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網絡安全商業計劃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汽車 智能 車聯網 大數據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6C-0191-02
隨著我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車聯網服務在其中潛藏著巨大的發展空間。因為在中國,城市交通擁堵、交通事故、汽車尾氣排放等問題日益嚴重,目前政府出臺的限購、單雙號限行、架設立交橋、建設輕軌和地鐵等措施均是通過道路交通的宏觀規劃來解決問題,但從長遠發展考慮,還急需從汽車自身挖掘出更多的長效措施,而誕生于“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車聯網服務是解決上述交通問題的內在關鍵途徑。本文簡要描述車聯網的發展現狀、多元消費需求情況,探索大數據時代的車聯網在交通領域的多方應用。
一、車聯網和大數據概念
車聯網,是近年從物聯網產業衍生出來的新興行業,融合汽車、傳感、通信、云計算、互聯網、信息處理和大數據等技術,采集、傳輸、提取、處理和分享車輛具置、駕駛狀態和運行軌跡等相關數據信息,實現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的互聯互通,促進交通管理和數字城市的大力發展。
大數據,包含數字、圖片、視頻等巨量信息數據資料,目前不能在可承受的時間內利用常規軟件,但需要新的處理模式完成數據擷取、處理、管理以及整合成用戶需求的多元資訊。根據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英)和肯尼思?庫克耶的《大數據時代》著作,新的處理模式不采用隨機分析,而采取對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提出新的處理模式需要具備更強大的決策力、價值挖掘力、流程優化能力和信息洞察力,才能應付海量的、高正常率的和多樣化的數據信息資料。
二、汽車市場發展現狀
2014年,中國汽車行業開啟互聯網和大數據模式,各方都在探尋車聯網概念落地的方式。“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用地圖、娛樂和信息等服務消除了車企維系多年的OBD數據壁壘,開啟汽車真正進網模式之門。就在2014年,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均了各自特色的車聯網產品,如百度的CarNet、騰訊的路寶盒子、阿里巴巴的智駕盒子,利用App和O2O服務平臺,幫助車主進行汽車安全檢查。2015年初,百度還對外宣布了“人、車、手機”車聯網戰略。同時,谷歌、微軟和蘋果等國外IT巨頭更是大力投入研發,而西門子、先鋒、德賽西威等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在爭相搶奪車聯網設備這一市場。
當然,少不了各大車企的激烈競爭。2014年末,上海通用就了“車?聯?無限”車聯網戰略,緊密圍繞車載信息服務、移動娛樂、消費服務和智能駕駛等三大核心,進一步整合OnStar安吉星車載服務。并且,通用安吉星(onstar)、豐田G-book、日產Carwings等外資車聯網設備品牌已由過去專供高端車,轉化為非常普遍的車載裝置,而本土汽車公司上海汽車、吉利汽車等也推出了類似的產品。
由此看出,無論是汽車廠家、大運營商,還是互聯網IT巨頭公司,都已紛紛布局車聯網這個發展潛力無限的新興產業。同時,許多專業網站預測,車聯網服務利潤將很快超越汽車硬件市場,未來私人訂制的汽車互聯網服務和用戶在使用服務過程中產生的行為大數據將是車聯網產業鏈的最大盈利因素。因此,圍繞汽車后市場服務的車聯網發展,離不開大數據的支持。
三、互聯網時代的汽車服務需求
眾所周知,研發任何一款產品,都應圍繞顧客需求才能獲得市場占有率,而基于互聯網的汽車服務需求也不例外,經研究,可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一是需要能夠準確、全方位地獲知車輛駕駛信息的硬件設備。隨著交通事故的攀升,社會碰瓷行為頻發,人們越來越渴望擁有一款能隨時記錄車輛行駛過程信息的電子設備,就如飛機行駛專用的“黑匣子”,可以準確記錄運動狀態,為交通事故提供證據。當然,現在市場上已經出現類型電子設備,比如行車記錄儀,但是如果能生產出類似網球比賽的“鷹眼”設備,把監控設備、云端計算機和顯示屏功能集成,那么就極大方便用戶儲存和利用駕駛信息。
二是需要能夠及時、準確地推送最優服務信息。對車輛駕駛和周邊環境的大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出切合車主服務需求的最佳解決方案,最終推送最優服務信息。如推送最佳的交通路線、最近的加油站位置、駕駛習慣矯正指南和保險購置建議,甚至針對熟知路段實施無人駕駛等。
三是需要擁有智能化的信息車載服務系統。利用該系統,可以像“傻瓜相機”、全自動洗衣機,尤其智能手機等自動化、智能化的產品一樣,實現汽車的一鍵控制;還可以將局域網絡里的車輛互聯互通,實現車輛管理。
四、可行性分析
為了達成顧客對汽車服務的多元需求,需要探討數據信息采集、車聯網服務平臺建立和有效數據模型設計等關鍵途徑的可行性。
