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形勢下高校內部審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新形勢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要樹立“防范勝于糾正”的理念,拓展審計職能,“從傳統的‘監督、檢查’職能向‘服務、管理’等職能轉變,向學校管理層提供有價值的審計信息,提出改進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議”,當好領導的參謀助手,促進高校提高管理水平,促進高校進一步發展。
(一)強化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
我國高校設立內部審計機構以來,高校內部審計主要以財務收支審計的查錯防弊,保護高校各項資產的安全完整為主,充當高校內部的“經濟警察”角色,履行審計監督和檢查職能。內部審計應根據當前的新形勢,從強調監督檢查向服務職能轉化。內部審計既要履行查錯防弊的基本職能,更要確立對內服務的觀念,突出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要以為高校的教學、科研工作及管理服務為主要職能。通過內部審計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從制度和程序上向管理層提出合理建議,通過開展審計調查,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合理的信息,為學校各部門加強管理提供建設性意見,寓監督于服務,以監督促管理,以服務增效益,充分發揮服務的職能,促進高校不斷提高管理水平。
(二)強化內部審計的咨詢職能
現代內部審計更強調由“咨詢”所體現出的內部審計的價值增值功能。隨著高校經濟活動的日趨多樣和復雜,高校內部審計應由“監督”職能向“咨詢”職能拓展,以適應新形勢的變化。高校內部審計通過在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對學校的經濟活動、制度、管理等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合理化、有價值的建議,“通過對審計成果的分析,指出學校在經費使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學校有關規章制度的健全程度,提出改進意見”;“通過收集學習各種政策法規,對學校發展規劃、經濟決策、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績效考核、教育培訓等業務向學校管理層提供咨詢、建議”。通過強化內部審計的咨詢職能,起到參謀、助手的作用,為高校的改革和發展服務。
(三)強化內部審計的管理職能
隨著高校辦學形式多樣化,資金來源渠道的多元化,高校的風險也在增加,高校內部審計應圍繞學校發展目標及中心工作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深入細致地開展調查和研究,通過對各部門、院(系)的內部控制和管理現狀調查,廣泛地獲得全面的信息,及時反映高校內部管理及經濟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指出存在的風險,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建議,促進高校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管理職能,為學校領導決策當好參謀和助手,促進高校不斷提高管理水平。高校內部審計作為管理的一項手段,通過對高校各部門業務活動的檢查、監督,評價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否健全、完善和正常運行,評價責任部門管理水平的高低優劣,根據發現的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對改善內部管理、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益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為學校領導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促使高校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增強高校防御風險的能力,防范高校在發展中可能出現的風險。高校相關部門應根據高校新財務、會計制度的變化,對原有的規章制度進行修改與完善,并建立健全學校內部各項規章制度,“使高校管理制度覆蓋學校業務活動的各個環節,充分發揮制度建設與實施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高校內部審計應參與學校規章制度的修訂,充分發揮內部審計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促進高校不斷提高管理水平,促進高校不斷發展。
(四)切實發揮內部審計的“免疫系統”功能
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指出:“審計的本質是國家經濟社會運行的免疫系統。因此,高校內部審計也可視為高校內部的免疫系統,其健全與否關系到高校能否健康良好地運轉”。高校內部審計作為保障高校經濟活動運行的“免疫系統”,通過深入調查了解高校內部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通過審計資料和成果的積累,通過對高校經濟活動及業務活動進行檢查、監督、評價,通過對高校教育資金使用的檢查、監督,通過分析高校教育經費整體運作情況,及時發現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時分析財經違法違紀問題發生的原因、特點、表現形式,找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及時感知風險,及時提出改進的合理建議,及時采取措施規范高校內部管理,及早預警風險,不斷提高高校自身的‘免疫力’,提前抵御‘病害’”,積極防范管理風險和財務風險,充分發揮審計“免疫”預防性的作用,充分發揮高校內部審計在完善高校內部控制、防范風險、提高效益等方面的作用,以保證教育資金的有效使用,保證高校經濟活動合法、有效,保證高校健康、可持續地發展。
二、采用適應新形勢的審計方式方法
內外環境的變化給高校內部審計提出了新課題,內審人員要認真學習新制度、新準則,積極應對新制度、新準則提出的新要求,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創新審計模式,采用適應新環境的審計方式方法,切實發揮內部審計在高校發展中的作用。在審計方式上,應由傳統的查錯糾弊、人工審計、手工詳查法等方式,向先進的審計技術與方法轉變。審計中可采取查賬和非查賬相結合,手工操作與計算機輔助審計相結合等方式。在審計技術上,可使用統計抽樣、內控測試、風險評估等審計技術,把簡單查賬技術與運用科學的數理統計技術結合起來,有效提高審計效率,不斷提高高校內部審計的水平和質量。目前,高校會計核算普遍使用會計軟件,會計電算化在高校廣泛運用。在國庫集中收付制度下,高校財務通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平臺,實現與財政部門、主管部門之間的實時控制與信息溝通。有的高校的預算管理已經應用網絡技術,在這種環境下,要求高校內部審計加強信息化、網絡化建設,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這就要求內審人員依托于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將計算機作為審計工具,利用審計軟件對審計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存儲、處理和分析,通過軟件快捷處理數據,系統分析數據,利用計算機技術開展計算機輔助審計,利用現代化手段提升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領導決策提供更多、更及時的信息。
三、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
隨著高校內部審計職能、審計方式方法的轉變,內部審計人員單一的財務知識結構已不能適應工作的要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校應加強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培訓與繼續教育,不斷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的素質,以適應新形勢下高校內部審計工作的要求。通過積極支持內審人員定期參加政策、業務培訓學習,不斷進行知識更新,擴展知識范圍,強化專業、業務知識與能力,優化知識結構,切實提高內部審計人員綜合素質。通過組織內部審計人員認真學習新《中國內部審計準則》、新《高等學校財務制度》、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等與內部審計有關的財經法規,要求內部審計人員掌握國家頒布的新制度、新準則,不斷提升理論和政策水平。通過學習計算機審計技術,學習審計新方法及科學審計技術、提高內部審計人員計算機審計能力、專業勝任能力,不斷提升業務技能。“通過學習不斷提高內審人員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提高內審人員整體素質,促進高校內部審計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升”,促進高校內部審計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以適應高校內部審計工作不斷發展變化的需要,充分發揮高校內部審計的作用,促進高等學校健康穩定地發展。
作者:楊惠 單位:四川民族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