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石油是我國主要能源之一,隨著我國石油勘探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石油勘探的影響因素更加關注和重視。在石油勘探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地質類型,因而需要根據不同的石油地質類型采取不同的石油勘探方式。本文將對石油地質類型進行介紹,分析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的作用。
關鍵詞:地質類型;石油勘探;作用分析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能源的需求呈現爆炸式增長,石油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能源之一,不僅有利于工業經濟的快速增長,同時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然,大量的能源消耗使得石油資源日漸枯竭,這也意味著石油勘探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石油地質類型。從石油勘探的具體形勢進行分析,石油地質類型對于石油的勘探產生了非常關鍵的效果。所以全面充分的研究石油地質類別,不斷研究在差異化地質類別環境下石油勘探工作的進行,為石油的開采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1石油地質類型的分析
由于我國整體環境地大物博,因而我國的地質類型異常多樣化,差異化地區的地質結構存在不同,同時由于地殼自身涵蓋的周期性,會出現沉積現象,當沉積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時間段時會形成一系列的地質層[1]。只有對地質層的地質結構、地質分布狀況進行分析研究,才能更好地進行石油勘探,特別是生油區和含油區的判定。
1.1生油氣層
生油氣層是能夠產生天然氣和石油的一類巖石,一般來說,生油層處于烴源巖的底層。在石油地質類型的開采中,生油氣層是重要的石油開采地質類型,蘊含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在石油勘探過程中,泥質巖和碳酸鹽巖也是預判出生油氣層的關鍵標準,泥質巖由富含有有機質的泥巖、黏土、頁巖所構成,呈現出的顏色多為暗紅色,含有眾多的有機質;碳酸鹽巖的主要構成成分是泥灰巖和生物灰巖,底部的烴源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生產石油和天然氣有機物微生物營造有利的繁殖條件,使得巖石中的有機物和微生物進行生化反應。
1.2儲集層
儲集層必須要具備滲透和過濾流體的能力,使得像水這類流體能夠自由流動,而且儲集層還需要有容納流體物質的空間。一般分布集中、廣泛的儲集層主要包含有碳酸鹽巖、碎屑巖、火山巖、泥巖、變質巖等。第一,碎屑巖儲集層。碎屑巖儲集層是最為重要的石油儲集層類型,有超過一半的石油和天然氣存儲在碎屑巖中,而且在最新發現的像中生代、新生代陸相盆地的石油儲集層中,大部分也為碎屑巖[2]。碎屑巖中包含有大量的孔洞,能夠為石油和天然氣的流動提供良好的環境,將碎屑巖的孔洞溶解形成的空間不斷加大,進而能夠為石油和天然氣營造良好的空間。第二,碳酸鹽巖儲集層。碳酸鹽巖儲集層主要包括白云巖、石灰巖、生物碎屑灰巖,一般分為孔隙、縫隙、溶洞三種。孔隙是在組合、運動中巖石結構的顆粒間會形成形狀細小的孔隙;縫隙則是孔隙的伸長,可以作為水流等流體的通道,進行石油或者是天然氣的儲集;溶洞在水流溶解作用下將孔隙或者是縫隙擴大,儲存量相較于孔隙、縫隙規模更大。
1.3蓋層
蓋層的重要作用是防止石油以及天然氣的巖體,蓋層的位置等對油氣田的位置和范圍產生影響。一般來說,蓋層由泥頁巖、鹽巖、膏鹽和灰巖構成,并且孔隙度非常低,其優劣對于儲集層的存儲時間和存儲保存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影響石油勘探的石油地質因素
當前的地質類型能夠實現開采石油的油層數量較為龐大,不過該油層的形狀幾乎都是片狀的,所以通常都是運用鉆井形式。隨著人類對石油油田資源的不斷開發,石油的存儲量會逐漸減少,對于石油的勘探工作也在發生轉變,從原先的常規油田勘探方式向非常規的油田勘探方式變換。石油勘探工作效率的不斷提升,導致石油的開采量也在逐步提高,保證石油勘探的延續性。而且,由于石油地質類型的不同,對石油勘探和開采工作都具有極大的影響。
2.1構造的褶皺形態
石油地質構造的褶皺形態是組織成地殼的巖層,受到構造力的強烈作用,使得巖層形成一系列的彎曲和連續性的構造。由于地質層的運動狀況發生的變化,使得石油地質層的受力方向和受力狀況發生轉變,對于裂縫現象的產生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改變了石油、天然氣的存儲方式[3]。地質構造中褶皺形態關系到石油資源的存儲,因此,要對褶皺形態進行研究,特別是對于構造褶皺形態的背斜圈閉要進行良好的分析,提升石油勘探的工作效率。
