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和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建設LIS的關鍵因素
1.1項目負責人的選擇
最佳方案是在實驗室內部遴選,最佳人選是臨床實驗室主任,因為項目負責人應在醫院中具有相當的地位,能與管理層、臨床科室以及其他項目負責人員進行有效溝通,該負責人應熟悉臨床實驗室操作流程,并具備設計與改進檢驗流程的絕對權威,甚至能推動某些操作習慣的改變。無論從責、權、利任一個何角度來看,檢驗科主任都是責無旁貸的第一責任人。
1.2合適的團隊
這個團隊應當配備各方面人員包括實驗室服務的使用者、實驗室完成服務的人員、計算機中心、信息中心與醫院管理層。在建立LIS可能影響標本采集過程或習慣時,護理部的支持與配合就顯得尤為重要。認真對待合作團隊中的相反意見,這些意見能讓團隊中的其他成員正視規劃中的局限性和可靠性。
1.3以現有系統為基礎制定初步方案
構建LIS應以實驗室現有的人工系統與構思中的LIS方案為基礎,對現行的檢驗流程進行自查發現當前實驗室好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對好的一面和本實驗的某些特點總結并最終確定安裝這個信息系統構架的合理性。
2LIS對標本流程控制的作用
檢驗流程是以“標本流程”為主線而形成,從醫囑信息、采集信息,檢測到報告結果以及標本存放涉及醫院多個部門,其中標本源頭的管理(即分析前質量控制)已經引起高度重視。本院采取大夫開據醫囑后根據日期及醫囑號生成條碼,護士打印條碼并粘貼于采血管上在采血后(或留取標本后)護士確認醫囑生成標本采集時間,待標本轉運人員將標本運送至檢驗科后掃描條碼生成簽收時間,檢驗科標本分類及運送人員將標本轉送至各個專業組,各專業組接收標本后檢查標本是否合格并再一次掃描條碼生成標本核收時間,標本上機檢測后通過必要的復查和審核打印出報告,同時患者檢測結果發送至醫生工作站,此時間確定為報告時間。通過4個時間節點的控制能較全面的反映標本周轉的時間(TAT),對TAT的改進提供依據同時發現那些周轉時間超出檢測規定時間的不合格標本,對分析前質量控制,提高檢驗質量、工作效率及提高臨床滿意度有極大的好處。
3LIS在危急值管理中的作用
臨床上所指危機值是指那些檢驗結果高度異常,患者處于生命危險的邊緣狀態必須進行臨床干預或有效治療,使患者生命得以挽救或杜絕患者突然出現生命危機狀態所制定的檢測上線或下線。本院使用的LIS系統能夠根據電腦預設值來檢出危機值,并自動彈出危機值對話框,通過復查和審核結果后,檢驗人員可將危機值發送至醫生工作站。存在的問題主要是危機值不能分科、分病種進行設置,造成某些科室(如血液科等)危機值頻率較高,其次危機值不能主動在大夫或護士工作站屏幕彈出大夫查看時才能發現,大夫何時查看、是否采取臨床干預或治療不能反映在整個系統中。目前所有危機值還需要電話通知并記錄責任大夫,以督促大夫查看危機值并采取必要措施。此模塊存在較大提升空間,目前也有醫院通過移動短信平臺危機值,短信息一經主管醫師查看即自動返回短消息接受回執。
4LIS對分析后質量控制中的作用
4.1用LIS獲取臨床資料分析檢驗結果應用LIS自動獲取的臨床診斷信息來分析檢驗結果,例某患者測定血液分析結果中白細胞為1.6×109/L,從LIS獲取的臨床診斷為“白細胞減少”,驗結果也與臨床診斷符合,可進一步驗證儀器運轉正常,結果準確。
4.2應用LIS自動感應獲取以前的實驗結果LIS系統的運用使所有檢驗結果都存入了數據庫,可用“自動感應歷史數據”功能查找當日檢測患者以往檢驗測定結果,例如:某門診患者在當天測定血液分析時血小板只有56×109/L,歷史感應以往測定數據(排除同名同姓的情況)發現前幾次患者的血小板數量分別為64×109/L,50×109/L,可排除采血后標本細微凝塊或混合不充分引起的血小板測定數量減少。
5LIS的功能拓展
(1)試劑出入庫管理:通過條碼技術對試劑使用進行監控,避免庫存過多或試劑用空情況的發生。
(2)檢驗結果數據處理:可根據科研需要,按年齡、性別、病種等信息分析和統計數據。
(3)臨床實驗室管理的各種文件、統計報表和工作登記表的信息化管理使文件更易于檢索,輸入。
(4)臨床意義查詢功能為臨床醫生提供全面的臨床意義查詢與解釋,有助于檢驗結果的使用效率和疾病的診斷。
(5)溫控技術:采用有線或無線信號收發技術對溫箱、培養箱、水浴箱及實驗室的溫度、濕度等全方位實時監控和記錄。
(6)將LIS系統按照ISO15189標準進行合理改造,進一步完善LIS系統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7)將每個項目的相關采集要點與項目掛鉤,護士點擊項目并將其與采集管(條碼號)對應時,即可實時顯示該項目的采集要求提示或提醒護士按要求進行患者準備,標本容器準備,合適的時間以及其他要求,有效保障分析前質量要求。
(8)實現門診患者檢驗報告單的自助查詢和打印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能實現網絡查詢,必須在醫院自助終端查詢打印;門診危急值不能及時通知到患者。
6結果與討論
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及條碼技術應用于臨床實驗室使得實驗室工作人員從繁雜的標本接收處理,患者信息錄入,儀器編程等工作中脫離出來,簡化了工作流程,使檢驗流程更易于監控,檢驗結果更有保障。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LIS能提供更多功能模塊,有利于實驗室各項流程的標準化,有利于簡化操作流程(如試劑出入庫、文件表格管理等)更符合實驗室認可標準。同時由于我國實驗室之間和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醫院或臨床實驗室與數字化建設和跨越式發張不同步、不統一,所以要根據醫院和實驗室現有流程及特色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LIS系統,只有這樣LIS系統的運行效果才能達到預期效果,而絕非購買1臺儀器那樣簡單。
作者:褚翔南趙靜單位:天津市第五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