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廣電網絡用電信息管理系統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用電采集系統可行性分析
1.1多種采集通道技術性能比較
目前,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中的電力載波技術通信能力和通信可靠性已大幅提高,基本滿足用電信息采集基本需求。但低壓電力線通信環境的阻抗變化、噪聲干擾、信號衰減等不可預測性,決定了低壓電力載波通信仍存在數據下發效率低,可靠性差等問題。低壓居民用戶組網方式對比表見表1。由表1可看出,從數據傳輸可靠性、通信實時性等主要指標來考慮,電力光纖與CATV廣電網絡通道以其高速高可靠的傳輸性能,是采集遠程信道的首選。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由于建筑結構的影響,好多樓宇內的無線信號很差或者沒有,所以無線方式局限性較大。在智能化集中抄表系統建設中,利用現存的高質量、高帶寬專用通信信道,在投資最省、效率最高的情況下,參考性能對比,選擇CATV+RS485方式進行抄表。
1.2管理效益分析
通過建設智能用電系統,可改變傳統的抄表模式,實現供、購、售電環節的電能信息實時采集,達到準確抄表、同時抄表、實時抄表的要求,實現從抄表、核算到電費發行全封閉管理模式的創新,為提高電費中心管理水平提供技術支撐。CATV采集系統采用更加穩定、高效CATV專線網絡,在網絡穩定性、流暢性與帶寬方面較傳統GPRS集抄有了質的突破,實現穩定、高效的電價下發工作,成功率遠遠超過傳統GPRS集抄。
1.3社會效益分析
通過建設CATV采集系統,將改變原有抄表模式,實現遠程抄表及結算電費全封閉管理。一方面可準確記錄用戶某一時點的電量,靈活調整用戶計價方式;另一方面,通過分項采集設備的電量顯示,讓居民能明明白白消費,主動采取各種節電措施,為居民階梯電價的全面實行提供技術支持。
1.4系統效益分析
1)投資少。通過多網融合技術整合已有廣電CATV網絡,免去鋪設電力復合光纖的重復建設。
2)收益大。通過系統建設,可免去大量手工服務,人力成本大大降低,同時系統具備線損實時在線監測,線損率顯著降低,收益巨大。
3)見效快。系統實施速度快,便于全面推廣,同時利用現有CATV網絡,不用重新布線。
4)企業形象全面提升。系統平臺兼容多種傳輸手段,可解決平臺建設網絡通訊問題,使供電部門與用戶之間實現零距離、無障礙、無縫隙溝通,進一步提升整體供電服務水平。
2基于廣電網絡用電信息管理系統的開發
2.1系統功能智能用電信息采用CATV網絡進行數據傳輸,由系統主站、智能管理終端和CATV網絡組成。終端與電表通過RS485采集電表數據,通過電表箱附近的CATV網絡傳輸到系統主站。系統具備傳輸穩定、準確等優點,且節省傳輸線路費用,同時既可彌補傳統無線傳輸距離短的缺點,又可解決傳統依靠電力載波傳輸數據丟包的缺點。基于廣電網絡用電信息管理系統總體構架如圖1所示。
2.1.1遠程電價下發
1)主站在做電價調整時,將電價調整指令通過加密機進行加密,再將加密后的指令通過廣電專屬網絡下發至指定的CATV用電采集終端;
2)CATV用電采集終端接到加密指令后,按照電能表規約,將電價調整指令通過485接口寫入電能表中,從而實現遠程電價下發。
2.1.2購電金額寫入
1)購電金額寫入原理與電價下發相同,用戶購買電費之后,營銷系統通過接口將居民購電金額與居民戶號信息等通過相應接口發送至集抄主站;
2)集抄主站將加密后的購電信息通過廣電專屬網絡下發至指定的CATV用電采集終端;
3)CATV用電采集終端接到加密指令后,將數據通過485接口寫入電能表中,實現遠程購電金額寫入。
2.1.3OSD信息
在電力營銷信息交互中,通過安裝機頂盒,將用戶號與機頂盒ID綁定,供電部門可將用電公告、繳費通知等用電信息顯示在用戶的電視屏幕中,及時提醒用戶采取相應措施。
2.1.4信息交互
信息交互以廣電雙向機頂盒為基礎,建立雙向信息傳輸平臺。功能如下:
1)信息點播。用戶通過機頂盒方式訂閱,信息交互平臺負責將訂閱內容發送給MIS系統進行處理,訂閱內容包括電費通知、停電信息、電力常識、電力新聞等,訂閱內容可維護;
2)信息回饋。對用戶的信息請求進行回饋處理,如查詢電價、電費政策等;
3)95598雙向通信。95598客服人員可通過信息交互與客戶進行雙方通話,可對通話記錄進行維護;
4)智能用電信息機可對家庭用電設備進行遠程控制,并可接收用戶用電信息,提高用戶節能用電意識,同時與一卡通交費平臺互聯,通過提示信息可實現一卡通戶內交費。
2.1.5數字電視繳費平臺
數字電視交費平臺使用數字電視機頂盒,通過電視遙控器輸入用戶卡號交納電費,從而實現用戶足不出戶即可完成交納電費,平臺支持一卡通及其它銀聯卡交費模式,將卡號與機頂盒號以及用戶號進行綁定,從而保障交易過程的安全。
2.2基于CATV用電采集系統在貴州電網中的應用
貴州廣電網絡公司自2008年完成省網合并后,積極展開網絡雙向改造工作,目前已完成覆蓋全省地市城區主要居民用戶EPON+EOC雙向網絡互動改造,其改造覆蓋范圍與一戶一表改造范圍基本相當,具備良好的合作接入點。根據南方電網公司用電信息“全采集、全覆蓋、全費控”的建設規劃,貴州電力公司建成2000萬用戶的省級集中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主站,在同一平臺上實現對關口、臺區、電廠和各類用戶用電信息全采集。貴州電網廣電網絡信息交互平臺網絡結構圖如圖2所示。以貴州省某小區CATV網絡用電信息管理系統建設為例,居民電表485雙絞接線已經完成,廣電路由器安裝到位,網線已從路由器接至智能采集終端。智能采集終端臨時IP地址等參數設置和系統調試完成,采集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已搭建完成,并安裝于中心機房。系統服務平臺軟件包括主站、前置機、數據庫、廣電接口軟件、防火墻、交換機硬件已完成配置,數據待與廣電網絡聯調。
3結束語
通過對不同類型用電信息采集系統技術性能比較,分析基于CATV用電信息采集管理系統的優越性,整合貴州廣電網絡資源,開發設計一套基于廣電網絡用電信息管理系統,并在貴州省某居民小區實施和推廣。該系統提高了電表數據采集效率,方便了用戶購電、用電,提升了居民智能用電體驗。(本文來自于《青海電力》雜志。《青海電力》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趙家萬梁晶亮梁渝曾志強熊立單位:貴州電網公司遵義供電局北京華鑫志和科技有限公司