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常見的寫作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公司公文寫作培訓講師陳馨嫻,在培訓中會領導者你熟悉公文基本概念、公文寫作的基本知識。系統了解并掌握機關收文、發文處理的特點、程序的處理方法。學會準確快速地處理公文,促進機關公文處理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和科學化。
各部門公文經辦人員進一步掌握了公文寫作方法和注意事項,增強員工的公文寫作素質。
公文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處理日常工作的重要工具。它在一定的范圍內使用。了解和熟悉公文寫作的相關知識,對于提高各單位工作人員的公文寫作水平,進而提高辦事效率和辦事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
公文寫作是公文學科有一個基本概念。公文作為傳遞策令、溝通信息、聯系事務的文字載體,必須要通過寫作這一特殊的行為活動才能實現。 培訓講師:陳馨嫻
課程時間:1天
課程對象:各企事業單位負責辦公室管理工作的領導、辦公室主任及從事辦公室綜合管理、文秘、檔案工作的有關人員
培訓方式:講師講授、案例分析、經驗分享、學員討論、現場演練等使培訓效果達到最好!
課程收益:
通過培訓使學員掌握公文處理與管理規范;
通過培訓使學員掌握請示報告和總結的寫作方法;
通過培訓使學員掌握通報、通告及通知的寫作方法;
通過培訓使學員能夠快速提升公文寫作技能和方法;
公司公文寫作培訓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公文的概述
一、公文的含義及特點
公文的含義
二、公文的特點
公務性
法定性
程序性
政治性
權威性
實效性
三、公文的作用
規范和約束作用
領導和指導作用
溝通和合作作用
宣傳和教育作用
四、公文的分類
第二部分:公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主題突出,觀點正確
結構完整,格式規范
實事求是,講求實效
準確表達,簡明生動
第三部分:公文寫作的步驟
確立主題,明確目的
收集材料,調查研究
擬寫提綱,安排結構
撰寫初稿,征求意見
潤色加工,修改定稿
第四部分:常用公文的格式、寫作規范以及日常寫作中常出現的問題
1、 請示與報告的區別
2、 請示
(1)請示的規范格式、請示的寫法
(2)請示日常寫作中要注意的問題
(3)實戰案例分析
(1)報告的規范格式
(2)各種報告、總結的寫法(文字報告、PPT報告)
(3)報告日常寫作中寫作要注意的問題
(4)實戰案例分析
4、會議紀要
(1)會議紀要的寫作規范和寫作要求
(2)各種會議紀要中常出現的問題
(3)實戰案例分析
5、通知、通告、公告
(1)通知、通告、公告的區別
(2)通知、通告、公告的寫作規范及日常寫作中要注意的問題
(3)實戰案例分析
6、函
(1)函的寫作格式、寫作要求
(2)函在寫作中要注意的問題
(3)實戰案例分析
7、簡單介紹授權委托書、決定的寫作注意事項和寫作方法
第五部分:公文寫作與處理常見病例分析
一、標題擬制中的常見病例
文種使用不當
標題冗長煩瑣
主要內容表達不清
二、正文寫作中的常見病例
一文多事
內容殘缺
結構混亂
語法錯誤
隨意省略和建成
標點符號使用不規范
數字、計量單位使用不規范
三、公文寫作中其他方面常見病例
通過培養興趣、指導方法和寫作實踐等教學環節指導學生進行語言知識、時空順序、人物情景等方面的正確表達,體現了語言的工具性及其表達的實踐性,較快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能力。教學實踐證明,這種從語言認知角度出發的綜合教學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關鍵詞】
小學生 語文教學 寫作方法 作文教學
語言學習的根本目的在于表達,語言表達的方式包括口頭表達、肢體表達、表情表達和書面表達等多種形式,其中書面表達是語言學習最為重要的表達方式,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學新課程標準提倡讀寫結合,充分體現了對語文課的語言工具性和表達實踐性要求。如何將語言學習與寫作實踐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盡快將所學的語言知識用恰當的書面語言方式表達出來,達到非接觸交流的目的,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研究與實踐中,我們總結并提出了“興趣誘導,方法指導,實踐提高”的綜合作文教學方法,將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作文寫作方法和寫作訓練結合起來,實現學生綜合作文能力的提高。
一、培養興趣
