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雙元制教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雙元制”職業教育概述
“雙元制”的德文詞是“Dualsystem”,是一種青少年在企業里接受職業技能培訓和部分時間在職業學校里接受專業理論和普通文化知識的義務教育形式。它將企業與學校,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教育緊密地結合起來,是一種主要以專業技術工人為培養目標的職業教育制度。
由定義可以看出,職業學校是“雙元制”中的“一元”,企業是“另一元”,這是“雙元制”教育的根本特征。除此之外,“雙元制”還有一些基本特征:一是有雙重身份的學生。學生既是企業的學徒,又是職業學校的學生;二是兩個學習場所。在企業中接受技能訓練,在學校中學習理論知識,以企業培訓為主;三是兩類教師。在職業學校里教文化課和專業理論課的理論老師,在企業里傳授、指導與培訓實踐技能的實訓教師;四是兩類教學大綱。職業學校的理論教學大綱,企業的實踐技能大綱;五是兩類考試。技能考試和資格考試。技能考試由行業協會負責實施,其目的是考核學生對企業培訓所傳授的技能和知識的掌握程度。理論考試由職業學校負責,一般包括筆試和口試;六是兩類證書,考試證書與畢業證書(或培訓證書)。
“雙元制”教育模式的優點是:一方面既保持了傳統的“師傅帶徒弟式”學習技能方法的直接性、有效性,同時又克服了傳統的“師傅帶徒弟式”學習技能方法的隨意性強、理論知識的缺乏。另一方面使學校和企業緊密結合,克服學校閉門辦學所造成的與企業要求脫節的情況,使學生一畢業便能直接上崗工作。
二、“雙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的實施
我校是一所具有二十多年歷史的國家重點技工學校,在這二十多年里,我校一直非常重視教學質量的保證和提高,不斷進行教學研究和改革,2005年上半年,日本大日光獨資子公司賽斯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經過多方考察,最后選中我校作為該企業培養員工的合作學校,由此拉開了我校開辦“雙元制”教育模式的序幕,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教育成效顯著。從2005—2008年二屆畢業生近400名“賽斯班”學生,畢業后全部在該公司頂班生產,約占全廠職工人數的25%。其中擔任科長級干部的有近10人,其他管理人員近20人,約占中層干部的20%,有11人因工作成績突出,被送到日本總部培訓。通過校企合作與交流,企業認識到“雙元制”教育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對企業自身發展的現實意義和長遠影響,為新的教學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實踐基礎,推動了我校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三、我校構建和實施“雙元制”的主要特點
我校構建和實施“雙元制”的主要方式可以概括為“兩個主體,三個三”。
“兩個主體”:辦學主體有兩個,一個是學校,一個是企業;學校與企業沒有隸屬關系,雙方通過簽訂協議使企業成為辦學主體。
“三個三”:三個溝通渠道,三個學習地點,三個學習內容。
三個溝通渠道:學校校長-企業廠長,學校科組長-企業主管,學校實習指導教師-企業技術師傅。
三個學習地點:學校教室,學校實習工場,企業生產車間。
三個學習內容:在學校教室學習文化基礎和專業理論,在學校實習工場進行專業技能訓練,在企業車間進行現場觀摩和頂崗操作。
學校實施的“雙元制”借鑒了德國“雙元制”,但又不同于德國“雙元制”,它的最大特點是滲透式“雙元互動,校企雙贏”。具體內涵是:企業為學校提供資金、設備、技術師資、管理經驗、耗材、實習機會、培訓實習教師等支持,學校為企業提供員工學歷培訓、輸送畢業生等服務。學校和企業在合作中優勢互補、互學互動、互利互惠,雙方形成相互滲透,達到“雙贏”。四、“雙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運用實施的體會
(一)“雙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之所以辦得如此成功,關鍵在于公司與學校高度重視和雙方良好的合作。
1.公司與學校的高度重視
賽斯電子(無錫)有限公司具有鮮明特點,即辦事極其認真嚴格,注重產品質量,非常重視企業員工的培訓。特別強調一個觀點:“企業產品的先進性由企業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決定,但企業產品的質量卻由一線的生產工人決定。”所以在合作辦學的多年里,賽斯電子(無錫)有限公司一直都從資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
我校同樣高度重視該“賽斯班”教學工作,最初該班組班時是在全校所有學生中挑選最好的學生,配備最好的教師,在各項安排上都優先考慮。
2.雙方真誠相待、積極溝通、友好合作
多年來這種合作辦學的模式進行得順利的另一個因素是雙方真誠相待、積極溝通、友好合作。合作初期,雙方就成立了由雙方共同組建的考試委員會,該班一切重大事情都必須經該委員會討論批準。公司培訓部主任經常主動與學校有關部門溝通,協商解決問題。學校多年來也長期派責任心較強、業務水平較高、教學經驗較豐富的教師到公司培訓部協助教學和管理。
(二)通過實施“雙元制”教育模式,轉變了我們的教育觀念,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培養和鍛煉了教師。
通過與賽斯電子(無錫)有限公司多年的合作辦學,我們從中學到了許多好的經驗和方法,并把它們用于我校的其它專業的教學中。我們輪流派多名教師到公司協助教學和管理,這些教師在公司不僅專業知識得到提高,而且有更多時間接觸生產一線,對企業的生產運作、技術要求有更深層的了解,為學校“雙師型”教師培養創造了條件。
(三)“雙元制”教育模式是一個非常好的職業教育模式,值得大力推廣。
經過多年的辦學經歷,我們深深體會到:“雙元制”教育模式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職業教育教育模式,它有效地加強了企業和學校的聯系和合作。學校的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培訓教材由企業參與制定,可以說是一種“訂單式”職業教育,培養目標非常明確具體,針對性強,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知識的學習,學習的效率和效果都非常好,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濃厚。同時學生在工廠學習期間,較早地經受了企業職業環境、企業管理、企業文化等的熏陶,一畢業就能較快地融入企業中。另外,這種教育模式有超過一半時間在企業,大大減少了學校的實習教學負擔,學校也省去了購買設備的大量經費開支,節省了辦學成本。可以說“雙元制”教育模式是一種對企業、學校、學生都有利的“三贏模式”,具有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雙元制”教育模式在我國發展緩慢,政府、企業、學校社會各方應共同努力。
“雙元制”教育模式,是一個在歐洲運行時間較長,并被證明較為成功的職業教育模式。如在奧地利,“雙元制”職業教育學校占全部中等職業教育的43.5%,是中等職業教育中比重最大的部分。但在我國卻發展緩慢,其原因是政府、企業對此不夠重視,學校想搞,企業不理,政府不管,所以難以實現。我們希望:政府能高度重視和大力宣傳這種教育模式,并采取一些相應措施鼓勵企業積極支持和參與職業教育。特別是國內企業要提高認識,主動參與到職業教育中來,不要一方面感嘆找不到合格的適用技能人才,一方面又不愿支持和參與職業教育。
參考文獻:
[1]陶玉瓊.中德職業教育的比較與借鑒[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4,(1):81-82.
[2]鄭向榮.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歷史、內涵、特點及問題[J].理工高教研究,2003,(3):80.
[3]梁秀梅.德國的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J].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大學學報,2004,(3):18.
論文關鍵詞:“雙元制”教育模式實施
論文摘要:德國是目前世界上職業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之一,除了有比較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之外,還有獨具一格、享譽世界的職業教育模式——“雙元制”。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開始借鑒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由于受傳統文化、經費投入、制度缺失等因素的影響,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在國內職業院校中的推行并不順暢。本文通過分析研究,闡述了“雙元制”教育模式在我校的實施過程及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