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肝病的診療方法

肝病的診療方法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肝病的診療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肝病的診療方法

肝病的診療方法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性傳播疾病; 干預模式; 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 R246.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11-038-02

近年來我國性病發病率呈持續上升的趨勢,預防和控制性病是一項需要社會綜合治理的系統工作,其中,加強性病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高高危人群的認識水平尤其重要,而健康調查教育的內容、方式、深度直接關系到防治效果。本研究對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就診的性病患者分組進行了性病艾滋病知識問卷調查,并進行兩種方式健康干預,3月后以相同的問卷再次對該患者人群進行調查,并予以效果評價。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對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醫院性病門診就診,經臨床和實驗室檢查確診為性病的患者進行隨機分組調查。性病的診斷標準依據衛生部下發的《性病診斷標準與治療方案》。調查問卷由我院性病科在浦東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科的指導下自行設計完成。

1.2 方法

1.2.1 分組方法 對就診患者共分發531份調查表,隨機分為兩組:隨意發放資料組(后稱第一組)269例、針對性約談后發放資料組262(后稱第二組)例。(兩組間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對兩組性病人群于3月后使用同一調查表由同一組性防調查人員再次進行問卷調查,獲取兩組有效問卷分別為204份、215份。

1.2.2 調查方法 使用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推薦的性病調查問卷,進行知識態度行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的調查[1]。按照尊重、自愿、保密的原則,在知情同意后由被調查者自行填寫問卷,(文盲者由接待的護士代為填寫)以不記名形式半小時內獨立完成。

調查內容包括:一般人口學特征,預防性病艾滋病的知曉情況,性病艾滋病認知及態度,安全及意向等。

1.2.3 干預方法 隨意發放資料組:填寫調查問卷后人手發放一套性病艾滋病宣傳手冊、健康教育處方及安全套,及時解答患者提問內容,3月后再次填寫調查問卷。針對性約談后發放資料組:填寫調查問卷后,在取得病人信任、保證隱私條件下由經培訓的4名性防人員對患者進行個人約談并發放相同資料,并向患者講授性病艾滋病基本知識、傳播途徑、預防措施和安全套正確使用方法以及求醫指導,并開展同伴教育,3個月回訪后再次填寫相同調查問卷。

1.3 統計學分析 調查問卷采用Excel 2003錄入,使用Stata 8.0行統計分析,兩組干預后的效果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秩和檢驗(Mann-Whitney法)和 檢驗,p

1.4 質量控制 在嚴格的質量控制下進行,經預調查后,確定調查試卷內容,并對所選的調查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強調私密性和尊重病人。問卷統一由調查人員發放、回收。

2 結果

2.1 被調查人群的一般人口學特征 見表1。

表1干預前后被調查人群的一般人口學特征

本次起始研究對象共計531名,隨機分為兩組:隨意發放資料組(后稱第一組)269例、針對性約談后發放資料組(后稱第二組)262例。兩組間年齡(Z=0.631,P=0.528)、性別(X2=0.755,P=0.385)、文化程度(Z=0.552,P=0.581),婚姻狀況(X2=0.006,P=0.936)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兩組調查對象的年齡中位數、文化程度分布的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秩和檢驗(Mann-Whitney法),性別分布及婚姻狀況的分布采用卡方檢驗。3個月后回訪,回收有效試卷419名(失訪率21.09%),其中第一組204人(失訪率24.16%,第二組215名(失訪率17.94%)。

對失訪情況進行分層分析,發現:1)各年齡組失訪情況有明顯差異,30歲以下的年齡組患者失訪率在30%以上,且第一組與第二組有顯著性差異(X2=13.919,P

2.2 兩組干預后性病艾滋病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關于性病艾滋病知識,調查問卷設計了10個問題。1)請準確說出四種以上性病。2)發生在生殖器部位的疾病都是性病嗎? 3)減少性伴可以降低感染性病的危險嗎? 4)使用安全套能降低傳染性病的危險嗎? 5)性病患者更容易感染艾滋病嗎? 6)感染梅毒的孕婦會不會將梅毒傳給胎兒。7)得過性病的人還可能再次感染性病嗎? 8)性病病人的性伴需要檢查治療嗎? 9)陰道沖洗可以預防性病嗎?10)與性病患者共同進餐會傳播性病嗎? 在干預前后,分別對兩組調查對象做問卷調查,計算每組的回答正確率,并做卡方檢驗,結果見表2。