2.2構造的裂縫的發育
在含有石油地質的巖層,地質構造的構造力和裂縫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地質結構的構造力能夠有效控制裂縫的形成,阻止裂縫的進一步擴大。因而,要對形成裂縫的控制作用力進行分析。構造主要是通過群帶的方式呈現,甚至有時候會形成組系間的交匯,由于構造受力情況的異同性和復雜性,裂縫的大小、形狀也會不同。通常來說,地質局部構造的高點和長軸部分是構造裂縫發育的重要位置,勘探工作人員要重視構建裂縫發育的作用。
2.3構造的形成時間
石油地質的局部構造是一種封閉形式,石油地質的形成時間對于石油存儲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地質形成時間和石油形成時間接近的話,無疑會對石油的凝聚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流體、微生物和有機物能夠有時間充分進行化學作用;如果地質構造形成時間晚于石油形成時間的話,那么這種環境就很難有利用石油存儲。
2.4油田的類型狀態
石油油田可以分為非常規油田和常規油田。在非常規油田中,新生代的陸相盆地地層含有豐富的烴源巖,中心的凹陷部分是形成石油的有利位置,為后期形成大型地層圈閉合連續石油提供條件。在常規油田中,一般都位于大陸的邊緣活動頻繁地帶,有利于石油的存儲形成,地殼運動使得膏巖層發育并形成出蓋層組合,長期受到烴類的影響,在后期也逐步成為烴類密集區域的指向區域,特別是在南北回歸線區域,有著豐富的有機物質、生物發育和繁衍的良好氣候條件,形成的烴源巖成為石油形成的基礎[4]。
3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的作用
3.1生油氣層對石油勘探的作用
在對石油勘探過程中,要充分掌握和了解生油地質層存儲石油、存儲地質的特性,通過物理分析、化學分析、生物分析等方式進行數據測定,并對所得到的數據和生油地質層的特性進行對比。石油勘探工作人員可以依據測定的評定結果對所勘探的區域屬于生油氣層可能性進行預判。假如目前勘探區域的勘探情況滿足生油氣層,那么勘探工作人員應該對具體區域進行嚴格的監測,進而提升石油勘探的合理性。
3.2儲集層對石油勘探的作用
儲集層所涵蓋的石油含量在大比例所探明的石油存儲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比重,可以說,儲集層對于石油勘探工作具有核心作用,是石油勘探工作的關鍵。在儲集層中,因為碎屑巖蘊含的石油存儲量非常大,同時儲存石油的地質特征非常明顯,石油勘探工作的重中之重還在于對碎屑巖的分析和探測[5]。首先對于儲集層中碎屑巖的特性進行分析,而后對石油勘探區域的評定結果和碎屑巖特性對比,以此判斷儲集層是否蘊含有石油、石油存儲量的豐富與否。如果當前石油勘探區域符合儲集層碎屑巖的特征,那么就要選用針對性的勘探技術對石油存儲區域進行更進一步地測定,為下一階段的石油勘探、石油開采做好充分的鋪墊。
4結語
總而言之,在石油的科學探勘階段中,石油地質類型的差異也是直接會對石油勘探工作進度以及工作質量產生顯著影響。所以全面研究石油地質層的結構,系統的研究石油地質類型條件,充分了解和掌握石油地質條件的成因作用,研究出更加科學的石油勘探技術,進而提升石油勘探工作的合理性。
參考文獻:
[1]張清露,寧亮,董飛飛,黃兆丹,羅愛武.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的作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4,36:155.
[2]王濤.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的作用分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09:88.
[3]陳東,劉欣,周明杰.關于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的作用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5,08:70.
[4]林文鑫.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的作用影響[J].化工管理,2015,31:94.
[5]劉志,李燕承,周冕.探討石油地質類型對石油勘探的作用[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09:167.沙巖•淺析影響采油區注水系統效率的因素
作者:張文靜 單位:冀東油田工程監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