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財務共享中心智能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菏澤市;工業經濟;發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F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6-0083-03
工業在經濟發展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三五”期間,菏澤市工業經濟將面臨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的深刻變化,既將經受嚴峻的挑戰,更將面臨難得的機遇;既存在著現實的困難,更充滿著光明的希望。需要我們深入思考、認真研究、勇于探索、持之以恒的抓好,才能推動菏澤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更健康的發展,最終實現科學趕超、后來居上的奮斗目標。
一、鞏固、提升基礎產業
(一)鞏固基礎產業
菏澤市目前的產業和重點企業是幾十年摸索和打拼出來的成果,也是全市的臺柱子、財稅收入的主要源泉。在當前大背景下,各級都要千方百計幫助企業克服困難,像保護自己切身利益一樣保護它們,保住了這些企業就等于守護住了菏澤市的“家業”,就為菏澤市在新一輪工業經濟競爭中積累了沖擊高地的實力。
一是維護好企業的資金鏈安全。在菏澤市前幾年工業經濟高速增長過程中,一批大企業發揮了巨大引領帶動作用,不僅自身增加項目投資幾億元、幾十億元,而且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強烈的激勵、拉動和追趕效應。但在大投資、大建設的同時,這些企業自身也積累了不少問題,主要是戰線過長、投資過大,不僅擠占了流動資金,而且增加了企業的財務費用、影響了企業的盈利能力,使菏澤市大企業遭遇了發展的“寒冬”。在這個關鍵時期,最容易發生的問題是銀行壓縮貸款規模,只收款不放貸,造成企業資金鏈斷裂。所以,各級政府應引導銀行樹立與企業共渡難關的思想,加強對信貸資金的監測、預警,搞好與企業的溝通,逐筆做好大額信貸資金的風險防范預案,避免由于關聯擔保而引起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維護企業資金鏈安全。
二是維護好要素供應。用電方面,要科學實施好有序用電方案,優先保障大型企業集團電力需求,盡快實現大型企業集團電力供應雙電源雙回路,爭取更多的企業實現直購電,降低電力成本。用地方面,優先考慮重大項目、新興產業、高產出項目的用地。園區配套方面,必須加快速度建立和完善熱力中心、集中治污、供排水等公共服務設施,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
三是要切實搞好服務。各級各部門要自覺強化服務意識,主動提供信息、技術、人才、用地、資金等多方面服務,幫助企業及時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要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一線,了解掌握企業面臨的新情況、新困難,幫助企業破解難題,真正做到“耐心服務、用心服務、貼心服務”,急企業之所急、解企業之所難。
(二)提升基礎產業
在當前的大背景下,資源環境不堪重負,人口紅利優勢逐漸消失,過去那種拼資源、拼環境、拼投資的老路再也走不通了。在這種情況下,菏澤市的企業只有全面提升自已,才能主動適應并引領新常態,才能取得新發展。
一是政府要設立基金引導。圍繞菏澤市產業發展戰略,按照“政府引導、市場導向、防范風險、滾動發展”的原則,盡快設立菏澤市產業提升發展基金,充分發揮基金的導向、杠桿、帶動和放大作用,構建財政資金與金融資源、社會資本之間的系統聯動,用財政資金撬動社會力量和民間資本,共同推動產業提升。
二是企業在競爭中要轉變發展理念。菏澤市大部分企業發展時間都不長,還是創業者管理企業,他們是自己創業的,當然不想失去控制權,肯定想控制整個企業,帶動整個企業的發展。但是他們也很想引進資本和其他的資源、知識。我們要引導這部分企業家摒棄小農意識,登高望遠,敢于對外開放合作,借助外力協作共贏。
三是要在管理水平上提升。企業要學會在低增長中發展,在低價位下生產,在低成本上競爭。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指揮、監督、審核平臺,加強對兩項資金、三項費用分析核算,強化采購價格審核、銷售成本控制,推M精細化管理,增強市場不景氣下的生存能力。
四是要加大研發投入。要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從產品的粗放型加工向精細化制造轉變,從低附加值產品向高附加值產品發展,從普通產品制造向新材料研發和專業設備研制延伸。同時,要注重品牌的樹立,做好品牌定位,發展專利產品、高端產品,搶占產品制高點。
二、大力培育新興產業
發展新興產業是今后工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但新興產業是“貴族”產業,發展條件要求高,對菏澤市這樣的欠發達地區來說難度更大。我們應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從規劃和優化環境入手,通過培育本地企業和招商引資兩種手段,逐步發展壯大。
(一)要借“根”培育
