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當代農業工作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創新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要用一流的基礎設施和裝備來武裝農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要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在穩定糧食的基礎上,積極發展優勢特色產業;要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按照資源稟賦和規模化、設施化、產業化的要求,加快形成優勢特色產業集聚;要按照建設生態文明和節能減排的要求,創新農作制度,積極發展節約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使杭州農業產業體系體現先進性、高效性、集約性和可持續性。
(二)創新“兩區”建設
要用工業化的理念、融合化的思路、集成化的措施,來推進“兩區”建設,提升“兩區”水平。園區建設上,要突出基礎設施和條件裝備,推進土地流轉和新型主體培育,實現一二三產多功能融合,提升園區的效能和內涵。在糧食功能區建設上,要加強政策引導,加大功能區的建設與保護,在區域內實施高產創建和推進社會化服務。
(三)創新“菜籃子”工程
要鞏固提升現有“菜籃子”工程建設成果,針對“菜籃子”產品季節性、結構性、區域性短缺問題,在加強基地保供能力上下功夫、在完善調控機制上下功夫、在流通體系和價格體系建設上下功夫,努力實現“穩價保供”的目標。同時,要努力提升“菜籃子”產品的品質,重點是抓好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建設。進一步加強農產品檢測和農業投入品監管,開展留地蔬菜質量檢測、瘦肉精檢測和“三品”標識專項治理,強化預警管理、標準生產和質量安全追溯,形成農產品質量安全長效管理機制。
(四)創新農業科技
要按照轉型升級的要求,大力推進科技興農,提高科技的到位率和貢獻率;要發揮在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服務農業的作用,組織科技攻關;要深化完善“三位一體”的新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市級示范鄉鎮;要著力研究推廣一批重大農業技術推廣專項,提高農業豐收計劃項目的實施水平和效果;要重視農民素質培訓,提高他們應用和推廣先進科技的能力,使農業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
(五)創新農業主體
一是創新農業生產主體。落實扶持農業龍頭企業政策,引導龍頭企業向農產品優勢產區集聚,形成區域經濟發展新優勢。加強對成長型農業企業的扶持力度,促進農業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鼓勵工商企業、農村經紀人、大中專院校畢業生等從事農業開發。二是創新現代農業經營主體。積極興辦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強化對專業合作組織的服務,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要重視農村經濟人隊伍建設,積極發展電子商務、網絡交易等新型業態。三是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主體。構建以龍頭企業為骨干、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社會力量為補充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對農業生產及經營形成全方位的服務。
(六)創新農業文化建設
農業文明是中華文明的根源所在,農業的自然規律、農業生產方式的演變、農耕活動、農業風俗等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要根據十七屆六中全會對文化建設的部署,重視發揮農業的文化功能,利用多種載體,展現農業文化。要與旅游部門聯合,發展休閑觀光農業、農事節慶活動;與文化部門聯合,建設開心農場、體驗基地;與體育部門聯合,開展垂釣、捕捉、采掘活動。要發揮名城、名校、名人、名地和科技、文化、特色產業與市場的優勢,挖掘融生產、生態和生活“三生一體”的農業綜合功能,發展創意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