模仿和好奇是兒童的天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認識事物總是從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入的,充分利用小學生模仿和好奇的特點,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教學實際,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發現新事物,發掘其興奮點,進而培養其語言學習興趣,為提高語言學習和作文能力提高打下重要基礎。
1. 聽的興趣
在語言教學過程中,通過提問:“昨天早上你聽到了什么?”“昨天晚上你聽到了什么?”“到街上你會聽到什么?”“到樹林中你會聽到什么?”“到河邊你會聽到什么?”“電視機里面你聽到了什么?”等問題,輔以語言表揚、積極回答者有獎、考試加分等措施誘導學生將所聽到的事件說出來,從而培養其聽的興趣。
2. 看的興趣
在語言教學過程中,看是小學生獲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觀察事物的唯一途徑。上課時,通過提問“昨天早上你看到了什么?”“昨天晚上你看到了什么?”“你現在看到了什么?”“公路上你會看到什么?”“到樹林中你會看到什么?”“到河邊你會看到什么?”“到公園里你會看到什么?”“電視機里面你看到了什么?”等問題,輔以語言表揚、積極回答者有獎、考試加分等措施誘導學生將所見到的事件說出來,從而培養其看的興趣。
3. 說的興趣
說是口頭表達方式,但能說與會說是能寫與會寫的基礎,有說的欲望,才能促進大腦想象與綜合,將其所見、所聞、所思以恰當的方式說出來。通過讓學生說出所吃的東西的味道酸與甜、所聞的味道的香與臭、所摸到物品的冷與熱以及父母高興與生氣的樣子以及做一件事的經過等具體方式,培養學生說的興趣。
4. 寫的興趣
寫是書面表達方式,學生常有畏難心理,及時鼓勵是提高學生興趣的方法。通常讓學生將其所說、所見、所聞、所思以簡單的句子寫出來,寫得好的及時表揚和獎勵,大大提高了學生寫的興趣。
二、指導方法
興趣促進學習欲望,進而產生學習動力,有了興趣,還需要對寫作方法進行指導,并組織訓練,才能逐步培養寫作能力。
1. 時間順序
從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前天、昨天、今天、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等基本時間概念開始引導學生正確表達,再逐步向年、月、日、時、分、秒及瞬間等特殊時間表達方式,形成正確的時間順序。
2. 空間順序
從前面、后面、上面、下面、里面、左面、右面等基本時間概念開始引導學生正確表達,再逐步向房子上、黑板上、桌子上、墻壁上、電視里、公路上等特殊時間表達方式,形成正確的空間順序。
3. 事物結構
通過觀察,從家里面有幾間房子、房子里面有什么物品、教室里有什么、怎么擺放的等問題的引導,讓學生學會物品的組成與分布。通過對做一件事情的過程描述,指導學生學會事物形成過程的描述與說明,如描述媽媽炒菜及擺飯的真實過程。
4. 人的表情
人的表情是小學生最為常見的景象,通過讓學生觀察后描述各種人物在不同場合的表情的方式,提高學生觀察能力和對人物的感知能力,為寫人描景打下重要基礎。
三、寫作實踐
1. 句子結構
寫作最基本的功夫是學習和應用基本的句子結構,學習和掌握各種句子類型及其成分的功能,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結合課文中的典型句子,組織學生進行仿寫、縮寫和擴寫是最好的句子練習方法。
2. 記敘事件
掌握句子結構及其用法后,引導學生進行專題寫人、敘事、寫景實踐,將時間、空間、人物、景色、事件寫清楚。在這個階段,要引導學生注意句子結構的完整性,學習選擇好的詞語和好的句子,并注意糾正錯別字。
3. 文章結構
不同的文章類型有不同的結構形式,開頭與結尾的常見形式及要求,主要段落的劃分、過渡性句子的選擇等,在這個階段,要引導學生分類總結常見文體類型,如寫人、敘事、描景等,要有開頭、結尾、段落、過渡句等概念,并能應用到寫作中。
4. 寫作習慣
在語言學習與寫作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將在課文學習和課外閱讀過程中發現的好詞好句記下來,隨時發現寫作興奮點,并快速模仿改寫,寫出正確的句子。另外,要從寫作實際過程出發,引導學生從主題、提綱、開頭方式、結尾強調、段落組織、過渡句選擇、最終修改等部分進行綜合構思,就如修房子一樣,逐步完成任務,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思維過程和實際寫作過程,爭取一氣呵成。
關鍵詞:中考;英語復習;策略
好的復習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九年級英語教學進入中考復習階段,采取什么樣的復習方法才能費時少、見效快呢?筆者根據多年九年級英語教學經驗,認為“三段七步”式的復習方法既能使中考復習工作有序推進,又能構建知識網絡,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三段七步”式復習方法是科學、合理、有效的中考英語復習應對策略。
那么,什么是“三段七步”式的復習方法呢?
