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2018免费版2019,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久久久午夜精品福利内容,日韩视频 中文字幕 视频一区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國有工業企業區域經濟效益改進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有工業企業區域經濟效益改進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國有工業企業區域經濟效益改進

摘要:國有工業企業區域經濟發展中有重要的主導作用,它是區域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對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進行區域經濟效益分析,既可以深入了解各區域內的國有工業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其優缺點,又可以根據分析結果對各區域的國有工業企業發展提供數據支持和對策建議。對黑龍江省14個區域內的國有控股的工業企業進行分析比較,明確各區域經濟效益差異,找出產生區域差異的原因,進行有效的改革和調整來提升區域經濟效益,是協調全省平衡發展的關鍵。

關鍵詞:國有工業企業;區域經濟效益;經濟轉型

工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和綜合實力的表現,東北老工業基地是我國工業發展的先驅,國內大部分大中型骨干企業都積聚在東北地區,其中不乏關乎國民經濟發展命脈的戰略產業,使之成為我國的重要的重工業基地。[1]“十二五”規劃提出了“轉型升級,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優化格局,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健康發展”的發展理念,促進我國東北地區全面協調的發展[2]。伴隨著“十三五”規劃的出臺,“以開放提升競爭力”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理念,東北老工業基地是我國工業發展的核心區域,也是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實現經濟協調發展的中心領域。黑龍江省工業企業在鞏固和擴大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發展現狀

黑龍江省是國家開發建設最早的工業基地,經過60多年的建設,已形成了一個基礎比較穩固的工業體系,成為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3]改革開放以來,黑龍江省內各個區域發展不平衡,整體的區域經濟效益水平不高。由于黑龍江省地處邊境,加之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的整體發展速度稍落后于南部沿海城市國有工業企業。黑龍江省工業的發展優勢有:(1)從效益上看,黑龍江省工業企業發展基本平衡,重工業略微偏低。根據2015年的黑龍江省統計年鑒,以2011年的重工業生產總值83.8873億元為基礎,近3年發展速度是:2012年,1.046;2013年,1.072;2014年,1.031,重工業發展迅速。(2)從工業增加值來看,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中重工業企業的經濟增長幅度明顯。根據2014年中國統計年鑒,黑龍江省2013年規模以上的工業企業為4096家,資產總計達到1409.17億元,年度利潤為1150.21億元,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黑龍江省工業發展所存在的缺陷有:(1)根據2015年黑龍江省統計年鑒,在利潤總額上,平均指標中重工業占84.99%,輕工業占15.01%。絕大部分的利潤是由重工業產業創造的,輕工業發展嚴重不足,需要進行治理和改革以促進其發展。(2)黑龍江省各區域國有工業企業分布不均衡,省內主要的國有工業企業都集中在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區域,其他區域國有工業企業處在一般水平甚至稀少,造成區域發展差異化嚴重,整體水平不高。(3)黑龍江省各區域的國有工業發展結構不合理,僅少數區域有良好發展,所占比重較少。而國有企業集中的哈爾濱和齊齊哈爾等區域雖然創造一些經濟效益,但是經濟發展仍然存在問題。

二、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的區域經濟效益分析

經濟效益指的是在消耗性和運營性投入一定的情況下盡可能創造更多的產出,或在產出一定的條件下,以求更少的投入?;蛘呖梢詫⒔洕б婵醋饕粋€比值,即企業的資金投入,能源消耗和生產的產品的比較關系。[4]而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的區域經濟效益分析是指根據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分布劃分為相關區域,再對區域內的國有工業企業整體經濟效益進行分析,以及對比總結。

(一)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區域經濟效益決策單元的界定根據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的分布情況,本文選取了省內14個地區作為評價和分析的單元,分別是:哈爾濱、齊齊哈爾、雞西、鶴崗、雙鴨山、大慶、伊春、佳木斯、七臺河、牡丹江、黑河、綏化、大興安嶺、農墾總局。

(二)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區域經濟效益評價分析方法關于國有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基本評價方法有很多種,其中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較為常用。[5]本文選用要素分析法,以2011—2015年的黑龍江統計年鑒為數據來源,通過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對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區域經濟效益進行分析。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簡稱杜邦體系,該體系是通過各種財務比例指標的內在聯系,綜合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濟效益的一種系統評價體系。[6]凈資產收益率是該評價體系的基礎,資產凈利率和權益乘數作為評價核心,以此來對企業獲利能力以及財務的杠桿作用做出評價,并明確各個財務指標之間相互影響關系。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基礎公式是:凈資產收益率=資產凈利率×權益乘數并可以在此基礎上分解成以下兩式: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凈資產收益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所以利用該分析體系可以清晰地分析出企業的優勢和劣勢,就能找出企業經濟效益不佳的原因,然后對癥下藥,提出合理的對策建議。通過相關數據的運算,得出黑龍江省各區域國有工業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如表1所示。

