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預算執行審計報告

預算執行審計報告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預算執行審計報告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預算執行審計報告范文第1篇

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從審計工作報告反映的情況看,2011年我省本級預算執行和全省其他財政收支情況總體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是:預算編制不夠完整和細化;部分項目資金下達不夠及時,預算執行進度不夠均衡;部分財政性資金仍未納入預算管理,行政事業性收費還不夠規范;全省土地出讓金的征收、管理和使用中還存在較多問題;部分市縣保障性住房資金缺口較大;高校科研經費等一些專項資金管理不嚴,使用績效有待提高;全省普通高中學校舉債建設較為普遍。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一、深化預算改革,完善政府預算體系。加快推進綜合預算改革,不斷完善公共財政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和政府性債務計劃編制,促進規范完整的政府預算體系建設。細化預算編制,增強預算編制的完整性和準確性,要將中央補助和稅收返還等體制性結算收入及對市縣轉移支付支出編入預算,逐步將全部政府性資金納入預算管理范圍。優化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建立健全預算信息公開制度,積極、穩妥、有序地推進預算信息向社會公開。

二、嚴格預算執行,規范預算管理制度。嚴格按照省人代會審查批準的預算,積極組織各項收支的執行和實施,按照法定要求,及時下達預算,改變年底集中撥付和預算支出執行率偏低的現象,提高預算執行的嚴肅性和均衡性。壓縮和控制一般性支出,嚴格控制預算追加,規范超收收入安排使用,強化預算剛性約束。進一步完善轉移支付分配方式,提高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比重。

三、強化財政監管,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加快財政監督體系建設,建立健全財政全過程監督機制。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完善資金使用績效評價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有效防控債務風險。加大專項資金整合和清理力度,規范專項資金管理,防止資金積壓和沉淀,加強結轉資金使用監督,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省政府要進一步重視審計反映出來的突出問題,深入研究,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加強監管,逐步使問題得到解決。

預算執行審計報告范文第2篇

1.打破股室界限,成立大財政審計組。縣審計局在財政審計過程中,對縣財政局、縣地稅局等單位組織預算收入的審計和縣國土資源局、縣科技局、縣文化體育局、縣紅十字會等單位的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組成一個統一的審計組,并制定統一的審計計劃和審計方案,審計結束后出具統一的審計報告和審計處理標準,大大整合了審計資源,切實提高了預算執行審計的協同性,形成了財政審計的整體合力。

2.擴大審計覆蓋面,深化審計內容。2012年在審計任務繁重的情況下,確定了縣財政局等6家預算執行單位為預算執行審計對象,并延伸調查了所屬5個鄉鎮單位,占縣本級預算單位的20%。在擴大審計覆蓋面的同時,深化審計內容。在財政審計及項目安排中,以財政預算執行審計為基礎,以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為依托,以財政支出為重點,以資金流向為主線,對財政資金涉及到的領域和項目進行全方位的審計和審計調查。重點圍繞縣本級公共財政框架的建立開展預算執行審計,并結合轉移支付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和政策實施情況、涉及民生的各類專項資金的分配使用情況等深化審計內容。從而促進財政支出結構進一步優化。

3.將全部財政性資金納入財政審計范圍。在項目安排上,統籌安排政府預算、部門預算、民生資金等各項審計和審計調查項目,并加大財政轉移支付資金、上級專項資金的審計力度。在編制審計方案時將一般預算收支、非稅收入、專項資金等全部財政性資金納入預算執行審計范圍,摸清財政性資金的規模、財力結構和主要專項資金管理的現狀,使預算審計的內容更加完整。加大對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和上級直接撥付部門的專項資金的延伸審計力度,使預算執行審計的力度得到了提高。

4.將審計與審計調查相結合。充分利用審計調查方法靈活、便于操作、易于深入的特點,對涉及民生的教育、衛生、三農等專項資金通過審計調查的方式,調查資金到位和政策落實情況,并注重分析和解決專項資金運行中存在的體制上、制度上的問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