一、專項復習階段
1.過好詞匯關
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是英語學習的關鍵。因此,在中考英語復習中過好詞匯關尤為重要。《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規定了初中階段學生應掌握的詞匯,筆者認為應在熟記這些詞匯的基礎上,重點應放在詞的活用上,以及常見習慣用語上。在復習過程中,可對初中教材中中考常見詞匯進行分類總結,如,全部同音詞、常見慣用語,以及常見詞形變化、常見構詞法等。在歸類總結的基礎上,選一些詞匯練習題,對詞的活用進行專項練習。這種歸類總結復習法,可使學生對詞匯考點掌握更全面、更有效。
2.過好語法關
英語語法概念不清、不強,就容易受漢語語法規則影響,遣詞造句就會出錯。初中英語語法實際上可分為詞法和句法。對詞法可按照詞性依次復習,逐項練習,重點應該放在動詞上,練習題應多選選擇題以及動詞適當形式填空試題。對于句法應按句子分類,時態、語態、語氣等依次復習,逐項練習,重點應放在句子分類和時態上,練習題應多選句型轉換試題以及時態考查試題。為了提高復習的效率,可采用一些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語法的復習方法,如,圖表法、順口溜法、歸納法等。
3.過好習慣用語關
英語中習慣用語較多,如,tell sb. to do sth, ask sb. to do sth., prefer A to B,make sb. do sth., make sb. adj.,pay for, spend on等都是習慣用語。習慣用語實際上是一種結構或固定搭配,掌握了他們就等于掌握了做這類試題的技巧和方法,可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準確度。在復習過程中,如果能對初中階段所學習的習慣用語進行歸納、總結、應用、練習、強化,將會使中考英語成績迅速提高。
4.過好閱讀關
近年來中考閱讀理解試題題量逐漸增大,所占比分也增大,所以閱讀理解是中考英語復習的重點,也是難點。
閱讀是詞匯、習慣用語、語法、句式等各項基礎知識的綜合使用過程。閱讀理解試題考查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獲取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英語基礎知識外,還必須通過大量閱讀實踐和訓練,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巧。在閱讀理解專項訓練過程中,教師應指導學生根據文章設問的內容和分類,對不同類型的具體試題,應掌握不同的思維方向和思維重點,采取相應的解題技巧。同時,教師還應提醒學生不要怕生詞。對于生詞一般有兩種解決方法,一是根據構詞法或上下文內容來猜。二是只需搞清生詞所屬類別就行,如,人名、地名、食品、運輸工具等。
5.過好書面表達關
書面表達是考查學生綜合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中考英語書面表達試題較簡單,一般要求根據命題或按材料要求寫80個詞左右的小短文。在寫作訓練中,關鍵是教師要教給學生寫作方法,指導學生寫作技巧,使學生會寫作,有話可說,能說出有條理性的話。中考作文一般結構是:開頭根據題目給出一個主題句,然后分層展開簡單闡述,最后用一兩個總結性或照應性的句子進行收尾,使短文成為一個整體。在復習過程中,教師可根據初中教材單元話題,針對中考,選一些典型且適合初中學生寫作的話題,讓學生進行書面表達訓練。就每次的訓練,教師可選幾篇習作作為范文進行講評,對其寫作方法及結構進行簡單分析,使學生逐步掌握寫作方法及技巧。
二、綜合復習階段
這一階段是在專項復習的基礎上,對各項基礎知識加以綜合應用,是訓練、鞏固、強化的過程,也是梳理總結、構建知識網絡、形成知識體系的過程。這一階段,可選取8~10份中考英語綜合習題,對專項復習階段所學的知識進行訓練、應用、強化。在訓練過程中,教師一方面應指導學生應用專項復習階段所學到的知識、做題方法和技巧去解題、去閱讀、去寫作;另一方面教師應幫助學生以本套試題為依據,對初中階段的知識點進行縱橫聯系,梳理總結,如,對初中教材中出現的只能跟動詞ing形式做賓語的全部動詞和只能跟to do形式做賓語的全部動詞進行歸類總結。又如,對相似短語或句子進行歸類總結,像短語give out,give away,give up,give back,give in等,句子What’s wrong with you?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What’s the trouble with you? 等。這種梳理總結的方法可使學生所學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構建起知識網絡。
三、模擬提高階段
這一階段屬于最后沖刺階段。教師選題要有針對性,對試題結構、題型、考點、難易程度等要進行研究,要逐題推敲,以確保它可作為一份中考好試題。這一階段,一般來說只需3~5份試題就行,切忌模擬次數太多,重復考查知識點,打題海戰術。在模擬過程中,教師不需要逐題講解,只需對難點,或學生試卷中出現的問題及錯誤進行點撥。同時,對學生進行做題方法、應試技巧指導。
(1)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主要說明所選課題的歷史背景、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歷史背景部分著重說明本課題前人研究過,研究成果如何。國內外研究現狀部分說明本課題目前在國內外研究狀況,介紹各種觀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著重說明本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同時說明自己的觀點。發展趨勢部分說明本課題目前國內外研究已經達到什么水平,還存在什么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以解決的方法。開題報告寫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論證本課題研究的地位和價值,即選題的意義,包括對選題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說明;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明開題報告撰寫者對本課題研究是否有較好的把握。
