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綠色財務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傳統的財務管理是以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即追求企業財富價值最大化為目的,而淡化企業對社會和對環境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隨著全球經濟貿易一體化的發展,企業環境成本的外在性逐漸受到社會的關注,綠色企業應運而生。
關鍵詞:綠色企業;財務管理;企業綠色財務管理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人口的劇增,需求的增加,許多環境問題日益出現并加劇,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在此背景下,企業不得不正視環境和資源的壓力和困擾。為了在競爭中取勝,必然要在減少環境成本、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進行變革,實行綠色管理,進而推行綠色財務管理。那么,什么是綠色財務管理?它的管理體系與傳統的財務管理有哪些不同呢?
一、財務管理
(一)財務管理的概念
財務管理(FinancialManagement)是在一定的整體目標下,關于資產的購置(投資),資本的融通(籌資)和經營中現金流量(營運資金)以及利潤分配的管理。
(二)財務管理目標
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目標是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即企業追求企業財富價值最大化,卻淡化對社會的責任。
(三)財務管理內容
目前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籌資管理、投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和利潤分配管理。
二、企業綠色財務管理
當今社會,環境與資源問題已成為世界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并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人類再不能以犧牲后代人的利益為代價來滿足當代人無止境的物質需求。企業作為社會的細胞和微觀活動的主體,必須兼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調統一,樹立“綠色”的生產經營理念,開展綠色營銷,進行綠色管理。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完全有必要先行一步,企業應加強綠色財務管理。筆者認為,所謂綠色財務管理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資金的籌措、資金的投放和使用以及利潤分配諸過程的管理,導入資源、環境因素,以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有機結合的管理活動。
(一)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的概念
所謂綠色財務管理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資金的籌措、資金的投放和使用以及利潤分配諸過程的管理,導入資源、環境因素,以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原則,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有機結合的管理活動。
(二)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的目的
綠色財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環境,改變目前環境成本外在性的局面。其內涵實際上是在保護環境和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基礎上,合理組織資金運動和協調企業與有關方面的財務關系,以期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三)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的內容
對于綠色財務管理,基本的內涵就是企業應有意識地在財務管理活動中避免生態環境問題的發生。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的內容就是將目前企業財務管理的內容進行改進,即對資金籌集、資金使用、資金耗費、資金回收、資金分配等財務管理過程中,導入環境因素,將環境保護的思想融于企業的財務管理之中,把環境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要素之一,建立企業綠色財務管理體系。
三、企業綠色財務管理體系的建立
財務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其實現具有整體性,那么綠色財務管理的具體操作內容是什么呢?由于企業綠色財務管理是在原企業財務管理基礎上進行的改進,所以其管理體系也是在原管理體系基礎上的補充及修正,即從企業財務管理和企業績效兩個方面建立企業綠色財務管理指標體系。
(一)企業財務管理
1.資金籌措
(1)綠色項目籌資率:即綠色項目籌資額占總籌資額的比重,該指標反映了社會公眾對項目的認可程度、項目前景及環保程度。
(2)資本成本比較率:即同等數量籌資額,綠色項目籌資成本與非綠色項目籌資成本相比(資本成本比較率),該比率小于等于1,說明綠色項目被接納程度高,籌資所需成本較非綠色項目籌資所需成本低,綠色項目發展前景好、風險小,多為政府扶持項目。
(3)綠色項目籌資額占綠色需要數量的比率:綠色需要數量即經過論證可以進行投資的綠色項目資金數量。此指標可考察企業綠色籌資的效率及籌資能力。
(4)資本結構:傳統的企業以追求最大利潤為前提,而綠色項目多以保護環境為主,以取得最大的社會和環境效益,所以綠色項目在初期不被企業所熟知,往往造成在進行綠色籌資時,很難吸引投資者,導致資本結構不合理。
(5)籌資渠道:通過企業籌資渠道中增加的渠道,可以看出企業綠色項目被社會公眾認可的情況以及受政府扶持情況。
2.投資效率
(1)綠色項目投資率:即綠色項目投資額占企業總投資額的比重,體現出企業綠色化的程度。反映出企業資金投向,該指標越大,說明企業綠色項目投資額占總投資額的比重越大,企業綠色化程度越高,綠色財務管理程度越高。
