結果 結果顯示,本人用血返還政策:13家血站為“無償獻血者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內免費享受五倍無償獻血量的醫療用血,五年后免費享受與無償獻血量等量的醫療用血”;3家血站為“無償獻血者自獻血之日起五年內免費享受五倍無償獻血量的醫療用血,五年后免費享受與無償獻血量等量的醫療用血,累計無償獻血2000毫升以上者,終生無限量免費用血”;1家血站為“無償獻血者終身享受無限量免費用血”。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返還政策:16家血站為“自獻血30日起免費享受與無償獻血量等量的醫療用血”;1家血站為“自獻血30日起免費享受與無償獻血量等量的醫療用血,無償獻血累計2000毫升及RH陰性血液1000毫升以上的公民,其父母、子女、配偶及配偶的父母免費享受獻血量2倍的臨床用血”;1家血站未對用血與獻血的時間間隔做出規定,僅規定為“獻血者的親屬醫療用血,可累計報銷不超過等量獻血量的醫療用血費用”。親屬返還范圍:14家血站為“獻血者的父母、子女、配偶”;1家血站為“獻血者的父母、子女、(外)祖父母、(外)孫子女、配偶”;2家血站為“獻血者的父母、子女、配偶、配偶的父母”;1家血站為“獻血者的父母、子女、(外)祖父母、(外)孫子女、兄弟、姐妹、配偶、配偶的父母”。

2.22001-2011年全省無償獻血用血返還情況結果顯示,山東省自《辦法》實施以來,全省累計無償獻血6850719人次,年均增長8.46%,累計無償獻血用血返還121655人次,年均增長15.68%,累計返還費用7367.08萬元。年均增長21.93%,平均返還比例為1.71%,見表1。

2.32001-2011年全省無償獻血用血返還人員情況結果顯示,用血返還人員中本人約占19.2%,配偶約占12.9%,直系親屬約占67.9%,見表3。

3 討論

3.1用血返還政策執行情況 《辦法》第二十條對無償獻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親屬的用血做出了規定,在此基礎上,山東省部分城市制定了地方性法規,為獻血者及其親屬用血給予了更加優惠的政策。雖然這些優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獻血者的積極性,促進了當地無償獻血工作的開展,但從大局和長遠看,省內用血返還政策的不統一,造成無償獻血者用血返還待遇的不平等,影響無償獻血制度的社會公平性和獻血者對無償獻血事業的忠誠度;同時隨著人口流動性的增強和無償獻血信息聯網的逐步實施,各級血站正在探討為異地用血返還模式,但用血返還政策的不統一影響了該項工作的開展。為保證無償獻血者用血權利的平等,方便獻血者辦理用血返還手續,應盡快統一省內用血返還政策并制定實施細則,條件成熟時應實現全國用血政策的統一。

3.2用血返還費用增長情況 山東省作為“全國無償獻血先進省”。無償獻血工作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從未制定和實施過“保證金”或“互助金”等高額血費政策,未增加群眾用血負擔。11年來共為121655人次辦理無償獻血用血返還,返還金額達7367.08萬元,真正體現了“血液銀行”取之于民,惠及于民的政策。隨著無償獻血工作的深入開展,全省無償獻血用血返還人次和返還費用分別以年均15.68%和21.93%的速度逐年增長,用血返還者的比例平均為1.71%,特別是2005年以來,返還比例均在1.8%以上,2011年達2.07%的最高比例,基本達到國外統計2%的獻血人群返還比例。但隨著無償獻血工作的深入開展,累計無償獻血人數逐年增加和親屬返還范圍的擴大,用血返還費用將會進一步增長。

礦物學分析范文第3篇

關鍵詞:生活污水;化學處理;工藝設計

1礦區生活污水現狀

為了擺脫傳統礦區質量問題,要從多個方面實施監理控制,提高凈化工藝污水處理質量水平,為城市生態化礦區創造有利條件。污水處理單位要結合凈化工藝質量標準,對工程建設方案進行綜合控制,確保竣工驗收符合行業標準要求。據此,結合質量監理要點,對生態采礦污水處理監理提出科學方案。現代生態采礦規模不斷擴大,凈化工藝在新型礦區中得到普及應用。比如在磷礦開采礦區,由于磷礦水含有高濃度的P、Fe、Mn、S等污染物,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環保要求,礦區污水必須經處理達標后方可排放。為了節約水資源,將礦區污水處理后用于井下防塵回用和地表沖洗,或沖廁所用水,可大大緩解礦區的用水緊張狀況,節約部分自來水費用?;瘜W強化處理工藝是生態采礦的主要構成體,對其污水處理進行質量控制與改革,實現了礦區結構優化與改造。

