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強化會計核算具體措施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所謂會計核算是指企業在遵守一定的會計假設為前提,通過對日常經濟業務進行記錄、編制憑證與報表及內部監督,以達到真實反映企業一定會計期間經營業績及資產余額等情況,并為企業管理層提供相關決策信息的一系列核算工作。會計核算是企業財務管理的第一步驟,它的真實、可靠直接關系到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高低及企業管理層決策的判斷。目前,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及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企業會計核算正在面臨來自外部政策調整、內部人才培養、制度建設等挑戰與機遇。促使我國企業不斷強化會計核算工作,以適應新時期對財務管理的需求。本文通過對我國企業會計核算基本原則及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強化會計核算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會計核算;原則;問題;措施
一、目前,我國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會計原則是企業會計核算中應遵守的最基本的要求,它可以幫助會計人員在處理日常經濟業務時找到依據,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會計原則中最基本的內容就是會計假設,它幫助會計人員正確劃分期間、主體、計量手段,它是所有會計工作的前提。會計的原則與會計假設又存在一定的差別,首先,會計假設是會計核算所基本前提,會計原則是對整體會計核算的過程規范要求,它可以指導企業會計人員按照正確的準則進行核算工作,避免會計人員違反財經法律法規。目前,我國會計基本原則主要為:一是對會計核算的結果提出一定的要求,主要要求會計信息質量應保證時間上的及時性、前后各期數據存在對比性、財務報表使用人可以了解企業經營狀態等原則。二是會計人員在具體會計核算過程中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等6要素的計量要求,主要包括如何劃分費用化與資本化支出、收入費用確認時應按照歸屬期確認及資產應按照當時取得時的成本入賬等原則。第三,會計慣例修訂原則。會計管理的修訂要遵循謹慎性原則、重要性原則和實質重于形式原則。
二、企業在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企業若想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應在內部建立起科學、規范的核算體系,并由管理層在人才、經費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確保企業會計核算工作順利開展,為管理層提供正確的參考信息。因此,企業應根據《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等法律法規,并結合自身生產經營特點及財務管理特殊要求,在內部建立起科學、可操作性強的核算體系與制度。而多數企業受到人才專業技術水平、管理層重視程度、內部制度建立等因素影響,會計核算中仍存在著諸多待解決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基礎薄弱
1.企業內部會計機構設置不合理
按照《公司法》《會計法》要求,企業應在內部建立起獨立的會計核算機構,并配備具有相應資質的財務人員,而目前,我國多數企業由于受到資金壓力、人員數量及專業等方面的限制,會計機構無法適應現代財務管理工作要求。例如,個別企業未能在內部建立明確的會計機構及職責分工制度,造成企業會計人員在開展日常預算編制、內控建設、會計記錄等工作中無法得到其他部門的配合,大大降低了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并影響著會計工作的效率。目前,在一些小型的企業中,會計人員主要依靠機構或兼職人員擔任,且這些會計人員多為非財經專業人員,學歷與實踐經驗短缺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學歷與實踐經驗是制約我國企業會計人員發展的首要因素,它從側面反映出我國企業會計人員專業勝任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的問題。
2.企業會計電算化水平有待提高
雖然我國企業基本實現了會計電算化目標,但個別企業由于在軟件兼容性、網絡安全及數據檔案管理等方面的限制,使企業會計檔案面臨著極大的安全風險,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庫等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要求企業在會計核算軟件升級與硬件更新等方面提供保障,以滿足數據不斷增加及功能不斷強大對會計信息化手段更新的需要。
(二)會計內外部監督缺失
首先,在內部監督方面,由于部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缺失,特別是內審工作未能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使得企業會計核算問題未能被及時發現及改正,影響著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其次,在外部監督方面,政府財政部門由于工作人員數量限制,未能對各個企業開展會計信息質量的檢查,而企業在聘請會計師事務所中介機構對會計核算進行審計時,也會由于中介機構在獨立性、專業性方面的限制而影響外部監督作用的發揮。
(三)會計核算法律體系不健全
目前,雖然我國《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已經逐步完善、成熟,但由于各地區在政策宣傳和監督力度上的薄弱,使一些中小企業忽視了財經法規的存在。同時,現行的法規制度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遠無法滿足現今經濟發展對會計行為、會計核算信息的質量要求。
三、企業強化會計核算的具體措施分析
強化企業會計核算及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是我國企業生產經營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同時,它也是提升企業市場競爭能力的重要推手。因此,企業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不斷強化企業會計核算工作:
(一)嚴把企業財務人才引進關
首先,企業應根據自身會計核算業務量設置足夠數量的崗位職數。其次,為會計核算選拔、錄用具有專業技能及實踐經驗的會計人員。再次,企業應為會計人員在晉升、待遇、休假等方面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不斷發掘會計人員的潛力。
(二)強化對企業財務人員業務培訓
隨著企業經營的多元化及外界變化的復雜化,國家根據市場需要陸續出臺相關準則修訂等文件,文件的出臺也要求企業會計人員應不斷吸收新理論與知識體系,以適應新時代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因此,企業會計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和素質,熟練掌握會計電算化軟件的操作,了解新的會計報稅納稅形式。此外,企業還應對會計從業人員實行激勵機制,對于教育培訓的優秀人員,要予以適當的獎勵,激發員工的服務意識。
(三)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體系
首先,企業在內部控制中應建立會計復核制度,明確由記賬人員以外的財務人員專職負責對會計核算的復核工作,一來可以降低企業會計核算差錯,二來可以及時發現企業工作人員財經違紀行為,避免企業承擔經濟與法律上的損失。其次,建立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避免資金支付印鑒由一人管理,而出現資金風險。再次,建立企業內審機構,及時對企業日常會計核算進行監督,將發現的問題及時向管理層匯報,避免企業出現重大財經違紀行為。同時,企業可引入管理會計理論,通過對預算進行管理及報表進行分析、財務進行預警,以提高企業管理層決策的正確性及風險防范能力,增強會計核算體系的規范化。所以,企業必須加強企業的內部會計制度的建設工作,從制度上保證會計核算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進而實現會計工作水平的提升。
(四)政府應加大對企業會計核算監管力度
由于內部監督常常會受到獨立性、工作人員主觀因素的影響,因此,政府、會計中介等外部監管部門應加大對企業會計核算的監督工作,通過加大違紀處罰、大力宣傳政策等手段,提高企業管理層法律意識,不斷規范企業日常會計核算工作。同時,稅務部門對于一些規模較小的企業未能給予必要的關注,對其行政處罰力度的缺失也導致這些企業會計核算更加混亂。因此,建議將稅務和財政的某些職能進行結合,制定統一的會計監督規范體系,對企業的會計行為進行綜合檢查,一旦發現企業的違規違法行為,將在稅務以及財政等方面給予嚴厲的處罰,這對于建立規范的會計核算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企業會計核算的規范是關系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決定因素。企業應結合自身生產經營特點建立會計核算制度及內部控制,并通過人才引進與培養、強化內外部監管等手段提高企業會計核算水平與質量,不斷為企業管理層提供更加有效、可操作性強的管理建議。
參考文獻:
[1]濤喻.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及加強措施[J].中國外資,2011(17).
[2]賀忠敏.企業財務會計與財務管理的關系與協作[J].中國城市經濟,2011(26).
[3]喬寶飛.企業會計核算問題淺析[J].中國商貿,2014(1).
作者:陳曉波 單位:山西晉煤集團沁秀煤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