5.改進審計手段,充分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開展財政審計。在財政審計中改變傳統審計方式,不斷創新審計技術和方法,大力推進計算機輔助審計。針對縣級政府部門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縣級審計機關從以往審計財政財務紙質數據為主向以審計電子數據審計轉變。審計人員不僅能夠將電子數據自行采集和轉換,同時能夠編寫SQL語句進行數據查詢和分析,大大提高了財政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縣級財政審計工作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不足

1.縣級財政審計范圍和內容不全面。規范的財政審計范圍應該包括:一般預算及審計;建設性(含債務)預算及審計;政府性基金預算及審計;社會保險預算及審計;國有資本經營(收益)預算及審計;各種專項資金及審計;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及審計等。但是目前縣級財政審計主要側重于預算執行審計,涵蓋了一般預算和部分政府基金預算等內容,但對中央轉移支付資金審計和地方財政收支的審計覆蓋面不足。由于受審計資源和審計手段制約,縣級審計機關的財政審計難以完全覆蓋財政資金的籌集、分配、撥付、管理、使用以及績效評價等各個環節,往往只關注資金的管理和使用環節,對資金籌集和分配以及績效方面關注不夠。

2.縣級財政審計獨立性較差。財政審計是縣級審計機關永恒的主題,但是應該看到,預算執行情況審計的對象雖然是財政、地稅及有關預算單位,但實際上的審計對象卻是本級政府,而且財稅部門的好多行為也都體現出了本級政府的意圖。由于縣級審計機關是本級政府的組成部門,干部任免受制于本級人民政府,預算執行審計受到各方面的牽制、壓力,很難體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性。所以對本級預算執行審計的目標和應該發揮的作用,不能完全做主。造成很大程度上只能參照上級審計機關項目執行,審計重點也只能放在財政自身和部門的違規問題上,而對本級政府財政管理、公共財政體制上的問題涉及較少,導致審計沒有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

3.審計時間緊任務重,影響了審計效果。在預算執行審計中,由于審計人員普遍較少,而預算執行審計時間上又要求比較緊,在3月份進點,被審計單位涉及財政、地稅、預算單位,還要完成小組審計報告、同被審計單位交換意見、作出審計決定等審計程序,必須在5月中下旬結束審計。由于時間緊、任務重、人手不足等原因,導致審計范圍不大,審計覆蓋面不寬,有的問題查得不深不透,沒有達到預期的審計目標,影響了審計效果。

4.審計成果利用不足。審計成果最終體現在審計報告、審計專題報告以及審計信息等方面。目前,縣級審計機關大多只重視審計報告的完成和審計工作報告以及審計結果報告的完成,對審計成果的分析不夠,從體制機制方面分析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方面不夠,能夠被黨委、政府采納的審計信息和專題報告不多,審計成果轉化不足。對于審計查出的問題,多數只是在審計報告中體現,督促被審計單位整改問題的力度不夠。

三、進一步深化財政審計工作的思路和建議

1.明確財政審計的目標。財政審計的目標必須站在推動公共財政體制的建立和完善的高度,把預算執行審計與財政體制改革,預算執行審計與專項資金審計、經濟責任審計、投資審計以及整個審計工作結合起來,促進政府規范預算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建立社會主義公共財政制度。

2.改進審計方法,預算執行審計與專項審計相結合。審計機關面對工作量大、時間緊、人員少的矛盾,要改變預算執行審計與其他審計各自為戰局面,改進審計方法,樹立財政審計大格局理念。在制定年度審計計劃時,以預算執行審計為龍頭,選擇重點領域、重點部門、重點資金進行審計;在財政預算執行審計時即確定意向審計的專項資金的規模、資金流向等,實現資源共享,既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查,又提高了審計工作效率。

