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翻轉課堂本科教學實踐效果評價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及其與高等教育的融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受到越來越多的高校重視,并在教學改革和實踐中不斷探索,促進了高校本科教學質量的提高。本文主要對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效果進行了探討,從教學效果評價的目的、特點出發,分析了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構建要素,并對評價指標進行了分解,構建了較為科學合理的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效果評價體系,希望能夠促進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效果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
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本科
教學效果評價,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教學效果評價在教學過程中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目前,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網絡教學資源極其豐富,高校教學模式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很多高校紛紛引進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將課堂內外的時間進行重新調整,教師將學習的決定轉移給學生,將網絡線上與線下進行混合,從而改進在線學習不足。實質上,翻轉課堂是一種混合式學習模式,通過將翻轉課堂與微課平臺、MOOC平臺相結合,把“教”和“學”進行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在線學習和課堂教學兩者優勢,一方面充分發揮了教師作為知識的傳輸者、智慧的啟迪者、心靈的塑造者和觀念的引導者的滲透作用,另一方面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性,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最大限度地促進個性化學習。翻轉課堂這種新興的課堂教學模式,其最終達到的教學效果如何,沿用傳統的教學效果評估評價方式和體系,難以客觀而科學地反映出“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所達到的教學效果,因此,有必要構建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效果評價體系,科學、公正、客觀的綜合評價翻轉課堂教學效果,提升高等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一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構建要素
隨著互聯網和高等教育的有機融合,高等學校教學理念也不斷變革創新,翻轉課堂成為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的重要模式。翻轉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也同傳統課程的教學效果評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般來說,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主要包括評價依據、評價主體、評價內容、評價方式和評價結果等五個基本要素。
(一)評價依據
翻轉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應包含整個學習的全部過程,是全過程性評價,既要包括在線學習部分,又要包括線下學習討論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就不能科學全面地對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效果進行完整的評價。由于師生之間存在時間及空間隔離,對翻轉課堂的在線學習部分進行全過程評價就變得比較困難,既需要依據學生的“測試成績”,又要考慮學生在態度、認知和技能等方面的改變。因此,在對翻轉課堂教學效果進行評價指標設定時,應充分考慮評價的過程性,評價結果才比較全面、科學。
(二)評價主體
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主體包括專家、同行、教師和學生,評價主體呈現多元化。翻轉課堂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因此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中也要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要不斷引發學生對主動學習的反思,才能達到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目的。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將學生納入了評價主體的范圍,并且將同伴互評納入學生綜合成績。學生互評作業,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了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三)評價內容
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線上學習和線下課堂學習。線上學習主要考察學生線上學習時間、學習進度、問題測試、章節測試、學習筆記等;線下課堂的學習,主要考察出勤率、課堂活躍程度、小組調研、匯報和討論、期中、期末的測試等,全面客觀的評價學生學習的知識、能力和態度轉變。同時,由于翻轉課堂要依賴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支持服務系統,為了保證教學效果的科學性和全面性,還要對線上線下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支持服務系統進行評價。
(四)評價方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評價采用線上考核與線下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線上考核包括學生網上學習的整個過程,線下考核包括出勤率、課堂交互程度、小組討論及期中、期末考試等,這種評價方式更加完整,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五)評價結果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的最終評價結果,是在采用定量評價方法與定性評價方法相結合的基礎上有效結合傳統的卷面成績形成的,更加注重對學習過程的監控與評價和互動過程在課程學習中的重要性。
二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分解
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采用多元評價方式會更科學有效地評價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效果。根據課程目標,結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特點,確定從四個維度進行多元評價:教師、學生、教學資源、教學支持服務系統。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指標,詳見表1。通過對各項指標設置一定權重,經定量和定性兩方面考核,綜合評價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并將評價結果反饋給師生,以便及時調整改進教學方案,及時彌補修正學習中的欠缺,從而對提高翻轉課堂教學實踐效果起到積極促進的作用。
(一)教師評價
在互聯網背景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發生了轉變,越來越多的以“解惑者”、“協作者”和“朋友”的角色出現。在翻轉課堂教學評價過程中,對教師的評價主要從教學態度、教學素養、教學方法、教學質量四個維度來進行。從表中可以看出,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同的指標是交互程度,可見交互程度在翻轉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另外,教師評價還包括備課情況、教學文件準備情況、課堂組織、教學設計、師生交互程度、信息化教學手段利用情況、作業答疑、學生成績等指標。
(二)學生評價
學生評價主要是針對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進行綜合評價,具體包括學習成績、自主學習、協作學習、信息處理能力和參與水平六個指標。學習成績的評價可從網上平時作業、小組匯報、小論文、章節測試、期中、期末測試等來綜合反映,這也是檢驗教學效果的重要內容。翻轉課堂還要重視對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評價,主要從課程視頻學習、進階測試完成情況、答疑次數、參與小組討論、發言次數和同伴互評結果進行評價,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的能力。同時,對學生信息處理能力和參與水平的評價,在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中也應賦予一定的權重,全面反映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學生知識、能力和素質提升方面的作用及效果。
(三)教學資源評價
教學資源是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重要載體,對教學資源的評價,主要包括對線上教學資源和線下教學資源兩個方面的評價。線上教學資源主要指線上課件,視頻資源等。課件的衡量指標是內容、結構、導航、交互、練習等;線上視頻資源的衡量主要是對其數量、質量及其廣度和豐度等的評價。線下教學資源主要指對圖書館各類圖書館資源、實習實踐平臺等資源條件的評價。
(四)教學支持服務系統評價
教學支持服務系統評價主要包括網絡教學系統評價和學習支持服務系統評價。由于網絡的開放性,網絡教學系統安全性成為評價網絡支持教學系統的一個重要指標。對于學習支持服務系統評價,主要從學習資源的豐富程度及更新速度、信息傳輸方法的方便快捷性、信息反饋渠道的通暢性、個性化自主學習環境的創設,教師培訓計劃的完善程度、教學資源及模板的豐富性等方面進行評價。構建一個多維度動態化的效果評價體系是“大數據、互聯網+時代”高等學校本科課程教學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重要目的是為了給高校新一輪綜合教育改革與創新提供助力,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還可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科學客觀地獲取教學數據,指導教育教學改革。翻轉課堂教學效果評價體系構建還要不斷細化完善指標體系,充分體現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諸多要素,帶動更多師生參與課程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攀升,促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參考文獻
[1]周婷.國內外翻轉課堂研究綜述[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2):116-118.
[2]李麗琴.翻轉課堂:高校經管類課程的突破與嘗試[J].武夷學院學報,2015(9):93-97.
[3]朱琳.翻轉課堂在本科教學中的探索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2):164-165.
[4]葉冬連,萬昆,曾婷等.基于翻轉課堂的參與式教學模式師生互動效果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12):77-83.
[5]李赟,林祝亮.高等教育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分析與思考[J].電化教育研究,2016(2):82-87.
作者:鄒亮 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區域旅游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