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就業是民生之本,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師范專科生的就業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樣具有重要意義。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狀況及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影響,并提出促進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的措施,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關鍵詞】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和諧社會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命題,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為我們黨執政能力的主要任務之一。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更是提出了《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為高校加強和改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作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過程中同樣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一、師范專科畢業生充分就業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全體師范專科畢業生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充滿創造活力
根據《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論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能位相適、按勞取酬的社會。師范專科畢業生充分就業也就是他們做到了各得其所,社會利益得到了有效的協調,就業與社會的各種矛盾得到了妥善處理,充滿創造活力,這應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特征。
(二)有利于彌補農村、基層、西部邊遠地區中小學教育對師資力量的需求,促進教育公平
我國的廣大農村、基層、西部邊遠地區及一些民工子弟學校恰恰是需要大量的師范專科畢業生,因為這些地區因為工資待遇、工作環境等條件很難令本科畢業生滿意,所以大多數本科以上師范畢業生不愿意到這里來工作。師范專科畢業生到這些地方就業,正是彌補了他們對中小學教育工作者的需求,有利于促進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當地中小學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提升,促進社會教育資源的和諧。
(三)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與維護社會穩定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安定團結、協調有序的社會,就是不同利益群體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表現。無論是任何一個就業群體,在不能夠很好的就業的情況下,個人都會對社會對自己感到不滿,都會影響家庭和諧,都會影響社會穩定與安定團結。師范專科畢業生充分就業,就是在社會崗位上實現了各盡其能、各得其所,就能夠做到人心安定,安心工作,有利于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
二、目前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狀況及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影響
(一)目前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狀況分析
以安徽教育學院2003~2005年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情況為例,對其就業結構進行分析,該就業結構表顯示了目前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的基本情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雖然該校2003~2005年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人數、比例都在穩步上升,但其就業的途徑和出路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到教師教育崗位就業的師范專科畢業生人數逐年減少。數據表明,師范專科畢業生到教師教育崗位工作的人數越來越少,說明師范專科畢業生已經不能滿足教師教育崗位對人才的要求,大多都是需求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師范畢業生。這樣,師范專科畢業生到教師教育崗位工作的路便越走越狹窄,不得不尋求其他就業出路。
2.專升本考試招生受限制,師范專科畢業生報考人數越來越少。現在絕大多數畢業生已經不再打算報考專升本,而是希望立即就業,在工作過程當中通過其他途徑來提高自己的學歷。
3.到公司企業就業的師范專科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上述就業結構表顯示,2003年該校到公司企業就業的畢業生只有16.52%,到2005年就已經升至33.42%了!這一變化足以表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就業壓力的增大,師范專科畢業生到公司企業已經成為實現其就業的主要途徑。
4.到西部和基層就業的師范專科畢業生人數越來越多。基層、西部和農村是我國目前最有潛力的就業市場,那里缺少更多的人才,是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的新天地。上述數據也表明,目前師范專科畢業生已經認識到這一廣闊的就業天地,漸漸對到西部、到基層就業有了新的認識,思想上有了認同感,并且能夠走出這一步,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
該就業結構還表明,影響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政府對高等教育專業設置沒有與市場保持一致,沒有根據社會需要對專業設置進行宏觀調控;高校對師范專科生的培養并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脫離了社會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中小學用人單位對招聘人才的學歷層次要求過高,限制了師范專科畢業生的求職;畢業生本人觀念轉變不夠徹底,還寄希望于師范教育崗位工作,對社會其他實踐技能掌握不夠,缺乏就業競爭力。