表2兩組干預前后的性病艾滋病知識掌握情況比較

從上表可見,干預前除問題9外,第一組與第二組回答正確率均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兩組回答問題正確率均有所上升,其中有7項問題,第二組較第一組回答正確率有顯著性差異(P

2.3 兩組干預后對艾滋病病人的認知與態度比較 見表3。

表3干預前后對艾滋病的認知與態度的比較

對艾滋病認知和態度分為:1)艾滋病是否可有效預防。2)認為艾滋病患者應該得到家庭、社會的關懷。3)認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可以繼續學習工作。4)艾滋病病毒攜帶者不應該被隔離等四個問題進行調查。干預前,兩組認知及態度上無顯著性差異(P值均大于0.05);干預后,認知均較干預前有所上升,其中第二組明顯較第一組上升幅度大(P值均小于0.01),干預效果強。

2.4 兩組干預后安全及意向比較

2.4.1 兩組干預后安全套使用情況 見表4。

表4干預后兩組性生活使用安全套情況比較

安全套使用情況有四個選項,分別賦值為:“每次使用3分”,“經常使用”2分,“偶爾使用”1分,“從來不用”0分。“拒絕回答”視為缺失值。該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比較的秩和檢驗方法(Mann-Whitney檢驗)。干預前兩組安全套使用情況比較結果顯示,兩組差別無統計學意義(Z=0.372,P=0.710)。但干預后兩組安全和意識均有明顯提升,其中第二組較第一組“性生活每次使用安全套”和“經常使用安全套”的比例顯著增高,“偶爾用”的比例明顯降低,兩組安全套使用情況差別有統計學意義(Z=4.761,P

2.4.2 性病艾滋病自愿咨詢檢查意向 第一次調查時,愿意咨詢或檢查艾滋病或其它性病的人數比例兩組分別為63.42%、59.88%,無顯著性差異;干預后再次調查,兩組有咨詢檢查意向的人數均明顯增加,分別占80.74%、95.62%,兩組干預前后均有顯著性差異;且干預后第二組較第一組意向性提高更顯著(P

3 討論 本次研究對象均為性病門診的患者。調查顯示:

3.1 三個月后來就診患者分析 1)兩組青壯年的患者失訪率較高,其中第一組較第二組下降尤著。提示在年輕患者群中需進一步加強有針對性的性病艾滋病防治教育,強調其重要性,調整、細化宣教方法,增強這部分人群對性病危害性的認識。另外,年輕患者回訪比例的下降也與這組年齡段人群的流動性相對較大有關。2)文化程度方面,兩組干預前后低文化層次患者(文盲、小學文化)的失訪人數均明顯上升,且第一組較第二組更顯著。這提醒我們需要在這部分人群中完善宣教內容與方法,盡可能做到淺顯易懂,通過提高其感性認識來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

失訪人群由于治療效果的不明確、防控疾病的意識不強,是今后我們研究關注的重要人群,我們也將根據失訪的人群特點,加強宣教力度。

3.2 不同方式干預后的效果分析 1)性病艾滋病知識掌握情況:宣傳教育和行為干預后,性病人群的性病艾滋病知識知曉率顯著提高,針對性約談后資料發放的宣教方法顯示出更大的優勢,說明在較專業的性病知識教育方面,單純的資料發放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提供相關的健康知識與警示,提出個體化的防治措施。2)安全及意向情況:性病患者對性生活時安全措施不夠重視,進行針對性訪談后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較一般宣教組明顯上升,但從來不用者仍高達26.05%,拒絕回答者占3.26%,反映出安全套的使用與推廣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和阻力,同時也與求診者的性觀念有直接關系,今后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行為和觀念的改變方面[2-3]。另外,兩組干預后愿意咨詢或檢查艾滋病、其它性病的人數比均有顯著性提高,且第二組較第一組意向性提高更顯著(P