(2)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相對于選題的意義而言,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比較具體的。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想說明什么主要問題,結論是什么,在開題報告中要作為研究的基本內容給予粗略的,但必須是清楚的介紹。研究基本內容可以分幾部分介紹。
(3)研究方法及措施
選題不同,研究方法則往往不同。研究方法是否正確,會影響到畢業設計(論文)的水平,甚至成敗。在開題報告中,學生要說明自己準備采用什么樣的研究方法。比如調查研究中的抽樣法、問卷法,論文論證中的實證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等。寫明研究方法及措施,是要爭取在這些方面得到指導老師的指導或建議。
(4)研究工作的步驟、進度。
課題研究工作的步驟和進度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畢業設計(論文)創作過程中,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寫作、論文的修改等,都要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么時間開始,到什么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在時間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各個階段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對于指導教師在任務書中規定的時間安排,學生應在開題報告中給予呼應,并最后得到批準。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時間安排一般應提前一點,千萬別前松后緊,也不能虎頭蛇尾,完不成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任務。
(5)主要參考文獻。
在開題報告中,同樣需列出參考文獻,這在實際上是介紹了自己的準備情況,表明自己已了解所選課題相關的資料源,證明選題是有理論依據的。在所列的參考文獻中,同樣應具備不少于2篇的外文文獻。
知識擴展:開題報告的結構
(一)論文名稱
論文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
第一,名稱要準確、規范。準確就是論文的名稱要把論文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研究的對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論文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準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第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
(二)論文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價值。
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論文的研究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再寫論文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
主要內容包括:
(1)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即根據什么、受什么啟發而搞這項研究。
(2)通過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么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三)本論文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規范的開題報告應該有文獻綜述,如果是小課題可以省略該部分。文獻綜述一般包括:
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和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臺(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四)論文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
(五)論文寫作的目標
論文寫作的目標就是課題最后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就是本論文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也是本論文寫作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準確、精練、明了。
