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影響因素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伴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證券市場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創業板。但從其發展兩年多的歷程來看,創業板上市公司雖具有高成長的潛質,但其暗藏的高度財務風險性也是不可忽視的。在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影響因素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采用實證分析法驗證各影響因素對財務風險的影響程度,從而對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提出有效預防、節制的提議,對上市公司加強經營管理,促進上市公司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一、引言
根據風險在經營過程中的不同表現,將財務風險分為狹義和廣義兩種財務風險。狹義的財務風險認為公司的風險是由負債引起,簡而言之認為沒有負債就沒有風險;廣義的財務風險認為公司財務結構不合理或融資的不當使公司存在可能無法按期支付的負債、融資所應負擔的利息,從而導致投資者預期收益下落的風險。例如企業如果因為呆帳過多導致其現有資金不足以支付利息,或者舉借了更多的負債,所得利潤不足以償還負債等。財務風險是企業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必須要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企業的財務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企業管理者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財務風險帶來的危機,而不可能完全消弭危機。2009年10月30日,創業板的打開給中小型創新企業和廣大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融資和投資的平臺,但從其成長之初的七年多的歷程來看,不僅很多中小投資者在投資中受到重創,眾多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是大起大落,究其原因是多數創業板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較大并且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較低。
二、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影響因素的闡述
影響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因素有很多,從宏觀經濟學方面的運行環境到微觀經濟學方面的主體行為等影響因素,都可能從不同的層面直接或間接地誘發企業財務風險。從宏觀經濟學方面來看,目前我國創業板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資本市場的動蕩極易影響創業板上市公司的運營;另一方面,創業板上市公司大多屬于高新技術企業,其發展受到國家扶持政策和產業政策的約束,當國家政策有利于行業發展的需求時,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相對降低、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也相對升高;相反,當企業所處行業的發展受到國家政策的約束時,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相對較高、抵御財務風險的能力也較低。從微觀經濟主體行為角度來看,內部因素對財務風險的影響表現的更為直接,微觀因素主要包括公司規模、股權集中度、資本結構、創新能力等。由于本文意在從公司治理角度出發,展開對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研究,因此本文重點分析微觀影響因素。下圖為財務風險影響因素的關系圖。財務風險影響因素的關系圖(一)公司規模創業板上市公司多為中小型公司,公司的規模相對較小,但企業規模是影響企業財務風險程度的一個首要因素。公司規模一方面體現了企業的財務實力,另一方面體現著企業組織結構的健全程度。企業規模越大,所具有的經濟效應就越好,外部融資成本就會下降,信息不對稱程度相對較低,爆發財務困境的可能性就會越小。相反當企業規模越小時,所具有的經濟效應相對較差,外部融資成本相對較高。當外部市場環境發生動蕩時,企業極易受到影響,并且當企業規模較小時企業的組織結構也相對簡易,財務風險預警信號不易被及時察覺,因此公司規模較小時,企業財務風險程度較高。本文以資產的對數衡量公司規模并用S代表,即S=年末總資產賬面價值的自然對數(lnC)。(二)股權集中度股權集中程度是股份制公司的全部股東因持股比例不同表現出來的股權集中還是分散的衡量股權分布狀態的指標。股份制公司收益權和控制權是由每位股東根據自己的出資比例決定的,股權的分布狀態一定程度上顯示了如何分派股東的控制權,股東可以根據自己掌握股份的份額對公司的決策實施干預,股東不同的行為方案給企業帶來的財務成果也截然不同。股權的過度集中會產生控股股東,他們可能亂用自己的控制權,與經營者協謀侵占上市公司和小股東的利益,從而導致管理效率下降,財務風險產生。據統計截止2015年12月,創業板中第一大股東及其關聯人持股30%以上創業板公司就有233家,占總數的49%,大股東股權高度集中成為創業板的一大特征。本文用Z指數衡量創業板上市公司股權集中程度,Z=第1大股東持股比例/第2大股東持股比例,該比值越大說明股權越集中。(三)資本結構企業的資本結構主要來源于兩方面,即來自債權人的債務資本和來自投資者的權益資本。企業的債務規模決定著企業財務風險的程度的高低。