要支持、引導現有企業根據市場導向和先進技術,拉長、延伸產業鏈,開發更新、更高產品,培育老樹發新枝、發新芽。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要改變目前粗加工、低附加值的狀況,充分運用新型滅菌、無菌包裝和貯運保鮮、生物轉化、超臨界流體提取分離等技術,生產出新型環保、衛生保健、品質高端、高附加值產品。如堯舜牡丹深加工、巨鑫源蘆筍深加工、華瑞多功能面粉深加工等。化工行業要在整合的基礎上,使目前的化工原料向新型合成材料和最終產品方向發展,充分運用新技術、新工藝生產合成橡膠、合成塑料、合成纖維三大合成材料,進而運用合成材料進行服裝、建材等多領域的產品加工制造。機電制造業由目前的零部件生產向整機整車整套生產轉變,從低端產品向高精度、大型化和重型化裝備等轉變,重點突破關鍵智能技術、核心智能測控裝置與部件,開發智能基礎制造裝備和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裝備。生物醫藥行業要追蹤國內外生物技術發展趨勢,采用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生化工程等高新技術和現代合成技術,加快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產業化。
(二)要招商引資
要快速膨脹經濟總量和企業規模,必須靠招商引資。欠發達地區、后進地區發揮后發優勢,跨越趕超,后來居上,沒有一個不是通過招商引資來實現的。同樣,發展新興產業也同樣需要招商引資,通過招商引資來完善產業鏈條,優化產業結構。要加快轉變招商理念,摒棄撿到籃里都是菜的招商觀念,從更長遠的發展著眼,根據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謀劃項目,引進一些新興產業和創新型企業。要明確招商重點,把新興產業項目作為招商的重點,明確任務目標,落實工作責任,努力引進更多新興產業項目,逐步培育壯大自己的特色產業。要注重結合當地產業發展,有針對性地進行“拉鏈”和“補鏈”式招商,不斷完善延伸產業鏈條,引導企業集群式發展。比如,招商引資招來的步長制藥,通過幾年發展,已成為年收入過百億元的大型企業,成為菏澤市、山東省重點企業,成為全國醫藥行業發展龍頭。
三、大力推進全民創業
全民創業是一個地方發展的富民之舉、穩定之基、轉型之要和活力之源。創業對個人來說是成功之道、致富之本,對一個地區來說是發展之策、繁榮之路。通過開展全民創業活動,進一步激活創業主體、拓展創業空間、強化創業支撐、優化創業環境,充分激發全社會的創業激情,使更多的勞動者成為創業者,加快催生一批產業能手,興辦一批產業項目,發展一批民營企業,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創業小區,形成“個個有事干、人人有錢賺、家家上項目、戶戶忙增收”的全民創業格局。當前,寧愿苦熬、不愿苦干,甘于就業、不愿創業,是菏澤市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理寫照。因此,要在全社會大張旗鼓地弘揚創業文化,增強全民創業意識。
(一)打造創業文化,充分激發全民創業熱情
文化氛圍和社會心理對一個區域發展來說非常重要。經濟發展快慢從表象上看是一種經濟行為,究其根源卻是一個思想和理念問題。實踐已充分證明,發展環境好的地方往往是創業氛圍十分濃厚的地方,也是創業文化非常強烈的地方;反之,一個區域、一個城市缺乏先進的創業文化,就難以促進本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反而可能成為深層次的制約因素。我們要積極引導廣大干部群眾把創業作為自己的第一選擇,敢于在創業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真正形成農民向商人轉變、打工者向老板轉化、個私業主向企業家轉型的濃厚氛圍,讓廣大干部群眾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大顯身手,樹立起敢冒風險、敢創大業的拼搏意識,帶頭創大業,帶頭大發展,盡快把小企業發展壯大成大企業,把小事情做成大事業。
(二)打造創業主體,突出抓好產業集群
民營經濟是百姓經濟,全民創業的積極性有多高、參與程度有多大,民營經濟的發展就有多快。要推進全民創業,就要抓創業的主體,就要抓產業集群。各縣區應該立足本地實際,選擇具有特色和優勢的產業進行培育,著力做好集群的發展規劃,建立專業化的產業集群園區。比如,鄆城紡織、鄄城人發、曹縣林木加工等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可以采取參股、兼并、收購、重組等形式,剝離部分生產工藝,發展專業化配套企業,促進以龍頭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內部多層次、全方位的聯合協作,充分發揮其產品輻射、技術示范和銷售網絡中的“領頭羊”作用,實現提質擴規,擴大企業群體,提升工業總量。
(三)搭建創業載體,做優做強全民創業平臺