(三)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區域經濟效益現狀分析本文分兩部分對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進行分析,首先通過凈資產收益率對黑龍江省各區域國有工業企業進行整體分析,然后對黑龍江省各區域國有工業企業分別利用權益乘數、銷售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資產凈利率進行細化分析,然后再對其進行整合總結。

1.整體分析凈資產收益率是指股東投資資本的收益率,是一個系統綜合性的財務指標。在黑龍江省各區域的國有工業企業中,大慶、大興安嶺的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最佳,凈資產收益率平均水平超過30%,但是略有下降趨勢,這兩個區域國有工業企業過度依賴資源,需要進行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哈爾濱、佳木斯、牡丹江、綏化區域國有工業企業效益較好,凈資產收益率超過了10%,其中綏化區域國有工業企業資產收益率超過了20%。齊齊哈爾、雞西、伊春、七臺河區域國有工業企業凈資產收益率均未達到10%,尤其是七臺河、雞西區域降價效益較差,凈資產收益率接近0或者為負值,需要對該區域進行改革和調整。其中鶴崗區域內的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最差,2013—2014年凈資產收益率為負值,2010—2011年其權益指數為負值。2014年黑龍江省整體經濟效益較差,整體的經濟效益不足10%;2012年黑龍江省各區域的效益最佳,超過20%;其他年份的經濟效益穩定,維持在15%左右。

2.細化分析權益乘數:主要體現企業財務運營水平。黑龍江省鶴崗區域2010年和2011年的權益乘數為負值,該地區的國有工業企業負債大于資產,形勢十分嚴峻,需要進行相關的改革與整治。近些年來雖然有所改善,但是經濟效益仍然為負值。雙鴨山、黑河、農墾總局平均權益乘數超過了5,財務杠桿作用明顯,各地區的銷售利潤率較低,企業效益存在虛高,各區域國有工業企業過分追求短期利潤,忽略了創造長期價值。大慶和綏化地區的平均權益乘數低于2,財務杠桿作用不明顯,銷售利潤率較高,企業經濟存在折扣,區域內國有工業企業沒有充分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其他區域權益乘數相對較為平穩,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數據正常。而黑龍江省各區域的權益乘數呈下降趨勢,各區域的國有工業企業負債比率下降,這是省內國有工業企業發展開始走向正軌的充分體現。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率一方面體現了企業獲利能力,也側面反映了企業成本投入的比率,從而體現其技術的先進程度。大慶區域國有工業企業銷售利潤率最佳,年均超過20%。其次是大興安嶺、綏化、佳木斯等區域,平均銷售利潤率超過10%,部分年份超過20%,較為平穩。哈爾濱、齊齊哈爾是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重點聚集區域,其經濟效益不佳的重要原因是銷售利潤不高,齊齊哈爾地區甚至部分年份出現虧損。雞西、鶴崗地區銷售利潤率常年為負值,這也是該地區經濟效益低下的原因所在。資產周轉率:資產周轉率是企業資金利用效率,作為企業運營效率的一種體現,資產周轉率良好,說明企業的運營良好。黑龍江省所有區域的國有工業企業資產轉周率良好,國有工業企業整體在企業管理運營方面良好。2013年黑龍江省多處區域資產周轉率超過了1,區域平均達到0.92,其他年份資產周轉率良好,在0.6左右。大慶市國有工業企業資產周轉率最佳,年均達到了0.96,綏化、大興安嶺次之,年均超過0.8。資產凈利率:資產凈利率是企業獲利能力的一種綜合體現,它是由銷售利潤率和資產周轉率的乘積構成的。在黑龍江省各區域中大慶地區、綏化地區資產凈利率最佳,年均超過10%,其中大慶最優,年均達到了28.4%。其次是大興安嶺、佳木斯區域,年均資產凈利率在5%以上。但在以上區域中,僅有大慶為國有工業企業較為集聚的區域,其他區域國有工業企業稀少,對黑龍江省影響不大。僅有鶴崗區域,年均資產凈利率為負值。資產凈利率偏低是黑龍江省整體效益不佳的主要原因。