(2)節能、降耗率:即綠色項目運行前后單位產品能源、材料的消耗量的變化與綠色項目運行前單位產品能源、材料消耗量的比值。該指標反映出綠色投資效率,不僅在成本上得到節約,而且還帶來社會及環境效益。這一指標反映企業在實行綠色財務管理后,對資源的節省情況,越大越好。
3.營運效率
(1)現金均衡使用程度:即一定時期內現金流入量占一定時期內現金需要量的比重。這是財務管理上平衡原則的要求,保持營運資金動態平衡,這樣既可以保證資金的充分供應,也可以避免閑置浪費。綠色財務管理也理應如此。這個指標越接近于1越好。
(2)因環保問題受處罰變化程度:(由于對環保問題管理的加強,可能同樣程度的問題以前的處罰金額與現在的金額相差較大,這樣需要調整一致以后進行比較)。該指標,反映實行綠色財務管理后,企業在營運過程中出現環保問題減少的程度。(3)一定時期內獲優惠情況:此指標反映出,政府對綠色項目的鼓勵,同時也反映出企業進行綠色財務管理在當前的情況下可獲得的無償使用資金的數量。
(4)綠色經營成本費用率:企業在綠色財務管理初期必然會涉及到被社會公眾或其產品消費群體認識的過程,這一方面可以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又可以擴大其市場份額。在被認可的過程中,企業必然會花費宣傳費用,這個費用無疑會直接減少企業的利潤。所以這一指標的大小,要結合企業獲得利潤情況綜合評定。
(5)綠色活動的資金占用率:在營運環節,此指標可以看出企業綠色財務管理的力度以及企業綠色化的程度。該指標既包括進行綠色宣傳的營業費用,也包括因綠色項目使用資金的數量。
(6)環保設備利用率:即針對一些企業為了節省環保設備的運營費用,在購置、安裝了環保設備的情況下,卻不真正運轉,給監督管理部門一個虛假的信息,企業沒有真正實行綠色財務管理即企業沒有對綠色營運資金進行充足合理的安排。該指標越接近1越好,等于1是最好的狀態,即說明環保設備滿負荷運轉,沒有閑置。
4.分配效率。分配方案中是否提取綠色公積金、提取比例;對綠色投資者分配情況等,這對企業長遠發展及綠色活動后續資金的來源會有重要的影響。
(二)企業績效
企業績效指標很多,擬從經濟、社會及環境效益三個方面建立綠色企業財務管理體系。
1.經濟效益
(1)現金凈流量:企業貢獻是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確定的,企業貢獻大,并不一定現金流量多,而保證日常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和償還債務的是現金而不是企業貢獻。所以需要考察現金凈流量。現金凈流量可以從現金流量表中直接得到,但有時我們關注的不是全部的現金凈流量,而只是其中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因為只有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才能真正持久地滿足企業的現金需要。現金凈流量是一個絕對量,適用于一個特定企業的前后各期的比較,不適宜于不同企業的橫向比較,因此用現金凈流量率來進行比較。
(2)資本保值增值率:即期末所有者權益占期初所有者權益的比重(應扣除通貨膨脹等因素)。其反映了資本保值增值的情況。企業資產增加并不代表企業獲利,而只有所有者權益的增加才能代表經營獲利。但是必須注意,在計算期末所有者權益時,必須要剔除企業新增加投資以及由于國家政策變化而引起的資本公積變化等因素,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反映企業資本保值增值情況。
(3)企業貢獻值:即為稅后凈利、利息、稅金及工資的和。企業貢獻值反映了企業為投資者、債權人、國家、職工所做出的總的貢獻量。
(4)綠色凈利潤率:凈利潤是考察企業通過一定量的自有資金獲得利潤的多少。凈利潤率是一個相對量指標,既適用于一個特定企業的前后各期的比較,也適宜于不同企業的橫向比較。因此,綠色凈利潤率,是指綠色項目運營前后凈利潤占年均綠色所有者權益的比重。該指標考察綠色經營活動獲取利潤的情況。
(5)綠色資產周轉率:即綠色項目營業收入占年均綠色總資產的比重。其反映了企業資產的周轉速度,即一年內綠色資產周轉次數。該指標越大,表明企業綠色資產周轉速度越快,越有利于企業綠色項目發展,有時需要進一步分析各種資產的周轉速度,如:流動綠色資產周轉率、固定綠色資產周轉率、應收綠色賬款周轉率等。
(6)綠色研發費用率:即企業綠色項目研究開發支出占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反映企業在經常色項目研發方面投入的多少,其值越多,越有利于綠色項目創新,而創新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取得有利的戰略地位。但其值并非越大越好,超出企業自身的條件,盲目增加綠色項目研發投入,反而會減少企業的經濟利益。
2.社會效益
(1)客戶獲得率:其反映企業獲得新客戶的能力,即綠色項目運后新客戶的數量(業務量)與綠色項目運營前客戶的數量(業務量)之比。該值越大,說明企業獲得新客戶的能力越強,表明客戶對本企業綠色項目的認可程度。
(2)客戶保持率:其反映了企業老客戶的保持程度,即綠色項目運營后老客戶的數量(業務量)與運營前客戶的數量(業務量)之比。該值越大,說明本企業的老客戶保持得越好,即這些客戶重復購買本企業的產品,對綠色項目較認可。
(3)社會公眾肯定率:其反映了企業獲得新客戶的能力,即綠色項目運營后新客戶的數量(業務量)與綠色項目運營前客戶的數量(業務量)之比。該值表征企業獲得新客戶的能力和客戶對企業的認可程度。
3.環境效益
(1)廢物產生量減少率:其反映企業進行綠色項目投資運營后,即采取清潔生產、循環經濟理念后,廢物產生量與綠色項目運營前廢物產生量的比值,該值表征企業綠色項目運營后對環境產生的積極的效應。
(2)廢物再回收利用率:該指標反映企業廢物回收利用程度(包括污水回用),能體現出對社會及環境效益的貢獻。
四、結語
傳統的企業財務管理有其運行的財務管理體系,隨著全球經濟貿易的一體化,以可持續發展和循環經濟理念為核心的企業應運而生。因此,將清潔生產理論、生態學規律應用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勢在必行,因此,綠色企業財務管理體系需進一步的討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高有福.環境保護中政府行為的經濟學分析與對策研究[C].吉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
[2]干勝道,鐘朝宏.企業綠色財務管理淺談[J].商業研究,2005,(10).
[3]魯務順.綠色財務管理——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理性選擇[J].會計之友,2005,(9).
[4]李心合.財務管理學的困境與出路[J],會計研究,2006,(7).
[5]劉淑華.關于綠色財務管理理念的探討[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