(一)數據采集可行性。若要實現車聯網,汽車內部電器的運行數據就要傳輸至某種系統服務平臺才能實現存儲和處理。但是,目前,車企保護自有整車系統態度強硬,擔心一旦汽車聯網以后,便要承擔各種風險。也許,只有隨著車載終端設備標準化和開放性的加強,云平臺作用日益凸顯,移動4G時代和大數據時代衍生出的更多新產業和新商業,才能促使車企各方敞開自家的整車系統,共同從顧客角度,探索汽車新產業,最終實現汽車數據信息地便捷采集。可喜的是,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外部運行信息,現在已經能夠通過GPS、RFID、傳感器、攝像頭等裝置,完成狀態信息數據和運行環境信息數據的采集;利用互聯網技術,可將采集到的所有車輛信息數據傳輸至計算機中央處理器。
(二)車聯網服務平臺開發可行性。采集到車輛大數據后,需要借助一個服務平臺,通過計算機技術,將這些海量的車輛數據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從而計算出滿足客戶需求的模式。如不同車輛的最佳駕駛路線、路況預警和交通燈周期優化等。然而,車聯網涉及了多維的服務大數據,非常有必要建立云服務的大數據服務平臺,具有數據管理、數據應用、服務營運和增值服務等滿足內部、外部需求的功能,實現車、人、路的數據整合、分析和管理。當然,基于互聯網環境和云計算技術,建立這樣的服務平臺可行性很大。
(三)數據算法、模型設計可行性。車輛的海量數據來自各系統終端的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若要滿足客戶或者行業的個性化服務需求,就必須通過設計相關算法、建立數據模型,例如保費風險模型和駕駛行為模型,從而充分利用和挖掘這些大數據的價值。當前,數據處理的技術和手段還需要不斷進步,并且無論使用哪種數據處理技術,首先都需要完成數據的質量識別、優劣控制。然而,目前由于車型系統的多樣性、車輛設備工作環境的復雜性,數據很難獲取統一的質量標準,如何處理不同質量標準的數據,如何看待由這些數據產生的價值精準性,也是需要繼續深入研究的重點問題。
但是,無論如何,互聯網、大數據、模型算法和創新都將會快速推動車聯網智能化、實用化和個性化發展,最終實現我國道路交通的精細化管理。
五、車聯網大數據的應用
假若車與車、車與路、車與人實現了互聯互通,那么互聯網與數據分析就很容易在汽車行業生態圈的各產業環節獲得更多的應用,大致可應用到車載終端設備、車輛管控、車輛安全、車輛維修、交通管理優化,以及車主保險和生活娛樂信息推送等領域。
(一)配置車載設備,采集信息數據。為了能夠準確、全方位地獲知車輛駕駛信息,那么汽車相關方的互聯互通就首要配置OBD設備或者車聯網終端設備,這樣才能采集到車輛及其電器本身的運行數據,比如車速、轉速、扭矩、電池電量、油耗、故障代碼等。當然,還需要配備通信設備,如藍牙、GSM基站定位或者GPS等獲取車輛位置信息數據。如今,雖然許多硬件廠商推出了行車記錄儀、車載導航裝備、后視鏡等產品,但是市場上仍急需攜帶相對輕便、成本較低、車輛信息較具安全保障的車載設備。
(二)充分利用大數據,提高車生活質量。現階段,最簡單、快捷的汽車直接接入移動互聯網方式是汽車后裝市場的企業通過聯網智能硬件接入,這樣可以具有相當數量的汽車作為載體實現真正的“車聯網”,那么某一領域內就會搜集到海量的汽車數據。這些數據的價值利用可分為自身應用和外部應用。
大數據自身應用價值采用“大數據+云平臺”的服務模式,綜合汽車自身的海量數據、車主的生活環境和需求數據,如交通路況、天氣情況、4S店分布、汽車保險業務、二手車消費等,再通過建立有效數據模型,對數據進行合理分析,從而為車主自身提供更準確、到位的汽車活動信息,比如推送汽車綠色出行、汽車保險和二手車市場服務,以及車載導航定位、娛樂資訊、安防系統、安全駕駛預警、節能駕駛服務以及出行誘導等多角度服務,從而封存“汽車是代步工具”的帽子,拓展汽車人性化的功能,將汽車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
而大數據外部應用價值同樣采用“大數據+云平臺”的服務模式,匯總車載終端設備采集到的各類車輛運行數據,通過遠程信息服務平臺,為車主、車隊或者交通管理部門提供車輛監控、車輛管理和交通優化等服務。比如為用戶的安全駕駛提供監控和預警;為車隊提供車輛監控、優化配置、故障排查和節能減排等服務;又如提供交通紅綠燈優化服務,交通信息網絡可根據路口實際車輛數據信息自動調節紅燈或者綠燈的時間長度,或者定期地系統分析路口車流量信息,新建或者取消交通燈。相對于使用改造交通道路的大動作來說,這方面的業務能很便捷地從汽車自身優化使用角度,解決交通管理和交通事故問題。
(三)建立汽車智能消費系統,一鍵解決交付問題。如今,購物盛行計算機網絡支付或者手機網絡支付形式。若實現車聯網后,為了在行駛過程中,減少消費支付環節,提高相關行業的服務效率,可建立汽車智能消費系統,只要觸動汽車內部某一設備,如車載設備或者后視鏡,便可實現汽車系統、收費系統和銀行之間的數據連接,完成關聯銀行卡的金額自動劃扣動作。汽車智能消費系統可應用至高速公路收費站、加油站、停車場、交通處罰等領域,根據不同的消費領域,系統會可將應支付的款項金額和實際支付金額發送至手機短信。
【參考文獻】
[1]馮凌凌.大數據時代基于4G網絡的車聯網發展探索[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14)
[2]張江波.基于汽車診斷技術的元征車聯網平臺項目商業計劃書[D].甘肅:蘭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