3.整合分析黑龍江省各區域中的國有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水平存在很大差異,總體來講,大慶地區、大興安嶺地區等物質資源充足的區域經濟效益良好,甚至有的年份凈資產收益率超過50%,處于全省的領先水平,而本省的國有工業企業的集聚地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區域經濟效益卻不佳,尤其是齊齊哈爾市,在部分年份出現了負利潤現象。鶴崗、雙鴨山等地區的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最差,幾乎每年都是處在負利潤的狀態。黑龍江省其他區域的經濟效益處在中間水平,有部分區域經濟效益達到了20%,但這些區域的國有工業企業數量稀少,或者是財務杠桿作用明顯,存在虛高,對黑龍江省整體經濟效益的影響不大。

三、黑龍江省各區域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不佳的成因

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整體經濟效益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觀因素也有企業內部因素,也存在東北老工業基地的一些歷史性問題。本文綜合相關數據,總結出以下幾點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整體經濟效益不佳的原因。

1.產業分布不均勻,區域發展不平衡黑龍江省大慶區域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處在全國領先水平,是全省國有工業企業的主要利潤來源,區域內已經形成了以石油產業為基礎,以石油化工產業為依托的工業體系,并且大慶市也在積極進行產業轉型。但是除了大慶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良好以外,黑龍江省整體國有工業企業基本上處在一種集聚的區域經濟效益不佳,經濟效益良好的區域國有工業企業相對稀少的狀態,這對黑龍江省內國有工業企業未來發展有著極大的阻礙。結合2015統計年鑒相關數據,黑龍江省大慶市、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國有工業企業總產值分別占全省國有工業企業的0.424、0.235、0.105,擁有全省絕大部分的國有工業企業資產,可以說這三個市國有工業企業的發展決定了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的發展,大慶市、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的國有工業企業集聚發展,其他區域分散發展。國有工業企業分布差異極大,造成黑龍江省物質資源運用不充分,政府資源分配不合理,從而造成了黑龍江省各區域發展存在極大的差異,全省國有工業企業難以平衡發展。

2.競爭優勢不集中結合相關數據,哈爾濱地區擁有黑龍江接近1/3的國有工業企業,擁有黑龍江省絕大部分高校,幾乎包攬了黑龍江省所有985、211名校,擁有相當數量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擁有全省最豐富的人才儲備,再加之齊齊哈爾地區,這兩個區域是黑龍江省企業、人才、技術的核心區域,但是整體經濟效益不佳,甚至不少國有工業企業出現較大的虧損。大慶區域的國有工業企業是黑龍江省效益最好、擁有較高利潤、企業資金最為充足的區域,但是其產業較為單一,無法持續發展。而黑龍江省的北部等地區擁有全省最豐富的物產資源(石油除外),但是國有工業企業稀少,無法形成較大的經濟效益。黑龍江省地域遼闊,各區域間的國有工業企業各有優勢,但是相互聯系、相互合作少,無法集中省內的人才、技術、資金、物產資源的優勢,也是阻礙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3.缺乏技術優勢企業的技術優勢是指企業在生產和運營產品的領域相同的情景下,所具有的優點或領先的地方,也就是說在相同的情景下,企業擁有的能夠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的技術條件或者優勢。由前文的分析可知,黑龍江省各區域經濟效益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各區域國有工業企業銷售利潤率不佳,生產產品成本過高,從而無法獲取較高的利潤,這也是缺乏技術優勢的核心表現。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缺乏技術優勢是近些年來顯現的較大問題,進入21世紀以來,黑龍江省不少國有工業企業還沿用以前的生產技術,無法滿足新時代市場對產品價格、品質、質量等多方面的要求,再加上國內經濟體制逐步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國有工業企業體制的優勢逐漸消失,地處我國最北端的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未能趕上技術優勢的步伐,導致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不斷下滑,甚至出現虧損。

4.歷史遺留問題國企改制的歷史遺留問題一直以來就是國有工業企業的弊病所在。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布局和結構在計劃經濟時期就基本形成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推行,也逐步邁出國企改革的步伐,但是也遺留了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改革速度過快,過分注重改革效率,忽略了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的實情。黑龍江省內國有工業企業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成形的體系,加上多為大中型企業,改革過快,難免形成遺留問題。其次,政企責任不清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地方政府和中央企業之間的責任劃分不明確。最后,在國企改革過程中還存在一些較為陳舊理念和體制,改革過程中需要對其改進創新。[7]