預算執行審計報告范文第3篇

(一)國外情況

從世界范圍看,很多國家都開展了與政策評估有關的審計業務。例如,日本2001年出臺了關于對行政機關進行政策評估的法律,將政策評估作為一項制度要求以法律的形式予以明確。在會計檢查院的審計報告中,有對國會要求檢查事項有關的報告,其中就涉及對于某些政策的審計;韓國審計監察院也應公共利益的要求,對需要被改進的政策和制度進行審計;英國審計署也開展了對公共政策執行情況和政策效果的評價;意大利和澳大利亞等國家也開展了對單項或是一攬子公共政策執行和績效進行評價的審計;美國審計署(政府問責署GAO)開展的政策評估審計最為典型。政策評估審計報告采用“評價主題+評價方法+評價結果+政策建議”的格式。按照不同的維度,美國審計署開展的政策評估審計可以分為不同類型,

(二)我國情況

1.政策評估的思路和內容在部分審計項目中已有所體現,但還不夠深刻。例如,九省市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落實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的審計調查報告、開發區財政稅收政策的審計調查報告等審計報告已經明顯地體現了政策審計的思想。又如,2012年實施的全國社會保障資金審計,雖然以資金為主線,關注資金籌集、管理和使用過程中的很多問題,實際上是對一攬子社會保障政策的政策評估審計。但是政策評估的主題不夠清晰,政策目標或規范不夠明確,評估的測度方法尚未建立,加之對法定審計對象習慣理解為單位、資金或項目,同時報告格式相對固定等原因,導致政策評估內容與政策目標不能一一對應,不能使人形成對政策完整、系統的認識。

2.部分政策評估方法已經開始應用,但應用得不夠系統。在2012年8月的全國社會保障資金審計結果公告中,很多內容都體現了政策評估方法的運用。比如,審計公告通篇無論是肯定成績,還是揭示問題,諸如險種間尚未完全實現有效銜接、各地實行的保障政策尚不完全統一、社會保障運行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等,都始終圍繞社會保障政策的公平性、互濟性、普遍性、強制性、福利性等特性對政策進行評價,這幾個特性都是設立社會保障政策的基本原則和確保政策科學有效的主要考量維度。這個評價過程,應用了政策評估中效果型評估模型中目標導向評估的方法。公告中還體現了經濟評估模型中比率分析和比較分析的方法,所揭示的基金籌集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專業評估和過程評估的思維。然而這些應用比較零散,不能系統地應用評估模型體系。

二、政策評估在我國國家審計中的應用展望

(一)嘗試專門以政策為導向的審計或審計調查

《審計法》規定審計機關對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各部門的財政收支,國有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以及其他依照《審計法》規定應當接受審計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和效益,依法進行審計監督。審計工作中對這項規定的理解可以更加靈活。對政策的審計可以視為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效益性審計的一部分,或者可以采取審計調查的方式,嘗試專門以政策為導向的審計,審計對象可以不局限于與資金直接相關的政策,避免以資金、項目、部門、個人為審計對象而影響對政策效果完整系統的評價。

(二)對審計報告思路做相應調整

現行審計報告有時包括內容較多,既有資金問題、管理問題、政策問題,還有違法違規問題、體制制度機制問題。這種點多面廣的報告模式,有可能造成對某項政策的評價分散在報告的各個部分,不利于讀者形成立體系統的認識。可以探索采用“評價主題+評價方法+評價結果+政策建議”的報告模式。評價主題的選取要具體,有針對性;評價方法要靈活多樣,不拘泥于傳統的審計方法,同時要符合評價主題的需要;評價結果要緊扣評價主題,盡量不涉及其他內容;政策建議要明確,能直接從評價結果中得出。

(三)系統引入政策評估專業方法

現有審計報告模式很難系統采用政策評估模型。伴隨報告模式創新的探索,可以在報告中大膽采用效果型評估模型、經濟型評估模型、專業型評估模型和過程型評估模型等評估模型體系,并將這些模型體系與依法審計有機結合。數據式審計已經在很多審計項目中探索使用。最為典型的是在2012年實施的全國社會保障資金審計項目中,已經通過大規模的數據采集作為發現審計線索的重要手段。數據式審計的日趨成熟,迫切需要完備的體系和模型予以支撐,同時也在技術上使建立完備的評估體系成為可能,這就為政策評估模型在審計中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現階段,可逐步建立各專業、各類型政策的綜合評估模型,促進審計更為系統化、定量化。

