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外語教育學及哲學芻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外語教育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通用語言,每個民族都有自己本民族的語言,有多少民族就有多少種語言,有多少國家就有多少門外語。外語是國際交流的橋梁,各國都需要學習其他國家的語言,否則就無法進行國際間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各民族無法交流感情,無法進行國際貿易,無法進行教育、科技、管理等信息交流,無法促進本國經濟社會向前發展。外語教育是各國溝通思想和情感的紐帶,是各國合作共贏的媒介,它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傳承社會文化、傳遞生產經驗和社會生活經驗的基本途徑。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教育,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狹義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期望他們發生某種變化的活動,即期望他們成長、成人、成才、成功,成為社會的有用人才,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終極關懷稱之為自由全面發展的人。本文教育主要是指狹義教育,即學校教育。外語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基礎教育學科之一。學校是培養各級各類人才的場所,各級各類人才都需要進行公共外語教育,而外語人才需要在外國語大學或外國語學院進行專門訓練和培養,才能從事外語教育工作和翻譯工作。幼兒外語教育、小學外語教育、中學(初中高中)外語教育屬于基礎初級外語教育,大學外語教育(各專業)屬于基礎中級外語教育,研究生外語教育(碩士博士)屬于基礎高級外語教育,外國語大學和外國語學院外語教育屬于各級(本科碩士博士)各類(不同行業)外語專門人才教育。公共外語教育是各級各類人才所具備的最基本的普通翻譯技能教育,其目的是獲取本專業國外的專業信息或者把本專業信息介紹到國外去;外國語大學、外語學院的外語教育則是專業外語教育,是培養專業外語人才的特殊途徑。
二、外語教育學
外語教育學是以外語教育為研究對象,揭示外語教育規律的一門新興學科。外語教育學與外語學、教育學、心理學、人才學、創造學、哲學密切相關。外語為內容,教育為手段,心理為基礎,人才為目的,創造為關鍵,哲學為方法。外語教育學從構成性關系看,由低到高依次為外語教育史、外語教育思想史、外語教育學原理(理論與應用)、外語教育學哲學、社會科學哲學、哲學。外語教育學從相干性關系看,從左到右依次為外語教育概念、對象、內容、任務、原理、原則、方法、手段。任何一門科學都分理論科學和應用科學兩部分,外語教育學也分理論外語教育學和應用外語教育學。
1.理論外語教育學。
理論外語教育學是外語學與教育學的交叉學科。它的研究概念、對象、內容、任務、規律、原則、方法、手段正在探索,不同的理論外語教育學派有不同的理論。外語教育學與教育學密切相連。外語學是語言學的分支學科,也是教育學的分支學科,外語學與教育學構成外語教育學,是外語學與教育學的有機結合。外語學是以外語現象為研究對象,是現代語言學的新興學科。外語教育學包括外語教學學也即外語教學論。教育學包括教學學(論)、課程學(論)、德育學(論)、智育學(論)、體育學(論)、美育學(論)等。外語教學學包含教育學中的各項教育內容。外語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各級各類受教育者,其主體是外語教育人才即外語教師,其客體是人才外語教育即各級各類人才公共外語教育。外語教育教學內容包括精讀、泛讀、語法、聽力、口語、快速閱讀(外國文化),具有教書育人一般規律、教學相長一般規律以及外語教學特殊規律。其教育教學原則包括啟發性原則、溫故知新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因材施教原則、三全原則(全民全面全程)等。外語教育教學方法有影視教學法、聽說讀寫譯綜合訓練法等,教育教學手段有電影、電視、錄音、多媒體、網絡教學等。
2.應用外語教育學。