5.人才流失嚴重黑龍江省人才流失問題是一個繼改革開放以來就一直存在的問題,經濟發展緩慢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全省各方面人才外流,尤其是高校畢業生外流嚴重。根據相關數據,黑龍江省每年有16至20萬的高校畢業生,近2萬的研究生,而在黑龍江本省就業的研究生只有數千人,個別年份更少。尤其哈市地區,人才培養量最大,同時人才流失量也最嚴重。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所能招收的本省畢業生人才就更加稀少,這對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未來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威脅,甚至會形成惡性循環。

6.氣候條件惡劣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最北端,雖然有豐富的物產資源,但是氣候條件惡劣,冬季寒冷漫長,使得省內相當一部分的工業產業處于待業狀態,尤其是戶外作業的相關產業,幾乎需要半年的待業期。

四、提升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區域經濟效益的對策建議

區域經濟效益是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影響因素,提高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區域經濟效益對于振興老工業基地、加快黑龍江省經濟增長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社會意義。綜合上述分析,針對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區域經濟效益的改進提出幾點對策建議。

1.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區域聯系,實現區域共同發展自主創新能力是工業企業核心競爭力形成的關鍵因素,也是企業發展的核心渠道。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應以技術創新為核心,管理創新和服務創新為重要內容,來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完善技術創新和產品生產對應的渠道,將企業自主創新快速、準確地應用到相應的領域中去,促進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發展。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可以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工業控制系統,協調黑龍江省各個區域國有工業企業全面發展。各個區域間缺乏聯系,資源的分配不協調,造成了區域技術效率差異嚴重。建立全省國有工業企業信息系統,不但可以加強各區域間的聯系,加強區域間的產業互動和信息共享,統一和協調各區域公共資源,還能以優勢帶動劣勢,促進各區域間協調發展,有助于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間的跨區域合作,互補發展,共同提高。

2.區域聯動,集中優勢整體提高由前文可知,大慶區域是黑龍江省資金優勢區域,哈爾濱、齊齊哈爾區域是黑龍江省人才、技術優勢區域,黑龍江省北部區域是物產資源優勢區域??梢詫崿F省內多區域的聯動,集中各方區域的競爭優勢,滾動發展,共同提高區域的國有工業企業的經濟效益。哈爾濱、齊齊哈爾區域,北部區域,大慶區域可以實行三方區域與區域聯動,彌補各自缺陷,集中優勢發展。三方區域與區域聯動是指在政府的調控下,根據市場的信息,大慶市對其他兩方提供充足的資金,哈爾濱、齊齊哈爾區域對其他兩方提供人才、技術支持,黑龍江省北部區域提供充足的物產資源,三方相互支持相互補充,滾動向前發展。在滾動發展的同時時刻關注市場信息的反饋,發現新的創新點,增加區域整體競爭優勢,以達到持續發展。區域聯動并非限定于三方的聯動,可以是雙方聯動也可以是多方聯動,甚至多個區域聯合與其他區域進行聯動,只要是各方均有相互補充相互支持的內容,就可以在一定的情景中進行聯動發展。這樣不僅可以充分發揮黑龍江省各個區域競爭優勢,還能夠彌補黑龍江省各區域國有工業企業的發展差異化,以促進黑龍江省各區域國有工業企業平衡發展。

3.創新發展模式,以工業共生網絡帶動區域發展工業共生網絡為一個區域內,各個企業通過物理交換和信息傳遞,共享企業間的各種資源以達到企業長期合作和共生的目的,從而提升該區域的經濟效益。工業共生網絡是一種新型的區域發展模式。[8]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區域是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集聚區域,其中也有經濟效益良好的大型國有工業企業,如哈爾濱的哈飛、哈電,齊齊哈爾二機床集團等,但是其區域內國有工業企業整體經濟效益不佳,哈爾濱區域年均凈資產收益率為13.2%,齊齊哈爾區域的年均凈資產收益率為4.6%,還不足5%。可以以共生網絡模式帶動區域整體國有工業企業的發展,通過建立區域性依托型的工業共生網絡組織,以區域內經濟效益良好的大型國有工業企業為核心,以相關產業的國有工業企業,組建區域性的工業共生網絡組織,來促進地區國有工業企業的整體發展,提高區域的整體經濟效益。

