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略論砼施工夾縫的施工辦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粉狀貫通無強度夾縫.整個柱子(剪力墻)上端梁底施工縫下部交界截面都夾有粉狀沉渣,外表包裹富含粉煤灰的水泥漿漿殼,該夾層厚度約為30~50mm.
(2)砂狀貫通無強度夾縫.整個柱子(剪力墻)上端梁底施工縫上部交界截面都夾有砂狀沉渣,外表包裹富含粉煤灰的水泥漿漿殼,該夾層厚度約為20~70mm.
(3)粉砂狀(混有鋸末)貫通無強度夾縫.整個柱子(剪力墻)上端施工縫上部交界截面都夾有粉砂、鋸末狀沉渣,外表包裹富含粉煤灰的水泥漿漿殼,該夾層厚度約為5~10mm;因為夾縫位置較高,外表顏色深淺與附近部位差別不明顯,一般不容易被檢查發現.在對該施工單位施工的另一項工程質量檢查時也發現相同問題.
2施工夾縫的成因分析
工程施工背景為:梁、板、柱(剪力墻)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35~C40,由混凝土攪拌廠按要求生產,現場泵送,該工程主體結構施工從第4層開始至12層.因為趕工,施工進度為3~4天/層,施工期間伴有雨天.根據施工背景和檢查結果綜合分析,夾縫產生的原因可歸結為:模板安裝時的鋸末、木屑散落未做徹底清理,在做模板濕潤時沖水使鋸末、木屑沉聚在低位的柱(剪力墻)頭部位,如沒有對此接頭區做深度清理或根本無清理,則由此造成粉砂狀夾縫層也是必然的.混凝土采用泵管輸送并使用了大摻量礦渣粉或粉煤灰混凝土,澆灌時采用振動棒振搗密實,振搗時混凝土下沉泌漿.比重較輕的礦渣粉或粉煤灰極易離析,與混凝土中水氣混合上浮淤集在柱(剪力墻)上部,因為趕工沒有及時做好清除,隨后進入梁、板的施工時就形成了一層粉狀松散夾縫.按混凝土施工方案,混凝土柱(剪力墻)澆灌前先澆灌少量水泥砂漿墊底,因為柱頭位置相對梁的位置較低(通常柱的混凝土澆灌面為梁底下100~150mm),澆灌的水泥砂漿沉積在此位置,同時柱核位置由于梁筋多而密,振動棒無法深入振動,容易出現漏振或根本無振動,造成墊底的水泥砂漿無法與混凝土充分混合,而梁底處柱子模板安裝不閉合、漏漿,漏走部分水泥漿體,則加劇了這種砂狀夾縫層的形成.
作者:郭志良程其圭單位:佛山市富御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