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職業道德和企業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各種規章制度的保障,也離不開職業道德這種特殊意識形態的作用。企業職業道德是指企業員工在生產活動中所應遵循的、依靠人的內心信念和社會輿論、傳統習俗等非強制性手段維系的、以善惡評價為標準的規范、意識和行為活動的總和。隨著現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職業道德以其獨特的功能越來越廣泛地被移植和融合于企業管理,在企業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發揮著越來越重大的作用。企業管理倫理化已成為當代企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和選擇。
職業道德以體現整體利益的原則和規范為至善理念,倡導共同價值觀和集體主義原則,有助于形成企業凝聚力道德以調整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而存在,實質是調節人們相互之間的利益關系。利益關系的調節是道德全部價值之所在。如何正確看待“利益”?怎樣區分正當的個人利益與不正當的個人利益寧怎樣處理集體利益同個人利益的關系寧這正是道德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
社會主義企業職業道德調節利益關系的突出特點是堅持集體主義道德原則,強調集體利益至上,一切以體現整體利益的原則和規范判斷人們行為善惡。它要求人們主動地為他人、為集體的利益著想,以個人作出必要的節制和或多或少的自我犧牲為前提來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當然,職業道德提倡集體主義意識,并不反對人們對個人利益的追求,相反,它尊重個人的正當利益,鼓勵人們通過正當途徑獲取一定的物質利益。把道德調解這種集體主義超功利性的特點融進企業管理,就能培養職工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企業牢固的團隊精神,形成企業強大的凝聚力。集體主義原則是企業的最高理念,“廠興我富,廠衰我恥”是企業員工的基本信念。企業所有成員確立起這種領導干部共同完善的價值目標和價值觀念,就能與企業形成穩固的“責任關系同盟”,想企業所想,急企業所急,即使企業身處困境,也能與企業和衷共濟,群策群力,共渡難關,很難設想,一個沒有共同價值信念和價值目標,人心渙散,關系緊張的企業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
職業道德以善惡評價的方式規范人的的行為,為人們提供了普遍應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有助于建立企業內部良好的運轉秩序職業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其不同凡響之處就是通過善惡評價的方式來把握世界。凡是與一定道德規范相符合的行為,則被認為是善的、正義的、道德的,從而受到輿論的鼓勵和贊揚;凡是與一定的道德規范相違背的行為,則被看作是惡的、非正義的、不道德的,從而受到輿論的批評和指責。職業道德通過這種肯定或否定評價,對企業生產活動進行價值性梳理,把體現企業共同利益要求的行為加以肯定,把危及或有損他人和企業利益的行為加以否定,從而為職工道德生活提供了一個普遍統一的范式和準則。什么應當作、什么不應當作,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職業道德規范設定著職工的義務和責任,規范著職工的行為模式,禁止危害企業共同利益和他人正當利益的惡的行為發生。企業員工據此規范和準則,自覺執行和維護企業的各項制度,格盡職守,愛崗敬業,從而保持職工與企業生產秩序的和諧穩定,保證企業工作高效運轉。
職業道德依靠人的內心信念,杜會輿論和傳統習俗來維系,道德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持久性,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恒久的內在驅動力企業道德規范雖然和企業的其他規章制度一樣,都是保證企業處于正常運行狀態的手段,但在具體的運作方式上,它們卻并不相同。所起的作用和發生的效力自然也不一樣。規章制度依靠行政制裁的力量來維持,違反了規章制度,就要受到行政制裁,是企業運行的一種硬約束或叫制度約束;職業道德規范則是通過人的內心信念和社會輿論來完成其使命的,是一種軟的束或者叫意識約束,這種軟約束卻具有比規章制度硬約束更大的威力和強令性。對企業規章制度的遵守是基于對行政制裁的懼怕,對道德規范的服從則是基于輿論的壓力和良心的譴責。任何不道德的行為都難以逃脫道德的“審判”,這種審判往往使人坐臥不安,無地自容,對企業職工來說,不管你知不知道道德規范,也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道德約束,道德都毫無例外地要求其執行,否則會招致強大的道德壓力。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對道德的認同和遵守同對規章制度的遵守一樣都是出于強制,只不過道德還增加了一種內在意識強制性而已。這種內在意識強制往往更能直人人心,震憾靈魂,心悅誠服,道德魅力亦系于此。不僅如此,職業道德除了具有這種他律性的強令性特點外,更主要地或最終地還是靠人的內心信念的自律來發揮作用。道德規范一旦上升為職工的理性意識,就會變成職工的自覺行為,長久發生影響,乃至伴隨人的一生。道德的自律性特點構成了職業道德的本質特征,它使職業道德的效力更持久、更穩定,為企業輸人了綿綿不盡的內在發展的動力。
因此,概括起來講,職業道德的特點和作用就是以集體主義道德觀念凝聚人,以體現整體利益的道德原則規范人,以社會輿論和內心信念的方式約束人。職業道德正是從企業行為理念、企業行為規則和企業行為方式等幾個方面在企業管理中全方位地發揮著基礎性的作用。
那么,怎樣借助道德的力量實現企業管理的高效率寧或者說如何加強職業道德建設,促進企業穩步發展?顯然,傳統的持之以恒的灌輸教育方式十分重要。但筆者以為,將職業道德教育引人硬約束機制,實行職業道德教育制度化、管理化,則更為關鍵。可以說,它是把職業道德建設落在實處的最根本的有效途徑。因為只有把職業道德教育納人企業管理之中,使之成為企業管理不可缺少的環節和要素,成為與職業生活時時相伴的常規性部分,才能克服重生產管理,輕職業道德建設的“兩張皮”現象,才能避免職業道德建設流于形式,也才能真正發揮職業道德在企業發展中的凝聚力、控制力、內驅力和協調功能。職業道德教育的法規化、制度化不僅提高了道德的制裁力、約束力,而且還使職業道德規范本身的內容更加具體,對象更加明確,范圍更加確定,從而增加了職業道德的可操作性。因此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完成使企業管理道德化和使職業道德管理化的目標。
此外,職業道德建設還必須注意教育對象的層次問題。道德作為一種價值體系,包含著由高到低的不同層次的道德標準和要求。企業職業道德規范系統至少應該包括這樣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最基本的層次,即體現國家和企業整體利益的、全體員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規范原則;第二個層次是某一職業的共同道德規范;第三個層次查某一職業內部不同崗位的特殊道德規范或具體道德細則。職業道德規范只有如此層層分解開來,才能因人施教,有的放矢,對不同層次人的群體施以不同內容的道德規范和要求,從而具體化為企業員工的行為標準,成為他們進行道德修養、道德選擇和道德評價的切實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