(二)目前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狀況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影響
1.師范專科畢業生不能夠到教師崗位就業,會造成師專畢業生所學專業知識的浪費。師專畢業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與所學知識不一致,就等于他們在校三年的努力學習沒有得到應有的發揮,這就是沒有做到人盡其能,才盡其用,能位相適,也就沒有達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實際上是對師專畢業生所學知識的一種浪費。
2.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難會影響師范院校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師范畢業生在高考后填報師范專業志愿,就是對教師工作有著深厚的感情和強烈的認同感。這種情況下,他們畢業時卻不能順利地找到工作,更不能找到自己希望的教師崗位工作,這對畢業生本人及其家人都是一種打擊,這樣勢必會影響以后師范專科教育的招生,不利于師范院校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3.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難會影響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強調,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把擴大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目標,實現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良性互動。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難問題,勢必會影響到畢業生本人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引起畢業生及家庭等對社會的不滿,產生抱怨情緒,影響社會穩定,影響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三、如何促進師范專科畢業生充分就業,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一)政府應加強對師范專科招生的宏觀調控和對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的財政支持力度
國家應按照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針對社會人才市場需求,對高等教育發展改革進行宏觀調控,加大社會急需人才的培養規模,減少甚至限制某些不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人才培養,提高培養的層次和質量。
(二)高校應調整專業設置,培養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三)中小學用人單位應根據實際需要,合理制定招聘人才的學歷層次要求
隨著高校不斷擴招,畢業生越來越多,給用人單位的挑選范圍越來越廣,這樣,本來專科可以做的工作現在也需要本科生,本科能夠做的工作卻要研究生,無形中,師范專科生的就業出路被擠到了邊緣,選擇范圍越來越小。因此,用人單位應根據自己崗位的實際需要,合理指定對人才招聘的學歷層次要求,應以人才的素質和綜合能力為根本標準,讓更多的師范專科畢業生參與到競聘選拔當中,公平競爭,擇優錄取。
(四)畢業生本人要轉變就業觀念,先就業后擇業
1.走出師范狹隘,拓寬就業渠道。隨著國家對教育行業工作者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已變得越來越困難。因此,畢業生應該走出師范狹隘,到各行各業去就業。上述就業結構顯示,2005年,該校師范專科畢業生到企業就業的占33.42%。種種跡象表明,到企業工作,現已成為實現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陣地。因此,師范專科畢業生在校期間,就應該及早做好準備,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努力提高自己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成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以便隨時選擇各種行業和崗位。
2.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就業觀。“先就業后擇業”即“騎驢找馬”,近兩年來,這一觀念在高校畢業生中非常流行。原因就在于畢業生就業不能夠一步到位、“一錘定音”,再加上招聘單位大多需要有工作經驗,這無形中使剛走出校門的畢業生四處碰壁、束手無策。因此,畢業生只有先就業,后擇業,先生存,再發展。
3.準確定位,樹立大眾化的就業觀。高校畢業生供給緊缺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特別是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的來臨與“精英教育”時代的結束,高校畢業生就業從精英走向大眾,大學生僅僅是社會普通勞動者的一部分。因此,畢業生要正確認識自我,認識社會職位要求,找準自己就業的社會定位。要懷著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心態,調整就業期望值,樹立大眾化的就業觀,以多種方式實現就業。
4.到農村、基層、西部和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業。2006年6月1日,中組部、教育部等14部門昨日聯合下發《關于切實做好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強調各地區應貫徹落實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如今,農村教育師資力量薄弱,大多數教師學歷不高,缺乏大量的師范專科畢業生充實到各個崗位上,這就需要廣大師范專科畢業生轉變觀念,敢于嘗試,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理想。
師范專科畢業生就業承載著許多中小學教育水平的發展與學生素質的提高,是廣大農村中小學師資建設中急需補充的一支新力量,做好師范專科畢業生的就業工作,對培養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社會各界都應關心支持尊重和幫助這一就業群體的生存與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R].2006,(10).
[2]李國友.論大學生就業與和諧社會的構建[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05,(12).
[3]王芳.和諧社會視野下的大學生就業工作[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6,(16).
[4]張文平.高校畢業生就業與和諧社會的構建[J].山東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