3.3 干預方式及技巧的探討 1)完善宣傳資料:性病防治知識及調查資料是患者首先接觸并在宣教周期內行為糾正時持續遵循的依據,由于宣傳冊內容過于專業或偏向政策性,與患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需要醫務人員共同參與并不斷完善宣傳冊,資料的內容及表達方式需要考慮到患者的社會階層和文化背景,盡量做到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必要時可輔以數字、插圖等內容,提高患者的接受度、依從性及積極性,從而提高健康宣教與干預的質量。2)加強針對性約談等個體化干預措施:發放宣教資料的同時,在門診隔離出一處相對獨立的空間,有利于避免干擾,提高調查問卷填寫的質量,更利于指導交流;同時,性病調查是一個涉及個人隱私的工作,因此需要注意倫理學及相關法律問題,在實施調查及訪談前,應向患者說明調查的目的、意義、內容及方法,做到知情同意[4];另外,取得干預對象的配合與支持是完成該項工作的重要方面,所以需要對工作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掌握一定的溝通技巧,以真誠、嚴謹的態度,取得醫患相互信任,提高調查干預的真實性和有效性。3)由于針對性約談宣傳需要專門的診室或空間,約談人員需經過相關專業、心理等方面培訓,因此,工作量受到一定限制,需要取得醫院領導的理解與重視,同時加強醫院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團隊合作精神,全方位地提高監測及干預質量。4)要嚴格尊重性病患者,并從接診、信息提供、咨詢、檢測、告知及其他支持的各個環節,遵循知情、保密、非歧視等原則。從而保證性病患者一個良好的就醫心態和環境,減輕患者的自卑心理,引導他們正常、有效地就醫,減少失訪[5]。

綜上所述,在性病門診在進行規范診治的同時輔以健康教育及行為干預仍面臨較為嚴峻的局面,年輕患者群、低文化層次患者在自覺接受、重視性病艾滋病健康干預方面尚需要加強認識。針對性約談后資料發放的宣教方法較隨意發放資料顯示出更大的優勢,可顯著提高性病艾滋病知識知曉率,但在安全套的使用與推廣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和阻力,今后應該把工作重點放在行為和觀念的改變方面。在干預技巧方面,應完善宣傳資料,盡量做到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設立獨立空間,做到知情同意,掌握溝通技巧;同時,取得醫院領導和各部門的支持,全方位地提高調查干預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楊世萍,張志君,董永慧等.哈密市衛九項目暗人群艾滋病性病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8,14(5):513-514.

[2] 張昌慶,阮師漫,石志林等.濟南市MSM和暗人群AIDS 相關知識和行為調查[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8,14(1):55-57.

[3] 修翠珍,劉明華,李秀芳等.男男人群的艾滋病知識行為干預與感染狀況研究[J].預防醫學雜志,2009,15(2):100.

肝病的診療方法范文第2篇

關鍵詞:自身免疫性肝病;診斷;治療要點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以肝臟為相對特異性免疫病理損傷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不及時可導致病癥進展為肝硬化[1]。由于國內肝硬化多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因此對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認識尚存在一定的缺陷。為對自身免疫性肝病診斷方法及治療方法進行觀察,筆者對我院收治的46例原發性膽汁性硬化患者與46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進行比較,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6例自身免疫性肝病(原發性膽汁性硬化)患者作為觀察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16~70歲,平均年齡(39.62±4.11)歲,患者均伴隨肝硬化癥狀;選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6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作為參考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18~72歲,平均年齡(40.01±4.35)歲。

1.2方法患者血清抗平滑肌抗體(ASMA)及抗平滑肌抗體抗核抗體(ANA)檢測方法為德國歐蒙試劑間接免疫熒光法;肝抗原抗體(SLA)采用檢測方法為德國歐蒙試劑免疫印跡法。給予觀察組患者氨甲喋呤、硫唑嘌呤及環孢素A治療,同時給予熊去氧膽酸(生產公司:輔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318)治療,8~10mg/kg?d,分別在早晚餐時給藥。參考組患者根據其具體病情給予常規治療。

1.3統計學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均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組間對比采用x2檢驗,P

2 結果

2.1 觀察組患者ASMA陽性檢出率明顯大于參考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2.2觀察組患者ANA中肌動蛋白型陽性檢出率為52.2%(24/46),參考組患者未檢出肌動蛋白型陽性,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2.3觀察組患者經治療后,46例患者堿性磷酸酶、血清膽紅素、天冬氨酸轉氨酶等指標均基本恢復正常,獲得臨床治愈,治愈率為100%。

