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有效課堂教學研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有效的溝通過程
有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有一個有效的溝通過程。溝通的內容是有效的內容,則講授的知識是有效的知識。有人會問:難道還有無效的知識嗎?這里所說的有效知識是指學生還沒有掌握的,對學生來說是新的知識,是他們所需要的知識,是能夠給他們帶來知識增長的知識,是可以讓他們進行自由遷移的知識,是可以提高他們思想境界的知識。教學的成敗,關鍵在于,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方法、系統的知識之外,還要看學生的知識有沒有增長,學生遷移知識的能力有沒有提高,學生思想境界有沒有提高。
2.有效的教學方法
溝通的方式方法是有效的,則我們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有效的教學方法。通常,我們以行為作為導向,可以把教學法分為:實驗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法、調研教學法、引導文教學法、角色扮演與模擬教學法等等。筆者認為實驗教學法可以在工程力學類、機械類課程中充分地或更好地運用。許多理論和抽象的概念可以通過具體的實驗,讓學生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體會理論的內涵。此法也比較多地應用于化學類、物理類的課程中。案例教學法在很多課程的教學中都被大量地運用。據筆者的經驗,在商業管理、經濟、法律、思政類的課程中使用效果較好。同時,個人認為把案例教學法和角色扮演與模擬教學法結合起來,讓學生通過案例和角色模擬以后進行分析和討論以達到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內化,效果更佳。引導文教學法比較適合于語文、哲學、思政類的教學,比如通過引用某個名人名言、名人事跡故事等結合現實的實際情況進行討論,進而導入要講解的具體的理論知識。通常情況下,我們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會同時使用多種教學方法,以達到學生、教師、教學內容的最佳結合和最佳效果。因此,有時候需要任課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考慮和備課。
3.雙重重視
有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既要重視效率又要重視過程。完善的過程是保證教學有效性的外在形式,沒有完善的過程就是有缺陷的課堂教學。但是在保證過程的同時我們要求效率,沒有效率的過程再完美也都是一種擺設。若是一味追求效率不管過程讓學生死記硬背、只要完成形式上的教學任務就行,那么對學生來說即使是取得了學習的成效,但是他們的身心也是痛苦的。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是失敗的教學。因為雖然學生暫時在這個知識點上取得了成效,但是很有可能卻因此失去學習的興趣,而這個是更加糟糕的一件事情。另外若是一味地追求過程,形式上很活潑或者說教學過程很完善,學生也很有興趣,但是下課之后學生就把所學的知識忘得一干二凈,這樣的課堂教學當然也是失敗、無效的。因此,我們要注意在追求完善的過程的同時追求教學的最終效率,把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
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求真務實
我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做到求真務實。這話聽起來是老生常談,卻是大實話。因為我們的教學一旦脫離實際情況,所有的努力都會大打折扣,甚至是無效的,只有求真并且務實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謂求真務實,也就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材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并以此為根據進行課堂教學。技校的學生是經過統考的層層選拔之后的學生,尤其是英語和數學這些學科基礎普遍較差。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能力方面都有待改善和提高。針對這樣的一群學生,“老湯老藥”學生是沒有興趣的,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放慢教學進度,降低教學難度,有針對性、實實在在地進行教學才是有效的課堂教學,否則對牛彈琴就是白費苦心。我們目前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社出版的《新模式英語》,這本教材實際上是非常實用的一本教材。它由描述國外各個生活場景的內容組成,語言地道,內容深入淺出,形式多樣。只要學生能夠耐心學,學好之后基本上可以在國外生活自如了。但是,對于技校的學生來說要求掌握的詞匯量還是有點大的。因此要注意教學方法是很重要的事情。
2.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
筆者認為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應該做到不流于形式,不墨守成規。課堂教學中要能突破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結合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才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上述列舉的各種教學法中,筆者根據技校英語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現實情況,在英語教學中運用的最多的是項目教學法和角色扮演與模擬法。通常在一個TeamProject中,筆者會指導學生分成幾個團隊,再讓學生根據團隊中每人的分工來合作準備好本小組的項目(任務),教師要在整個過程中起到支持和指導的作用。同時在項目教學法中結合使用角色扮演與模擬的教學法會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比如《新模式英語》中的Unit3—Lesson5根據教學任務,筆者給學生安排了一個項目:將整個班級分成4個組,每組學生自己分工,要求根據所學習的內容設計一個百貨商店的平面圖、陳列架;并設計買賣過程的語言交流內容;使用自己設計的道具并分角色扮演salespersonandcustomer來模擬在國外購物的情景,讓學生在游戲中將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理解和運用。通常項目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模擬法會放在整個教學過程的第三步實踐和評估中來完成。如筆者在《新模式英語》Unit3—Lesson5中的安排(見下圖)。在這個環節中,學生是主角,教師只是起到指導、控制時間、回答突發問題并在每組學生的表演后進行階段性評估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學的知識,最后教師要對每組的表演進行打分來作為平時成績和期末總評成績之一進行記錄。通過這樣的一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知識、內化知識,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獨立思考、合作解決問題、遷移知識的能力。
3.教師要精神飽滿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神飽滿而不是無精打采,這一點很重要,就像是帶隊打仗的將軍,要有士氣,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士氣。同時,教師的教學語言要力求幽默風趣,能夠盡量使枯燥乏味的抽象內容變得簡單并且生動易懂,而語調要避免平和而要有起伏。同時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時刻環視和注意學生的情況并及時調整和處理。對于學生來說學習主要是學習有效知識,學習也就是有效知識的滿足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所獲得,有所心得,有所感悟,并從中產生愉悅的感覺,這就是有效的課堂教學了。因此,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滿足于講授該課程的基本知識,不要認為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講完就完成任務了。與此同時,教師要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教師一要利用單位組織的學習和培訓,積極參加培訓,不斷地學習。二要多走出去,不要只是停留在理論上,要在生活中多實踐、通過各種方式來更新自己的知識。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體會到這個老師的課程除了書本中的內容外,還有很多書本上沒有的但是與他們平時所接觸的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從而使他們感受到所學知識真的對現實生活有指導意義,或者能感受到該知識在現實中的體現和應用。
作者:周海燕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輕工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