應用外語教育學研究重點由“外譯中”轉向“中譯外”,重點培養中譯外高端人才。黃有義在《講好中國故事引領國際輿論》一文中呼吁,要加強對外翻譯人才培養。他指出:“在國際輿論戰場上,外文是實現我國話語權的主要手段之一。根據中國翻譯協會的市場抽樣調查,中國翻譯市場呈現出從業人員多,工作量逐年增長的趨勢。一個特別引人注目的變化,是從2011年開始,隨著中國企業走出去,文化走出去,中國翻譯市場已經從以外文翻譯成中文為主,轉為把中文翻譯成外文為主。2013年,中譯外營業額已經占到總量60,中國的翻譯市場已經從輸入型翻譯轉變為輸出型翻譯。這種變化是可喜的,又是令人憂慮的。令人可喜,因為這說明了中國走出去的步伐加快。令人憂慮,是中譯外高端人才不足的問題愈發突出。有領導同志曾經詢問為什么我們國家小語種高翻這么缺少。其實,大語種高翻,如英語、西語、阿語、俄語、德語,特別是能從事中譯外定稿的高檔翻譯也同樣缺少。”缺乏高端中譯外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中國走出去,制約著中國話語權的提升。隨著科技的發展,翻譯手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翻譯不再是兩種文字的簡單轉換,而是兩種文化的轉換,加上采用新技術,翻譯已經成為一種新的語言服務業態。中國需要開發自己的翻譯軟件,尤其需要支持開發中譯外的翻譯軟件。一名優秀的外宣翻譯,可以幫助提高中國的話語權;一名差的翻譯,也可以讓正面的表述產生消極甚至負面的效果。因此,針對對外傳播和對外翻譯,特別是為了爭奪話語權,要打破傳統的研究領域,創新對外翻譯,需要加大應用項目的研究。要提升中國話語權,我們需要解決好中譯外高端人才的培養和使用,讓他們有充分的榮譽感和使命感,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中譯外,形成在對外傳播這個大舞臺中,不同語種的對外傳播人才上演出一幕幕精彩小節目的繁榮局面。在理論外語教育學的基礎上,我們要加大應用外語教育學的研究,培養應用型外語翻譯人才,特別是高端翻譯人才。過去我國急需的是外譯中初中高翻譯人才,現在急需的是中譯外初中高翻譯人才,特別是急需培養大量的中譯外高級翻譯人才。時代呼喚中譯外高級翻譯人才,實踐中我們要積極培養急需的高級翻譯人才。
三、外語教育學哲學
哲學不是科學,哲學是學說,外語學、教育學、外語教育學是科學。外語教育學哲學是外語學哲學和教育學哲學的分支學科,是外語教育學的學科哲學,是關于外語教育學中的辯證法。外語教育學哲學包括外語教學學哲學、課程教學學哲學、德育學哲學、智育學哲學、體育學哲學、美育學哲學、外語學哲學等。外語教育學哲學范疇有外語教育現象與本質、外語教育內容與形式、外語教育原因與結果、外語教育可能性與現實性、外語教育必然性與偶然性、外語教育系統與要素、外語教育結構與功能等。外語教育學哲學規律有外語教育對立統一規律、外語教育質量互變規律、外語教育否定之否定規律。喬治F奈勒指出:“那些不應用哲學去思考問題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膚淺的。一個膚淺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一個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一個壞的教育工作者。然而,好也好得有限,而壞則每況愈下。”“好的有限”,即不利于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壞則每況愈下”,即不是培養人才,而是扼殺人才;不是人才資源開發,而是人才資源砍伐。哲學對每個教育工作者、每個教學人員是頭等重要的知識,外語教育人才和外語翻譯人才都需要哲學和外語教育學哲學的指導。外語教育是外語教育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內容,外語教育學是描述外語教育現象、揭示外語教育規律的一門科學。外語學和教育學分別屬于語言學和教育科學,共同屬于社會科學,然后通向科學。外語學哲學和教育學哲學分別屬于語言學哲學和教育科學哲學,共同屬于社會科學哲學,然后通向哲學。因此,研究外語教育學必須研究其哲學,這樣更有利于外語教育學的發展,更有利于外語人才和外語教育人才的培養,更有利于外語人才資源和外語教育人才資源的開發,從而更有利于科學技術等的發展,更有利于經濟社會的發展。
作者:王圣 烏蘭娜仁 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