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教師教法上的教師德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德育有別于其他學科教學,可以通過一定形式的考核和檢查來發現它的教學效果。這種隱性教育成果的特殊性,決定了德育教育要結合學科特征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1.宜水到渠成,忌強拉硬扯。我非常喜歡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媽媽我幫你洗腳》的公益廣告,這則公益廣告我感覺它高就高在“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意境,好就好在它“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的妙境。因此,教師要想進行自然的德育滲透,必須有機地結合教學內容,認真鉆研教材,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科教學中與知識、技能有機聯系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找準知識技能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的結合點,將德育目標蘊含于智育目標中,使德育的任務不顯水,不露水,自然而然地貫穿在知識、技能的教學之中。如在小學數學比例尺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計算祖國海岸線南北東西長度,學生驚訝地說“:我們祖國的疆域多么遼闊呀!”愛國之情油然而生。如果單獨在課堂教學中加一個“德育”環節,強行對學生灌輸愛國思想,則很難達到這種效果。
2.宜引導感悟,忌說教灌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重視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師應該重在提供德育材料,讓“事實”說話,讓學生從中自己“悟導”,教師不需要進行特別的“說教”,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蘊含的思想內涵,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我在教學六年級語文《一夜的工作》中“那是一間高大的宮殿式的房子,室內陳設極其簡單,一張不大的寫字臺,兩把轉椅,一盞臺燈,如此而已”這句話時,讓學生說出“一張”“兩把”“一盞”這三個數量詞說明什么?如果把他們換成“只有、放著、擺著”好不好?為什么?這個細節的讀教,使總理艱苦奮斗的作風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學生在感悟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認識,受到了思想品德教育。
3.宜渾然天成,忌牽強附會。我們都知道,人體每天都需要攝入一定的鹽量,但如果把這些鹽直接放到嘴里,必定會感到苦澀難咽。德育工作也是如此,特意拿出特定的時間落實德育目標,就像是讓人直接吞咽食鹽一樣,過程和結果都是痛苦的,而如果將德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就會像融化到湯里的鹽一樣,無處不在又不露痕跡。因此,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與之搭配得到、聯系得上的德育。如小學數學中“圓的認識”一課,德育滲透的側重點是通過出示生活中“圓”的實物和圖片,以及讓學生說出周圍所見到的圓,讓學生體會“數學知識來源于實際生活,并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廣泛應用”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并感受到數學本身的美。如果教師在上這一節課時側重于愛國主義教育,那就與教學內容相脫節,顯得牽強附會了。
二、教師教學中的靈活應變
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活生生的鮮活個體,他們的隨思所想我們難了如指掌,但我們可以通過課堂教學對他們施以影響,使他們朝著我們希望的方向前行。一是把握課堂主動權。掌控一個課堂,調動學生的興趣,實際上像在戰場上指揮一支軍隊一樣。要保證每個人思路都跟著你走,做到步調一致,并不容易。一旦學生有不同意見,教師就要因勢利導,讓學生在不同意見中辯出真、善、美;教師自己錯了就應大膽承認,堅決改正;是學生錯了就耐心幫助,并不失時機地培養他們“維護真理,改正錯誤”的優良思想品質。二是掌握學生跟進度。課堂教學中,好的教師從頭至尾都會認真地把握課堂的局面,牢牢地將控制課堂的主動權抓在自己手中。課堂上教師會不斷地用眼睛掃描課堂,看到哪個分心了,就要想辦法提醒,講故事、說笑話、提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講課策略,想辦法把走神的人拉回來,把大家的精神提起來。三是了解教學實效性。課堂教學是動態的交流過程,及時反饋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隨時了解學生的想法,動態掌握他們的思想波動和變化,對違紀學生切記不能采取體罰、趕出教室、向家長告狀等簡單粗暴的方法,這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不僅不可能收到理想的效果,還很容易使違紀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總之,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一名德育工作者,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示范作用,充分挖掘現有教材資源及師生互動的情感資源,讓學生建立道德認識,產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并將其轉化為道德行為,做一名對社會有責任心、有道德的人。
作者:楊曉潔單位: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甘棠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