2化學強化處理工藝作用

新時期城市改造建設步伐加快,以生態化建設為中心構建采礦生產區域,成為城市中心建設的新地標。生態采礦是城市改造的新方向,大規模建設生態采礦體現了城市發展力量,也對工程建設企業提出了嚴格要求。最近幾年來,國內針對企業資本管理機制的研究越來越多,各個企業也越來越重視項目質量監理管理。生態采礦是城市發展標志之一,發展生態采礦必須重視污水處理質量監理,才能創造更加豐厚的經濟效益。由于凈化工藝結構的特殊性,污水處理單位要對礦區質量進行綜合控制,提出切實可行的質量監理方案,確保墻體結構符合質量標準?!皟艋に嚒笔枪澞苄偷V區的常用結構,由于結構形式特殊,對墻體結構污水處理質量要求嚴格。污水處理單位必須按照合同標準進行控制,提出切實可行的質量監理方案,為礦區工程改造建設提出科學的管理方案。

3礦區污水處理工藝設計及方法

3.1污水處理工藝流程

對污水處理政策有效性展開研究,可從多個方面提供還林工程建設對策,為區域生態環境改造提供良好環境。結合污水處理改造內涵,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方案。新時期國家對污水處理工程提出嚴格要求,全面落實生態環境建設標準,能夠進一步提高區域環境改良效果。同時,以國家政策為指導,對森林污水治理實施綜合控制,實現了政策資源改革與發展,促進生態環保環境模式形成,改變了傳統環保環境格局。結合礦區生活污水處理實況,幾種典型的化學處理工藝:①清污分流回用:污水格柵調節池混合反應池氣浮中間水箱砂濾短纖維過濾精濾超濾清水池回用;②礦井涌水:污水調節池清水池混合反應池斜管沉淀池普通快濾池清水池達標排放;③輕污染水:污水調節池混合反應池沉淀池過濾器清水池回用。

3.2污水處理方法

3.2.1清污分流“污水處理”是生態化建設重點工程,按照地區規劃與發展要求,對生態園區進行綜合改造,消除地區潛在的生活污水隱患,科學分配林區植被與水土資源。礦井水實現清污分流有利于礦井水的綜合利用。磷礦開采工作面與掘進工作面的排水受污染較重,但水量小,容易集中處理,可設井下沉淀池,出水單獨排放。井下大量清潔涌水可直接應用,對于酸性礦區污水處理要根據水質特點單獨處理。3.2.2輕度污染的礦區污水處理早期肆意開發水土資源,導致污水處理項目失去了穩定性,破壞了環保資源政策改革成效,導致礦區植被受損,現代環保需要實施還林保護政策。輕度污染礦區污水處理流程取決于凈化水的回用途徑:當凈化水用作礦區與磷礦生產用水時,一般多采用混凝沉淀法;當用作鍋爐用水時,還需經過過濾、軟化等處理;當作為礦區或城市生活用水時,必須進行消毒處理。3.2.3酸性礦區污水處理在磷礦開采的過程中,磷層或頂板底板中的硫鐵礦及有機硫經過生物的、化學的作用而形成硫酸和金屬離子,因而使礦井水呈酸性。酸性礦井水除了含有Fe2+、Fe3+以外,還含有Al3+、Zn2+、Mn2+、Cu2+等其金屬離子,因此酸性礦井污水中的總硬度比一般水高。酸性礦區污水處理方法主要是中和法。新一輪污水處理工程建設,不僅對地區生態資源改良提出要求,更是對環保戰略決策規劃提出新標準。面對傳統污水處理模式存在的問題,要深入解讀“有效性”建設指標,按照國家環保局指示完成各項建設性工作。

4結束語

礦區生產滿足了磷礦資源開發利用需求,為社會工業化發展創造物質條件。同時,礦區生活污水對水資源環境產生諸多污染,導致水質惡化而影響了周邊的生態環境?;谏鷳B區域建設引導下,要重視污水處理工藝設計與應用,對生活污水采取科學的處理方法,實現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礦物學分析范文第4篇

【關鍵詞】 屈光不正;患病率;兒童,學齡前

【中圖分類號】 R 77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0-9817(2010)10-1264-01