4.發揮特色優勢,以服務性產業帶動區域國有工業企業發展黑龍江省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北部地區國有工業企業稀少,且除大興安嶺外,其他區域的區域經濟效益偏低,總體的經濟效益不足10%。但是該區域有豐富的物產資源,擁有全國最大的濕地系統和林區資源,這是北部區域的特殊優勢??梢越璐舜罅Πl展黑龍江北部區域的旅游、濕地保護等服務性產業,以帶動相關的公共設施生產、水利、森林食品等生產性服務業的國有工業企業發展。黑龍江省地處我國最北端,擁有豐富的天然冰雪資源,這是特色優勢所在。由前文可知,黑龍江省冬季漫長而寒冷,這既是阻礙也是優勢,它為黑龍江省帶來了豐富的冰雪資源。積極發展黑龍江省冰雪文化產業,推動旅游、體育、交通的服務產業發展,以帶動黑龍江省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的國有工業企業發展,提高區域的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

5.要“借東風”和“激發內生動力”并行發展我國現今是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的經濟體制,各類資源和要素齊聚產生競爭優勢。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要深化改革,要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中國制造2025”的東風,同時改善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管理結構,落實發展理念,充分發揮科技推動作用和人才引領作用,激發其內生動力,在競爭中增強實力。黑龍江省地域遼闊,資源分配難以平衡,大部分資源集中在中部和南部的城市,北部地區獲取的資源稀少,加之人才流失嚴重,造成北部區域技術效率嚴重低下。首先要完善黑龍江省的區域、投入、分配等結構,全面協調推進國有工業企業的發展。其次,黑龍江省北部區域地處邊境,積極借“一帶一路”的東風,大力發展邊境貿易,推進該區域國有工業企業的發展。再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的出臺,標志著新一輪振興戰略的全面啟動,掀起了新的一輪振興東北的高潮,黑龍江省各區域應該把握機會,積極發展相關產業,以政策導向為支撐,以資源狀況為基礎,綜合發展[9]。最后,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進行內部改革,改善管理制度,優化人才任用和培養結構,以提升內部核心競爭力。同時,政府優化人才任用政策,最大可能保留高端人才,來促進黑龍江省各區域國有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

6.創新基礎資源,讓“基礎變動力”推動區域持續發展黑龍江省大慶、大興安嶺這些經濟效益良好的區域,是以依賴本區域的優勢基礎資源形成優勢產業,譬如大慶的石油資源,大興安嶺的林木資源等,這些資源非常有限。要實現區域的持續發展,首先黑龍江省各區域要創新運用現有的基礎資源,實現現有基礎資源的最大化的合理運用。如石油是大慶的基礎資源,要發展石油化工的相關產業,綜合發揮現有優勢,同時合理開發有限的石油資源,使其發揮最持久的效用。其次省內各區域需要不斷創新基礎資源,發展新的優勢產業。以原有基礎資源引領新的基礎資源,以新的基礎資源推動原有基礎資源持續發展,同時努力開發區域的可再生資源,促進區域的發展。通過不斷創新的區域基礎資源,以實現黑龍江省國有工業企業的持續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黑龍江省各區域獲取持續性的競爭優勢,以保證其長期的良好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肖玉巧:《基于DEA的遼寧省國有工業企業區域技術效率評價研究》,沈陽:沈陽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14.

[2]中國企業評價協會:《中國企業自主創新評價報告(2013)》,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3.

[3]范德成、沈紅宇:《基于AHP-模糊綜合評價法的黑龍江省裝備制造業持續創新能力評價》,載《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8期.

[4]牛水霞:《區域技術創新能力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研究》,無錫:江南大學碩士論文,2014.

[5]鄭鳴宇:《國有企業經濟效益分析探討》,載《現代國企研究》2014年第10期.

[6]戴春蘭:《杜邦分析法在我國企業管理中的應用研究》,載《武漢工業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7]胡興旺:《新一輪國資國企改革的問題及對策》,載《財政研究》2014年第10期.

[8]王怡:《基于動態合作博弈的工業共生網絡戰略聯盟研究》,載《華東經濟管理》2011年第6期.

[9]趙儒煜、楊彬彬:《論東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的幾個問題》,載《經濟縱橫》2016年第8期.

作者:楊栩,張宗義 單位:哈爾濱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广丰县| 台南县| 贵阳市| 天水市| 松江区| 滨州市| 恩平市| 枣阳市| 诏安县| 繁昌县| 广昌县| 英吉沙县| 边坝县| 江津市| 九江县| 汤原县| 迁西县| 梁河县| 孟津县| 保德县| 九寨沟县| 饶平县| 阿拉善盟| 晋中市| 扶绥县| 德化县| 临高县| 横山县| 繁昌县| 鹤峰县| 景谷| 六枝特区| 如东县| 民勤县| 台中县| 无棣县| 和政县| 岑溪市| 灵丘县| 喜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