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生活化教學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直以來在小學教學的各個階段都在逐漸滲透著對寫作領域的引導,學生在學習寫作技巧的同時也需要逐漸地培養自身獨立思考和構建人物關系的能力,這樣一來就需要運用到許多生活當中會用到的經驗性結論。就如何幫助學生通過在日常生活中積累素材的方式逐漸形成獨立的寫作思維,在寫作領域內可以逐漸提高綜合能力和素質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生活化
面對如今繁重的教學任務,許多教師對小學生進行授課的過程中只是一味地以完成教學大綱為目標機械地給學生傳輸書本知識,對于語文學科來講這就嚴重忽視了對學生的綜合語文能力進行鍛煉和培養。針對開設的寫作課程而言,不僅需要的是在課堂上掌握一些有關寫作的竅門和技巧,同時更應該注重一些靈感的來源與對生活的感悟。正是由于缺乏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學習引導,以至于越來越多的學生將寫作看作是一項難以突破的難關,甚至懼怕寫作,對寫作失去興趣和信心,最終導致整體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其實,在語文學習過程相關的一切技巧都離不開從生活中尋找感悟,學生要想能夠順利寫出一篇好的文章,就需要具備從生活中沉淀感情的寫作習慣,如在《記一次游記》這類命題中寫一次經歷的時候,就需要聯系真正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只有真正經歷了,才能更加真實和生動。
二、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任何工作或者學習領域都離不開語言和文字,所以對于小學生的語文教育來講,幫助其養成獨立的寫作能力十分有必要。要想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就需要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滲透生活化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養成一種主動與生活實際建立溝通與聯系渠道的習慣,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真正熱愛寫作,能夠輕松解決遇到的一系列寫作難題,寫出感悟豐富、真實動人的好文章。接下來,以長春版小學語文教材為例對生活化語文寫作教學的應用做出不同角度的分析和探討。
1.教學內容生活化
所謂教學內容生活化,就是通過選取一些可以與生活實際貼近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將課堂內容與實際主動聯系的方式,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文章所能表達的含義和更深層次的情感體會,這樣一來,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寫作與日常生活中的聯系。寫作教學內容的選取應當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們能夠易于動筆并且樂于表達;引導學生們關注現實,熱愛生活,在寫作中表達自身真實的情感。在新課程標準理念指引下,我們勢必對小學作文教學進行改革與創新,在小學語文的寫作中應當以生活現實為起點,倡導作文生活化,生活作文化。例如,老師們可以在作文課之前留下作文題目,“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讓學生們去寫一些他們自己在回家的路上所遇到的奇聞趣事或是他們平時在回家路上都會去做的一些事情。這樣一來,學生們就能夠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去注意周圍所發生的事情,讓學生們更加善于去觀察、發現。這類關于生活真實寫照的作文,能夠讓學生們更加易于下筆,也不用去對寫什么內容而發愁。學生們把生活中所遇到的真實事例寫下來,既能夠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去進行寫作,積累學生們的寫作素材;又能夠讓學生們更加熱愛生活,去發現生活中的樂趣所在,可謂是一舉兩得。教學內容生活化,顧名思義就是通過一些生活化的例子將教學任務與實際生活相聯系,進而能夠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同時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學習語文不能離開對生活的感悟與體會,如在學習《匆匆》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并沒有對日常生活中時間的流逝有什么深刻的感受,雖然這篇課文的文質兼美、語句含義深刻,但是學生無法正真地體會到時間的價值。教師可以先布置一些課堂上的作業任務,讓學生找到生活中能夠代表時間流逝的例子,然后大家在課堂上一起討論。接下來,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說一說生活中時間是如何流逝的,從而加深理解層次,在課堂中輕而易舉了解“來的盡管來著,去的盡管去了,這來去的中間,又怎樣的匆匆呢”這樣的語句,學生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課文時就46能如魚得水,得心應手。
2.教學方式生活化
除了在教學課堂內容上注重生活化,對于一些課堂教學的方式上也需要滲透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信息。在講授課本知識的過程中,將一些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方式方法進行靈活運用,讓學生們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可以更加輕松地接受和理解,幫助學生提高對寫作領域的興趣。比如,在學習小學語文六年級課本中《憶讀書》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首先讓學生找出文章大意,總結出在不同時間段里,作者分別閱讀過哪些不同的書籍并且分別帶給了作者哪些不同的感悟。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借助“讀書”這個話題來開展一系列的課上課下的小活動。教師可以讓學生列出一份日常書單,講述自己在平常生活中都讀過哪些書籍,最喜歡的書籍類型是什么。這個時候,一些男孩子就會說到最喜歡的武俠小說或者偵探小說,如福爾摩斯探案集中的相關故事,緊接著就可以對平日讀過的書籍繼續發表他們相關的看法以及在閱讀的過程中一些獨到的感悟。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們自己總結書單,各自講述在閱讀過程中發生的有意思的故事,這就是一個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過程。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作者冰心在《憶讀書》這篇文章中,也是通過自己的讀書經歷告訴學生們要想掌握更好的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就要多讀書,讀好書。教師可以在課下要求學生們將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拿到學校來與同學交換閱讀,這樣一來,既能幫助學生們更加深刻學習這篇文章的主旨,同時也通過這種生活化的方式讓學生們掌握一門學習寫作的技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逐漸積累起對寫作應用的興趣,同時也有助于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其實,寫作的過程應當是輕松愉快的,老師們無須給學生那么多限制。老師們在布置寫作要求時,總會讓學生寫多少字,用多長時間完成,一定要有深刻意義,結尾一定要升華主題,等等。這樣就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散,他們就只能去套用老舊的作文模式,仿照優秀作文范例去照葫蘆畫瓢,這樣寫出來的作文也就沒有太多的情感注入。一篇文章寫出來,全部都是空洞的語言,沒有半點內容。故而,在學生寫作之前,老師要為學生們創設一定情境,讓學生們能夠在現實生活中有了親身體驗之后再去寫作,用書面語言來進行作文的創作。
參考文獻:
[1]將增裕.給孩子的心靈松綁———作文中教學的幾點反思與探究[J].小學教學參考,2012,(12).
[2]陳任清.從葉圣陶寫作教學觀審視當今小學作文教學[J].時代教育,2014,(11)
作者:叢蓉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南關區東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