3討論

肝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侵犯最早的器官之一,隨著人們對本病認識的不斷加深,疾病發病機制、發病情況、臨床特征研究不斷深入,診療手段均得到較大提高。免疫機制在肝病的發生中具有較為重要作用,無論是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均有免疫異常現象,自身免疫性肝病主要包括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及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三種[2],其中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主要以膽道損害為主,為進展性疾病,臨床多認為疾病發生與化學因素、感染及自身抗原分析模擬、細胞因子網絡等有著直接關系[3]。生化檢測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功能異常的有效手段,其中血清自身抗體為觀察的重要指標[4],如ASMA、ANA、AMA-M2等對于疾病的診斷及鑒別有著重要的意義。抗線粒體抗體 (AMA)陽性率在疾病的免疫學診斷指標中最為重要[5],臨床研究顯示,95%~98%的患者抗體均表現為陽性,本次研究中所得結果為93.5%驗證了此類觀點。抗著絲點抗體為系統性硬化肝病的亞型,在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診斷中,陽性檢出率明顯高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組患者,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檢出率明顯大于參考組(P

參考文獻:

[1]戚應杰,刁聯碩.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實驗室診斷及其研究進展[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8(3):326-330.

[2]孔令和,高素香,桂亞萍,等.抗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體組合檢測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診斷中的應用[J].實驗與檢驗醫學,2009,27(3):243-244.

[3]王玉梅,王敏,宋麗媛.自身抗體檢測在自身免疫性肝病診斷中的應用[J].放射免疫學雜志,2010,23(5):590-592.

肝病的診療方法范文第3篇

[關鍵詞] 酒精性肝病; 硫普羅寧; 多烯磷脂酰膽堿

[中圖分類號] R57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0)09-27-02

在世界范圍內,酗酒相關各種疾病已構成較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近年來我國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發病率亦呈上升趨勢,成為繼乙肝病毒之后肝硬化病因第2位,筆者采用硫普羅寧聯合多烯磷脂酰膽堿治療酒精性肝病患者102例,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8年12月~2009年12月于我院就診的酒精性肝病患者98例,均符合酒精性肝病的診斷標準[1]。均為男性;年齡32~62歲,平均(44.2±10.1)歲;每日飲酒量均在(50~100)g/d,飲酒史5~50年,平均(7.8±5.0)年。治療前1個月均未用過明顯降酶藥物,且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病及病毒性肝炎。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9例,按照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年齡分布、病程、飲酒情況、肝功能損害程度差異無顯著性差異(P>0.05),且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嚴格戒酒,兩組均根據癥狀酌情給予多種維生素、能量合劑等基礎治療,治療組加用硫普羅寧200mg靜滴及多烯磷脂酰膽堿465mg靜脈注射,均每天1次,期間不使用聯苯雙酯等降酶藥物,4周觀察療效。

1.3 觀察指標

臨床癥狀及體征變化;治療前后肝功能等實驗室指標。

1.4 療效標準

顯效:臨床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肝功能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改善,肝功能指標下降至治療前的2/3;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改善,達不到以上標準甚至病情惡化者。

1.5 統計學處理

所得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治療組顯效21例(42.9%),有效26例(53.1%),總有效率95.9%;對照組顯效9例(18.4%),有效29例(59.2%),總有效率77.6%。經χ2檢驗,兩組有效率有顯著性差異(χ2=5.64,P

2.2 兩組治療后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情況

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體征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兩組間差異無顯著性(表2)。

3 討論

ALD是由于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中毒性肝損傷,酒精性肝病在我國已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病的第二大肝病病因。攝入的乙醇大部分經肝臟氧化分解,慢性嗜酒者中約20%~30%最終可發展為ALC。ALD患者年齡越大,飲酒史越長,肝功能損害就越重[2]。酒精性肝病與肝硬化、肝功能衰竭及肝癌關系密切,有效治療可阻止病情進展,改善預后。目前酒精性肝病的治療除戒酒、對癥治療外,尚缺乏特效藥物,

硫普羅寧是一種新型含有游離巰基的甘氨酸衍生物,能降低肝細胞線粒體ATP 酶的活性,提高肝細胞ATP含量,改善細胞結構和功能,促進肝糖原合成,抑制肝細胞線粒體過氧化脂質形成,保護肝細胞膜,參與肝細胞蛋白質及糖代謝,促進肝細胞的修復和再生。硫普羅寧中的螯合金屬離子和調節體內抗氧化酶體系發揮抗氧化作用,巰基能與自由基可逆性結合成二硫化合物,通過清除有害自由基,調節體內谷胱甘肽平衡,在體內形成一個再循環的抗氧化系統,抑制肝細胞線粒體過氧化脂質體形成。因此硫普羅寧能維持肝細胞內谷胱甘肽含量,防止甘油三酯在體內積聚,抑制膽固醇增高,有效地改善肝臟脂肪病變[3]。有實驗發現[4],硫普羅寧能夠激活SOD酶以增強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減少肝細胞的氧化損傷。多烯磷脂酰膽堿在其成份中含有大量多不飽和脂肪酸,能增加細胞膜的流動性,進入體內后可替代內源性磷脂酰膽堿與肝細胞膜結合以修復肝細胞膜,促進肝細胞再生,減少自由基,臨床已證明對ALD有一定作用。我們研究發現,給予藥物干預后,治療組的ALT、AST等降低,表明兩藥治療酒精性肝病能明顯抑制肝臟急性炎癥,促進肝功能恢復。