學齡前期是兒童視功能發育非常關鍵的時期,從兒童時期開展視力預防是有效提高群體視力水平的途徑。為了解兒童的視力情況,筆者于2008年對武漢市婦幼保健院所轄17所幼兒園的4 288名兒童進行視力篩查,為武漢市學齡前兒童視力不良的預防和干預提供依據。

1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武漢市所轄幼兒園4 288名3~6歲兒童,其中3歲兒童657人,4歲兒童1 219人,5歲兒童1 377人,6歲兒童1 035人;男童2 471人,女童1 817人。

1.2 方法 采用美國偉倫Suresight視力篩查儀對兒童進行視力篩查,詳細記錄,由專業眼保健醫生進行操作,無需散瞳。儀器檢查范圍:球鏡+6.00 D~-5.00 D,柱鏡+3.00 C~-3.00 C,超過儀器測量范圍時儀器顯示±9.99,儀器測量不出,則不顯示數據。儀器顯示測量可信指數為1~9,≥6表示可信度好。屈光度異常參考標準:S表示眼的球鏡屈光度。近視判定,各年齡組均以S≤-1.00 D為標準;遠視判定,0.5~2歲,以S≥+3.50 D為標準;2~3歲以S≥+3.00 D為標準;4~5歲S≥+2.50 D為標準;6歲以上S≥+2.00 DC。眼的柱鏡屈光度,C的絕對值≥1.00為標準,C≥±1.00 D判定為散光。

所有調查數據經專業人員進行核對后輸入計算機,進行χ2檢驗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屈光度異常情況 被檢兒童4 288人,屈光度異常705人,檢出率為16.44%。其中男童屈光度異常394人,檢出率為15.94%;女童屈光度異常311人,檢出率為17.12%,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67,P>0.05)。

2.2 各類型屈光度異常情況比較 705名屈光度異常的兒童中以散光最多(497例),占70.49%;其次是復合性遠視散光(137例),占19.43%;遠視42例,占5.96%;復合性近視散光13例,占1.84%;近視3例,占0.43%;各類型屈光度異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 428.44,P

2.3 不同年齡組屈光度異常情況 以3歲組最高,為22.98%,其次是4歲組(17.8%),5歲組為14.89%,6歲組為12.75%。各年齡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77,P

3 討論

學齡前期是兒童視功能發育非常關鍵的時期[1]。3歲兒童尚未形成穩定的雙眼視覺,4歲兒童有雙眼視覺,6歲以前是發育期,視覺在不斷形成,可通過反復適宜的視覺刺激和強化使雙眼視覺逐漸完善。因此,在視功能發育時期,應做好兒童視力檢查,早期發現影響兒童視力的各種因素,消除不良影響,及時診斷和治療眼疾或采取必要措施訓練兒童視功能的發育[2-4],真正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調查發現,該組學齡前兒童屈光度異常檢出率為16.44%,各類型的屈光度異常以散光和遠視為主。表明屈光度異常的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這與沈錦紅[5]調查結果一致。兒童視覺是一個由不健全到健全發育的過程,新生兒幾乎全部為遠視眼,具有一定的規則散光,屈光狀態分布較寬,隨著眼球的生長發育,遠視及散光程度逐漸緩解[6]。

學齡前兒童視力檢查工作應作為兒童保健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嬰兒出生后視力發育相當迅速,尤其在1歲以內,到3歲時就接近成人水平。異常的視覺環境如先天性白內障、先天性上眼瞼下垂、斜視、屈光不正等,往往影響視覺功能的發育。所以,應在兒童視力發育的關鍵期發現視覺異常,及早干預。

需大力開展兒童眼保健知識的宣傳。在篩查復檢的工作中,由于部分家長眼保健知識的缺乏,對筆者反饋的屈光度異常需復診的信息不夠重視,這將給孩子帶來終生的遺憾。另外,由于電子產品成了每個家庭的必備用品,很多兒童由于長時間看電視、計算機、玩游戲,眼睛得不到休息,一直處于疲勞狀態,眼睛的自我調節能力變得低下。也有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的缺乏對屈光度也會造成很大影響,高能食物攝入過多也會導致屈光度下降。因此,婦幼保健部門要積極參與宣傳動員,積極開展兒童眼保健的健康教育活動。用講座、義診、派發宣傳資料等形式來對家長進行眼保健及營養健康教育。

4 參考文獻

[1] 馮光強,項道滿,陳少芳.廣州市5860名學齡前兒童屈光狀態調查.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7,15(1):87-88.

[2] 彭榮立,肖麗華,項明,等.北京市和平里地區861名兒童視力的調查統計分析.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2,10(4):265.

