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歷史教學中圖片史料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圖片史料具有形象性和直觀性的特點,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如果能運用好點綴其間的各種類型的圖片史料,它將有效配合文字史料對歷史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同時圖片史料的分析過程也將有利于培養學生從閱讀(觀察)中獲取信息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本文中筆者就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運用好圖片史料作淺要分析。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圖片史料;運用
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很多歷史教師疲于用圖片史料進行教學,更多的教師選擇讓學生記住文字資料和高考考點。我們國家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提出要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史料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而上述的所有培養的能力中,筆者認為閱讀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是這一切的基礎。高中學生既要學中國歷史又要學世界歷史、既要學古代歷史、也要近現代史,他們面對如此繁多的歷史資料,如何從中獲取有價值的歷史信息是他們學習歷史的第一步,具有較好的獲取信息的能力也就變得尤為重要。所以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對學生的圖片史料教學,通過不斷的教學培養學生從繁雜的歷史圖片史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而圖片史料具有形象性和直觀性的特點能被學生快速掌握,因此圖片史料教學應該在歷史教學中得到重視并得到合理運用。
一、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圖片史料的可能性
從認知角度來說,人類的認知是從低級到高級、由感性到理性的認知。直觀獲取的知識是人類將其抽象為理性認知的先決條件。高中生的認知能力還處在培養期,因此直觀性的知識在高中生獲取的知識中占有絕大部分。美國的心理學家布魯納也認為,人的認知是有規律的,只有在不斷的認知積累后,人才能把握事物的認知結構,當形成認知結構后,就會對直觀獲取的信息選擇、存儲和應用。新課標認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主動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興趣與能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盡可能多的學習歷史史料,使學生養成自我的歷史認知結構,把握歷史的來龍去脈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從歷史史料角度來說,人們認識歷史了解歷史的方法主要可以分為兩種,一種就是查看前人留下的文字記載,我們把它定義為文字史料;另一種是歷史遺留物,比如甲骨文碎片、城市的舊址、出土的器物等,我們把它定義為實物史料。但每一次歷史教學不可能把學生帶到實地進行學習,切實有效的方法是把這些實物史料制成圖片資料加以使用。圖片史料能對文字史料做很好的補充,文字史料記載加圖片史料再現歷史畫面能使歷史教學的效果更加完美。比如古代的器物,現在的學生都沒見過,如果有圖片史料,學生就能很好的把文字描述與圖片一一對應。從歷史教學的角度來說,圖片史料的形象性直觀性能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第一,圖片史料能幫助學生解決因想象不足難以再現歷史畫面的問題;第二,正如上文所說的那樣,由于實際實物史料的條件限制,圖片史料可以很輕松的將實物史料“搬到”教學課堂上、學生的面前,超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學生對歷史有一個比較直觀形象的認識與把握;第三,這一學習過程還能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學生從不同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
二、高中歷史教學中圖片史料的運用
圖片史料只是一個統稱,它有很多種類型,比如反映歷史事件的照片、歷史文物照片、諷刺性的歷史漫畫等,應該說只要具有反映歷史的功能的照片都可以歸為圖片史料。在互聯網技術遍布全球的21世紀,在多媒體教學技術的支持下,歷史教學中圖片史料有了更大的運用便利和運用空間。教師只需要點一下鼠標就可以得到許多不同類型的圖片史料,再點一下鼠標就可以把這些史料展現給學生。因此可以說,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不缺圖片史料,關鍵在于如何運用好圖片史料。
(一)在歷史教學中應該運用相關性原則選擇圖片史料,要選能夠對課文內容進行有效補充的圖片,能幫助學生理解解決復雜歷史問題的圖片。比如,在教授人民版必修一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政治制度第四課《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時,教師可以運用“清代軍機處值房”的插圖作為圖片史料幫助學生理解清朝軍機處的特征。通過圖片史料中軍機處得到設置布局,學生就可以很直觀的體會到軍機處的特征:機構簡單、辦事效率高和地處內廷。又如教授人民版必修二第五單元第一課《新航路的開辟》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的“新航路開辟圖”進行教學。學生通過看這幅圖就可以知道新航路都有誰領導、有那幾條新航路。學生自己就能建立新航路開辟的空間意識。如果教師再加以介紹航海家門艱苦的航海歷程,讓學生置身于這種百折不回的精神中,以情設景引領學生自主探究與新航路開辟的相關問題,如新航路的開辟原因和開辟影響等,學生置身于問題中,思維也活躍起來。通過這樣一個解題過程,既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又培養了他們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在歷史教學中還應該運用指示性原則選擇圖片史料,即圖片中要有足夠的信息以引起學生回想到自己曾學過的相關歷史知識,以便學生進行知識遷移學習。例如,在人民版必修一第三單元第二課《辛亥革命》時,為了使學生掌握“辛亥革命”的功績與不足,明白為什么“辛亥革命”沒有取得最終成功(袁世凱竊權、帝國主義仍在),教師可以選用馬星馳“一年來之回顧”的系列漫畫,這幅漫畫的指示性很強,有許多如“推倒專制、共和”的字眼。這樣的漫畫能讓學生很快聯想到中國的“辛亥革命”,學生看今夕對比式的漫畫描繪,如革命前民眾渴望共和,革命后百姓卻依舊吃不起飯。學生自然會明白,中華民族依舊深處水生火熱之中,“辛亥革命”沒能實現中國的民主革命自然就是失敗的。又如在教授人民版必修二第三單元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展道路的探索第一課《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時,為了讓學生了解中的浮夸風的問題就可以使用教材中“肥豬賽大象”的漫畫進行教學,巨大的肥豬還有一頭豬足夠全社吃一年的指示詞,學生很容易聯想到課文中事件。
(三)在歷史教學中還應以引起學生興趣的原則選擇圖片史料,俗話說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那些未出現過的新穎的圖片史料或者大膽夸張的漫畫史料等常常能引起學生視覺沖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教授人民版必修二第一單元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時,教師可以找諸如相關時期生產工具的圖片史料進行教學,古代的生產工具與現代肯定有著很大的不同,學生都未見過。學生用心地觀察,通過圖片史料學生可以對生產工具質地進行猜測,對古代農民生活方式、古代生產力和生產條件也就會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就能得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四)注意事項。
圖片史料因為其獨特性能幫助歷史教學提升教學效果,但多是用來作為激發教學或者作為教學點睛之筆,文字史料教學才是主要的教學內容。所以在應用圖片史料時應注意,第一數量合適,圖片史料用來補充文字史料教學的不足,幫助學生理解教學所用。這都說明圖片史料的工能更多是輔助性的,如果圖片史料運用太多就本末倒置了,學生可能會因此忽視對文字內容的重視。所以適量,就要數量少而精放在重點難點內容上使用。綜上所述,圖片史料它具有輔助教學的能力,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好圖片史料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弱化某些問題的難度,還可以構建學生的歷史空間時間思維??傊?,圖片史料益處很多,利用好各種圖片史料能優化高中歷史教學,我們的教師應該多加合理的使用。
【參考文獻】
[1]沈敏華.歷史教學中的圖像史料及其運用[J].歷史教學問題,2005.21(5)
[2]高艷紅.史料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妙用[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2009(4)
[3]馮爾康.史學著作的圖文配合與構建視覺史料學[J].學術月刊,2006(4)
[4]趙玉清.淺談圖片、文獻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東北師范大學,2008
作者:連寧豐 單位:武平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