此外,嚴格禁酒是治療的基礎,對ALD治療及預后也極其重要,要指導患者改變生活方式。此外有研究發現女性由于體型小,脂肪含量高,同時胃排空時間較長,酒精的吸收增加,飲相同量的酒,其血液中酒精濃度也高于男性,所以相對進行性肝病發生率及病情程度均要嚴重。

綜上,在戒酒、補充多種維生素等基礎治療上應用硫普羅寧聯合多烯磷脂酰膽堿對ALD有良好的療效,實驗室指標明顯改善,臨床顯效率優于對照組,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肝臟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 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2006 年2 月修訂)[J]. 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7,12(4):268- 270.

[2] 張逸強. 70例酒精性肝病臨床治療分析[J]. 中國實用醫藥,2009,4(19):88-89.

[3] 宋艷霞,侯春生. 硫普羅寧聯合復方甘草甜素治療酒精性肝病的療效[J]. 中國藥師,2008,11(12):1495-1496.

肝病的診療方法范文第4篇

目的 觀察還原型谷胱甘肽對酒精性肝病的治療效果。方法 將78 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8 例患者給予維生素C和門冬氨酸鉀鎂,治療組40例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2~3 周。結果 治療結束時,兩組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療組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 還原型谷胱甘肽能明顯改善酒精性肝病的肝功能損害。

【關鍵詞】 酒精性肝病 還原型谷胱甘肽

近年來我國酒精性肝病(ALD)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已成為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目前對酒精性肝病的治療除了強調戒酒外,尚無特效治療。我們應用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酒精性肝病40例,取得一定的療效。現將觀察結果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組78例均為2002年5月~2007年5月收治的在我院消化內科、肝病科門診就診或住院的患者,男72例,女6例,平均年齡46.3歲。全部病例根據飲酒史、癥狀體征及相應輔助檢查,并除外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病及其他病因引起的肝損害,診斷為ALD。

2.酒精性肝病的診斷

參照2002年10月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通過的臨床診斷標準分為:①輕度酒精性肝病,②酒精性脂肪肝,③酒精性肝炎,④酒精性肝硬化[1]。78例患者中輕度ALD 14例(17.94%),病理證實2例;酒精性脂肪肝22例(28.20%),病理證實4例;酒精性肝炎30例(38.46%),病理證實6例;酒精性肝硬化12例(15.38%),其中合并食道胃底靜脈曲張6例,出現肝性腦病2例,凝血酶原活動度降低2例,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2例。隨機將患者分成兩組,治療組40例,對照組38例,兩組在癥狀、體征、病理變化等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3.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戒酒。對照組給予維生素C 3 克、門冬氨酸鉀鎂20 ml加入10%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靜脈滴注,每日1 次,治療2~3周;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還原型谷胱甘肽(商品名:阿拓莫蘭,重慶藥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1999)J-08(2)號)1500 mg,靜滴,1次/d。治療2~3周。

4.檢測指標

常規檢測TBil、ALT、GGT、TG等血生化指標。

5.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1.兩組治療前后血生化指標變化的比較

治療后兩組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療組改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生化指標變化的比較(略)注:兩組治療后比較P<0.05