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目標定得過高,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確定論文寫作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六)論文的基本內容
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并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目標與內容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寫作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
基本內容一般包括:
(1)對論文名稱的界說。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
(2)本論文寫作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七)論文寫作的方法
具體的寫作方法可從下面選定: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
(八)論文寫作的步驟
一、發表——天生我材必有用
發表有助于學生解放思想,看到自己身上具有的聰明才智和潛力。剛工作時,我也不敢想象自己學生的習作能上報。把文章拿到報刊雜志上去發表,這對于小學生來說,似乎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有—次,學校舉行作文競賽,我發現我班季旭同學獲得一等獎的那篇《讓綠意充盈心間》確實寫得不錯,文章立意巧妙,借自己與同學合作出黑板報的事,將同學情融于黑板報的設計、討論之中。整篇文章語言清新淡雅,自然流暢。于是我便產生了一個想法:何不把它推薦到報紙上去呢?于是我悄悄將習作寄給了《××廣播電視報》,沒料到不久就發表了。這時,我又想,學生習作既然能在《××廣播電視報》上發表,也可能在更高層次的報刊上發表。于是我就開始向—些全國發行的小學生報刊推薦學生習作,陸續也有多篇發表在多種報刊上。陳致遠同學在假期中觀察地上的螞蟻,突發奇想,編了一個童話故事《森林好人》,寫了小螞蟻力力見螞蟻奶奶因曬不到陽光唉聲嘆氣,便幫螞蟻奶奶把家搬到向日葵上,享受到了燦爛的陽光,成為名副其實的“森林好人”的故事。孩子豐富的想象,細膩的筆觸,純真的童心賦予這篇童話以人性的溫暖,充盈著最美的情感。我推薦他向《全國小學生優秀作文選》投稿,經過幾個月的等待,當見到全國知名雜志上有自己的“豆腐塊”時,陳致遠激動得在教室里歡呼雀躍。這也給全班學生帶來極大的鼓舞,這使他們看到了,那些在報刊上發表習作的學生是人,我們也是人,他們能做到的事,我們也能做到,關鍵在于怎樣努力奮斗。而班上有學生發表了習作,其他的學生就會想:原來我們班上也有能人,可我并不比他差啊,我也一定會寫出好作文,甚至可能也在報上發表。學生站得高了,看事物的眼光就遠了,破除了神秘觀念,對寫好作文就更充滿了信心。
二、發表——處處留心皆學問
發表使學生進一步明白生活中可供寫出好作文的素材多得很,只要處處留心,就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發表的學生習作,均是我從學生平時的作文和日記中選出來的。學生在這些習作中,寫的人不是名人、偉人,而是普普通通的人,寫的事不是驚天動地的事,而是平平常常的事。這些人每個學生都可能遇到,這些事每個學生都可能經歷。如謝蕾同學發表于《語文學習報》的《愛學習的爸爸》一文,就寫了自己的爸爸——學校校長兼英語教師,是怎樣在做好領導工作的同時,刻苦學習,搞好英語教學的。再如王彬同學發表于《全國小學生優秀作文》的《坦克大戰》一文,寫了一個星期六的下午,學校不上課,他和小伙伴們怎樣在沙坑里玩得“不亦樂乎”的。新學期,陳至一同學重新走進校園親近校園里的植物,她有感而發寫下《我的植物朋友們》發表于《揚州晚報》。可見,即使是普通的人、平凡的事、常見的景,只要細致觀察,認真去寫,也能寫出精彩的作文來。
三、發表——萬紫千紅春滿園
發表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寫作方法,提高寫作水平,漲涌起寫作的熱情。每次學生有習作發表,我都張貼出來,還在語文課上念給大家聽,要大家思考好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值得大家學習的佳詞佳句或寫作方法。在討論張星弛同學發表于《少年文史報》(小學版)的《可愛的白白》(白白是一只兔子的名字)一文時,許多學生指出該文最突出的優點,一是注意抓特點,寫出了“白白”可愛的樣子和動作、神態;二是表達了真情實感,寫出了“我”在養“白白”過程中彼此之間是怎樣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再如討論呂永偉同學發表于《作文天地》的《參觀訪問敬老院》一文時,同學們各抒己見,弄清該文主要特點也有兩個,一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把整個參觀訪問過程寫得完整、具體、清楚;二是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把在敬老院的所見所聞(這些最能反映五保老人的幸福晚年)寫得詳,把“我們”是怎樣去的和參觀訪問后的感想寫得較略。這樣,就使學生在以前對有關寫作方法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再經歷一個“理性認識—感性認識—理性認識”的過程,進一步深化了對寫作方法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在今后的寫作中加以運用。去年,借揚州日報社招聘小記者的機會,我動員班上學生積極報名參加,踴躍投稿。現在,班上多位學生的文章見報,學生寫作的熱情也空前高漲,班級“比、學、趕、超”的寫作風氣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