(四)適當嘗試前饋審計

可以引入政策效果預測模型,嘗試對政策進行前饋審計。在政策正式出臺前,按照政策擬采取的有關規定,預測其執行情況和執行效果,以便對不利于實現政策目標的策略加以修正,或者將各種不同政策策略的執行情況和執行效果作對比,以在各種政策中選擇最優的策略。通過預測,可以事先提出相關的政策建議,如增加配套政策和管理手段,修改政策策略,或在現有政策策略中擇優等。這些建議可以起到未雨綢繆的作用,其審計效益有時要高于事中審計和事后審計。

(五)拓寬審計大格局的思路

近年來,財政審計大格局的思路在不斷拓寬,實現方式也在不斷創新。比如,2012年財政審計就以橫向溝通、上下聯動的方式,將中央預算執行情況和編制的中央決算草案審計、中央財政建設投資情況審計、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審計、國家金庫系統辦理預算資金收納撥付情況審計、中央部門預算執行情況及決算(草案)審計、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基金管理運營情況審計和地方財政收支及重點專項資金審計等項目納入審計,最后整合信息,形成匯總報告。這樣安排最主要的目的是促進政府預算的統一和完整,使兩個報告能對2012年度的預算執行情況有一個更為系統清晰的描述。

三、結語

預算執行審計報告范文第4篇

對區政府去年以來在強化預算約束,堅持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努力壓縮一般性支出,加大審計監督的廣度和深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表示滿意。會議對審計報告中反映的一些財政管理問題表示高度關注,針對計劃執行、預算管理和審計監督中存在的主要薄弱環節提出如下審議意見:

一、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工作

1、加強形勢教育和自身的業務學習,研究解讀相關政策,提高預判能力,適應復雜多變新的形勢要求,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我區的發展。

2、對園區建設做到區鄉聯動,在財力允許情況下,加大園區建設投入,不斷改善園區環境.對財政公區資金、投資的基礎設施項目要向人大常委會專項報告;對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要向人大常委會報告進展情況。

3、穩步做好“百姓創家業”工作,鼓勵失業和待業人員自主創業的同時,要加大風險控制;加大對失業、待業人員特別是失地農民的就業技能培訓工作,擴大就業面,確保社會穩定。

二、關于財政預算執行工作

1、要進一步加大對財經方面的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加強財政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通過多種形式不斷強化財政工作人員的法制觀念。

2、區政府要加大對鄉鎮財政監管工作。對個別鄉鎮政府存在的財政財務管理問題,區財政部門要安排專人負責督促整改,其處理情況和整改措施應向人大常委會或主任會議報告。

3、進一步改進預算編制工作,嚴格執行預算,強化預算約束力,提高預算編制的完整性、科學性。在預算執行中如需調整,應依法將預算調整方案報區人大常委會審查批準。

4、要進一步加強稅收收入征管,大力整頓和規范稅收秩序。強化非稅收入管理,建立統一規范的非稅收入征管模式,保證預算健康實施。

5、進一步深化財政改革,加強財政資金監管。要進一步完善規范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和政府收支分類改革工作。強化財政監管,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三、關于審計監督工作

預算執行審計報告范文第5篇

一、實施方法和工作步驟

在具體組織實施內審自查和抽查工作中,我們統一調度審計力量,充分調動審計和被審計雙方的積極性,周密設計,合理安排,確保了審計成果質量。

1.明確范圍、內容和重點。范圍為本部門(單位)及下屬單位2008年度預算執行和財務收支管理情況。內容包括部門預算編制、批復和執行情況,預算收入和各項非稅收入情況,財政預算支出和部門行政管理成本情況,財務管理等內控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執行情況等四個方面。重點檢查是否嚴格執行預算管理有關規定,有無隱瞞、截留、坐支應上繳的財政收入,有無滯留、擠占、挪用財政專項資金和虛列支出等問題;銀行賬戶開設和管理是否規范;有無違反規定亂收費、亂攤派、亂發放津補貼、擴大開支范圍和提高開支標準等問題;是否建立和執行資產管理制度,資產核算、處置是否符合規定等。