2.不良反應

兩組在治療過程中,血、尿、腎功能及心電圖均在正常范圍,無明顯不良反應。

討 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性肝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一般認為,日飲酒量80~150 g,連續5 年以上即可致肝損傷,引起酒精性肝病[2]。酒精性肝病發病機理主要為酒精代謝使中間毒性物質的產生增加,如乙醛、H2O2 和氧自由基。酒精性肝病的肝損害最早作用是脂質過氧化,導致細胞膜完整性改變并進一步影響到細胞的功能,使毒性物質聚集在細胞內;肝臟代謝產物損傷引起脂質過氧化反應,促進自由基的形成,同時抑制谷胱甘肽的生物合成。乙醛和自由基可誘導線粒體的損害,而后者引起的損害因谷胱甘肽的耗竭而增強;炎癥細胞因子介導和庫普弗細胞的激活;肝細胞的缺血缺氧;長期大量飲酒引起消化吸收障礙導致繼發性營養不良,而使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導致肝脂肪變性和肝纖維化[3]。還原型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組成,是含有活性巰基的三肽物質,作為內源性氧自由基清除劑,通過巰基與體內的自由基結合,可轉化為容易代謝的酸類物質,從而加速自由基排泄,并可與酒精在肝內的毒性代謝產物乙醛、氧自由基[4]等結合,從而抑制肝組織內過氧化物產生及甘油三酯堆積,防止乙醛所致的肝細胞變性、壞死,以及肝纖維化等損害的發生。甘氨酸和半胱氨酸殘基能參與膽酸代謝,因此還原型谷胱甘肽能明顯改善酒精性肝病的肝臟功能,起到保肝、降酶作用[5]。本文結果顯示療程結束后,治療組ALT、AST、GGT 明顯降低,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還原型谷胱甘肽能明顯改善酒精性肝病的肝臟損害,促進酒精性肝病的恢復。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學組.酒精性肝病診療指南[J].實用肝臟病雜志,2007,10(2):425.

[2]梁擴寰.肝臟病學[M].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765.

[3]厲有名.酒精性肝病的發病機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3,11(11):690-691.

肝病的診療方法范文第5篇

關鍵詞 脂肪肝 乙肝 水飛薊賓膠囊 治療/效果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2.160

資料與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03月門診和住院治療的脂肪肝病人23例,男3例,女20例,男:女為3:20,年齡17~64歲,平均406.7歲;57例慢性乙肝病人,男23例,女34例,年齡13~52歲,平均350.4歲。

診斷標準:全部病例符合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慢性肝病學組2006年2月制定的診療指南標準[1]。

分組與治療:與同期相近數量的脂肪肝病人20例,55例慢性乙肝的病人為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傳統的基礎治療方法:①囑其限制能量攝入及調整飲食結構;②要求中等量的運動;③糾正不良生活習慣;④混合型高血脂癥伴有2個危險因素者給予他汀類藥物治療。治療組在基礎治療方法基礎上加服水飛薊賓膠囊(水林佳)。

療效判定:分別于治療3個月,了解治療情況,隨訪治療效果,檢查肝功情況,了解血脂變化。用B超對治療前后的肝臟影像學檢查了解肝臟影像學變化。同時對癥狀、體征變化情況進行隨訪,記錄,按其無癥狀,輕、中及重進行評價。影像學檢查基本無變化。

統計學處理:治療前后比較采用符號秩和檢驗,兩組間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

結 果

2.1治療3個月兩組ALT ,GGT,甘油三脂、總膽固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結果見表1。

治療后臨床癥狀緩解情況:將乏力、納差、惡心、腹脹、肝區疼痛按無癥狀、輕、中及重進行評分,兩組均有不同程度緩解,詳見表2。

討 論

脂肪性肝病及慢性乙肝的治療對策是一項復雜的治療過程,包括防治原發病相關因素的控制,基礎治療、降脂及藥物治療等多項措施。其藥物治療分為兩類,一是代謝性藥物;二是保護肝臟類藥物,長期以來水飛薊賓膠囊(水林佳)被應用于治療各類肝炎,有著較好的保護肝臟、促進肝細胞修復的作用,是中華醫學會脂肪肝推薦的藥物之一。既有較好的肝臟保護作用,亦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脂類[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奇台县| 桃园县| 游戏| 哈尔滨市| 女性| 黔江区| 同仁县| 宿迁市| 安乡县| 如皋市| 扶绥县| 伊金霍洛旗| 宁强县| 桓仁| 巍山| 清河县| 贵溪市| 舞阳县| 新宁县| 灌阳县| 芦山县| 荔波县| 六安市| 胶州市| 新余市| 合肥市| 温州市| 宁海县| 五家渠市| 栾城县| 无极县| 得荣县| 丹寨县| 新安县| 邵武市| 三明市| 汕尾市| 耒阳市| 岗巴县| 宾阳县| 盘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