[3] 馮光強,黃業賢,王建勛,等.散光性弱視兒童的綜合弱視治療.臨床眼科雜志,2004,12(1):61-63.

[4] 馮光強,黃業賢,項道滿.兒童睫狀肌麻痹散瞳驗光的必要性分析.現代臨床醫學生物工程學雜志,2004,10(3):206-207.

[5] 沈錦紅.清遠市學齡前兒童屈光度篩查情況調查分析.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7,13(4):128-129.

礦物學分析范文第5篇

【關鍵詞】中學生;小學生;健康狀況

為了了解五蓮縣中小學生營養狀況,更好地開展營養不良、肥胖等預防工作,為健康教育干預提供依據,我們于2012年對全縣中小學生采用身高標準及體重等級評價方法,評價五蓮縣部分中小學生營養狀況。結果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2012年,在五蓮縣按照《全國學生常見病綜合防治方案技術規范》(試行)要去,按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隨機抽取12所中小學校(中學和小學個6所)對7~18歲學生7896名進行調查。其中男生4166人,女生3730人;小學生1985人,初中生4143人,高中生1768人。

1.2 方法 按照上述規范中的身高測量身高、體重,采用1995年《中國學生7~12歲身高標準體重值》評定營養狀況。即體重在同等身高標準體重的90%~110%為營養狀況良好,低于90%為營養不良(低于90%為輕度營養不良,低于80%為中度營養不良,低于70%為重度營養不良),超過110%為超重,超過120%為肥胖。

2 結果

2.1 總體營養狀況 調查學生7896名營養不良率為22.86%,其中輕度為1564名(19.81%),中度為212名(2.68%),重度為29名(0.37%),輕度占營養不良學生的86.64%。營養過剩率461名,檢出率為5.84%,其中超重和肥胖分別為290名和171名,檢出率分別為3.68%和2.17%。

2.2 不同性別學生營養狀況 營養不良率女生高于男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8,P

2.3 不同學習階段學生營養狀況 隨著學習階段的升高,學生營養不良率上升,即高中>初中>小學生。高中與初中、高中與小學、初中與小學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18.26、35.74、7.53,均P小學生>高中生,超重率初中與高中,小學與高中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96、4.60,P

3 討論

學生營養不良與肥胖主要是由于膳食能量和營養素攝入不足或過高所引起。五蓮縣體檢結果表明,中小學生營養不良與營養過剩同時存在,營養不良檢出率為22.86%,低于1995年全國平均水平(36.6%)及珠海市報道(24.0%)水平[1];超重和肥胖檢出率為5.84%,低于1995年全國水平(7.75%)。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學生的營養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許多家長缺乏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思想觀念,導致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素攝入不平衡而不能滿足學生過快生長發育的需要,或者拼命追求廣告所宣傳的營養滋補品而盲目進補;學生存在挑食、偏食及吃零食的不良習慣,影響一日三餐正常的飲食規律;學生隨著年級的升高,學業負擔不斷加重,戶外活動量不斷減少等等也是造成學生營養不良很重要的原因[2]。

不同學習階段營養不良、超重、肥胖的檢出率不同。隨著學習階段的升高,營養不良檢出率上升,可能與中學階段處于生長發育的突增期,新陳代謝旺盛,機體對營養素的需求增加;加之隨著學習階段的升高,學習負擔、學習壓力加大,能量消耗增加有關。

營養不良可使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遲緩,機體免疫力下降,學習能力下降;而肥胖可影響青少年自身日常的體能活動,對機體造成負擔,又會導致成年期肥胖,增加青少年心血管及糖尿病的患病率。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營養問題,不僅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營養,而最重要的是均衡營養,不要讓肥胖成為學生健康的新:“殺手”。作為一名學校衛生工作者應大力開展營養知識宣傳教育工作,使學生和家長掌握合理營養、平衡膳食的科學知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促進兒童青少年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平市| 滨海县| 苗栗市| 夏津县| 万年县| 铜梁县| 清新县| 界首市| 夏津县| 墨竹工卡县| 上林县| 崇阳县| 彭山县| 南皮县| 泾川县| 那坡县| 西峡县| 承德市| 察雅县| 射阳县| 迁安市| 安阳市| 呼和浩特市| 古蔺县| 噶尔县| 永和县| 金寨县| 虹口区| 资兴市| 涞水县| 太康县| 东安县| 柳州市| 班戈县| 浦江县| 南川市| 普兰县| 河西区| 福建省| 澄城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