企業資本總額中自身持有資本和借入資本所占比例不合理對收益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形成的財務風險。企業資本結構中借入資本所占的比例越大,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就越高,財務杠桿利益也就越大,伴隨其產生的財務風險也就越大。因此債務融資是否合理、債務資本與權益資本之間的配比關系是否合理,影響著企業的加權資本成本、財務杠桿的使用程度從而影響著企業財務風險的高低程度。本文以資產負債率衡量企業的資本結構,即R=年末負債總額/年末資產總額。(四)創新能力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對企業的財務風險有密切的影響,具有較強能力的創新型企業與一般的普通企業相比,企業在管理理念、產品、技術開發和企業未來發展戰略方面都高于普通企業,所以這類企業的發展能力很強,而且企業的籌資能力也比一般企業較強,自然面對的企業財務風險也較小,或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業的財務風險。創業板主要服務于成長型、創新型企業,目前創業板上市公司中絕大多數屬于高新技術產業,企業的創新能力決定企業核心能力的創收性,而創收性越強企業的競爭力越大,企業的財務風險相對較小,相反若企業的創新能力薄弱,創收性低,企業就面臨被淘汰的可能,因此也會遭受很大的財務風險。本文采用高技術超額利潤率指數衡量創新能力,即D=高技術利潤率/市場平均利潤率。
三、實證分析
(一)模型構建及樣本選取根據上述分析,將各影響因素設為解釋變量,以創業板公司財務杠桿系數Y為被解釋變量,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分析我國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影響因素的相關性,構建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如下:Y=β0+β1×S+β2×Z+β3×R+β4×D+ε其中:β0為常數;βi(i=1,2,3,4)為自變量系數;ε為隨機誤差變量;本文使用的數據主要來自于國泰安統計年鑒數據庫和和訊網披露的數據。選取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484家公司的數據作為研究對象,運用SPSS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回歸分析。(二)回歸分析通過SPSS統計分析軟件的數據輸出,其模型的回歸方程表達式為:Y=1.573-0.875×InC+1.029×Z+0.767×R-0.057×D表1模型匯總表由表1、表2可知,在樣板屬于面板數據的情狀下,R2為0.553,擬合優度較好,自由度為4說明變量之間不存在自相關性。根據回歸數據表3,從變量的顯著性水平可以看出,公司規模(C)、股權集中度(Z)、資本結構(R)均在0.001的統計水平上顯著,創新能力(D)在0.005的統計水平上顯著。影響因素的具體分析如下:公司的規模的大小和其創新能力的高低與企業財務風險呈顯著負相關關系;股權集中度的高低與資本結構是否合理與企業的財務風險程度呈顯著正相關關系,與理論分析是相符的。四、降低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風險的若干建議(一)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意識。創業板上市公司應充分發揮財務人員的主觀能動性來積極地防范財務風險。企業的財務風險存在于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樞紐中,任何一個環節上的工作失誤都會給企業帶來不可預測的財務風險,因此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將風險防范意識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二)創建財務危機預警機制。企業的財務危機是由企業財務狀況的不斷惡化生成,因此要建立企業財務危機預警機制來預警可導致財務惡化的早期信號,及早的解決那些可能會危及企業生存的危機。(三)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創業板上市公司財務結構管理的核心應該是將企業的資本、負債和投資的結構保持在合理的比例范圍內,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償債能力和企業平常運營能力的正常進行。(四)加大企業主行業的科技投入力度,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創業板公司是以高新技術為支撐、為利潤源泉的。主業的發展是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因此,必須將高新技術與主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從主業角度著力研發高新技術,提高企業的創收能力,使科技創新對企業發展的貢獻率達到最大化,從而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沈莉莉.基于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影響因素及控制原則[J].中國外資,2011(24)
[2]劉蘭蘭.我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影響因素分析[J].企業導報,2011(13)
[3]宋劍茹.企業財務風險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前沿,2007(12)
[4]曹德芳,曾慕李.我國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6)
作者:尹帥 單位:吉林大學 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