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綠色建筑雨水利用規劃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我國總體資源十分豐富,但是人均資源有限,并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中,還在不斷減少。水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為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國家加強了節水型社會的建設,并對綠色建筑中的雨水利用展開了研究,力求通過這一手段緩解水資源匱乏的問題。本文根據大量實踐,結合實際就基于綠色建筑中的雨水利用規劃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綠色建筑;雨水利用;規劃
水資源關乎著人們的生存發展,而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用水量不斷增多,水資源隨之減少,導致我國目前的水資源十分匱乏。雨水作為一種非傳統水資源,具有水質較好、處理工藝簡單等優勢,因此,我國加強了基于綠色建筑的雨水利用規劃等方面的嚴重,但是由于這項研究正處于起步階段,因此,還需要相關人員不斷在實踐中積累經驗予以完善,以期盡快實現預期效益。
1綠色建筑中雨水利用的意義
現階段,制約我國城市發展的因素主要有三種:干旱、洪澇和水環境的惡化。而這三種問題無一不與水資源有關。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用水量不斷增多,再加上多方因素造成的水污染等問題,導致我國城市水體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水資源十分匱乏。現階段,受熱島效應的影響,城市氣溫相對較高,局部天氣異常,對水生態造成了一定影響,同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地面透水面積也在不斷減少,再加上人類毫無限制的對地下水進行開采,使地下水位不斷下降,不僅出現了很多地面塌陷的情況,同時也造成了地下水枯竭,給人類的生存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基于綠色建筑中的雨水利用,能夠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對雨水的回收,使雨水中的污染物也同時被回收,減少了水體的面源污染,并能夠對地下水進行補充,有效改善地面塌陷的情況。另外,現今暴雨等惡劣天氣頻繁,由于城市地面透水面積較少,因此常常會出現洪澇災害等情況,不僅為生活在城市的人們帶來了生活上的困擾,同時也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而綠色建筑中的雨水利用能夠有效緩解這一問題,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
2綠色建筑中雨水利用的優勢
綠色建筑中的雨水利用具有成本低的優勢。雨水回收利用所需的費用都較低,具有一定的經濟性,例如在某農村綠色建筑雨水利用工程中,其建設投資每立方米不超過30元,運行費每立方米不超過0.3元,與傳統的污水處理投資每立方米0.13~0.28萬元、運行費每立方米0.5~0.9元相比,成本大大減少。同時,綠色建筑中的雨水利用也具有處理工藝簡單的優勢。回收的雨水主要由雨水基本物質和一些雜質組成,因此,在處理過程中,僅需要利用過濾、沉淀等工藝,便可以再次利用。
3綠色建筑中雨水利用的規劃
3.1雨水的回收
雨水的回收主要分為收集、處理、供應三個環節。首先通過雨漏管將雨水進行回收,經過過濾處理后再送至蓄水池,通過水泵對需要用水的地點進行供應。雨水的收集方式眾多,包括截水網、地面徑流集水等,其收集效率受日照、溫度、降水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其中,屋面水是雨水回收中最好收集、水質最好的一種,且具有較高的利用價值,應最先得到回收利用。另外,不同途徑回收的雨水和不同用途的雨水都要需要經過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在符合國家相應標準后才能夠正式投入使用。
3.2雨水的利用
雨水利用技術可以分為直接利用和間接利用。其中,直接利用是指由輸水管道、凈水設備、匯水面等構成,主要分為屋面雨水利用、綠地雨水利用以及道路雨水利用三種形式。屋面雨水利用是指將建筑物的屋頂作為集雨面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統。通過屋面雨水利用所收集到的雨水相對來說水質更好,硬度較低,能夠用于洗車、澆灌綠地等。屋面雨水收集能夠采用單體建筑分散式、小區或建筑群集中式的系統。主要過程是在屋面雨水收集后,通過污水管道進行初期雨水棄流,剩下的雨水經過調節池、濾池的處理,最終流至蓄水池等待再次利用。在運用這一雨水利用技術時,工作人員應需注意選取金屬、混凝土等材料的屋頂,避免采用含鉛屋頂和石棉屋頂,初期雨水棄流時應根據屋面雨水收集系統的類型,合理采用自控式和滲透式的棄流裝置。道路雨水利用可以用于道路、廣場的雨水收集利用,其所收集的雨水水質相對較差,收集效率受路面材料、降雨量里面衛生情況等因素的影響。綠地雨水利用主要是利用綠地植物的吸收和綠地的滲透能力進行雨水收集,所收集的水量較少,但是能夠對雨水起到凈化作用,因此,收集的雨水水質往往較好。雨水間接利用技術可以利用屋頂花園綠化、下凹路面、透水路面、滲透管溝、深水池等進行雨水的收集利用。屋頂花園就是在建筑物的屋頂上進行種植各種花卉、植物的統稱。這一技術的運用能夠從源頭上對于雨水徑流污染進行控制,并有效利用屋頂空間,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經過屋頂花園的雨水在植物的吸收作用和土壤滲透作用下,水質有所改善,并能夠避免出現氣味大、色度大、雨水SS高等情況,同時屋頂花園的綠化作用會對局部氣溫進行調節,并能夠緩解城市噪音污染。在實際運用中,工作人員應考慮到當地的氣候環境因素,選擇耐旱、適應屋頂土壤類型的植物,在植物種植方面,可以種植單層的草坪、雙層種植草類和灌木、或是在加上喬木類植物進行復層種植。由于屋頂承重能力有限,因此,種植層在規劃時,應具有自重輕、保水保肥、經濟環保等特點。下凹綠地主要是采用降低綠地高程的方式,使綠地與四周地面相比具有一定深度,在下雨時,雨水能夠自動流至綠地中,通過植物和土壤的作用,實現對雨水的凈化,減少地表徑流,補充地下水。透水路面則是利用透水瀝青、透水磚等代替傳統的釉面磚等材料,提升路面的滲水度。滲透管溝是將雨水管改成滲透管,使雨水能夠通過滲透管溝進入石層、土壤中滲透吸收后,再通過排水管道排出多余的雨水,這一技術滲透量大,但是一旦于水中存在大量雜質,就會造成管溝堵塞。滲水池是一種適用范圍較廣的雨水利用方式,主要利用植被進行雨水凈化,設施相對簡單,便于管理,且需要成本較少,但是在實際運用中需要注意選擇適合的植物,并保持滲水池中的水量,保證其凈化效果。
4結束語
節約水資源是我國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與人們的生存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綠色建筑中的雨水利用能夠有效降低人們對自來水的需求,提升雨水利用率,在實現了資源有效利用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因此,相關人員應加強對基于綠色建筑中的雨水利用規劃的研究,積極運用雨水回收利用技術,進一步推進我國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石恩承.綠色建筑中雨水利用體系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4.
[2]李向軍.雨水利用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給水排水動態,2009,(4):17-20.
作者:敖翔 單位:廣東南方建設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