2.劃分任務、時間和階段。明確了內審自查及抽查工作由我廳相關審計業務處牽頭組織,將36個省級部門單位的內審自查督促檢查和15個省級部門單位(達到了自查單位的42%)的抽查工作任務分解到相關的8個審計業務處(占我廳審計業務處的50%)。具體實施劃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各部門單位對自身和下屬單位進行全面自查自糾,并將相關情況按照規定時間上報我廳。第二階段,在對上報的自查自糾情況審查的基礎上,進行重點單位的抽審,相關審計業務處按照規定時間提交抽查結果報告,由相關職能處室予以匯總。

二、工作流程和開展情況

將相關設想報請省政府主要領導同意后,我廳決定開展省級部門(單位)預算執行及財務收支情況內審自查及抽查工作。在將其列入全省2009年審計工作計劃的基礎上,我廳召開會議進行動員部署,組織相關部門(單位)進行內審自查。在對各部門(單位)上報的內審自查情況審查的基礎上,我廳進行了重點抽查。為總結經驗,進一步做好今后的內審自查及抽查工作,我廳專門召開會議,通報了自查抽查發現的問題和自查抽查工作組織中存在的問題,選取4個先進單位(占自查單位的11%)進行了經驗交流,對下一步的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三、主要成效

1、提高了部門預算執行審計的總體性、宏觀性、建設性和效益性。要擴大預算執行審計的覆蓋面,在現有條件下,僅憑審計部門一家的力量難以做到。近幾年,我廳每年直接審計的預算執行單位平均為15個左右,約占省級部門預算單位總數的15%,很難比較全面地反映單位預算執行的總體情況。36個預算單位參與內審自查和抽查工作后,審計的覆蓋面大幅度地提高到了45%左右,是以往的3倍。據自查報告統計,36個部門和單位共查出違規違紀問題金額4.6億元,涉及部門預算編制不規范、少繳預算收入、超預算支出、改變專項資金用途、滯留專項資金、資產不實、賬外資產、違反政府采購制度、往來款項長期掛賬、招待費、會議費、車輛費超標等13類普遍性、常規性的違規違紀問題。這些問題的查處和糾正,達到了規范預算管理和財務核算的目的,有力地促進了財政資金的合理有效使用。

2、促進了內部審計制度的建立和落實。《審計法》第二十九條規定:“被審計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內部審計制度,內部審計應該接受審計機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新修訂的《審計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依法屬于審計機關審計監督對象的單位,可以根據內部審計工作的需要,參加依法成立的內部審計自律組織。審計機關可以通過內部審計自律組織,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監督。”這些法律法規均明確要求被審計單位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有效地履行內部審計監督職責,審計機關要指導和監督內部審計工作。據自查報告和抽查結果反映,開展內審自查前,有些部門或單位基本沒有建立內審制度。開展了內審自查和抽查工作后,或由單位財務部門擔任,或由紀檢監察部門兼職,或建立內審機構,各部門單位都初步建立或落實了內部審計制度,開展和加強了內部審計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绵竹市| 子洲县| 香河县| 桂东县| 乌兰浩特市| 大化| 土默特左旗| 湘西| 河池市| 海原县| 临夏县| 安徽省| 忻州市| 蒙城县| 驻马店市| 孝义市| 乌兰浩特市| 赣榆县| 淳安县| 石台县| 南和县| 普洱| 墨竹工卡县| 斗六市| 离岛区| 焦作市| 杨浦区| 太原市| 江华| 隆回县| 潜山县| 关岭| 息烽县| 漠河县| 甘谷县| 灌南县| 惠来县| 磐石市| 新蔡县| 曲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