發展需要空間,創業需要載體。要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等多種形式,建好建優各類創業載體,為廣大創業人員提供足夠的空間舞臺,為全民創業深入推進提供良好的承載條件。一是加強創業興業載體建設。要充分利用閑置廠房、樓宇、各類園區、孵化設施推動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著力培育一批國家創業示范基地。二是開展創業興業人才培訓。要實施好中小企業銀河培訓工程,組織好山東省中小企業巡回大講堂,開展創業興業、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培訓,努力形成“人人搞經濟、個個忙創業、家家有項目、戶戶奔小康”局面。三是抓好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要以市縣兩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抓手,通過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等方式,推動模式創新,集聚融資、擔保、管理咨詢、培訓等社會服務資源,構筑有利于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四是加快園區建設。要把11個省級工業園區作為推動全民創業的重要載體,進一步完善發展規劃,強化配套設施,增強其承載聚集能力。突出抓好園區集中供熱中心和重點企業雙回路電源建設,著力解決統一供水、供電、供熱、供氣和集中治污問題,促進工業園區盡快創建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
四、著力推動“兩化融合”
“兩化融合”是指工業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活動與信息化技術結合起來,創造出比原有模式更強大的新型工業企業,形成新的企業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實現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的基礎上進行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改造,把工業化與信息化全面整合為一體的過程。兩化融合有利于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一方面,“兩化融合”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重要基礎。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采用先進技術裝備,能夠有效扭轉產業技術裝備水平低的局面,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能夠提高資源利用程度和產品加工深度,節能降耗,提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另一方面,“兩化融合”是提高工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選擇。發達國家在實現工業化后,利用在信息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加快向信息社會邁進。而我國工業化的加速期正逢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滲透,這就為我們發揮后發優勢、縮短工業化進程提供了難得機遇。我們必須抓住信息化深入發展的戰略機遇,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實現經濟從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從規模速度型向創新效益型轉變,全面進入科學發展的新階段。全國各地都非常重視兩化融合,出臺過很多的的政策和措施。菏澤市要從智慧菏澤建設、工業產業帶、信息化載體、信息化公共服務等4個方面加大“兩化融合”的推動力度。
(一)扎實推動智慧菏澤建設
重點推進發展聯盟、服務平臺、體驗中心、融資機制“4個1”建設,即推動IT服務商、電信運營商、科研機構、投融資企業以及項目建設主體等組建智慧城市產業發展聯盟,實現資源共享、協同推進;進一步整合政府、企業、社會各方優勢,建立涵蓋資金、技術、管理的一體化、專業化、協同化的智慧城市產業發展服務平臺;以新業務、新應用、新產品、新服務為主題,建成智慧城市產業發展體驗中心;積極試點推行PPP、BOT、BT等運營機制,依托各類投資機構和大型企業等的社會資金,形成智慧城市產業發展融資機制。
(二)全力推動工業產業帶項目實施
“阿里巴巴菏澤產業帶項目”是菏澤市利用電子商務助推工業轉型發展的重大舉措,目前已研究制定了菏澤產業帶運營方案,選擇了第三方運營商,組織部分工業企業開展了上線應用對接。下一步將組織和指導重點企業編制電子商務實施計劃,將硬件建設、人員配置、財務協同、購銷種類、分步實施等各環節具體化,全力推進菏澤市工業企業網絡銷售平臺建設。
(三)全面運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進一步加大與電信、移動、聯通等通信企業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圍繞工業產品研發設計、生產過程控制、企業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開發、新型業態培育和企業技術改造等七個關鍵環節全面推進兩化融合。加大信息技術在關鍵環節的融合滲透,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提升自動化、智能化和管理現代化水平,形成新型的工業生產模式,推動各環節的綜合集成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